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章 尔要战,便战!西征开始了!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这倒不是楚世昭故意养蛊。

而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楚世昭不能轻易怠慢。

多少个英明神武的君主辛辛苦苦搞下来的基业,那都是败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上。

秦始皇、隋文帝这两个更是典型案例之中的案例。

当然,秦始皇的位子,别说胡亥了,就连扶苏接过来都难,刚刚统一六国的祖龙,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及的利益面实在是太广,推翻秦朝的统治,不仅是六国的贵族、就连秦国都大有人不满。

只是秦始皇的威严足够高,军事力量足够强,他活着,无人敢动一下,秦始皇死后,人人都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帝。

秦二世这活儿,没水平的皇帝是真接不住。

此外,最逆天的还得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

堂堂好圣孙,从内政再到带兵打仗的能力,从治国再到个人才华,朱瞻基堪称大明里的六边形战士。

但是有用吗?

朱瞻基再英明神武,还不是败在他的‘天才’儿子,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的手上。

可以说,朱瞻基的好大儿凭借着一己之力,拉低了对明宣宗的整体评价。

别人李渊是父凭子贵,朱祁镇是硬生生靠着自己的能力把他亲爹的风评往下猛拉。

生儿子不行,那也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上下几千年的皇帝里,朱祁镇真的是少数不多又菜又爱玩的典型特例。

仁宣之治那么好的正向BUFF,能给朱祁镇一口气玩崩的。

讲道理,一般皇帝真做不到。

搁昏君里面也得排进T0级别的‘神人’。

楚世昭怎么可能接受得了,他的后继者里面出现这样的‘叩门天子’,所以在培养儿子方面,楚世昭第一是讲骨气,第二是讲实力,第三才是讲道义。

而晋阳李氏的家学,被楚济民吸纳。

凉州桓氏的厚黑学,被楚济钺消化。

模拟推演里面,它给你的信息不一定是准确的,它给的,只是你看到的,而不是把所有你看不到的内容都告诉你。

你要自己判断这些内容的真实性。

要从行为和逻辑去看。

楚济钺能够得到文臣集团的鼎力支持。

这就已经不一般了。

无论是寒门派系的郭忧、文俞,还是身为外戚,又算是新晋门阀的桓盛。

他们都表露出了依附的心思。

桓盛不用多说,光是血脉相连的关系,他就必须要帮助楚济钺,但是其他文臣也不是傻子。

若说楚济钺是个只讲仁义的书呆子,那就完全说不通了。

就郭忧的性格,他是不可能选择一个书呆子当自己的主公,你讲仁义道德可以,但是你拿圣人书里的仁义道德来治国,你看郭忧会不会破口大骂。

事实上,楚世昭的最优解就是让楚济钺继位。

楚济钺不仅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是嫡子,而且桓氏最早就交了原始股,加之楚世昭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的战争,如果不是一条鞭法的变法大成,提供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大周王朝,其实是快要撑不住的。

反观支持楚济民的,大多都是军功体制出来的将领,跟文臣的升迁法子不同,不打仗,将领是没办法升职的,而且就楚世昭带出来的这些将领,各个骁勇善战,那是非常渴望打仗的。

给老二继位,不说第二个汉武,在军事方面,最起码也是个朱棣,甚至还未必是楚济民自己想打,是他手下的将领要‘裹挟’楚济民北伐,以此获得战功。

楚世昭想来想去,那还是得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

否则不是凉了臣下之心吗?

【开皇十九年,楚世昭一手打造的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大周王朝许许多多的商户都开始通过这一条道路对外进行贸易,这也使得路经丝绸之路的许多国家开始对着大周王朝的商户收税,以此来获得利益。】

【起初楚世昭认为这些国家的收税应当是合理合情的,于是也对那些来往大周王朝的西域商户收缴商税。】

【然而有一个国家名为花剌子模,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占据了一片风水宝地,自认为是一方霸主,又觉得丝绸之路蕴藏着黄金财富,想要独占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优势。】

【楚世昭派遣了使节,不断地周旋在这些西域国家之中,在丝绸之路中,不乏以大周王朝官方性质的商人,而楚世昭也通过售卖其他国家不曾拥有的丝绸、茶叶等等商品,充盈国库。】

【在丝绸之路上,大周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几乎每一次交易都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开皇十九年三月,花剌子模派遣了自己的军队控制住了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路线,并手起刀落,将那些来自于大周王朝的商户杀的杀,捉的捉。】

【在花剌子模中,一些统治者认为大周王朝距离花剌子模实在是太远了,而他们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结果身为必经之地的花剌子模,本应该独享丝绸之路带来的收益,却大多都被大周王朝所瓜分。】

【而如今,花剌子模的国力强盛,坐拥四十多万的大军,具备强劲的实力驾驭丝绸之路,相反,通过一些落后的消息,花剌子模得知大周王朝经历了卢马之乱,其国力应该不足以长途跋涉和他们进行交锋。】

【从利益,从实力上分析,花剌子模都觉得自己有着充足的优势,这就是他们悍然下手的缘故。】

【开皇十九年四月,楚世昭没有派遣使节和花剌子模联系,而是在朝会上询问诸位大臣,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行事,才对得起国体。】

【在朝会上,很多大臣指出了大周王朝的优势,也指出了大周王朝的劣势。】

【花剌子模距离大周王朝的本土地带实在是太远了,长途跋涉的征伐,不利于粮道的运输,这也意味着步兵极难参与这场战争。】

【而大周王朝的主要兵力,仍旧是步兵,花剌子模坐拥如此众多的军队,就实力上而言,很难做到歼灭对方。】

【既然花剌子模想要丝绸之路的利益,那不如将这一批利益让给蛮人,他们大周王朝未必就一定要依赖贸易。】

【楚世昭听后极为不满。】

【桓盛却恰逢其时地站了出来,“我主圣明,降服诸边列国,而今小小的一个外蛮,就敢欺于我等的头上,今日让一步,来日再让一步,岂有这样的道理?”】

【“我大周王朝,自陛下登基以来,万国来朝,何其盛哉,倘若此刻让这个小小的蛮夷得势,其他臣服我大周王朝的藩国难免心怀异心,故臣以为,此战必打。”】

【身兼监国之位的东宫太子楚济钺面露惊异之色,他没有想到这一次他的舅舅桓盛竟有如此决绝的态度,甚至不惜和一批朝臣公然对立。】

【朝会散去,楚济钺找到了桓盛,难免好奇地问道:“舅父,您.这是想做什么?”】

【“倘若真的要攻打花剌子模,这是在衰竭大周的国力,更何况,父皇年事已高,他不宜亲率大军征战。”】

【桓盛叹了一口道:“我事主已有二十有余,陛下之心,我何尝不知。”】

【“当年卢马之乱后,派出去的使节苏复被匈奴王庭羞辱,陛下深以为耻,这便是他燕然勒石,灭掉匈奴的缘故。”】

【“而今丝绸之路,本就是我大周王朝发扬光大,更有无数商道被唤作开皇道,现在却被花剌子模占为己有,这难道不是对大周王朝的蔑视吗?”】

【“国家强盛,为的就是不被外敌欺凌,现在花剌子模已经欺在了我们的头上,你认为以陛下的脾性,如何容忍?!”】

【“只要陛下在位一天,你我皆是陛下的臣民,陛下之事,都是我等所虑之事,你可以和百官对着干,但你身为皇嗣,我身为近臣外戚,是不能和君上对着干。”】

【“我有此殊荣,除去为数不多的才能,更多的还是当年的情分,陛下念在了我的忠上,就绝不会轻易舍弃桓家。”】

【“站在了陛下的对立面上,才是我桓家的取死之道。”】

【楚济钺凝视着桓盛道:“可这仗不好打。”】

【“若是耗空了国库,打了一场没必要的仗,这是天下百姓的损失,是江山社稷的损失。”】

【楚济钺将局势再次分析一遍道:“如此众多的弊端,若是吃了一场大败,父皇英明扫地不说,大周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倘若,二皇子支持西征花剌子模的事情呢?”桓盛冷冰冰地说道。】

【楚济钺陷入了沉默。】

【“二皇子支持陛下西征,陛下就多怜爱他一分,而陛下不能亲征,极有可能是让二皇子亲自西征,若是败了还好说,可如果二皇子赢了,你又当如何呢?”桓盛继续道:“这天下不是你一人的天下。”】

【“上天给你一次机会,你不珍惜,那就有其他人来珍惜。”】

【“那些武臣早就虎视眈眈建功立业的机会。”桓盛幽幽长叹道:“舅父我这一次站在了那些主战派的旁边,你身为太子难道还看不清楚我的用意吗?”】

【“你啊.你也该让那些武臣看到你的雄才大略。”】

【“只迎合一部分人是不对的,武臣里面,也未必没有公忠体国之辈。”】

【“舅父的意思是”楚济钺忽然明白了,“这一次,如果我不支持父皇的西征,那么本宫的二弟就会争取这个机会。”】

【“他要是争取到了,就能带着军队西征。”】

【“输了也就罢了,一旦济民打赢了西征,在军中的威望无二,手握兵权,再得父皇青睐,我便危矣。”】

【桓盛又道:“你反对,他支持,那么必然有人一对一错,他支持,你也支持,那么两人要么一起错,要么一起对。”】

【“二皇子要是支持西征,你也支持西征,而你身为嫡子,又是长子,你未必不能去拉拢那些西征的将领。”】

【“如今朝中的大将,除了蓝戚畴和杨延朝和二皇子私交甚好,李瑾、李晟明是二皇子的亲朋外,杨方和韩顾,你都是能拉拢的。”桓盛继而又道:“你的二舅父桓节坐镇凉州三十余年,皇甫坚、段琦都是凉州系的将领。”】

【“事情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你可以没有野心,你也可以不对二皇子下手,但是你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

【“而且,你要记住.花剌子模扫的不仅是大周王朝的颜面,更扫的是你父皇,你爹爹的颜面。”桓盛语重心长地说道:“君辱臣死,更何况,他是你的父亲呢?”】

【楚济钺立刻跪拜在了地上,“济钺深感舅父提点迷津,君辱臣死的道理,我竟然忘了。”】

【“此等蛮夷,欺我父君,而我身为父亲的长子,国家的储君,居然思量如何求和。”楚济钺愤慨而言道:“此我之耻也,我愿奏书文,替父西征。”】

【“善。”桓盛点了点头道:“舅父时日不多,所能说的也就到这了。”】

【“食君禄,忠君事,切记,在这大周朝只有一人能呼风唤雨,那就是你的父皇。”】

【“也只有他一人可以掌管天下百官臣民。”】

【开皇十九年四月下旬,楚济钺和楚济民同时上疏,恳请父君征讨花剌子模,西征叛逆不正之国,上安国威,下恤民意。】

【花剌子模在西域擅杀我大周王朝的子民,劫掠我大周王朝的商户,实可恨也!理应倾国覆灭。】

【开皇十九年五月,在两位皇子的表态下,其他还在观望,不知道楚世昭真正心意,不敢轻易做出决断的文武百官纷纷激昂愤慨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意,很多人都期盼西征之事久已。】

【如今花剌子模这般作为,西征之事,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开皇十九年六月,大周王朝宣布和花剌子模外交关系破裂,楚世昭决意西征花剌子模,而这一次西征,楚世昭命韩顾为征西大将军,由楚济民督军协助此战。】

【为了筹备这一场战事,楚世昭开始在大周王朝的疆土上肃兵修整,训练士卒,精校武装,广纳粮草。】

【开皇二十年,西征开始了!!!】

【而身为天下共主的楚世昭,亲自拉开了大周西征的第一幕!!!】

【“尔要战,便战!”】

【一道最为简单直白的讨贼檄文就这样由楚世昭亲笔所书,当朝而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