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章责问旨 拒绝回都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道琛将军,先给军士们发饷吧!”

李承乾看向了道琛和尚道。

短短数日之间,在道琛和尚的雷厉风行之下,百济曾经的富贵人家遭遇了一场噩梦,多数都被抄了家。

如此一来,大量的财富迅速积累起来。

道琛是一条凶猛的恶狗,在抄家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潜质。

他的作用与黑齿常之不同,更适合用来执行一些恶行。

“诺!”

道琛和尚恭敬地躬身退下,紧接着,一大批军士抬着钱财走了出来。

当一份份钱财分发到将士们手中时,他们纷纷低下头,心中充满感激之情,不由自主地向李承乾鞠躬。

这位领导者与众不同,他愿意给予他们金钱奖励,相比其他领导者,自然更值得他们为之效力。

利用百济的财富来收买百济军心,这种手段实在高明。

“将士们,如今已经错过了农忙时节,就先给你们发半年的军饷,寄回家中去,保障家中人的生活。”

李承乾见情况差不多了,于是又上去大声道:“从此以后,只要在军旅之中服役一天,就会有十钱,如果将士阵亡了,一次性给阵亡家属发一万钱抚恤金。”

在百济这里实行军政改革,要比在大唐那里的阻力要少太多了。在这里毕竟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没有士族大家反驳他的意见。

黑齿常之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原本只是迫于压力才投降大唐,但现在,李承乾的这一系列做法深深地折服了他。

黑齿常之虽然也是出身名门,但由于百济的艰苦环境,他深知百姓和士兵的疾苦。他一直以爱民如子、爱兵如子弟而闻名。

然而,对于李承乾如今的举措,他连想都不敢想。因为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去挑战统治阶级,更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

李承乾的这些政策,无疑将大大改善士兵和他们家人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和忠诚度。。

李承乾也是因为拆了百济国库和缴获了富贵人家的财物,才会有如此的底气。

“将士们,还不谢过太子殿下吗?”

黑齿常之的声音更加的响亮。

“多谢太子殿下!”

吼声咆哮而出,城池都为之一颤。

黑齿常之在百济有着无比恐怖的号召力,一呼百应。

李承乾摆了摆手,压下了激动的人群,转身就走入了内城之中。

“行俭、常之,你们以为我们下一步该当如何呢?”

黑齿常之退却半步,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裴行俭。

尊卑有序,黑齿常之也更懂的人情世故,纵使有更好的意见,也要让上级讲完。

李承乾见状,也大为赞同,如此就不会出现争功,而罔顾大局的情况出现。

“百济新罗刚因内耗而大为损伤,而且如何都已经化干戈为玉帛,无需戒备,都应屯兵于北部,防备高句丽来犯,同时也应伺机而动,攻取平壤。”

裴行俭分析道。

“裴将军所言极是,屯兵于边界,如此也会让高句丽担忧,必须分兵抵御,时不时侵扰,使其疲于应对。”黑齿常之也是如此的想法。

“在本宫看来,渊盖苏文可不是坐以待毙之辈,怕是会主动出击,要平定百济和新罗,以根除隐患。”

这位在演义之中,被吹上天的盖苏文,其实在李世民东征之时,根本就没有亲临战场。

而是坐镇平壤,足见其必退唐军之信念,对百济的防御体系更有信心。

而如今百济军和新罗军的倒戈,如何不能引起其重视呢?

从百济发动攻击,只隔了两城,就可以进攻平壤。

作为一位有战略眼光的枭雄,其必定是不会让战火烧到高句丽境内。

“如果渊盖苏文放弃高句丽的城防,而领军出击的话,那如此更好,引其深入,令军绕后,截断粮草,实行包围。”

裴行俭走至沙盘前,用手划出了几道横线。

“而且,还可以实现夜袭骚扰,让高句丽军不得安宁,更让他们分不清虚实,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就不信他们都能反应过来。”

黑齿常之对夜袭战是情有独钟,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打法。

因为夜袭战,收获太大了。

之前的新罗小城池,就是这样一座又一座被他这样攻起的。

这夜袭也是阳谋,你明知道他要老夜袭,但是你却还防不住,因为主动权完全在黑齿常之手中。

他想睡就睡,而作为守方,你则只能提心吊胆,彻夜不眠的进行防备。

“两位既然已有对付高句丽的办法,那本宫就放心了,其实还可以擂鼓,夜间擂,白天也擂。”

李承乾再补充道。

“事不宜迟,此次对战高句丽,裴行俭你为行军总管,黑齿常之和金庾信为左右副总管,领百济军和新罗军配合你的命令。”

黑齿常之很是不错,能独挡一面,但是武庙七十二哲的裴行俭面前,还是有所不如。

“诺!”

裴行俭和黑齿常之都躬身领命。

裴行俭更是知道,此战他必须要打出风采,之前指挥新罗军队的京原战,简直是一坨屎。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是耻辱,也是练手战。

不过,新罗和百济的军士水平,与高丽丽的军队来相比,还是有很多的差距。

所以这也是一个挑战,以弱击强。

军情如火。

裴行俭和黑齿常之一起退下,他们还有很多细节要进行处理。

“殿下,长安来人了!”

武行突然走了进来,向李承乾说道。

长安来人?

李承乾眉头一挑。“宣!”

片刻之后,一个内侍走了进来,看得出来,其是风尘仆仆,皮肤黝黑干裂,从长安而来,爬山涉水,吃了不少的苦头。

这都只是为了来传递李世民的旨意。

“武行,去给公公倒碗水吧。”

李承乾吩咐道。

“奴婢多谢太子厚爱,不过还需要长孙副总管在,才能宣读旨意。”

那内侍看了看左右,并没有发现长孙无忌的身影。

“来人,快宣长孙副总管,前来城主府。”

李承乾目光幽幽,这旨意怕是和自己这个不疼舅舅有很大的关联。

长孙无忌不一会儿就匆匆赶来,其脸色不是很好,可以说上还有几分惊恐和不知所措。

年轻内侍,看见人都到齐了,于是便打开了圣旨。

“太子李承乾一意孤行,擅自更改战略部署,使得东征军陷入危难之中,罔顾圣命,令其回都,不得再干扰军务。”

李世民无比果断,在得知李承乾擅自更改作战部署,且让一群新兵蛋子统领军队后,权衡利弊之后,就下达了更改主帅的主意。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他可不允许李承乾这般的胡闹,一个不慎,就会重蹈隋炀帝覆辙,让十数万将士葬身于高句丽境内。

这是李世民的考量。

“特令长孙无忌为东征行军总管,负责东征一切军务,按照既定战略部署进行。”

内侍念完,看向了李承乾。

“长孙总管,你说这旨意本宫接还是不接呢?”

李承乾的声音之中,透露着冰冷无比的寒意。

这不就是,自己的下属员工,向上级打小报告,把自己了吗?

李承乾也还以为长孙无忌老实,没有想到还是背后一刀。

这也是从莱州出发之时,长孙无忌上都奏书。

一来二去的,便是两个多月,局势都大变了。

面对李承乾的责问,长孙无忌不由得满头大汗,谁会料到,李承乾这么精通算计,将百济和新罗玩弄于股掌之间。

仅用一万人,就攻占了百济全境。

之前,更是用百济的钱财,收服百济军心,让百济彻底的降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长孙无忌略微慌张的开口道。

“太子殿下,长孙仆射,你们这是要公然抗旨,可是知道后果?”

“太子殿下,还是随奴婢回都吧,不然殿下和奴婢都会无比难做的。”

那年轻内侍善意的提醒道。

“陛下私底下还说了,这不能怪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无战阵经验,本来就不该任命太子殿下为三军主帅的。”

见李承乾还是没有要领旨的意愿,内侍太监再道。

这是太子殿下,他一个小小的奴婢能如何呢?

“军情紧急,此时本宫不便回去,另外你回去之后,也不会遭受处罚,百济已被平定,归属大唐,刘仁轨破高句丽卑沙城,围困建安,亦是取得了重大战果,此等军情已经传回了长安。”

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不就是怕这些兵败吗?

如今他分兵共进,都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重大战果。

“另外,临时换帅,会影响士气,之后回京,本宫自会向陛下请罪的。”

“武行,送这位,小公公下去休息吧!”

大殿之内,只余下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

“长孙副总管,到底是谁告本宫的御状呢?军队之人中有坏人啊!”

李承乾的目光落到了长孙无忌的身上,其言不言而喻。

以前的敲打,可能还是太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