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5章 礼乐崩坏,就是从你这起的头!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桓奕现在的心情很糟糕。

她的愤怒难以在内心深处得以平息,一直到现在,桓奕都没有想到李凤宁可以趁虚而入到这种地步。

就在桓奕还满心欢喜着考虑着如何得到晋王殿下的喜欢,从而成功上位,却不成想李凤宁使用了盘外招。

这样的行为,就跟凭空摘走了桓奕苦心载育的桃子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李凤宁带着晋阳李氏的本钱,正儿八经和永晋帝对话,借此得到永晋帝的支持,进一步通过永晋帝拿下楚世昭。

没有感情,全是利益。

你敢说永晋帝是因为李凤宁的身世清白,长相不错,于是就同意了这样的婚事?

这就是一门生意。

晋阳李氏开出了让永晋帝无法拒绝的条件,而且一定是让永晋帝觉得这样的条件对于大周王朝而言很值很赚,否则的话,永晋帝松口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可这种事情,桓奕无法接受。

晋阳李氏是有李氏的资本,可凉州桓氏也有桓氏的资本。

你晋阳的兵能征,可我凉州的军也不差,大家真刀真枪干一场,未必就一定是你这晋阳的凶婆娘能胜这一场。

摆在台面上的条件,晋阳李氏和凉州桓氏的理论差距极其接近,特别是桓奕长久努力之下,让她的那两位兄长的思想有了变化,对大周王朝这个国家的整体作用,桓盛未必能差的了李瑾。

你李凤宁的父亲李瑾固然是一代名将,可我大兄桓盛也是大周王朝经历变法的重要执行人。

若是说,公平竞争,不玩什么歪门邪道的,她桓奕也就服气了。

楚世昭当着面跟她说,他和李凤宁两情相悦,他的正妻,他的正宫一定是李凤宁。

那没问题,我桓奕输了也就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李凤宁这一手是什么意思,问都没问过楚世昭的意见,直接找永晋帝谈条件,这不就是纯粹的抢人?

这能服吗?

别说服了,就是这一口气,桓奕都咽不下去。

她桓奕又不是那种受了气就可以忍气吞声的小媳妇,我凉州民风彪悍,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官逼民反,我必反。

搞这种手段,我桓奕能忍,那就是纯种受气了。

暂且不说感情上,桓奕甚是钟意楚世昭,就说最基本的一件事情,当了楚世昭的正宫,对于子嗣的地位,是空前重要。

前者是原则问题,后者是生存问题。

正宫,才能拥有话语权,而且儿子的地位上限天子,下限太子,再者桓奕也不甘心就当个小的,她也想要地位的。

她在长安努力了那么长的时间,也在想办法接触楚世昭,要不是楚世昭身居武德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折返在公务之中。

桓奕感觉自己随时都能拿下,就算一时没有拿下,只要她在长安呆得时间够久,桓奕的兄长在楚世昭这边当值的时间越长。

那她的机会还是很大。

真被李凤宁这突如其来的提亲给气疯了。

桓奕这个时候,也不能藏了,再藏,就把她儿子藏到庶出的地位去了。

她就给永晋帝上个难题。

看永晋帝要安抚哪一路的节度使。

太极宫。

群臣分别站在两侧,永晋帝坐在龙椅之上,身前跪拜着的是凉州节度使桓节,身后是新的秉笔太监冯宝。

永晋帝一向颇具主张,很有想法,时常决断出一些常人难以做出判断的难选之题。

可现在的永晋帝却犯了难。

事实上,永晋帝也没有想到如今的楚世昭已然炙手可热到了如此地步。

他同意和晋阳李氏的婚事,就是想要通过联姻的方式,得到晋阳李氏对朝堂的极力支持。

哪怕晋阳李氏未必是真心辅佐朝堂的,那至少也比先前貌合神离的姿态要好得多。

要是楚世昭能周转好其中的关系,他更是能从李氏的手中弄出一支忠于朝廷的地方军来,这对日益衰弱的大周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这一次是晋阳李氏主动提出来的,所以永晋帝认为在这里面大有说法,是不是朝堂需要李氏还未必,说不准是晋阳李氏想借这个机会,在表忠心的同时,谋求更高的权力。

但无论怎么说,这样的联姻就意味着新的同盟形态诞生了。

永晋帝完全接受。

只是,这陡然冒出来的凉州桓氏,也要和楚世昭联姻,就把永晋帝的算盘给彻底敲烂了。

楚世昭只有一个,楚世昭的正宫也只能有一个。

李氏和桓氏,他们所抢的,绝对不可能是二媳妇的位置,怕是都要抢楚世昭的头汤。

可是怎么利益均分?

这根本不可能做到利益分配的完全平均。

所以永晋帝只能取舍,选择其中一个取舍。

凉州军的实际战斗力可能要比晋阳军的实际战斗力要更高,因为凉州这个位置比较特殊,在重要战役上,还能向羌族借兵,此外,骑兵的数目也远超晋阳军,但凉州军不是桓氏一家独大,不过,即便是这样,凉州军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群臣在侧,也大多是在看热闹。

可这种事情,拿主意的人还是永晋帝,他不可能向群臣询问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理论上,这是大周皇室的家事。

“天子一言,岂可出尔反尔。”永晋帝思来想去,还是为了这件事情定下基调。

先给再收,晋阳李氏必生异心,这种羞辱,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不给桓氏的话,永晋帝也能有理由,来晚了又能怎么办,何况先来后到的道理就是如此。

情理法理,永晋帝都不可能在给出承诺以后再收回来的道理。

桓节就是替妹妹提上一提婚事,既然不成,那也没有办法,其实他是能接受退而求次之的,当不了大的,当小的,先扯上关系再说。

桓奕嫁给了楚世昭,哪怕不是正妻,也能给桓氏带来很大的益处。

但这话,他敢跟自家妹妹说么?

有永晋帝定下了此事,桓节再想闹腾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失了大家风范。

可听到消息的桓奕心里气啊。

她只觉得自家的兄长太不够硬气了,这桩事情一定要和晋阳李氏扛到底啊。

儿子是亲王和儿子是太子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一时的退让,惹来终身的遗憾。

这样的事情坚决不要啊!

滔天的怨气,让桓奕打开了许久没有启动过的【大帝成长计划】。

实践出真知。

既然现实有变,她就得使用模拟推演的功能,观测自己到底还有没有机会争取到楚世昭。

而看着眼前的界面。

桓奕已经做好了备兵驯马,以待战机的准备。

现在的桓奕彻底是上头了。

她的男人,随随便便就被永晋帝赐婚出去了,就这样水灵灵地给了李凤宁,一点后退的余地都没有。

桓奕都这样请兄长出面,愣是没有回旋的余地,永晋帝硬是要把楚世昭和李凤宁搓在一块。

那就别怪她的打法太暴力了。

当下,桓奕首要铲除的对手,就是晋阳李氏。

办事不积极,抢人第一名。

勤王是你们先到的吗?

不是。

给楚世昭囤积班底,是你们先弄的吗?

也不是。

她桓奕出人又出力,却还要在这里忍受屈辱,甚至要因此掉眼泪,她不接受。

作为模拟推演之中,几次都当过皇后,而且还有一次当过临朝称制实权太后的桓奕,真要让她放手一搏,桓奕认为自己是有机会干碎永晋帝和晋阳李氏的。

靠别人还是靠不住,关键时刻还是要自身足够硬才是真道理。

观察了一遍模拟推演里凉州桓氏的真实实力。

桓奕这一次模拟推演的最终目标就是当上权臣,在大周王朝的朝堂上呼风唤雨,让永晋帝撤回他那个不该放出来的婚事。

而直到现在,桓奕才发觉桓氏在凉州一带的积累之深。

桓节可以动员的总兵力高达八万之众。

基本上听令于桓节的军队是有五万多人的,段琦执掌两万私军,皇甫坚执掌剩下的一万私军。

现在皇甫坚跟了朝廷,他的私人部曲也归纳朝廷所用。

不说别的,桓节可以动用的五万兵力却是实打实的,而且作为边军,这些人都有精良的装备。

好在桓奕虽然上头了,但是理智尚存,她只是想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却还不至于彻底和大周王朝翻脸。

动用这些兵力,那么他们和大周王朝就是彻底完了,不动用兵力的话,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力。

何况,现在的桓奕还不足以说服桓节使用这些兵力去为她做事,毕竟在兄长这边,她还不过是一个幼妹罢了。

桓奕想要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得先掌握桓氏整体的力量,再考虑进一步的举措。

在另一侧,面对突然开启的模拟推演。

楚世昭也是不慌不忙地开始思索起来。

经历了长安之围以后,大周王朝的格局和先前的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杨方所经历的卢马之乱就能看出来匈奴人已经将大周王朝视为了头等大敌,只要大周王朝给机会,匈奴人一定是会往死里打的。

所以,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推演,以避免局势变化后,会给楚世昭带来的全新变数。

而楚世昭注意到在他的关系列表内。

楚世昭的三位兄长和楚世昭的关系直接变成了敌对关系。

他和这三个兄长有本质上的皇位争夺矛盾,是天然的敌对方。

现在的楚世昭,就有必要去顾虑自己这几位兄长的背刺之举了。

【永晋二十九年八月,楚世煦围绕着你展开了一场夺嫡之争,位处东宫的他,意识到了永晋帝对你的偏爱之后,决定要与你殊死一搏。】

【他四处拜访京兆名门,在长安的守军之中悄然安插人手,但胜在你有着郭谦相助,因此得知了楚世煦在暗中的一些动作。】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永晋帝身体不适,于是楚世煦借题发挥,和韦彦联名告发晋王楚世昭有巫蛊诅咒永晋帝的行径。】

【这是一种令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的诅咒之法,而诅咒所怨者即有灾难。】

【面对这样的污蔑,你当然无法接受,可是后宫在皇后王从徽的掌控之下,你难以见到重病卧榻的父皇。】

【王从徽借机代权,命令在朝堂之上的另一位侄儿王霖奉命去查巫蛊案,他用酷刑和栽赃迫使有人指证巫蛊正是楚世昭所下。】

【同月七日,你想要入宫面圣,以言心中委屈,却遭遇到了楚世煦为首的亲军伏击,他们深知你在军中享有威望和权力,为了避免你借助兵权行使更大的权力,便找到了这样一个时机,将你直接杀死在这里,以免节外生枝。】

【万幸的是,今夜守护皇城之人,正是以窦戾为首的武德司将士,他们并不知道巫蛊之罪的罪名到底是真是假,很多人其实不敢明着面帮助你逃离此地,但是窦戾为了报知遇之恩,带着几位弟兄竭力抵抗。】

【在你成功逃出皇城的时候,窦戾已经在楚世煦的亲军围攻下倒在了血泊之中。】

【东宫楚世煦立刻命令韦彦去拿下武德司指挥使郭谦,将窦戾掩护楚世昭撤退之事,定性为郭谦伙同楚世昭意欲行谋反之事。】

【楚世昭深知长安局势骤变,孤身一人恐怕难以逃出长安,与其就这样窝囊地死去,不如和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楚世煦拼杀死战。】

【你回到了北府三军的营帐,取兵符起兵,同样是拿出了东宫楚世煦谋反的名号以清君侧,以正君道。】

【在双方都起兵的状况下,长安陷入了大乱之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帮助谁。】

【韦氏和王氏全都支持楚世煦,他们派遣族中的家奴以充声势,而在三府军中,不乏韦氏、王氏的子弟,这些人在犹豫过后,也开始帮助楚世煦起兵。】

【长安城中一片混乱,不少地方传出‘晋王造反’的言论,也有人传出‘太子弑父’的说法。】

看着画面上京城惊变的内容,楚世昭的脸色凝固了。

而还没来得及出手抢人的桓奕脸色同样变了。

她桓奕都没有出手,你长安自己就能乱了?

先不管什么局势,她都得赶紧把楚世昭从长安里搭救出来,这可不能让楚世昭死在这了。

再说了,把楚世昭绑走,绑到凉州去,那到最后还不是她桓奕为所欲为的局面。

纸面夫妻哪有实际夫妻关系亲密。

先给楚世昭整几个娃下来,就以楚世昭那‘昭烈’的性子,到最后,那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李凤宁的那些小伎俩,还不是没有任何用吗?!

你李凤宁有模拟推演,知道了大概的走势,用了不该用的盘外招,用了不该用的小伎俩。

我桓奕也能用盘外招,也能有小伎俩!

谁怕谁!

礼乐崩坏,就是从你这起的头!

想到这里,桓奕立刻动用她在长安和兄长运营出来的一点点小小的政治力量开始帮助楚世昭脱困。

只要楚世昭活着,这局面就还不算太坏。

昨天在调时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5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