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4章 这是何等的阵仗?!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曹微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折子公开和不公开是两码事。

公开了,晋王殿下...不一定就会死。

因为必定会有大臣站出来保晋王。

不公开,晋王殿下就算不死,那也估计是要被流放出去,再也没机会回到京城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敢顺着永晋帝的话,对着楚世昭毫不客气的落井下石。

他很清楚自己就是永晋帝的狗。

有些话,永晋帝不能说,而他必须要说。

好歹曹微也是亲眼目睹永晋帝如何崛起,如何独揽大权的亲历者,他很清楚永晋帝就是一个极端冷血的人。

所以,曹微完全猜不到,几乎是完全和永晋帝对着干的四皇子,在上奏了这样一份‘贺表’,永晋帝的选择居然会是...保他?

郭谦同样意外。

他虽然不通政事,但经历的事情多了,他也知道想要让一个人死,最好的办法是封锁全部的消息,让他悄无声息地消失。

永晋帝既然打算公开这份折子,那么他显然就是在给晋王留有余地。

“曹微啊——”永晋帝挥了挥手道:“你再去查一查晋王府这些日子的动向。”

冷静下来的永晋帝,轻轻观摩着这份折子。

理性告诉他,这份奏折,是能有大用的。

曹微躬身,轻松答和。

再缓缓退步,到了殿门的拐角转身而去。

桓府之中。

桓盛显得忧心忡忡。

自从那段没由来的记忆,让桓盛知道了自己的妹妹会嫁于晋王殿下,他就不免下意识地去为晋王筹谋划策。

按照东周门的架势,晋王摆明了是深陷泥潭不得动身,这让桓盛头疼不已。

桓奕见到桓盛一脸沉重地从外边回来,神色也是一凝,“兄长,这是怎么了?”

“你不是用密疏,给陛下进献了一份奏折...想寻求面圣的机会。”

“就算陛下留中不发,也未必如此忧愁吧?”

桓盛叹了一口气道:“我今日去东周门的时候,看到武德司的甲士正在押送一副棺材,与之同行者还有晋王殿下。”

“看左右人的迹象,晋王殿下好像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让陛下震怒。”

桓奕当下立刻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楚世昭在先前一次模拟推演里,干出来的事情吗?

多半就是进献了那封名为——《治安疏》的折子。

桓奕当然不知道《治安疏》里面详细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但她很清楚,这份奏折是气得永晋帝...当场就把晋王送去晋阳就藩,不仅如此,还削掉了晋王的位格,从亲王降到郡王。

要知道,李瑾作为晋阳的节度使,已经基本掌控了整个晋阳的调度。

他李瑾要是真有反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野心家,那么晋王到了晋阳,李瑾在晋阳起事之事,楚世昭就是必死的。

而这一路上,永晋帝可是连侍卫和家奴都没给楚世昭配,让楚世昭自行找人去晋阳。

于是楚世昭干脆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就跑去晋阳了。

虽然很符合楚世昭的暴脾气,但那一次模拟推演,只能说楚世昭福大命大,反而是在机缘巧合下化险为夷了。

换而言之,现在的走势,其实是朝着上上次模拟推演的走向启动的?

桓奕的神色骤然一变。

那怎么行?

给李凤宁那婆娘白捡一个便宜是什么道理?

本来李凤宁的命就很好,她的父亲李瑾又能打,又手握兵权,还有不错的政治眼光,站队不能说总是站对,但大局从来没错过。

她还有两个弟弟可以拿来卖命。

一家人能凑出一金、一紫、一蓝的将卡来开局,再给她配一个从天而降的夫婿楚世昭。

这凭什么啊?!

而且,桓奕模拟推演里,可是正儿八经和楚世昭成亲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她还名正言顺地当过太后,临朝称制。

亲儿子也继位当了大周的天子。

眼瞅着楚世昭往其他方向前进,那桓奕如何忍得了?

就是锁,也要把楚世昭锁死在长安。

就算楚世昭不能去长安,那也不能跑晋阳,去凉州都比去晋阳强。

总之,楚世昭就必须得在她手上。

又有强度又有能耐又有个性,关键楚世昭还靠得住,力保桓氏那一次后,桓奕就不可能选择其他人当自己的主公了。

就得是他!

“话说回来...”桓盛沉吟道:“你是什么时候注意到晋王殿下异于常人的。”

很早桓奕就提醒他要和晋王多多接触,昨日更是说出了要提亲之事。

又想到记忆里,桓奕和楚世昭喜结连理,果真是他这个小妹慧眼识人?

桓奕倒也不慌不乱,她好歹也替自己的好儿子执掌过朝堂,在神态上面自是轻松拿捏。

“前些日子,我看到晋王殿下在长安外...常与乡野之民闲聊,颇有风度,后来打探才知...晋王常常去这些地方照顾流落的贫民,去年瑞雪纷飞,冻死了不少人,晋王还跑去救灾,妹妹对他便有所注意了。”

长安内住的百姓,相对殷实富足,在长安九门外住的百姓,差不多就是贫民了,再远点的就更苦了。

天子脚下都如此,其他地方就别说了。

不然也不会掀起那么大规模的起义反叛。

这会儿桓奕所说的内容,也都是从模拟推演里看到的,这确确实实是真的。

实际上,在好几年前,楚世昭就已经在抚恤百姓了。

毕竟楚世昭两世为人,他很早就知道百姓的疾苦,故此对贫困难行的百姓多有关怀,这也不是说楚世昭为人有多好。

其实很大程度是来自于现代人的怜悯。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头三次模拟推演,楚世昭在无兵无权的情况下,招揽百姓临时镇守长安,都能挺住数轮进攻的原因。

算是有因就有果。

此刻,面对桓奕毫无纰漏的对答,桓盛深想片刻,也不再怀疑。

只是她这个小妹向来机巧聪慧,心思多变,桓盛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她会喜欢上楚世昭这种性子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红袍,白发苍苍的老者快步走进桓府,他直挺挺地走了进来,身旁的下人仆役不敢阻拦。

“桓凉州,你到底在晋王这边做了什么?”

“晋王被陛下押入了天牢,已然怒不可遏,在这之前,晋王只与你一人相谈过。”

来者正是兵部尚书卢恩。

桓盛是兵部的主事,在卢恩手下做事。

此事来势汹汹,如果桓盛被扯了进去,他卢恩同样要倒大霉,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问个清楚。

像卢恩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到了颐养天年的程度,过几年就要荣归故里,差不多过完近乎圆满的仕途生涯。

他断然不能接受在自己的晚年,摊上一个根本和他无关的烂事。

走进来,卢恩这样指名道姓地开口,甚至叫出了凉州的地名,显然是这次永晋帝的震怒不同寻常,让卢恩都感受到了心惊胆战的压力。

毕竟,永晋帝这可是直接把自己的亲儿子,堂堂的一字王送进了诏狱里。

而近乎于十余年没有上过的早朝。

就在晋王下狱以后,永晋帝是立刻要求大小官员,六品及六品以上的官员,明日都要上朝。

这是何等的阵仗?!

如何不让卢恩又惊又怕。

“我兄并不知此事,他上门只是为我向晋王提亲。”桓奕才思敏捷,她立刻开口道。

她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哥哥去分楚世昭的功绩。

想都别想。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