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章 这大周只能有一个天呐!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大兄...如何?”

当桓盛回到这稍显简陋的宅院时,一妙曼女子起身迎接,她的长发盘起,斜插着一只玉簪,显得高贵典雅。

细长的眉眼中透出淡淡的凌厉,琼鼻高挺,眉眼分明,挺拔的身姿衬出了她的傲人身材。

她正是桓盛的亲妹妹桓奕,而比之桓盛身上那掩不住的凉州风气,桓奕看着就像是关中士族,举止优雅。

桓盛望向自己的妹妹,朝着内院走去,摇了摇头道:“看不出来。”

“您是怎么说的?”桓奕沉吟片刻,再度问道。

“我是想要看看这晋王殿下的本事,可是无论我怎么试探,他也只说一些风花雪月之事或是一些他听闻过的趣事。”桓盛微皱眉头道。

“奕妹子,你...为什么要执着在...他的身上。”桓盛简单了然地说道:“在我看来,皇长子才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之人。”

“就算晋王有些本事,他的出身...也很难得位啊。”桓盛深思片刻又道:“哪怕我桓氏倾力相助,晋王还是很难。”

“而他如果没有登基为帝,我们是很难从他的手上换得好处的。”

桓奕没有多说话。

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哪怕说出来,他这个性情自负的大兄也不可能相信她。

光是永晋帝会在三年内驾崩这一条信息,就足以让整个朝野为之震动。

毕竟,如今的永晋帝看起来也没有丝毫不适的模样,其他人根本想不到如此活跃的君王会在三年内驾崩,而且还是暴死般的驾崩。

包括三个月后,南方会有一支起义军杀出重围,盘踞南方重地,这都是极其重要的消息,但也是最天方夜谭,不可能有人会信的消息。

而这样的消息,只有她一人知道。

源自于脑海里忽然出现的一个名为【大帝成长计划】的奇怪之物。

并且,历经四次模拟推演的桓奕,她融合了里面的记忆,对局势有着很清晰的判断。

桓奕如今之所以认为晋王可以投奔,理由也是最为简单的,因为他厚道。

没错,是厚道。

此外晋王还有不错的能力。

作为这次永晋帝宾天的最大受益者,其实就是他们桓家,前三次模拟推演里,自己的大兄桓盛都因为支持太子,从而拥有了迅速崛起的资本,并且囊获了足够大的权力。

第一次模拟推演,是匈奴人灭掉了大周。

事实上,在匈奴人南下,把长安占据了以后,大周还没有灭亡。

他们南迁到了开封府,在开封立了新的国都。

自己的大兄桓盛虽是权臣,但是帮助了太子楚世煦平定了南方的起义军,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辅佐大周王朝国力回升。

在南方彻底撑了起来,后来他的大兄执政了二十余年,因病而逝了以后,大量反对他大兄的政敌站了出来,他过去主政的策令全部都被楚世煦一口气政治清算了。

他们桓氏兢兢业业给楚世煦铺平道路,结果却换了一个族灭的下场。

这就是当忠臣的下场!!!

第二次模拟推演,桓奕就不愿意给这个该死的大周王朝卖命了。

架空太子楚世煦的提议,就是她主张的,连着玩弄两任大周皇帝,也是她主张的。

大兄的野心,也是桓奕一手催化的。

因为桓奕认识到了什么叫反复无常,什么叫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才是权力。

第四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桓奕照常按照先前的策略,却不成想出现了新的变数。

楚世昭连着三次,都是死于镇守京城的。

第四次,楚世昭离开了京城,成为了全场最大的变数,而且打出了惊艳全场的绝地翻身仗。

从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无权皇子,单骑入晋阳,收复晋阳,与晋阳节度使李瑾形成最强君臣,先南定起义军,再反杀以他们桓氏为首的中央朝廷,紧跟着逼平了当时对大周王朝最具威胁的匈奴人,最终消除了节度使制度。

经济上,与民修养生息,一改前朝弊政。

军事上,借助收拢下来的南方起义军和北方藩兵,缔造了大周重要的防线。

政治上,没有清算任何一人,在位期间没有处死任何一位提出谏言的大臣。

哪怕是南方宋吴政权投降的后人,因为楚世昭答应过,只要投降,只要带着百姓归附,他就不杀。

然后他就真没杀。

李瑾病逝的时候,楚世昭作为君王,本不该自降身份,为李瑾这个只是他岳父的男子带上白巾。

但是,楚世昭天子降阶,给了李瑾最高规模的尊重,不光如此,他和李瑾之女李凤宁生下来的太子楚济民,地位不动如山。

因为楚世昭的后宫里,只有李凤宁一人,根本不存在继承者混乱的问题。

最让桓奕想不通的是,他们桓氏差不多在楚世昭最关键时刻。

他们差点覆灭掉刚刚起势的这位大周四皇子。

然而楚世昭都没有清算他们。

大有...只要你愿意能改过自新,他就能既往不咎的态势。

被搞过一次的桓奕当然不会再信这种说辞,她就想看这个伪君子什么时候暴露真实的一面。

保不齐楚世昭晚年的时候,就给他们来那么一下。

结果...楚世昭不仅没有清算桓氏,反而任用桓盛、桓节作为大臣,哪怕是驾崩了,都没有大开杀戒。

桓奕突然就悟了。

想明白了,为什么人家晋阳李氏,在前面两次模拟推演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这次模拟推演愿意埋头跟着楚世昭干。

一个有着不错能力,可以听大臣话接受劝诫,在重要时刻站得出来,对待臣属又尊重,人家是有人格魅力在那的。

后来桓奕查看了一下楚世昭的君主卡面。

看到了那个名为【高祖遗风】的词条。

如今看来,这楚世昭的的确确是有周高祖的遗风,光是做人厚道,不让臣属背锅这一点,就甩开其他人一条街了。

于是,如今留给桓奕的选择有两条。

一条是不选择主公,自己单干,照旧等着永晋帝驾崩,然后让自己的大兄架空太子楚世煦,把权力掌握在桓氏的手上,等着改朝换代。

这一条路是有风险的,走错一步,那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还有一条是低风险,忠于大周王朝的路线,那就是选择楚世昭。

相信楚世昭。

第四次模拟推演,楚世昭证明了他身为君王的道德以及下限,让他当大周天子,是很靠谱的路数。

看着如今还想朝着太子楚世煦身上贴的大兄,桓奕是真不想给自己全家再送上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了。

所以就考虑让大兄搭上四皇子楚世昭的这条线。

没成想,楚世昭太低调了。

大兄难以看出对方的深浅。

这种情况,要么对方就是一点能力都没有,要么就是对方的能力太高。

有【大帝成长计划】作为信息获知的桓奕还用说吗?

显然是这位四皇子也没想过自己要当这个天子,后面局势变化太多,最终是被推上了皇位。

故此,桓奕觉得两手抓是最稳的,一方面想办法让桓氏掌握权力,另一方面就是拉拢晋王,这样的话,反跳忠,内跳忠都比较方便。

而对比了一下大周皇室的那些个歪瓜裂枣,完全不似人的皇室贵胄。

真要选择效忠的对象。

那么这大周只能有一个天呐!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9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