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6章 北伐!北伐!北伐!楚世昭的军功制!大周王朝彻底疯狂!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开皇七年十二月,楚世昭在大周王朝推行了新的军功制度,以此振奋军伍士气。】

【其中的战功制度分为了奇功、头功和次功。】

【在这之中,奇功是最高的荣誉,要求立功者做出决定战斗胜负的表现,如斩将夺旗、围城首登、撕开阵线、死守城池以至于殉国都属于最高荣耀。】

【头功次之,要求在战斗中悍不畏死,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卒。】

【次功则是在战斗中服从军队号令,不临阵脱逃,确保各司其职,也算作功劳的一种。】

【而取得敌军的首级,也将予以封爵赏侯的资格。】

【为此,楚世昭重新设立了军功爵位制,将大周王朝复杂、多变、虚设的爵位制度通通废除,拿出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同级别的军功所获得的封赏和地位亦不同。】

【比如说,在战场上,将士能够斩杀一位匈奴人,就可直接获得第一级的爵位,得田一亩,而爵位越高,地位越高,可与士大夫享同等待遇。】

【而每一级爵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田宅、土地、仆役、出行方式、礼仪等等待遇,等级界限分明。】

当楚世昭改革军功制度,拿出这个杀手锏的时候,他就是冲着干碎匈奴人,乃至于完成最终的战略目标——西征。

这招不得不说非常绝,楚世昭拿出来以后,他同样没退路了。

因为一旦有效执行起来,那么接下来的大周王朝军队战斗力将成倍增长,同时,打到上头后,不是楚世昭说停战就能停战的。

楚世昭必须做好二世而亡的准备。

后继者的能力只要不强,按照楚世昭这样的路数,那是帝国崩塌只是顷刻之间。

而其中的利弊也很明显。

好处就是给将军打开了原本没有的上升渠道,不至于小兵一辈子是小兵,将军的儿子永远是将军,贵族的儿子仍然是贵族。

楚世昭这么搞,他一方面是让老百姓有上升渠道,刺激庶民打仗、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也避免贵族子弟吃闲饭,让大周王朝的朝堂充满‘活力’。

军功制度和科举制度,本质来说,都是给下层人打开上升渠道的手法。

大明就是如此。

这个朝代,哪怕是明末,仍然是英雄辈出。

虽然大明到了后期阶级也固化了,但比起其他朝代,大明不是完全关闭上升渠道的。

所以永远有人能站出来。

最重要的是,唯有开启军功制度,楚世昭才有资本和能力去西征。

没有好处,到底是哪些人愿意跟你干到底啊?

长期战争,产生厌战情绪是必然的。

所以楚世昭就拿出更大的好处,更明眼的收益,猛猛干。

主要是大周王朝现在的情况,楚世昭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用最平稳的方式中兴大周。

楚世昭只能大开大合,沿用一些常理之外的手法打出奇效。

何况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别看《一条鞭法》现在执行得如火如荼,实际上那些地主们的抵触情绪严重。

其实,这些地主多交点税,他们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不是说完全过不了日子。

但是,谁都不喜欢本来自己手上很多很多的钱减少了一部分,变成了相对多的钱。

豪强、大族都很不满意楚世昭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楚世昭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做到桓盛这样的忠诚,他就要拉拢新的一批派系,来压住豪强和大族。

军功制度打出来的将领,都能成为楚世昭麾下的新派系。

而这个新派系,就是执行《一条鞭法》,压在那些豪强大族头上的一把剑。

楚世昭打匈奴人那么坚决,不光是要报仇雪恨,将丢掉的颜面打回来,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皇威,培养新的嫡系出来,压制那些变法之后的利益受损者。

这是在树立威信。

所以说,这场战役对于楚世昭而言,无比的重要。

打赢了,应有尽有,后面什么事情,楚世昭都好办。

打输了,《一条鞭法》能不能稳定执行下去都是问题,指不定他的皇位都要被人推翻下去。

这一系列的变法改制,打开平民百姓上升渠道的做法,放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上,其实都不会有人敢学楚世昭这一套。

因为这是影响统治之根本。

就比如说明明有机会发展火器,推动国家科技,有着优渥条件的所谓十全老人,清‘圣’祖康熙。

他不发展科技的主因就是怕大清被推翻,就是怕影响到自身的统治地位。

国家强,有的时候并不代表君主强。

底下人太强了,就一定不利于君主的统治。

大部分君主到了执政后期,都是不断地在考虑怎么去削弱自己的小弟,以避免下边的人以下克上。

楚世昭是不怕的。

现在这个情况,大周王朝时时刻刻都处于危亡求存的状态,就这他还考虑削弱自己呢?

他直接拉满。

要么他把周边的国家全部爆了,要么是他的大周王朝因为太强而自己土崩瓦解了,但楚世昭坚决不能接受他统治的国家是被人打烂的。

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嘉定三屠,八国联军的例子,哪个不令人痛彻心扉。

这一次,楚世昭用了杨坚的年号。

不是致敬隋文帝杨坚,而是这个年号的寓意,是楚世昭对于这次执政的态度。

寓意着宇宙万物演化的一个阶段。

也是楚世昭要大展宏图的主要基调!

而画面上。

因为军功制度的出现,大周王朝士卒的士气永久性提高20点。

【由于你推出了军功制度,你的国家临时得到了全新的词条效果——好武成风。】

【好武成风:在开皇帝楚世昭推行军功制度以后,大周王朝的武德日益充沛,军中甲士无一不渴望为国家建立功绩,豪取战功。】

【你的士卒永久性提高20点士气,你的士卒武力提高3点,你的士卒在学习有关于战斗方面的技巧时,更加容易了。】

【开皇八年一月,楚世昭在各地开始募集粮草,调遣民夫疏通运粮的阵线,以确保整个北伐的过程中没有纰漏。】

【开皇八年二月,开皇帝楚世昭在长安亲自检阅自己的军队。】

【如今的你,正值三十而立的年华。】

【楚世昭在诸多将士的面前,将腰间的长剑拔了出来,用着洪亮高昂的声音开口道:“诸位将士,你们可知朕今日为何而来?”】

【“就在八年前,卢马之乱的祸端开始了。”】

【“那一场大乱之中,朝廷的叛臣卢毅、马溯安带着匈奴人,打进了关内,在这北境之地纵横,殃及无辜百姓甚众。”】

【“大宁府、大同府,就在八年前,被匈奴人践踏在脚下,死伤百姓不计其数。”】

【“而现在,朕出使大臣,令苏复索要卢马之乱的罪魁祸首,匈奴人不仅没有将叛臣归复我朝,更是无端扣留了朕的爱臣,诸君的同僚。”】

【“此情此景此刻。”】

【“朕心甚痛之。”】

【“但是,朕无能为力啊!”楚世昭骑在战马上,俯视着下方校场已成数万人军阵的三府军。】

【“国家羸弱,数代君王财政不平,朕平定卢马之乱,国力衰退,面对匈奴的咄咄逼人,朕只能权且忍让一二。”】

【“八年了,朕等了八年。”】

【“人生又有多少个八年,值得我们去等待。”】

【“朕只能亲眼看着匈奴人的马蹄踩在朕的子民头上,朕只能亲眼看着那些边塞的黎民苍庶饱受战乱之苦。”】

【“永晋朝,大宁府被屠城了,朕的父皇忍了。”】

【“我朝,大同府也被屠了,无数的百姓为之成奴,朕还是忍了,也不得不忍。”】

【“现在,匈奴人将剑刃抵在朕的脖颈上,扣押了朕的大臣,奴役朕的子民,还让朕就此善罢甘休。”】

【“朕不能忍了,也忍不了了!”】

【“所以.这场仗,朕一定要打!”】

【“因为.朕怕,朕怕朕走了以后,匈奴人的铁蹄将再次跨过长城,残害朕的百姓,欺凌朕的子民,奴役朕的家人,诸位将士的妻儿。”】

【“今日,朕要下一道旨意,这可能是朕的最后一道旨意。”】

【“朕要告诉诸位,要告诉整个天下百姓,在中原,只有战死的大周人,没有逃回来,甘愿受辱的大周人!”】

【“这是新朝对外的第一仗,是大周王朝立足的根本。”】

【“而列位能够经历如此大战,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荣幸。”】

【“也是上天赐予我们名垂青史的机会!”】

【“将士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

【“让敌人的鲜血浸透我们的征袍,让匈奴人知道我们大周铁骑同样能纵横整个漠北!!!”】

【楚世昭一跃下马,将宝剑横起,立于三军将士的面前,他抬眸望向剑尖。】

【一刹那间,三府军的诸多将士齐刷刷地拔出腰间的兵器,杨延朝单膝跪拜在地,高喝道:“陛下,请传将令,吾等誓死追随陛下,身虽死而不悔,埋骨异乡又如何!”】

【“陛下——请传将令——”】

【话音落地,三府军的将士紧跟着那些带头高呼的将领全部跪拜在了地上,他们每个人都高呼着同样的话语。】

【楚世昭将长剑指向漠北所在的方向。】

【“列位将士请起——”】

【楚世昭沙哑地开口着,发出全身的力量嘶吼道:“各部将领回营整顿人马,与匈奴王庭会战祁连山,北伐!”】

【“传朕的旨意,三军北上,直讨匈奴!!!”】

【“北伐!!!”】

【“杨延朝!”楚世昭向着诸多将领之中最前列的先锋将军任命道:“朕命你领两千背嵬军,以先登之骑直入漠北,你可办得到?”】

【杨延朝跪拜在地,接令道:“臣定然不负君恩。”】

【“先锋之职是重中之重,如果你没有首战告捷,当治你何罪?”楚世昭目视杨延朝道。】

【“砍臣头颅!”杨延朝目不斜视,直接对上了楚世昭的目光道:“以敬三军!”】

【“好。”楚世昭又将目光放在了一个身材魁梧,眉目凶恶的将领身上,“窦戾,朕要你领三万北府军,以右路军行进漠北,作正面接战,如何?”】

【窦戾抱拳接令道:“臣在,北府军就在,右路军绝不会退守三步,臣在此地,只进不退。”】

【“皇甫坚。”楚世昭向另外一个身着亮色甲胄,披风华丽的将领问话。】

【“臣在。”皇甫坚道。】

【“朕要你去凉州,与桓节合兵十万,以凉州一线,迂回作战,和羌人一同朝着匈奴王庭直击。”】

【“臣领命。”皇甫坚抱拳。】

【“李晟明、蓝殊、韩顾。”楚世昭接着开口道。】

【三位将领不紧不慢地一同出列。】

【“末将在。”三人异口同声道。】

【“你们三人与朕合领七万大军,以中路行使,左右兼顾侧翼三军。”】

【“李瑾。”楚世昭望向最后一人。】

【“臣在。”李瑾出列。】

【“朕要你留守长安,随时伺机支援前线,朕相信你的判断,你有自行主断的权力,若有哪路失利,你即可发兵驰援。”楚世昭淡淡道:“朕留给你五千骑兵,还有三万带甲之士。”】

【李瑾拱手作揖道:“臣领命。”】

【“大小三军,步骑并进,合围而击,就在祁连山会师。”楚世昭话音落地,“朕这一场仗,要把他们打疼为止。”】

【“儿郎们,肃清漠北,在此一役。”】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塞外!”】

【开皇八年三月,楚世昭对匈奴王庭发动了第一次大周王朝对匈奴的全面战争。】

【宣布了开皇一朝的北伐第一战。】

【开皇八年四月,北伐之战终于开始了!!!】

【以杨延朝为首的两千背嵬军突入漠北,按照楚世昭给他们制定的行军路线,为了确保在塞外畅通无阻,他们轻装便行,沿路遇到匈奴部落,就以战养战,通过自身的战力,抢夺对方的补给再到处突袭,以保证在漠北的机动性。】

【杨延朝在漠北遭遇了匈奴王庭派遣出来巡逻漠北各地部落情况的匈奴王庭大将偃渠。】

【“奴将虽有破军之勇,亦非我一回之敌。”】

【“今我杨延朝以身为城御北而战,让尔等狂吠之犬如若丧家!”】

【杨延朝阵斩匈奴王庭大将偃渠。】

【“血海深仇,就在此战来报!”】

【“先取汝头,报效国恩!更慰家翁之灵!”】

【开皇八年四月六日,杨延朝率领着背嵬军击溃了匈奴王庭五千余众的游军,其人突入敌阵,斩杀了偃渠。】

画面上,杨延朝的武力值在初遇时的89点,已然突围到了92点,在大周王朝的武将面板上,这样的武力首屈可指。

而楚世昭在主界面上更是开始调度各路的大军,几乎是以舍弃防守式的进攻,以图扫荡整个漠北草原。

大周三军上下这高达80点的基础士气,其中的精锐,包括背嵬军为首的主要兵种,更是突破了90点大关的士气,这也意味着,在这一场北伐之战中,只有战死的大周将士,没有任何一个被俘的大周人!

这如同修罗般置身死于外的军队!

汝等,可挡得住?!

致歉。

看了一场不该看的比赛,导致更新晚了。

以后不可能看一场某游戏的比赛了。

今天会补更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5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