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章 豁达而知命,行军而知节,命世才也!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楚世昭对于当下局势,能有如此透彻的判断。

还得是靠上下几千年丰富的历史认知得以‘降维打击’。

【蚁贼起义】,楚世昭可以分析为——【黄巾起义】。

正确的解决办法,曹老板早就给了出来。

一个失去信用的朝廷,其皇室宗亲该怎么做,刘老板也给了出来。

蚁贼是杀不光的,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些百姓都是受到压迫,生存不下去...这才起义的。

只要大周王朝一直没办法让这些百姓吃得了饭,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蚁贼。

楚世昭要做什么呢?

先让自己的治地百姓生活安康,让他们能吃得上饭。

这比下几道罪己诏有用的很。

就拿崇祯来说。

老百姓听你下几道罪己诏放屁,然后看着今年又要多加不少的赋税,你说他们心里恶不恶心。

这就相当于老板骂了几句自己不是人,再把最基层的员工这个月工资每个人扣一千一样。

包是来找骂的。

你治理的地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流民,当地的百姓也会赞誉你的治理有方,你的名声就能顺着百姓的口口相传再度传播出去。

那么原本就是百姓的蚁贼还能是贼吗?

【广威三年十二月,窦戾兵败回到沧州,高鹫看他狼狈而来,知晓他是吃了大败,果真起了一人主事沧州的想法。】

【于是高鹫在军中四处散布窦戾大败于晋王楚世昭的事情,以此动摇窦戾在军中的威望。】

【不日,高鹫亲自登门造访,自认他行政沧州,已有功德,愿意归纳窦戾为他的部将。】

【窦戾本就是沧州起事的第一人,更是沧州城先登的主将,如今胜利成果为高鹫所得,心中不忿,可是自知是败军之将,他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于是只好效力于高鹫,不过由于窦戾战功显赫,在他麾下仍然接近七千多的河北将士愿意追随。】

【高鹫虽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可是窦戾的部曲没有打算,这依旧对他有着很大的威胁。】

【在麾下的谋臣周愿的劝说下,高鹫试图打散窦戾的部曲,重新划分,以此削弱窦戾在军中的地位。】

【广威四年一月,窦戾不接受高鹫打散编制旧部的想法,于是高鹫就调遣窦戾的部众前往对抗范阳一带的第一阵线,试图通过战事来消耗窦戾的部曲,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广威四年二月,楚世昭写了一封书信,书信之中没有其他话,只是慰问窦戾的近况如何,沧州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在他们的带领下得到好转。】

【高鹫拿到了这封书信,没有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为了避免让窦戾发现自己的行为,将书信重新封上,送往了窦戾所在之处。】

【但他的心中对窦戾已有警惕。】

【接到书信的窦戾陷入了默然之中,起义军虽然打下了沧,但是并不精于治理当地,他们大肆杀戮了当地的门阀士族后,一直都是用着对方的粮食、财物得以支撑。】

【等到这些东西消耗殆尽的时候,只怕很快就会重蹈覆辙,将压力放在沧州的百姓上。】

【广威四年三月,高鹫请窦戾一人入沧州共议大事,而窦戾的部众早就感觉到了高鹫的态度变化,纷纷劝说窦戾不能以身犯险。】

【最终,窦戾提出想法,让高鹫和他率领各自的部众两百人,取在一处城外的地方相见。】

【高鹫没有同意。】

【广威四年四月,窦戾心思沉重,他心知如今在沧州,他身处一个极其危险的状态,高鹫不信任他,并且还想要把他的弟兄们送上最前面的战场上赴死,不仅后勤得不到保障,还极有可能腹背受敌。】

【与其死的不明不白,为人所害,不如另择活路,保全自己。】

【窦戾并不清楚楚世昭是否值得信任,但是他大感于对方能够义释自己,放他回到沧州的做法。】

【这样的行为,远比高鹫来得光明磊落。】

【广威四年五月,窦戾亲率部众和他们的家眷,当着高鹫的面离开了沧州,前往青州,表示自己愿意归附晋王。】

【继续留在沧州,追随他的弟兄恐怕是要被高鹫送上战场赴死的,哪怕窦戾答应高鹫重组编制,但这些人毕竟曾经是窦戾的人,高鹫不管怎么样都会先保留他的嫡系部队。】

【起初青州的官军还以为窦戾是要再度攻打青州,却没有想到对方是主动请降。】

【在窦戾归顺楚世昭后,高鹫立刻发出号令,唾骂窦戾乃是不义小人,背弃其主,罔顾了起义军的初衷。】

【窦戾以为自己在青州会被楚世昭所厌恶,却没有想到楚世昭仍旧礼贤下士,没有因为高鹫的言辞而疏远他。】

【不过,窦戾自觉他的行为极为可耻,虽然是图谋自保而做出的选择,但的的确确是不义于高鹫,因此向晋王楚世昭请辞,想要归耕于青州。】

【楚世昭没有为难窦戾,在他主动请求归耕青州的时候,同意了窦戾的想法。】

【窦戾看似是请求归耕于青州,不如说是现在的窦戾清楚,楚世昭下一步极有可能是攻打沧州,平定沧州的起义军,他带着部众投顺楚世昭,已是不义之举,再去率领部众攻打沧州,那就是真真正正的‘小人行径’。】

【然而楚世昭不仅没有强迫他去做这样的行为,也没有派遣他的部众送上前线。】

【甚至是将这些河北归来的部众,编入当地,实行屯田制,将先前充公的土地恢复生产。】

【让这些兵众和家眷,在当地拥有一个生活的奔头和栖息之所。】

【广威四年六月,范阳节度使马溯安以平叛的理由,再度攻伐沧州,而镇守沧州的起义军头目高鹫,在经过半年的挥霍无度下,早已将那些世家门阀留下的财富用尽。】

【为了守住沧州,高鹫不得不将收敛财物的目光放到了沧州的百姓上。】

【之前为了安抚当地的百姓,高鹫和窦戾都是将官府之中的财富赏赐给百姓,开仓放粮施恩于民众,而今高鹫想要把当初赏赐出去的粮食,从百姓的手上再度拿回来。】

【整个沧州在高鹫军队的威压下,只得为高鹫的部队供粮。】

【广威四年七月,高鹫据守而战,再度击退了马溯安,可是如此紧迫的局势下,高鹫部众的军纪早已溃烂,为了发泄这种生死之中产生的压力,不少军士施暴于当地百姓以换取情绪上的崩溃。】

【难以约束久战部众的高鹫遭到百姓的反扑。】

【广威四年八月,楚世昭决定率军攻打沧州,在窦戾先前部众提供的防线地图还有沧州地形的认知下,取得了势如破竹的效果。】

在楚世昭的状态栏上出现了——【势如破竹】这四个字。

【势如破竹】:你取得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效果。(你的视野得以扩张,你在地方上的支持率提高了,你有充分的战略优势。)

【广威四年九月,受到两边包夹的高鹫本就难以防范,最终决定举城投降,试图和窦戾一样换取前程。】

【入城之后,楚世昭勒令高鹫约束自己部众的行为,不求做到令行禁止,但求不能继续为祸百姓。】

【可是一直在战争之中,无法调节自身的高鹫部众早就难以受到控制,在兵败过后,军纪更加混乱,不少逃兵,溃军,都在城中趁机劫掠、施虐、释放着人性之中的恶。】

【楚世昭断然无法容忍这样的行为,将为首的将众全部处死,高鹫试图再度收买人心,想要为他的部曲求情。】

【于是楚世昭直接就将高鹫一并处死,这导致城中本来归顺楚世昭的蚁贼再度反叛。】

【只是楚世昭在行事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先前就收缴了这些归顺蚁贼手上的武器,并且严加管束。】

【如今再度反叛的蚁贼,其实大多都是逃兵、溃军,身为兵痞想要在这里打着为‘高鹫’报仇的名义,趁势浑水摸鱼。】

【楚世昭不愿意网开一面的原因很简单,眼下刚刚收复沧州,急需安抚民众,要是容忍这些人,为虎作伥,治理起来只会更加艰难。】

【再者,这些无法约束的蚁贼,就算充入军中,也是害群之马,本着除恶必尽的想法,他们一定要死。】

【高鹫既然要归顺,他就不该把自己的手伸那么长,跑来收买人心,为这些溃军、逃兵开脱。】

【这里是军队,要的是令行禁止,而不是跑去讲究帮会里的人情世故。】

【只有人情世故的军队是不长久的,也是不可靠的。】

【这天下之事,坏就坏在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日可以因为人情世故违背君主的命令,明天就能因为人情世故拒绝出战...因此怠慢了战机,错过最好的情势。】

【楚世昭不想要看到他的军队之中出现这样的人。】

【广威四年九月,晋王楚世昭收复沧州,果断任命归耕青州的窦戾为沧州节度使,统御当地。】

【至此,楚世昭威震河北!!!!!!】

【《周书·晋王传》称——《“晋王世昭,此非常人,豁达而知命,行军而知节,年虽少,命世才也。”》】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