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9章 晟武吐哺,天下归心(第二更)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开阳三年五月,王槐见楚世昭在南方日益壮大,极为不安,不久之后,在河北境内爆发了新一轮的农民起义,从众者数万,沧州被攻下,不多时,河北被窦戾、高鹫二人拿下。】

【楚世昭派人安抚窦戾、高鹫,令他们交出兵马,回应天府领受封赏为将。】

【窦戾、高鹫原先就是受苦的百姓,他们造反也是为自己寻一条出路,虽然很早就听说了楚世昭的美名,可对于归附周室的心思并不强烈,于是在部众的提议下,拒绝了楚世昭的好意。】

【开阳三年六月,王槐想要和李瑾结为同盟,共抗南方的大敌,李瑾受国恩而得以发迹,极为拥簇正光帝,而今天下大变,李瑾固然待时而动,但还是无法坚定地选择与周室为敌,背弃旧主。】

【王槐因此破口大骂‘愚者不可与谋。’】

【开阳三年七月,楚世昭在南方不断地抑制豪强,强化皇权,同时不断地缓和士大夫和百姓、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

【对那些愿意归顺于他的大周旧吏,或者是割据一方的军阀,甚至是造反起事的逆贼,楚世昭基本都采取优容的政策。】

【出于《治安疏》和长期积累的声望美誉,楚世昭很快就让整个南方归复。】

【史书将这一段时期的人心变化,又尊称为——‘晟武吐哺,天下归心。’】

【开阳三年八月,楚世昭积极推动南方的百姓恢复生产,让他们优先满足自己的生活,为了让北方落难的百姓归心,他沿途设立‘义舍’,凡是从北方逃难来寻求庇护的百姓,都可以在楚世昭建设的义舍中得以果腹,再继续赶路南下找到生路。】

【一时之间,举家离开战乱的北方,渡江来到南方的百姓就有数万家。】

【开阳三年九月,楚世昭为了迎接这批百姓渡江南下,亲自率领军队夹道迎接,护送百姓能够在‘义舍’内取食,不少人因此而感动。】

【楚世昭以‘治安疏’闻名,他安民渡江,路放义舍的行为,其仁义之举更是让大量的北方人口朝着南方移动。】

【开阳三年十月,楚世昭坐镇南方,而北方的民心几乎大多倾向于他,大量的百姓思怀周室,痛恨乱世。】

【同月,窦戾和高鹫与王槐的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事,二人失守沧州,不得不丢弃沧州亡命一时。】

【窦戾和高鹫不知道该投奔谁,窦戾认为先前楚世昭派遣人马诏安他们,眼下可以去南方寻求庇护,而高鹫则觉得窦戾不可理喻。】

【“你我二人,造的是周室的反,起义谋事,要推倒的是大周江山,先前已受礼遇,却拒绝了他,那楚世昭势必恼羞成怒,你我再过去,那不是反受其辱吗?”】

【“难道你想听到他嘲笑你我二人落得如此境地的话语吗?”】

【“更何况,先前我们归顺他,是有地盘人马作为资本的,而现在我们二人既没有地盘也没有人手,过去,就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送在别人的手上。”】

【“与其投靠一个我们已经得罪过的人,不如另择明主。”】

【高鹫二话不说,就率着所剩不多的部队决定投靠与王槐不和的李瑾。】

【而窦戾被说动了,打算跟着高鹫一同过去,这个时候,窦戾麾下,一个名为郭忧的寒门士人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将军且慢,如今投靠晟武帝,才是最适合的时候。”郭忧无比从容地说道:“那高鹫心胸狭隘,只知道眼前小利,却不知大局,错失了荣华富贵,他也不自知。”】

【窦戾极为意外,因为他认为高鹫说的是对的,如今既没有地盘也没有人马,再去投靠已经招揽他们一遍的晟武皇帝,这难道不是自取其辱吗?】

【“你我在沧州,已经久闻晟武皇帝的美名,其人重仁义,守信用,这才让天下英雄归心。”】

【“将军先前拒绝了晟武皇帝的招揽,是因为麾下部众过万,又有沧州作为立身之本,您不愿意归顺,而今,将军既无人马也无立身之本,再去归顺晟武皇帝,这晟武皇帝接纳了您,岂不是更能证明他求贤若渴,广纳天下之士,仁义无双的品德吗?”】

【“兵马,地盘,这可以是投名状,但是,接纳贤才的名声,同样也能是投名状,甚至比这二者更为重要啊!”】

【开阳三年十一月,在郭忧的劝说下,窦戾带着数百人的亲军朝着南方而去,决定投靠晟武皇帝。】

【楚世昭欣然接纳了窦戾,出城百里相迎,这让窦戾受宠若惊,悔恨于他先前的作为。】

【他愿意率领一支新建之军,为楚世昭做先登之士。】

【而郭忧同样入府,为楚世昭出谋划策。】

【开阳三年十二月,文俞和郭忧相见,两人之间却心生间隙,政见不合,文俞此人方正,擅用阳谋,喜爱攻心,而郭忧兵行险招,常常用诡谲角度判断局势,从奇特的角度破局,在文俞看来,行事要么过于狠毒,要么过于刁钻,这样出谋划策的手法,不利于楚世昭的声誉,定要连累楚世昭的统治。】

【所以文俞常常劝说楚世昭,可以听郭忧的意见却不能采纳。】

【开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两人同时劝说楚世昭向天下人下发敕令,在明年更改年号为晟武,要求治下的百姓都要用这样的年号,以证明自己的统治正统。】

【于是,南方正式启用了楚世昭的年号。】

【晟武元年一月,高鹫在投靠了李瑾后,他极力劝说李瑾攻打王槐,不可再做自守之举,如果一心只想在晋阳自守,王槐为了统一北方,那么迟早会攻打李瑾所在的晋阳。】

【李瑾犹豫不决的态度,让高鹫坦言道:“当年长安之乱的时候,公先后顾虑晋阳有失,担忧匈奴和王槐会突然袭击您,所以没有及时出力截断马溯安的叛军,您的判断固然没有错误,可是对于周室而言,您已经失职,并没有忠于天子。”】

【李凤宁对高鹫这样的小人颇为反感,尤其是高鹫故意利用言辞的陷阱,想要迫使自己的阿父背上恶名,这是她断然不能接受的。】

【“开阳帝刚愎自用,他的朝廷极力想要削弱节度使的兵权,而我父既要面对匈奴侵扰的压力,还要担心叛臣的背弃,倘若出兵截断马溯安的叛军,匈奴人攻下晋阳,这岂不是让这些蛮夷有入主中原之危?”】

【“何况王槐也是狼子野心之辈,要是我父全力迎击马溯安,王槐趁虚而入,天下不就更加动乱了吗?”】

【“只要开阳帝拖足了时间,马溯安之危弹指可灭。”】

【“到时候,我父手握晋阳,还有力挽周室的可能性。”】

【“忠于社稷,而不忠于一个无能的天子,莫非就不是忠臣了吗?”】

李凤宁知道楚世昭的死讯时,几乎全程都没有进行什么操作,都在想着查清楚当年的那桩案子。

现在得知了楚世昭的消息,她就不可能让自己的阿父被这些人进献‘谗言’。

如今只需要顶住压力,等待楚世昭打过来的时候,她再劝说自己阿父举起匡扶周室的大旗,顺势并入。

要是楚世昭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李凤宁顺势劝导阿父,再提出两家结姻之事,一来一回,既把李家卖了一个好身价,还让自己成功出嫁。

此刻的李凤宁早就把争强好斗的心思抛之脑后了。

现在已经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了。

最起码她俩得先成亲啊!

不然楚世昭又给其他女人拐跑了,那该怎么办?!

另一侧。

桓奕看着坐拥十万雄兵的凉州。

段琦、皇甫坚都已经被桓氏高度捆绑,被桓奕一顿操作,处于同一个政治体系,极难分割。

这让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凉州养得那么肥。

她桓奕此刻也在等楚世昭开价了。

不过,桓奕现在也后怕的很。

任谁也想不到,永晋帝还没有驾崩呢,天下局势就已经乱到一个皇子领着钦差的身份南下,都能出现这种险些被烧死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