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五章世道本该如此,本不该如此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李世民虽是再次病倒了,然而唐军的攻击依然侵烈如火,对薛延陀部军,展开了围追堵截。

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就此结束战乱的。

在唐军风声鹤唳之时,高句丽的局势,却是迎来了逆转。

见薛延陀大举进攻唐土,靺鞨、韦室和契丹也都退兵,旁观大唐和薛延陀这两个超级大势力的对碰。

无论谁输谁赢,他们都有利可图。

启时,进军战败国,分出一杯羹。

这可远比去啃高句丽这块又臭又硬的骨头好太多了。

高句丽也因此进入到了休养生息阶段。

而立于南边的百济道,则更甚。

熊津江岸上,今年与往岁大不相同。以往这里种植的皆是金黄的稻麦,但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绿薯苗,它们宛如绿色的海洋一般,充满了盎然的生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百济的崭新开始。

稍过片刻,平静的江面忽然有了动静。只见数面鲜艳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缓缓升起。

紧接着,一艘艘巨大的船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其雄伟壮观的身姿令人惊叹不已。

“是殿下回来了!“

人群中的李震言满脸笑容地喊道。在此之前他就已收到了相关信件,并为此早早地做好了周全的迎接准备。

这场灭国之战,从出征到凯旋归来,不过短短半年时光而已。

此时,岸边传来一阵喧闹的铜鼓之声,犹如雷鸣般响彻云霄。

这激昂欢快的鼓声,是在热烈庆祝大军胜利归来。

李承乾站在高处,目光投向那片广袤无垠的薯地,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神色。因为他深知,这些看似普通的薯苗背后,隐藏着关乎千秋万代的重大意义。

自古以来,限制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便是低下的劳动生产力。

然而,随着土豆和红薯的引入及广泛种植,这种束缚将被彻底打破。

它们不仅易于生长、产量极高,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为百姓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

如此一来,粮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口自然会随之增长,国家也必将迎来更为繁荣昌盛的明天。

“殿下,江边水浅,还请移乘小舟上岸!”

刘仁轨上前几步,小声轻道。

将近一个月的航行,他又回到了百济道。

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倦意。

相比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来自于战争的厌恶之情。

“殿下千岁!”

“殿下千岁!”

……

万众瞩目之下,李承乾乘船上岸。

岸上的百姓,没有经历过此次战役的血腥洗礼,他们只知道,他们的殿下得胜而归,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再被倭寇洗劫了。

利与弊,本就是相对而言。

尔之砒霜,吾之蜜饯。

倭寇眼中的杀人魔王,是百济人民此时心中的英雄。

在李承乾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下,短短的时间内,便赢得了百济人心。

“祝殿下得胜归来,消除倭寇隐患。”

李震带着一众官员迎了上来,每一个脸上都堆满了笑意。

有真诚的,更多的则是谄媚的笑容,想借此机会,在李承乾面前露脸。

李承乾一扫而过,便转身回头,面向数万名军卒。

“平叛倭寇之患,是众将士之勇,非本宫一人之功。”

“保家卫国,为军之本职。”

前面的军卒高声大喊,使得整个军队,多了几分肃杀的气息。

“众位将士们,本将已在城中备有酒席,举城同庆!”

李震随后又说道。

渐渐的,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逐渐退去。

“殿下,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入城之后,李震才问起了心中的疑问,这样的状态,可不像是一支胜利之师。

“可能都思家了吧,我们出征以来,也有数年了吧?”

李承乾说道,哪怕是对于他这个没有太多牵挂的人来说。

都有些回念起长安那短暂的日子了。

更别说这些背井离乡的将士。

虽然之中放回去了一批,但还是有大部分都唐军被扣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四个年头了!”

李震也不由脱口而出。

“也该是时候回去了!”

李承乾说道。

随之,小日子的隐患被解决后,李承乾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殿下的意思是?”

李震一惊,这一刻,终于还是要到了吗?

不是化地而治吗?

“本宫的意思是,将那些想要回家的军士都放回去吧,他们在这片土地之上,已经留足了血和汗。”

李承乾说道,他很害怕军中哗变,在此次的征倭军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

“告诉将士们,宴席过后,谁想回去的,都去军务处报备,领取足数军饷之后,统一安排回故地。”

“至于空出来的军位,就在本地招收,将能战之士全部备案,无战时之时,从事农事,有战事之时,点名征招。”

军力是必须要保持的。

“殿下,如今我们与唐王朝关系敏感,是否要采取其他的措施呢?”

李震没有明说,但还是暗中提醒道。

他已经将收集到的唐军信息,全部告知了李承乾。

“如今陛下,领军北征,与薛延陀大战,我们该如何处之呢?”

如果李承乾真要举旗,这是一个难得机会。

这也是完成大业的一个契机。

“我们还能如何处之,种种田不是很好吗?”

“而且,以本宫来看,薛延陀不日战败的消息将会传来,趁现在长安那边没有机会对付我们,应该休养生息才是。”

李承乾边走边说。

他的机会,是在649年,李世民去世之后,再发动战役。

毕竟,他哪里知道,一个古代帝王的脑袋里,到底在想着什么?

最稳妥的时间,就是在两年过后,土豆和红薯的产量上来了,没有了粮草的限制,那才是发动攻击的后备条件。

那时的李世民也不在了。

才能毕功于一役。

“哦,殿下就如此肯定吗?”

刘仁轨惊呼道,他没有怀疑李承乾的战略眼光,而只是吃惊。

“肯定,放眼天下,有谁又能与陛下相攻伐呢?”

李承乾笑了笑,他这个蝴蝶,引起的效应,也应该大到,可以让薛延陀逆转命运的效果。

反而,极大的程度是加急薛延陀灭亡进程。

历史上,是备受争议的李勣统领大军,灭了薛延陀。

而这次统帅的则是,李勣的统帅李世民。

结果显然可以预见了。

“也是,陛下亲自领兵,无往不利,薛延陀定可破之。”

刘仁轨点了点头。

“只是,我们依然应该有所防备,如果陛下破了薛延陀,携胜杀至,我们该如何应对之?”

这是极有可能的。

毕竟在此之前,唐王朝已经利用各大藩属国,对他们展开了攻击。

立场再明显不过了。

“大唐接连经历几次大战役,纵使军士有心,大唐的后备军需,也不再足以支撑他们在进行攻伐了。”

李世民显得更加的淡定,他虽然能改变局势的走向,却不可能更改李世民的命数。

公元649年,便是其大限之年。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李世民的命数了。

让其现在比之前更多的劳累了,也更快的走向了极限。

所以他,诸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殿下所言极是,但是哪怕是如此,陛下若能取胜,大唐的声势更甚之前,一声令下,周围的番属国,还是会再次蜂拥而至。”

刘仁轨无不但心道,驱狼吞虎,大唐太善于运用了。

“将此次灭倭国的战况进行公布,再派出使者,前往之前进犯我军队属国,让他们派遣使者,来平壤向本宫罪,不然,倭国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李承乾眼中杀意四溢,寒声说道。

凛然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李承乾现在那股上位者气势越来越足了,一言一行之间,尽显帝王之仪态。

“是全部战况吗?这可能会有损殿下的威名!”

对于屠杀之事,历来的君王,都是闭口不谈,哪有像李承乾这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残暴一般。

“威名从来都是杀伐而来的,不是出自敌人的口角。”

李承乾强势回道。

历史都是胜利者写,只要他愿意,在那几张纸上稍加以修改。

几百年后,真相早就面目全非了。

留下的只是丰功伟绩。

“好,此时,末将宴后便安排,此次出征,殿下一直随军左右,今日我们就不谈军事了。”

不知不觉,几人已经行到了府邸之前。

门口处,除了站的笔直的侍卫外,还有极为秀色可餐的美少女在侧立着。

模样水灵,姿态更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承乾不由在其的身上多停留了几分。

“这都是倭女吗?”

刘仁轨也是同样吃惊,虽然打扮改变了,但是骨子中的那东西,还是没有改变。

“对,这是之前道琛将军送来的,这些倭女,再经过一番调教过后,伺候人的手段,还是别有心裁,本将就留下了几位,其余的,就送到别处了。”

李震说的隐晦了一些,但是几人身为当事人,都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相对而言,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算是很宽松了。

战败国的子民,下场就是如此,男的征为劳夫,一直干到死为止。

而女的,便会被贩卖出去,给予富贵人家为奴为婢,生杀夺予,均在人手。

这些都是胜者的战利品,所以没有什么人权可言。

而更为残忍的,那便是军粮。

只有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哪怕是被人们一直推崇的大唐盛世,也有让人不忍细看的肮脏。

“殿下请入座!”

随着李承乾入座,酒宴的也就展开。

推杯换盏之间,已经过了不知多久。

也许压抑了很久,也许是高兴,李承乾今晚喝了很多,以至于不知何时醉了去。

当其醒来之时,发现正枕靠着雪白的软玉。

“殿下醒了,奴婢这就去为殿下准备洗漱。”

少女一惊,羞红着脸说道。

“喝酒误事啊!”

李承乾望着眼前这陌生的美人,不由重重的拍打了自己的额头。

对于昨晚发生了何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做了?

还是没有做呢?

“不急,你叫什么名字呢?”

李承乾才在此望向此女,认真一看,其脸上还有未曾褪去的青涩,这种美,完全是不同于苏氏和德善女王的美。

“奴婢无名无姓,唤为奴儿便是。”

小女子怯生生的说道。

“好吧,你先下去吧!”

李承乾心情不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他如今已经做到了。

然而,他还是高兴不起来,反而,内心深处,滋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悲哀。

“殿下,是末将擅自主张了,还请降罪。”

不多时,房外,便传来了李震请罪的声音。

“你何罪之有啊?”

李承乾换了一身行头,从里屋走出。

李震抬头,看着李承乾的颜色。

“有罪的是这个世道,本不该如此,也本该如此。”

李承乾说着十分深奥的话语。

可能,待他推翻了唐朝如今的世家门阀后,他身边的这些功臣,俨然又会成为新的一批门阀势力。

对于平民百姓,还是予取予夺。

哪怕是他自己之前,也是没有发现,他已然沉寂入其中。

直到今天,他才幡然醒悟,自己与其他统治者而言,也并无其他两样。

“这世道需要改变的太多,可能并不是几场战役就能改变的。”

李承乾深知,人治会改变,每个人都很难坚持自己的初心。

在尝到了权力的味道之后,会逐渐的迷失自我。

而李承乾也不是这样吗?以他人的不幸,而满足自己的私欲。

可能在他的推动下,物资可能会得到改善,但是人民百姓还是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命运。

李震瞪大眼睛,很是不解。

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过分事情了。

在他的视野之中,能被选起,并侍奉李承乾的人,那是受了天幸。

不止他是如此想,就是那被选中之人,也是如此的想法。

“人治非治根之治,必须进行法治。”

李承乾知道,在如今这块大好的实验基地上,必须要进行法制推进。

不然,就算他创下了万世之基,也会被轻易的取而代之。

推翻世家门阀之后,重要的是他如何治世。

打天下易,守江山难,而治世更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