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7章 他们...似乎是觉得朕...提不动刀,担不起这天下了?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永晋帝合上双眸。

双臂麻木的触感告诉他,刚才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一场梦。

当他拎起袖子的时候。

被蚁贼划开的一道伤口,渐渐有了愈合的迹象。

所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而想到这里,永晋帝再也没有入睡的想法,经历了这么一场可谓是惊心动魄的战役,他身心固然疲倦,但再疲倦,只要一想到自己即将驾崩,大周王朝马上就要在他驾崩之后,就此分崩瓦解,迎来灭国之难,他还能有多少的睡意?

王睿贞的土地案。

焚晋之案。

鄱阳之战。

蚁贼。

永晋三十年。

如今是永晋二十九年,距离自己驾崩只剩下了一年的时间吗?

在永晋帝的寝宫中央,正摆着一尊外饰华丽,三足加盖的铜香炉,而炉盖上的花案样式,则是以八卦图像镂着空。

这镂空处不断向外氤氲出淡淡的龙涎香。

永晋帝起身,他身上只是一件极为单薄的轻绸金缕之衣,飘然的长发散落肩后,此刻他时而坐定,时而怒目,时而沉吟又加以哀愁的神色显得疯疯癫癫。

任谁都想不到,身为大周皇帝的永晋帝,在此时此刻会有如此神态。

“王睿贞的土地案,是江南士族常有的土地投献,我大周王朝立国如此之久,江南士族的名下,像这样的土地,不计其数。”

永晋帝的计划之中,确实是想要让楚世昭南下前去查‘王睿贞’的土地案。

而且永晋帝早就知道了王睿贞名下的土地,都是百姓土地投献所得。

在大周王朝,皇庄、宗室赐地、官员的土地都享受一定的免税。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现了如此大面积的土地投献,仅仅是王睿贞一人的名下就有十万亩的田地,这是永晋帝不能接受的。

这相当于降低了国家的税收,再加上一直没有制止这样的做法,往后只会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土地,那到时候,大周还靠什么维系财政?

永晋帝让楚世昭去查这个案子,无疑是看在了楚世昭进献《治安疏》一事上。

第一,楚世昭的《治安疏》.证明了楚世昭是有一定才能的,而且出发点是考虑国家的生计。

第二,楚世昭的背景足够干净,不用担心被士族牵扯,搭上什么关系,相比起永晋帝的长子、二子、三子,楚世昭的母亲出身于没落寒门。

永晋帝就不用担心楚世昭会伙同士族、联合世家和永晋帝对着干。

第三,派自己的皇子过去,证明了永晋帝的态度,皇室的态度。

你们这些江南的士族,这些世家大族,可以和他分钱,但不要分的太过分。

永晋帝的初衷,只是想拿下王睿贞这样的‘首恶’,将这个案子打为典型,不让土地投献之风愈演愈烈。

结果呢?

江南人直接给永晋帝上演了一出‘火烧亲王’的好戏,楚世昭死里逃生,若不是运道好,恐怕早就身死他乡。

“能让他们干出焚烧亲王的事情,这也证明老四没有和他们勾结。”永晋帝见微知著,立刻是冷笑了一声。

楚世昭能被烧,反而证明了他南下,是办了正事的,如果楚世昭和这些江南士族谈好了筹码,他还能被烧吗?

也正是楚世昭被火烧了,足以说明南方的情况不容乐观。

甚至于.蚁贼的崛起,永晋帝觉得这江南士族或许都在其中有推波助澜的可能。

就算没有在里头推波助澜,这些人恐怕也没有真的为朝廷尽忠职守。

而越想,永晋帝越觉得他这个老四和自己才是同一个立场的。

只有楚世昭忠于他这个父皇,才能构成‘焚晋之案’的条件,换成其他的亲王,恐怕为了拉拢那些士族,早就支支吾吾地给‘王睿贞’说情了。

永晋帝的面容立刻就阴沉了下来。

他和王从徽联姻,就是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士族的支持,王氏在关中士族的地位颇高,于是各求所需,就此形成了政治同盟的关系。

而且,在联姻之后,永晋帝也确实得到了王氏的鼎力相助。

因此,永晋帝和王从徽,他的这位王皇后,是有三位嫡子的。

楚世煦、楚世仁、楚世虞。

这也是名义上,继承大统最有可能的三个人。

其实早在王从徽之前,永晋帝还有一个原配的正妻,名叫魏念,是个平民百姓出身的姑娘。

但是在永晋帝从藩王变成皇帝,这位原配的正妻入了京城以后,没有多久就因病离世,后来,永晋帝和魏念所生的嫡子,在被立为太子以后,也夭折了。

当时的永晋帝急于稳住朝堂,这才在王氏的撮合下,和王从徽联姻。

而永晋帝得到了王氏的支持,自然也隐去了原配夫人魏念的事情。

这里面的事情很蹊跷,永晋帝清楚,但是,他没有和王氏闹掰,还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定朝堂,就没有深究下去。

为什么一直以来,永晋帝都没有立太子,没有让他和王从徽的长子楚世煦入东宫,能够监国。

就是因为永晋帝没有看到楚世煦的态度。

这三个儿子,到底是他们王氏的子孙,还是他楚室的后人?

如果他们的立场,站在了王氏,站在了世家大族的身后,那他们其中任何一人当这个皇帝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是要当天下的共主,还是当世家的共主,这个问题,他们想过吗?

永晋帝细细算了下来,他还剩下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的时间,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压迫,压在了永晋帝的胸口。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多的机会了,他一定要在最短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曹微,为朕宽衣。”永晋帝闭着眼睛,旋即那浑浊的目光变得清明起来,余留坚定。

他在位二十几年的时间,有过挣扎,有过中兴,有过一时的辉煌,也犯下过无可挽回的过失。

有的时候,做得越多,反而错的越多,所以不如不做,或者说让别人来做。

这也就让永晋帝越来越喜欢操控着手下的那些人去为他办事。

所谓的政,所谓的权,所谓的名,所谓的利。

永晋帝都可以放出去,让别人来为他行政,为他夺权,为他搏名,为他获利。

因为拿出去的权,放出去的政,给出去的名,送出去的利。

谁拿得起,谁就要承受这样的重量。

办不好政,就是死,拿到的权不做事,那就是罢黜,这所谓的名利,到了最后,谁拿的多了,谁的责任就多,谁就要接这样的责任。

让底下的这些大臣去揣摩他的心意。

对了就对了,办好了,就是他永晋帝用人用得好,错了也就错了,把那个人顶出来,受万民的唾弃就好。

争得越厉害,抢得越凶狠,坐在皇位之上的人,便越高高在上,位置就坐得越安稳。

而那些大臣,为了名利,也会越来越为他永晋帝卖命,以此来将其他人踩在脚下。

这是永晋帝的为政之道,也是他在位期间能端平江山社稷的缘故。

但是,如今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永晋帝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他能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这时候,他再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就太晚太晚了。

曹微走进寝宫,蹑手蹑脚地为永晋帝寻找他常年深居宫中所穿着的便袍,那是一幅颇具优雅清闲的道袍。

可是永晋帝却指了指那挂着的龙袍道:“穿这身。”

“陛下,您这是?”曹微竭力调匀心态,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因为他自作主张地以为永晋帝是要穿那一身道袍。

他一个奴婢,是为主子做了决定。

但现在的永晋帝显然没功夫计较曹微这些过失,比这些重要的事情太多了。

“行驾,朕要去一趟太庙。”永晋帝淡淡道。

当龙袍加身的时候,永晋帝挥了挥袖,仿佛是在告诉其他人——‘朕还是天子。’

而不是那个只修道法的道士。

曹微虽然有些诧异永晋帝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皇城之中的太庙,但还是很快地退却,开始招呼宫里的人手,护送永晋帝。

看着殿外的漆黑长夜,永晋帝深吸一口气,他朝着外边走去。

太庙内。

永晋帝双手高举着的香火,向着祭祀在其中的列祖列宗朝拜。

而在太庙列祖列宗牌位之前,摆放着一把古朴无华的宝剑,这是象征着大周天子权威的神剑。

当永晋帝为高祖献上香火的时候,他伸手沉在那柄神剑的下方。

“王睿贞是被押在了诏狱中吗?”永晋帝开口问,望向跟着过来的曹微。

“是。”曹微答道。

“这柄剑,在太庙里呆了太久太久。”永晋帝看着这柄宝剑,悠悠叹道。

“陛下,你放心,这柄神剑,我们啊,一直都照看着呢。”曹微在旁躬身道,“再出鞘,它啊.依旧锋锐。”

永晋帝抽剑而出,只见寒光在太庙之前闪烁,香火照射之下,剑锋之上的尖芒惹人注目。

眼前的永晋帝,他突然地拔剑,让曹微吓得轻轻往后退了一下,照祖制,太庙之中的这柄象征大周天子权威的神剑,只有在大周王朝陷入危亡之际的时候,身为天子的皇帝,才能拔出。

平常,由下人温养此剑的时候,那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来事端。

“果真是把神剑。”永晋帝合上剑来,转身再度望向曹微,“你觉得如何呢?”

“我”曹微已然被吓得说不出口了,“陛下,您这是要?”

“朕这是要?”永晋帝哈哈大笑道,他仿佛重新回到了那场鄱阳之战中,而那一口烈酒入喉的灼热感,他现在都还记着。

“朕这当然是要.杀人!”永晋帝这时的声音只透着一股森冷的寒意。

“他们.似乎是觉得朕提不动刀,担不起这天下了?”

现实剧情在酝酿和铺垫。

所以有点小小的卡文。

今天尽量熬夜更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