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九章有兵有钱 有点储君模样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道琛将军,平壤城刚刚平定,城中定还有叛乱,你便领军镇压之。”

破城,没有让军士劫掠,并不代表,那些富贵人家就能高枕无忧了。

“殿下放心,末将会将一众叛乱全部镇压,绝对不会动荡到城池的安危。”

道琛和尚也是心领神会,自然也是知道李承乾的意思。

无外乎就是将平壤城中的财物搜刮一空。

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做过了几次,轻车熟路。

“刘仁轨,整理高句丽国库,本宫需要知道剩余的钱粮以及户部情况。”

“若是发现有手脚不干净的,都拖出去斩了!”

高句丽建立多年,李承乾对于其财力还是很是期待。

有了钱财,才能发军饷。

发军饷制度,在如今李承乾的手中,不过就是变了一个样。

从之前的城破,士兵谁抢的多就是谁的,变成了由官府统一发放了。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公平性,又能避免士兵们因为争夺战利品而发生内乱。同时,也有利于军队的管理和指挥,提高军队的战斗。

当初搜刮百济之时,就高达了一千万贯,让李承乾的腰杆挺直不少。

高句丽这么大的领土,肯定不止这么一点。

有兵有钱。

这才有点天朝储君的模样。

很快,各人都各行其事,又只剩下了李承乾一个孤家寡人。

“太子殿下,昨晚一直在熬夜,臣已经让人收拾好了宫廷,殿下请去休息吧。”

武行躬身道,语气充满关切和敬意。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这一个多月来,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船只颠簸,孤身深入敌境,让他时刻保持警惕。

如今平壤城破,他可以稍稍安心一些。

不一会儿,李承乾来到了一处华丽的宫殿门口。

这座宫殿建造得非常完美,梁栋之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屋檐之上耸立着石墩,显得威武霸气。整个宫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高贵典雅的感觉。

“啧!”

宫门缓缓打开,一排侍女整齐地站成两列,恭敬地低着头颅。她们身穿华丽的宫装,身姿婀娜多姿,面容姣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见过大唐太子殿下!”

一个美艳的宫装贵人盈盈施礼,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她就宛如百鸟之凤,在她的面前,那些倩丽的宫女,也只能成为陪衬的配角。

其眉宇间透露出淡淡的愁容,更增添了几分惹人怜爱的气质。

“太子殿下请放心,都已经没有安全隐患了,这是前高句丽国王的妃子,臣让其来照顾殿下的起居,若是太子殿下不喜,臣便让其退下。”

武行为自己的擅自主张请罪。

李承乾摸了摸鼻子,一脸怪异之色。

曾几何时,自己也变成了曹操。

“还不伺候太子殿下就寝,如有半点失误,小心你们的族人。”

武行察言观色,见李承乾不语,便已经知道李承乾的意思了。

李承乾很自然的走进了宫廷之内。

成者王败者寇。

这里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战利品了。

“武行,秘密监察平壤城的一切风吹草动,不可掉以轻心。”

宫廷之内,传来了李承乾的声音。

他可以做和曹操一样的事情,但可不想上演和其一样的宛城悲剧。

几日之后,李承乾便已是容光焕发,精气神达到了顶峰。

手握权柄,醉卧美姬。

可谓走到了人生高峰。

“回禀太子殿下,国库一切钱财已经兑换完毕,共有六千万贯。”

刘仁轨将几本厚厚的账目,放至李承乾的面前。

六千万贯可是大唐两年的税收了,一贯就是一两银子,也就是六千万两白银。

这只不过才是皇室的钱财。

“启禀太子殿下,末将这几日对那些叛乱之人,进行抄没家产,合计也共有五千万贯,还请殿下过目。“

道琛也将账目呈报上来,里面记载着一笔比笔钱财由来。

一下子,李承乾便成为了亿万富翁了。

这些钱财,都是手抄上层阶级而来,可以进行保留,不会因此造成民生问题。

“都统一归放,武行你负责看守,至于这些钱财如何运转,需要向陛下禀明。”

李承乾故作平静的,有了资金,他很多研究,也可以开展了。

“另外,平壤城中的原部兵甲,已经按照殿下所说,全部分划入了唐军之中。”

平壤城破,俘虏了一万多兵甲,如今已经全部被刘仁轨分化入了唐军之中。

无论是原来的将军,还是士卒,都成为了唐军的一个小卒,被彻底打散,而唐军的军士大多数都因为军功完成了晋升一级以上。

普通士兵晋升火长,火长升团正。

军权牢牢的掌握在唐军的士兵之中,而原本数量众多的高句丽被此分化,已经没有了半点威胁,都是在唐军的绝对领导之下。

“很好,先给全军分发一个月的军饷,以安军心。”

李承乾的军队架构在逐步的完善。

“新入的高句丽军士呢?”

刘仁轨不是很明白,这不是在打水漂吗?

“发,不过算他们下一个月的,从今日起,他们都是唐军的一员,享受一切的军制福利,只要立功,一视同仁。”

高句丽并入大唐,自然都算是唐人。

而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高句丽的大部分区域是属于辽东平原。

自东汉开始,便都是汉人了。

新罗、百济才是棒子和朝鲜人。

“之后如果再有城池投降的话,那军士如何安排,编入军中的话,如果太多了的话,恐不好控制统领,末将以为,一比一的人数掺比已经是极限了。”

靠近平壤城的山城,都已经得知了平壤城陷,国王投降的消息,也都没有了战意,都表现出了归降的意愿。

“那就先挑选出精锐之士统一管理,其余就遣返回家,从事生产。”

现如今,李承乾的军队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已经从最初的四万人涨到了十万之多。

兵多了,负担也相应变大。

裴行俭和黑齿常之那里就掌控了六万大军。

平壤城中,军队数目也有了三万余众,还有一万多运粮军队。

大战已经即将落幕,管理地方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