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五章祸起萧墙,兄弟之争之兆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各道均已传令而行,兵员已经进入的招募期中,秋收之后,应该也会出具规模。“

“不过,刘仁轨将军预估,按照殿下的军制开展,军资会消耗巨大,后勤难以维持。”

林动也是回道。

募兵制所存在的缺陷确实极为明显且突出。

首先便是其所需的开支异常庞大,那些被招募而来的军卒不仅无需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且还得定期发放军饷以维持他们及其家庭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要知道,任何一项政策的真正施行都绝非仅仅依靠简单地发布一道命令,就能够顺利实现,它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然而尽管如此,募兵制度仍然是一条通向强军之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标志着职业军队建设的开端,以及军制发展史演进的必然趋势。

诸如火枪兵和炮兵这类兵种均属于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军人范畴。

由于其所涉及到的相关工艺技术往往蕴含着诸多机密要素,因此更是绝对不容许人员随意流动,或者频繁更替岗位。

“本宫已经布置下去,启时工部会根据情况,加赶钱币的制造。”

生产力已经跟了上来,李承乾因此也可以锻造钱币了。

不用担心会出现贬值的现象,从而动荡全局。

每有一条新政的推出,都离不开资金的运作。

“此外,你们下去之后,叫刘仁轨做好百济的安排,不日之后,我们一齐前往辽东道。”

李承乾此行南下,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为红薯土豆而来,其二,就是诛灭倭寇。

如今两件事都已经完成,他就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了。

行政中心,必须要往辽东转移,这也大势所趋。

他也该准备对大唐王朝展开部署了。

时间已到646年,离他所知李世民驾崩的649年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而且到了649年,不仅是李世民驾崩,他的那一群班子,也相继离世。

当然,现在的李乾乾,并不知道李世民于已经于今天就已经驾崩。

更不会知道,他心悸的原因也由此而起。

地域的限制,待到李承乾了解到李世民驾崩的消息,怕也要推迟到半年以后了。

“诺!”

林动和武行均是点了点头,记下了此事。

“走,也不知道阎立德准备的如何了,去神机营走走吧。”

李承乾伸了伸懒腰,走出了府邸。

如今李承乾的所有重心,也都集中到了武器的研制之上。

神机营在城北的郊区之外,人迹罕至,而且防守异常严密,没有特别许可之人,休想踏入其中半步。

马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当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一阵接着一阵的轰鸣声隐隐约约地传来。

这声音如同闷雷滚动,又似万马奔腾,杂乱无章。

翻上山顶,可见下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之上,一顶顶白色的军帐整齐地排列着,宛如一片洁白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

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种不同的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与当下常见的射靶练箭不同,神机营的训练更多侧重于对士兵们体力和耐力的锤炼。

有的士兵身负沉重的行囊,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奋力奔跑;有的则身手矫健地翻越一道道高耸的障碍物,动作敏捷如猿猴。

还有些士兵手持火枪,瞄准快速移动的靶子,精准射击……

而那些枪射移动靶的场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士兵们目光专注,手中的火枪犹如他们身体的一部分,随着目标的移动迅速调整角度,然后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子弹呼啸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远处飞速移动的靶子。

所有这些独特的训练方式,无一不是依照李承乾构思的方案来实施的。

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早已超越了传统战阵的束缚。

而所用的火枪也是超前的产物,这也决定了神机营的与众不同。

可以称为特种兵。

“殿下!”

还在老远的距离,李震便急冲迎了上来。

这里布控严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李震。

“训练的如何了?”

李承乾直接问道,李震现在是神机营的统领,负责着神机营的一切事务。

“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如今神机军士达到了三千,约有一千人能操纵火枪了。”

成立的时间还尚短,规模也还并不大,还未具备参与大型战役的能力。

“工部赶造出来的火枪以及弹药,是否充足。”

李承乾则更加关心枪炮的制造进度。

将来有可能要对上的是武装到牙齿的唐军,如果是正常的攻坚战,他怕是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打到长安。

他虽挖来了许多的名将,但是朝堂之上,亦还是猛将如云。

李世民、李靖去世之后,李承乾也想不到,在兵法韬略上,还有谁能稳压苏定方一头了。

破局之法,唯有这新型的武器了。

“也只建造有三千多支,因此,末将才招收如此多的军士。”

“另外,大炮也有十台了。”

李震如数家珍,对神机营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那就先别造了,你这边的训练的先放下,让军士们处理好家事,准备启程辽东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如此的建造速度,已经超出了他意料了。

“启程辽东?难不成,殿下是准备…”

李震一惊,他第一想到的,那就是李承乾要对大唐用兵了。

“只是防范于未然,如今倭患已定,南边无事,反而是北方的国家蠢蠢欲动,不得不提前布防,不是吗?”

火器还未成熟,李承乾肯定不会在此时大动干戈。

“殿下放心,末将会尽快布置下去,及早的进行移营。”

李震也不由松了一口气,神机营背负的使命重大,但是成立日短,表现出来的战力也是极为的有限。

还不足以成为主力大军。

“你看看那些已经熟练枪械了的军卒,是否能够完成在马上射击,本宫想在这神机营之中,再组建出一支枪骑兵来,才不至于在以后的对战这种,过于被动,不能只是被动反击,还能主动出击。”

李承乾在之前的军制上,再加以改进。

骑兵,还是一如既往的强。

火器的初步应用,是根本不能替代这传统的战役方式。

在一、二战之时,马匹都还扮演着重要的战争角色。

所以,骑兵队伍,还是要具备。

“枪炮之音宛如雷霆,之前放在军营之中的战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都惊走乱蹿,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李震则是面露难色,很多的军卒在第一次接触到枪炮之时,都被吓到了。

何况是动物马匹呢?

畏惧雷霆之威,乃是动物的天性。

“这个好办,你将所有的马匹都绑到靶场一边,让它们听个十天半个月,想必也就不怕这枪炮之声了。”

“这能行吗?不会把马匹都吓废了吧?”

李震半信半疑。

“优胜劣汰,肯定也有坚持下来的不是吗?而且,如果训练出来了,在对战之中,还能出奇制胜。”

后世已经证明,马匹是可以适应炮火战场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好,那也只能等到了辽东之后,再试了。”

李震应了下来,是值得去尝试的。

“走,带本宫进去看看,你们训练的成果如何了?”

一行人走向了训练场地。

李承乾走的很慢,他一边观察,一边在思索,是否还有需要改进之地。

这一套训练方式,也只不过是他从各个影视作品之中总结来的。

适不适用,还有待考究。

而远在长安的李治,一整天也变得魂不守舍起来。

哪怕是在面对投怀送抱的艳妇,他也是举不起。

“太子殿下,今日究竟是何事让您这般忧心忡忡?难道又是那张亮叛军有了新的动向不成?”

只见一旁的武媚儿轻启朱唇,柔声问道。她口中吐出的气息如幽兰一般芬芳,那股温暖的香气轻轻拂过李治的耳畔,令人不禁心神荡漾。

但是此时的李治,心思完全不在这一方面,紧皱着眉头,一脸凝重地摇了摇头说道:

“孤亦不得而知,只是今日心中莫名地烦躁不安,总觉得会有什么不祥之事即将降临。”

他边说边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袁天罡何在?”

突然间,李治停下脚步,猛地转身朝着殿外大声吼道。

“臣在!”

随着一声应答,袁天罡眨眼间便出现在了大殿之中。其速度之快,犹如鬼魅附身,令人咋舌不已。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就好似一直都隐匿于这座大殿之内,只要李治一声召唤,便能立刻现身,做到随叫随到。

李治定了定神,急切地追问道:“那叛军如今可曾有何动作?”

然而此次发问,连他自己都明显感觉到少了几分先前的底气。

毕竟时日已过去许久,他们策划的诸多计策,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而且各地前来勤王救驾的队伍至今仍未抵达,这一系列情况对于李治而言,无疑都是极为不利的坏消息。

“启奏太子殿下,据不良人所探知,目前叛军毫无动静,且不良人已顺利潜入其中,时机已经成熟,可战叛首。”

袁天罡恭敬地向李治禀报着最新的情况。

李治听后,眉头微皱,低声喃喃道:“难道真的是本太子多虑了?”

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之前对局势的担忧是否有些过甚。

沉思片刻,李治回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沉声道:

“夜长梦多,若是时机已然成熟,就动手吧。”

袁天罡连忙点头应道:“诺!”

与此同时,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注视着上方的李治。

只见袁天罡略作迟疑,开口说道:

“微臣见殿下近来心神不定,不知可否需要微臣起一卦,为殿下推演一番?或许能从中寻得些许启示。”

帝星陨落,袁天罡如何能不知。

只是他却不能直言之。

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委婉的告知李治。

李世民已经驾崩。

然而,李治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拒绝道:“不必了,下去速速安排部署便是。事在人为,又岂会真的有鬼神在做乱呢?”

说罢,他的眼神变得愈发严厉起来。

身为天家子弟,李治向来对所谓的鬼神之说嗤之以鼻。

在他心中,这些不过是统治阶层用以愚弄百姓、掌控天下民心的手段罢了,实则空有其表,并无任何实际作用。

“诺!”

袁天罡微微躬身,脸色如常,然后缓缓地转身朝着殿门退去。

他的动作看起来异常缓慢,每一步都迈得极为沉稳,仿佛整个世界的时间都随着他的步伐而放慢了节奏。

但在脱离了李治的视线就,他却如同鬼魅一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长廊之上。

神出鬼没。

袁天罡静静地伫立在宫沿上,双目凝视着头顶上方的夜空。

此刻,夜色如墨,漆黑一片,唯有点点繁星闪烁其间。

但在袁天罡的眼中,这片漆黑的夜幕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正不断吸引着他的目光深入其中探寻奥秘。

“大乱之象已起,天机不显,变数也!”

“这天象是祸起萧墙,兄弟之争之兆,但这一旁的帝星,又是何人之?这天下之中,还哪里有龙气诞生呢?”

袁天罡轻声呢喃道,声音不大,却仿佛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不息。

即便是今日目睹象征着帝王之气的帝星陨落之际,他的脸色也未曾像此时这般凝重过。

因为那时的一切,尚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他能够保持相对的淡定与从容。

可是如今,面对眼前这充满变数、难以捉摸的局势,就连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

那种凝重之色并非源于恐惧,而是源自于对未知的敬畏。

知天数,所以才更畏惧天威。

“如此大势,不是谁都能有资格来参与的。”

接着,袁天罡的目光下移,望向了长安城外的那连绵的火营。

“通知不良人,准备动手!”

袁天罡喃喃道,好似在自说自话,又好像是在对其他的人说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