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六章变革开始,枪炮问世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法治?以法为制吗?”

李震反复咀嚼,又似懂非懂,自秦以来,便确立了法制。

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朝代,侧重均是不同。

内儒外法,却是各大朝代一直沿用的法制框架。

不过所谓的法,还是只是对付于平民百姓,对于贵族来说,那根本就不太多的束缚。

内松外严,所有的法律条令都是服务于上层的阶级。

甚至公然提出了刑不上大夫的言论。

这种劣根所在,还是会激起阶级矛盾。

既然要打破,那便就打的彻底。

“对,以法为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是活着的,而法制条文是死的,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昏庸无道的事情发生。”

法制框架,则是进一步约束权力的开始。

“拟出一个法制总纲出来,第一,规定犯罪范围,在法制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平民还是高官,犯之必罚,并且功不能抵过,第二,凡是我们治下之民,不管之前如何,当即恢复自由身,废除奴役。”

“本宫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方向,至于其他的细节,你与刘仁轨细细商量。”

现在这片新治下的土地,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军权在手,李承乾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陛下的意思是,法治面向所有人,皇亲贵胄也是一视同仁?”

李震一脸严肃的问道,如此说来的话,他们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权也会逐渐消失而去。

这无端就是无妄之灾。

“对,天下本该如此!”

李承乾点了点头,也并不清楚李震此时的心中所想。

此举是与所有的功勋、贵族对抗,比对付世家门阀还要波及的更广。

“殿下,可想过,如此一来的话,可还有多少人支撑殿下呢?”

李震硬着头皮问道,他这是在为自己谋私,但更多也是担忧,李承乾现在营造出的团体就此垮掉。

因为按照李震的设想来看,那些帮助李承乾争夺的天下的人,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之所以跟随,还不是为了军功,以至于在将来能高人一头,为所欲为。

而李承乾的一个条文,便将他们打到尘埃中。

“有失必有得,虽然可能会寒了一些人的心,但本宫却能坐拥整个江山的平民之心。”

“而且,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法治久安,就如此决定。”

李承乾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到千万生民的利益。

他是为了大众谋福,绝对不会落下的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殿下如此决定,想必有殿下的考虑的,但是末将觉得,殿下应该有心理准备。”

李震还是愁眉不展,他可以想象到,推行法制的下场有多难了。

酷吏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但是,自古以来,所有的试法者,其下场均是惨不忍睹。

无一不被利益集团口诛笔伐,留下来的都是一行行恶行。

商鞅为法殉葬。

王安石悲催收场。

而且,他们的变法力度要远没有李承乾现在的强,他们损失的只不过是当时氏族的利益,而现在,李承乾却是要要了他们的命。

李承乾如果一意推行,会引起某一阶级的强烈反对,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安全,会不择手段。

包括弄死李承乾。

自古而来,都是皇帝与氏族大夫共治天下,也共享天下成果。

这绝对与李承乾要对付世家门阀两个性质。

“本宫已有了心理准备,万事开头难,在法令颁布之后,让不良人跟踪,有违法乱纪的,那就先杀一批,以儆效尤。”

每一次变革,都要用鲜血来铺垫。

“但是末将还是认为,这还是操之过急,毕竟如今局势还稳定,还不能实施殿下所说的大计。”

李震再次劝诫,毕竟谁都不想因为李承乾的一纸法令,就甘愿引颈就戮。

一旦李承乾动了真格,那些勋贵们也不会就这样放弃他们都特权,坐以待毙。

倒戈相向,已经算是轻的了。

如今的大唐朝堂方面,一直在向他们这些部下将领抛橄榄枝的。

“不,现在才是最好的时机,本宫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李承乾轻轻的拍击着李震的肩膀,示意其安心。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却能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要超越前一辈的功绩,也只能做出一番翻天覆地的事业来,才可能于此并肩了。”

李承乾打气道,他现在可离不开李震他们几人的支撑。

“殿下放心,末将知道如何做了。”

李震点了点头。

“不说了,你陪本宫去一趟军需处吧,也不知道阎立德捣鼓出来了没有。”

李承乾转移话题,眼中多了几分期盼之意。

他在出征之时,便交给了阎立德几张非常重要的图纸。

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变数。

成了的话,便在未来,改写战争的方式。

这也是他决胜唐王朝军队的底气所在。

至于土炸药霹雳火,毫无疑问,肯定已经被唐王朝所掌控了。

虽然他做保密措施,但是那可是长了一万个心眼的李二。

就连之前的贴身侍卫,都是李世民的亲信,不泄露了配方,才有鬼呢。

“好,殿下请!”

李震没有再多话,端正的跟随在李承乾的身后。

他谨慎的很,和其父李勣一个模样。

少了那几分意气。

军务处是军务重地,就在城主府的不远处。

所以没有多久,一行人便到达了军务处。

这里的守备格外的严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军备是唐军最高战力的体现,在与外邦敌对战之时,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这些锻造的技艺以及装备,是绝对不允许流落到外面的。

穿过布满烟硝味的密封石道,几人便来到了一座铁门之前。

铁门之外,更是站立着十数位甲胄严护的甲卫,很远,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煞气。

军卒们除了战斗和平时的训练外,还需要兼顾守卫职责。

不定时,不定地点的派遣防守。

“打开铁门!”

李震上前,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这道铁门,有资格进入的,便只要数人。

“轰!”

那沉重的闷响在这昏暗狭窄的通道内不断回响着,仿佛要冲破一切束缚。

紧接着,耀眼夺目的火光瞬间充斥整个空间,原本漆黑一片的通道刹那间被照得亮如白昼,让人眼前豁然开朗。

透过那熊熊燃烧的火盆,可以看到铁门之后竟是另一番景象。

只见人影来回穿梭、忙碌不停,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

叮叮当当的铁器碰撞声逐渐的清晰。

刚一踏进这个地方,便能明显地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热浪扑面而来,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炉之中。

“殿下里面请!”

两旁的人群迅速让开一条道路,并纷纷低下头去,眼睛不敢斜视半分。他们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两侧,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

一道厚重的仓门缓缓被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着的管式武器,它们造型奇特,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就在这时,阎立德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径直走到李承乾身旁。他微微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千岁!”

然后直起身来,目光投向那些奇异的黑管,接着说道:“这些武器皆是依照殿下您赐予的图纸精心打造而成的。只是,尚未得到殿下关于此等武器具体用法的指点,不知应当如何操控才能发挥其威力。”

说罢,阎立德再次将疑惑的目光落在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黑管之上。

尽管这些武器皆出自他之手,但对于其真正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他却是一无所知。

毕竟这些黑管既无锋利的刀刃,又没有尖锐的锋芒,究竟怎样才能够克敌制胜呢?这实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承乾缓步上前,极力压制住内心的激动,手掌轻轻的抚摸过冰冷的枪管,内心一片火热。

就这样式,绝对是错不了了。

这便是火枪。

给这些古人一个支点,真能撬起地球。

古人只是古而已,并不傻,更多的技艺都是从古时传承下来的。

“这只能算是半成品而已,想要投入战争之中,还需要其他的东西。”

李承乾讳莫如深的回道,没有过多的解释。

工序分开,才能做到真正的保密。

黑火药已经研制出来了,只需往之中添加便可发射。

“武行,你附耳过来!”

李承乾也是跃跃欲试,想要看看这能手真的成功。

武行上前,其余人也都识趣的后退了几步。

只见李承乾低语几句话后,武行便匆匆离去。

“带上几支,我们出去试射!”

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枪杆子,但下一刻,他的目光,猛然一缩,被更深处东西吸引住了。

众人也是顺着其的目光望去,便见有一座特异的铁旮瘩矗立着。

似车非车,但有两轮。

李承乾大步上前,那空洞的炮口仿佛有莫名的魅力,让李承乾沉迷其中。

大炮,也被造了出来。

“好!好!”

李承乾连连称赞,大手更是激动的猛拍着炮身。

“阎大匠,你当真是功在社稷,名震古今了。”

军事史上的变革,就此开始。

大炮都出来,飞机还会太远吗?

“殿下过誉了,此物建造而出,颇为消费人力,但是至今,还未知其用处为何,还不知道能不能算成成品呢?”

阎立德多心中确实没底,因为在打造这两样东西的时候,只是按照图纸打造,不知为何是如此。

以至于,很多的设计,都存在着隐患。

“推到校场外一试便知道了。”

李承乾还是十分的激动,就算失败了又能如何?

他现在有的是时间。

他的理论,加上古人的技艺,如何能造不出枪炮呢?

大炮很沉稳,都是由精铁打造而成,需要四个人才能勉强推动。

“不知此两物可有名状?”

阎立德问道,见到李承乾如此的重视,自然猜到,这两样东西,应该有不小的未来。

“枪、炮”

李承乾回道。

“枪?”

阎立德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字眼,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若是在枪杆子的前端加上尖锐的枪尖,或许能够弥补一些不足,让这种武器勉强可用。

然而,当他进一步思考时却发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这些部件全都需要使用精铁来打造,如此一来成本将会极其高昂;其次,这样制造出的枪械会变得异常笨重,根本不适合在激烈的战场上用于近身拼杀。

思前想后,阎立德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而至于“炮”这个词汇,对他而言则完全是陌生且神秘的存在。

正当阎立德陷入各种纷乱思绪之际,他们一行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校场之上。

此时,只见那名武行携带着好几个硕大的包裹,也匆匆赶到了这里。

在武行的指示下,几名侍从快步上前,从包裹中取出一根根长枪杆子,并开始小心翼翼地向其中装填火药。

接着,他们又拿起细长的铁杆,将填入的火药仔细地捣实。

没过多久,一切准备就绪,一行人身姿笔挺地站立在校场上,手中高高举起已装填完毕的火枪,齐齐瞄准远处的箭靶。

站在一旁观看的李承乾微微颔首,然后轻轻挥手示意可以发射。

见此情景,武行高声喊道:“放!”

紧接着,几个侍卫同时果断地扣动了扳机。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最初火枪——火铳。

而是经过改革了几次的燧发枪,扳机的另一头是点火石,是引火装置。

火光一闪。

“砰!砰!”

几声刺耳的响声突然炸响而起。

让一些人猛惊跳起,左右顾忌,满目的惊疑之色。

纷纷看向了那几个同样被震惊到的举枪侍卫。

他们手持的枪管头处,冒出了淡淡的硝烟。

立于近处的人,还能闻到那股刺鼻的味道。

武行眉头却是一缩,微微摇头。

因为他在箭靶之上,并没有见到被损痕迹。

“再试,不过在其中,要掺入碎石。”

李承乾没有半点失望,随着这几声枪响响起,他知道,燧发枪的研制,已经成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1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