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战局再次对峙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张俭和阿史那社尔望眼欲穿,也不见安市城出兵。

驻跸山的战斗已然进入了尾声,已经见不到几处拼杀。

主帅高延寿在各军的围堵之下,选择向了唐军偷袭。

他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驻跸山大捷,唐军以一比三的军力完胜高句丽,斩敌俘虏各三万多人。

“高延寿,你现在可知唐军不可挡呼?”

李勣策马而来,接受了高延寿的受降。

“唐军威武,是我等自不量力了!”

高延寿羞愧的低下了头颅,非将士不勇武,而是决策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哈哈!”

一众唐军战将大笑。

“回营。”唐军收拢,对于那些逃走的了高句丽军士,也不再加以追击。

此战之后,高句丽已经无反抗之力了。

而安市城被攻破也近在咫尺。

只是简单的休整三天后,唐军便对安市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安市城的一角,被土炸弹炸塌,唐军全军压上,但是安市城的守军反抗无比剧烈,大有壮士断腕之决心,从缺口处冲出了千余人,抵挡住了唐军,又让那处缺口被添堵了。

自入高句丽以来,唐军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高句丽军方的压力。

“霹雳火已经没有了吗?”李勣看着林志问道。

“还能炸一次!”林志回道。

“休整,明天再战。”李勣很迫切的传令道。

安市城的反抗程度,超出了唐军所有人的预料,哪怕是再炸出了一次缺口,也是立马被守军抢了去。

安市城的建造,并不是适合大军团战斗。

安市守军居高临下,还是占据了优势。

“诸将,可有破敌之策!”

安市城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炸出来的缺口,也只不过是相当于在两边悬崖之下开了一个口子。

还是要面临城头之上守军队进攻,两度进攻,让唐军死伤无数,只是在送死而已。

“制造巢车,占据制空权,以高打低。”

张士贵进策道。

“如果守军以火攻之,又该当如何?”李勣反问道。

巢车也不是万能的,起码它是惧怕火焰的。

“有了,不用木头搭建巢车,我们用土石垒成高山,那样就你怕死了。”

李道宗灵感一闪,数万人,如何不能移山填海。

众人都微微点头,均觉得可行。

安市城之战,陷入了相互的拉扯之中。

好似冥冥中早有注定,安市城还是成为了唐军不可逾越的一道坎。

哪怕是在李道宗的建议下,全军垒叠了土山,也依然未能攻入安市城之中。

征东路军,陷入了两难之地。

随着天气愈发寒冷,战役也进入了冷却期。

“高延寿兵败投降唐军,大对卢,这可如何是好啊!”

在高句丽最南端的仇乙城主府内,一众高句丽军官们面如死灰,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首位的渊盖苏文,眼中满是恐慌。

“要不,我们高句丽还是臣服于唐军吧,否则这样打下去,会灭国了的。”

终于,有一名将领忍不住开口说道。他的声音颤抖着。

原本,他们曾寄希望于以百济作为突破口,与唐朝军队决一胜负,但经过几场战斗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可笑。

即使是自认为精通兵法韬略、胸有成竹的渊盖苏文,也无法突破黑齿常之和裴行俭所布下的防线。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夜间遭受了黑齿常之的偷袭,使得渊盖苏文不得不撤回仇乙城,并重新调整战略部署。

如今,渊盖苏文面色阴沉地盯着下方那些已经丧失斗志的将领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好,向唐军臣服!”

这声不甘的怒吼,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仿佛在诉说着渊盖苏文最后的挣扎和无奈。

尽管他们仍有一战之力,但继续战斗下去将会彻底动摇国家根基,即使经过百年的休养,也难以恢复元气。面对如此困境,渊盖苏文只能选择忍耐。

不久后,渊盖苏文率领亲信越过双方激战的区域,朝着百济的熊津城进发。

寒冷的天气已经来临,高句丽无法承受这样的消耗。他此次前来是希望结束战争,让唐军撤退。

“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渊盖苏文微微鞠躬,向李承乾行礼。李承乾凝视着眼前这位枭雄,渊盖苏文体型高大健壮,眼神深邃,城府深沉。

“两军正在交战,你来此究竟有何意图?难道不怕死吗?我只需将你斩杀,高句丽军队就会陷入混乱,变得不堪一击。”

李承乾威严地说,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王者风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礼仪之邦的大唐天国呢?”

渊盖苏文不卑不亢地回应道,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展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

渊盖苏文接着说:“至于我的来意,是来向大唐天朝赔罪的。”

他的语气渐渐变得柔和,态度也显得谦卑起来。他微微低下头,身体前倾,表现出一种恭敬的姿态。

“哦?怎么个赔罪法?”李

承乾嘴角微扬,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问道。他的眼神锐利而充满探究,似乎想要看穿渊盖苏文的真实意图。

渊盖苏文的野心勃勃,他不可能真正地臣服于大唐。这很可能只是他的缓兵之计,短期内或许会表现得顺从,但时间一长,他必然会再次跳出来。

高句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已经深深扎根于高句丽人民心中。

此外,许多高句丽人来自中原地区,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对国家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

渊盖苏文抬起头,平静地说:“高句丽国愿意,向大唐称臣,每年纳贡,以表臣属。”

然而,李承乾却微笑着摇了摇头:“成为附属国吗?可惜,我大唐出兵打仗,向来只追求灭国之战,高句丽已经错过了成为属国的机会。”

闻言,渊盖苏文眼眸微缩,平和的气势也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太子殿下,是否想的太理所当然了呢?我高句丽境内还有五百万众,唐军亦只不过是十万人马,何以灭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