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二章是屈服于陛下的德吗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立武庙,安战魂,守我社稷,护我百姓!”

李世民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举起右手,登高而呼,声音隆隆传开,如同一阵阵滚雷,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他的目光扫视着台下的众人,眼中闪烁着精光。

这座武庙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些曾经为国家付出生命的将士们,更是为了给现在的军人一种归属感,凝聚军心,铸就战魂。

“焚香祭奠大唐战魂!”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武庙的两座巨大铁门被侍卫缓缓推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地面似乎感受到了这股庄严的气氛,微微泛起了震动之感,这种震动如同涟漪一般,由近及远传开,仿佛整个长安城都能感受到这份庄重。

透过逐渐扩大的铁门缝,可以清楚的看到殿内有一座巨大的丰碑耸立着,但是却被一层厚厚的白布盖住了。

这座丰碑高达数十丈,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一眼望去,武庙之内还有无数这样的巨大石碑,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庄严肃穆的碑林。

每一块石碑之前,都各立着一尊青铜鼎,这些鼎中装满了香灰,显然是用于祭拜之用。鼎身雕刻着各种动物的图案,鼎耳上挂着铜环,轻轻一摇,便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各州军士入庙揭碑!”

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右侧的人群之中,走出了一支铁军。这支军队并不是来自于某一个州道,而是由来自各个县郡的士兵组成。

他们穿着破旧的军甲,但每一个人身上都散发着浓烈的肃杀气息。当他们踏出第一步时,一股杀伐之荡漾而出,仿佛能够气吞山河,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

这支军队是一支百战强军,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和训练出来的精英。他们代表着各州县来参加国之庆典。

然而,在李承乾的眼中,他们显得十分悲壮。他们为国征战,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身着破旧战衣,肩上却挑着家国重担。

李世民站在高台上,嘴角微微上扬,看着这些雄壮的将士们一步步登上台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骄傲的笑容。

这些将士们是代表着大唐的荣耀和实力,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父皇,您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李承乾走近李世民,轻声问道。

李世民侧头,微笑着回答道:“朕看到了我大唐的百战之师,他们英勇无畏,忠诚耿耿,百战百胜;朕看到了大唐的万里河山,繁荣昌盛;朕看到了万国来朝,都对我大唐表出敬仰。”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看到的是大唐盛世的辉煌景象。

李承乾的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轻轻叹了口气说:

“但儿臣看到的却是一支疲惫不堪的军队,他们历经了战火,身心俱疲;儿臣看到的是国家正在面临着危机,正在走向衰败;儿臣看到的是番邦叛乱,边境不宁。”

闻言,李世民的脸色突然变了,他的目光变得严厉而凶狠,低沉地说道:

“承乾,请注意你的言辞!”

如此盛状,怎么会在李承乾的口中变了味呢?

要不是在这样的场合下,他定会大骂出口。

“陛下,没有看见将士们身上的战甲吗?甲胄破旧,如何有高超的战斗力呢?这是百战之师不错,不过那是以前的了,之后便不再是了,因为他们现在就是一支疲惫之旅,不堪再战。”

李世民也不由一愣,目光也不由集中了起来,看向了将士们的甲胄之上。

他之前,只是看见了将士们的冲天气势,而忽略了他们的装备,也是,府兵本来就是如此,已经是不足为奇了。

玄甲军之所以能百战百胜,三千战十万而不败。

与他们身上的装备有莫大的关系,身披玄甲,刀枪不入,这就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李世民久经战阵,自然也是无比的清楚,装备能极大的提高将士的战斗力,甚至能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

“确实也是很久没有更换战具了,承乾,你倒是提醒了朕。”

“回宫之后,朕立即会让户部拨钱款,置办兵甲,不会影响到高句丽之战。”

李世民还是能听到进谏言的,看向李承乾点了点头。

朕的太子不错,有独特的战略眼光。

“父皇,怕是如此,也还远远不够!”

李世民还是不知道其根本的原因,这只是隔靴止痒罢了,于事无补。

“恩!”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起。

“承乾,你这是何意?你说的国家危机又是何意,那说的番邦叛乱又是哪里?”

李世民也不由的思考起来李承乾刚刚说过的话。

“父皇,可知,为何如今的番邦为什么会依附我们大唐吗?难道是因为父皇你的品德吗?”

李世民的脸黑的跟锅底一样,你夸我武功不行吗?说什么品德。

也不就是那个事吗?

欺父弑兄杀弟屠子压弟媳吗?

肯定都是觉得朕文治武功没话说了,才挑出这样的一些小毛病。

自古天家最无情,屠杀亲族也并不是朕一人所为啊。

“肯定是畏惧于我大唐的国力军力了。”李世民没好气道。

唐朝打下的疆域虽大,但却没有守住,比过不过汉时武帝,他打下的疆域,基本上都能收进了版图。

在后世之中,也都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国土。

而唐朝呢?在武则天当政之时,均田制和府兵制遭到彻底破坏,军力不再,各地纷纷反叛闹独立,小弟也不当了。

“但是我大唐的国力和军力都不会像如今这样的鼎盛,那到时候,边疆岂能不乱?国可还会有宁日?”李承乾反问道。

“不,不,我大唐的军力怎么会衰落呢?府兵制能传万世,军力更不会削弱的。”

李世民难以置信,连忙摆手否认,这府兵制是脱胎于前朝,是最适合的一套军制。

府兵从入军,便是一支属于兵卒,除了干农活之外,他们就在训练,保持着绝大的战斗力。

而如今大唐土地辽阔,兵源充足,怎么会造成军力不足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