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建武庙 立学堂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今日也显得格外的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他看着殿下的文武百官,心中感慨万千。自晋阳起兵以来,历经无数次征战,终于建立了大唐帝国。这一路走来,离不开众多功臣的辅佐和支持。

“自晋阳起事以来,有诸君的拼死效命,有群臣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才有了当今的盛世。每每想起过去的种种艰辛,朕深感欣慰。为了表彰诸位的丰功伟绩,朕特意设立了凌烟阁,以铭记各位的功劳。”

“然而,朕近日又有所缅怀,那些立下大功的人,朕已经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呢?他们为国家付出了生命,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

“因此,朕决定在大明宫外,为这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立一座庙宇,让他们的英名永远被后人敬仰,享受世人的香火。从今以后,凡战死沙场的将士,皆可入此庙堂,接受后人的供奉。”

李世民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的每一个大臣。

“陛下圣明!”

百官齐声高呼,对皇帝的提议表示赞同。毕竟,为亡者立庙之事,无人敢于反驳。

这不仅是对死者的敬重,更是对生者的激励。若是有人胆敢反对,那便是与千万将士为敌,恐怕会引起众怒。

“还有,如今我大唐强盛,但是平民还是多为愚昧无知,让我大唐天朝上国蒙羞,朕欲在在民间开设免费学堂,教化民众。”李世民接着开口道。

这个想法其实是来自于李承乾,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出来,顿时让人觉得更容易接受了许多。

听到这话,不少大臣都皱起眉头,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陛下圣明!此举乃是为国为民之举,实乃万民之福啊!”这时,许敬宗深知自己该有所行动了,立刻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然而,萧瑀却再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如今战事将起,国库空虚,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财来修缮民间学堂。”

他说得倒也是实情,但实际上,他比谁都明白,如果在民间大规模开设学堂,对士族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因为科举制的推行,已经对士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旦民间生员一多起来,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陛下,如今在民间开设学堂并不成熟,学堂先生何处来,之后的学堂维护又出自何处?”

侍中王珪也进言道,他认为目前的情况并不适合在民间开设学堂。

“陛下,当前应以战事为重,之后等各种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开设学堂也不迟。”

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说道,他对这件事持有保留态度,觉得现在也不是时候。

“无妨,我大唐如此的强盛,攻打一个高句丽,怎么可能到了举国为战的地步呢?开设学堂,也是为了教化民众。”

李世民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表示国家有能力同时处理好战争和教化两件事。

“陛下,还请三思!这可能会危及社稷。”

高士廉这时也站了出来,他担心开设学堂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稳定。

因为学堂的开设,意味着要开启民智、培养人才,但这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相悖。统治者需要的是听话的臣民,而不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这怎么可能是危及社稷呢?开化民众,只会让我大唐日益强盛。”李承乾高声说道。

圣君、储君都一起赞同,加之左仆射也是一样,这就很难让人难以反驳了。

“太子所言极是,各位大臣就不要再有异议了,开办学堂和建立武庙,那都交给太子和左仆射去办,六部进行协助。”

“至于对于高句丽的兵事,也不能落下,征兵、调集粮草就由右仆射亲自统筹。”

李世民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就下令道。

“陛下,开办学堂之事,万万不可,会动摇社稷江山。”

崔仁师大声道,他是谏议大夫之一,他是清河崔氏之人,也是各大士族推荐至前沿的代表。

“为何不可?此乃是为国为民之举,崔大夫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怕是不好向天下万民交代吧。”许敬宗回怼道。

“开设学堂,费钱费人,还会给江山带来不稳定因素。”

崔仁师上前一步,像许敬宗这样的出身,哪怕是当了仆射,他们还是打心里看不起。

“崔大夫此言差矣,开设学堂是福泽,怎么就是不稳定因素了呢?你虽然是谏议大夫,但也不能在陛下面前信口开河。”

许敬宗哼声道。

“陛下,这举真的于国不利啊!”崔仁师的目光越过了许敬宗,看向了皇位之上的李世民。

民众一旦开化,肯定是不利于他们的统治了。

“谏言,朕是让你们依据事实,而不是空口无凭,若是再是如此,就判你等一个欺君之罪,朕不想杀功臣,但是你们不要逼朕。”

李世民冷冰冰的说道,不一点点动摇士族的地位,那么动摇的就是李唐的江山。

“臣等不敢!”

冒头出来的几人,也都纷纷退回了队列。

“既然已经无事,那便退朝!”李世民转身便走,不给任何再进谏的机会。

“几位国公,开设学堂这事,可万万使不得,你们还是去劝劝陛下吧。”

很多的权贵,在此时也是后知后觉起来,一窝蜂的涌到了长孙无忌的身边。

李世民最听谁的,那无疑就是长孙无忌了。

“本官尽力!”

长孙无忌如今也摸不清李世民到底想干嘛了,自从被李承乾怒怼了一次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似的。

“几位谏议大夫,我们也一起吧。”

崔仁师在一边,也联合起了所有的谏议大夫,大有死谏之志。

这也并不是不可能,以死留名,就是这些谏议大夫所求的,能当上谏议大夫的,基本都是作过了几次死,才会被李二如此的任命。

只能说李二是有点犯贱,当皇帝了,很少有人敢骂他了,特意养了一群骂他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