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8章 楚世昭的陋室铭,杨方死战鉴真心!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楚世昭至今为止还没有走过真正的反贼路线。

即便是再造大周的那一次模拟推演,他还是以皇室贵胄的身份建立起来的根基。

可以说是干碎了王守义的起义军,在荆州做大以后,再打下来的朝廷。

虽然同样有个积蓄声望,广养民心的做法,但实际上还是为大周王朝收敛的人心。

这一次模拟推演的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楚世昭是朝廷定义的反贼。

固然楚世昭是存在理论上给自己肃反的空间,甚至还能再想办法继续借助皇室贵胄的身份得到拥立,可是楚世昭思索下来,觉得没必要那么做。

五胡乱华的格局,想要再撑起大周王朝的旗帜实在是太难了,一面破旗,再撑,就是一块抹布,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楚世昭先有治安疏,后有解开长安之围的功绩,结果转瞬之间就被定了一个谋反的名头,有心之人必然此中是有冤屈所在。

为自己弄个被迫害的身份,等到起义真的成功,再为自己拨乱反正,甚至楚世昭还能广大正面地借由此事,表示旧有的秩序并不公平,名正言顺地推翻大周王朝,以此建立新的制度。

实际上,规矩从来是强者制定的。

东晋皇帝为什么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因为东晋的皇帝都不是强者,都是被大族玩弄的傀儡。

可李世民名正言顺地推出科举制度,打压那些世家大族的生存空间,就隋唐那个士族势力,照样不敢吭声。

现在的楚世昭就看这个大周王朝会怎么糟践自己本就快要崩塌的公信力。

原本楚世昭就一直在想办法拉回大周王朝的公信力,得到百姓的信服。

现在模拟推演,他被朝廷这样镇压,污陷,你以为伤的是楚世昭吗?这是伤的大周王朝自己的公信力。

一次政变下来完全否定了治安疏的内容,否定了楚世昭长安之围的功绩。

就跟朱祁镇的夺门之变结束,第一时间朱祁镇否定的就是于谦的功绩,那不就是在否定北京保卫战吗?

要不是朱祁镇的儿子成化帝朱见深水平比他爹高很多,这大明早滑铁卢了。

光是起义造反的事情,就在朱祁镇执政期间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一直到朱见深这一代,还有荆襄流民这样的大事记发生。

说难听点,只要楚世昭兄长执政时期的日子不太好过,自有人会怀念楚世昭,甚至是永晋帝。

哪怕永晋帝也不当人,可至少永晋帝在位的时候,既没有战乱,也没有大面积百姓饿殍千里的灾厄发生。

甚至有时候起义军起义,那都是在永晋帝驾崩以后发生的。

楚世昭的父皇永晋帝其实很怪,你拿他和昏君比嘛,他还像是个正常皇帝,你拿他和明君比嘛,那就差不多得了。

现在楚世昭要做的,就是观望整体的情况。

五胡乱华的变动之下,各种负面效果,朝廷腐败的速度将会特别快。

带着朝廷打是不容易,但是带着百姓打你朝廷,还真挺容易。

【开来三年三月,开来帝楚世煦在治政上试图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如削弱士族权力,大力提拔寒士,整顿刑律,可是被太后王从徽数次制止,明明在有了韦氏和王氏的支持后,楚世煦应该有一定作为之地,可是他每次想要做些事情,都会伤害到士族的利益,导致楚世煦的话语权仅仅停留在了一些普通的事情上。】

【在自知自己进退两难,处于难以掌控权力的状态,于是楚世煦开始放任自流。】

【楚世煦除了巫蛊之乱陷害晋王楚世昭,为了巩固权力,其自作主张先后设计杀害了宁王楚世仁和凉王楚世虞,引起太后王从徽的不满,但事已至此,在王从徽的主导下,楚世煦又迫使西南士族抓获了在成都的蜀王楚宣宏。】

【开来三年四月,楚世煦花费了国库资产开始修缮皇宫,对于朝政诸事不管不闻,在自认权柄中空后,他的作风日益戾害。】

【为了表露对权力流失的不满,楚世煦和京官里的那些官吏厮混在一起,玩一种赌坊内的技牌游乐,限令他们进献贡奉,直到把他们的钱全部赢光才停止。】

【而实际上,楚世煦借助游牌,私下结党,试图再次发动政变,改变士族拢权的格局。】

【开来四年,江东诸郡因为出现了大规模的旱灾,造成严重的饥荒,浙江十分之六的户口饿死逃散,在长安的官僚们劝说楚世煦尽早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可是楚世煦多年以来为了掌控权力,与京官士族争夺权力,君臣不和,国库入不敷出,实难救民,只好下旨,让那些贩米粟的商人便宜行事,不征收他们的商税,想要借助商人来赈济灾民。】

【可是商人们心知如今的江东旱灾严重,他们不仅没有想到赈济灾民的事情,相反还借助粮食稀缺又精贵的现状,恶意抬高了粮价,那些出不起银子买粮的百姓,商人就想要兼并他们的土地,这让百姓们更加难以为继。】

【开来四年八月,江东诸郡在这种前无进路,后无退路的情况下,各个地方都出现了暴乱,很多人知道这样下去,他们只会饿死,在生存的渴望下,他们宁愿和商人、乡绅、官府拼命。】

【开来四年九月,为了平定江东发生的暴乱,楚世煦调度军队开始平定叛乱,在马溯安范阳之乱而被迫逃往长安的卢毅得到了重用,不过,卢毅的紧要事务,是驻兵防守马溯安一带的防线,避免被突破。】

【而韩罪清楚大周王朝正处于一个内外忧患的状态,在南方富庶之地生火之后,想要守住长安绝无可能,于是发兵再度讨伐长安,王槐临危受命,再次与韩罪的大军交手。】

【开来四年十月,王槐兵败潼关,面对韩罪的大军压境,王槐既想要活下来,又不愿意投降给这样的西凉蛮子,于是携带数名亲信离开了潼关,前往了琅琊。】

【开来四年十一月,韩罪攻陷了长安。】

【北方诸地的节度使全部选择了拥兵观望或象征性的出兵勤王,这让韩罪不费周章的情况下就拿下了长安。】

【而入京的韩罪并没有急于称帝,他手下的谋臣进言,知道要想要图谋大业,必须要广纳人心。】

【韩罪深知大周王朝虽然羸弱不堪,却仍有一定民心,其中晋王楚世昭在长安颇有威望,眼下却因为宗室争权夺利而下落不明。】

【这样一个死人,是不足以影响他的全局。】

【同样,想要弑杀皇帝,新立天子,伫立威望,韩罪极其需要一个杀皇帝的理由。】

【于是韩罪列出了开来帝楚世煦的数个罪证,认为大周王朝现在的混乱动荡,都是为君者不仁所致。】

【他为晋王楚世昭平反以后,迅速拿出这些罪证诛杀了开来帝楚世煦。】

【拥立了大周王朝最年幼的皇子楚世驹为新的天子,同时将牢狱之中因为争权夺利而下罪的官员全部放出,以此收买民心。】

【开来四年十二月,韩罪夷灭了王氏、韦氏三族,将他们的家产田业来满足自家兵士的胃口,然而凉州兵众人数过广,兵源更是无比混杂,哪怕王氏、韦氏家财万贯,依旧难以填饱凉州诸将的胃口。】

【加之韩罪收敛的多是胡人、羌人,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军纪,即便获得了奖赏,还是会侵犯长安百姓的权益,很多人趁着夜色就会打劫当地的百姓、士族。】

【韩罪对此却不闻不问,被百姓问责,就要求他们拿出证据,没有证据,他就没有办法为百姓做主。】

【之所以韩罪如此袒护麾下的兵士,是因为百姓不能保护韩罪的利益,但这些士卒却能。】

【开来五年一月,新的天子楚世驹登基,在韩罪的指使下,改了年号嘉德,而韩罪因为拨乱反正,诛杀乱君有功,进封三公,加九锡。】

【开来五年二月,匈奴起兵再度入境围攻长安,马溯安和李瑾之间爆发了两地的军阀战争。】

画面上,大周王朝可谓是遍地开花,本来是一整块绿色标识的地图,如今已经是五颜六色各种的旗帜掀起。

【开来五年三月,这已经是你在濠州种地的第五年,在兵败长安以后,你前往凉州与桓节共谋不受重用,因此离开凉州,而这段时间,你颠沛流离,可谓是见惯了世俗的炎凉,在濠州种地五年的时间,你的心性无比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你在濠州有一所陋室,而你经常到处奔波,为苦难的百姓免费施救,利用手上的医术接济百姓。】

【在这段苦难的日子里,你本以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事情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可你却惊讶的发现,若无帝皇身,本是浮根普通人。】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你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感觉到有什么落差,因为你本就是从那些普通百姓之中走出来的人。】

【在你隐居的地方,这么一间陋室之中,你深深体会到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触。】

【那间陋室的门口,你利用手中的利剑刻出了挺直的字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生不过百年,转瞬烟消而过,若有志者存,此间室,何陋之有?】

【嘉德元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北方战事不平,南方难以生存,这导致南方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起义军。】

【而这些起义军打着求活的名号,实际上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弱者抢夺更弱者的粮食,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口号和想法,单纯只是为了活下去,临时搭建的队伍。】

【随着士族、豪强、百姓、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在你的身边也有很多人决定投身起义军。】

【在濠州这边,最出名的起义军是白袖军,他们大多裹着白袖,将这种视为象征,而比起那些为了生存的起义军,白袖军的目标明确,他们就是要推翻大周王朝这样腐败的朝廷。】

【南方的起义愈发轰轰烈烈的时候,匈奴人入境,他们打破了马溯安和李瑾之间的战争平衡。】

【嘉德三年一月,李瑾兵败身死,马溯安在匈奴人的支持下,迅速攻破了晋阳,不久之后,卢毅投降马溯安,韩罪对此颇为震怒,他举兵和匈奴人支持的马溯安对抗。】

【嘉德三年二月,韩罪顽强抵抗,匈奴败退,但是在长安的士族早就不满韩罪的统治,他们伙同了韩罪麾下的大将顾三师兵变。】

【嘉德三年三月,顾三师兵变,长安大乱,韩罪极其愤怒,他征召羌人镇压顾三师的叛乱,并且保证只要能打赢,长安三日之内,劫掠不限。】

【顾三师和韩罪的大军交手,没有办法取得胜利,他的头颅很快就被羌人送上案牍,而韩罪立刻诛杀那些伙同顾三师谋反的世家大族。】

【短短时间内,朝堂之中那些大臣、士族就被韩罪扬手一挥,诛杀数万,这让马溯安抓住了长安内乱的时机,再次攻打。】

【嘉德三年五月,长安沦陷,马溯安攻陷了长安,韩罪败退凉州,最终气郁而亡。】

【嘉德三年六月,马溯安向匈奴可汗称臣,并表示自己愿意做匈奴人的儿皇帝,从此之后,匈奴在长安之外为王,而他愿意在中原不断向草原输送茶叶、战马、钱粮。】

【嘉德三年七月,幼帝楚世驹被马溯安架空软禁,同月,楚世驹禅让皇位于马溯安,大周王朝宣布灭亡,一场空前绝后的动乱掀起帷幕,在草原外的各族陆续攻陷北方的藩镇,同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史称“五胡七国”。】

【嘉德三年八月,在长安被马溯安攻陷后,早年和楚世昭一同抵抗政变的杨方不忍朝堂灭亡,毅然决定死战。】

【而在战乱之中和楚世昭失去联系的他,其实一直隐姓埋名在长安的附近,保留一线力量,匡扶周室。】

【面对异族入境,丧权辱国到了儿皇帝自述的马溯安,杨方的眸光掀起滔天的怒火。】

【哪怕杨方刚刚归复的长平侯爵位,因为他支持楚世昭的立场,而被开来帝楚世煦废除,可他仍旧有一颗忠君报国的慷慨热血,为了报答楚世昭的知遇之恩,杨方竭尽全力联系长安之中尚存战力的大周官军和曾经的旧部,又招纳了一些在长安附近受到多次迫害的百姓为新军。】

【“臣欲竭尽全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吾尚有一战之力,可使我炎周仍存一息尚存,幽而复明之机。”】

【在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下,杨方在长安发动了大周王朝最后的保留力量讨伐攻占长安的马溯安,那些曾经互相攻讦的士族、那些政党不一,效力于不同的官军,在此时此刻,竟然少见地出现了一种凝聚力。】

【因为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旦大周王朝灭亡,他们身上的特权将一无所有。】

【而杨方却不同于这些人。】

【“吾受两代之恩,今日岂可相负。”】

【他想到了永晋帝对他的重任以托,想到了楚世昭对他的知遇之恩。】

【“此战,就以我血鉴我心。”】

【“我杨家既始于开国,那就终于此地。”】

【“与君共存,与国同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5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