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七章群臣进谏 李承乾谋反证据确凿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李世民翻阅着手中的捷报,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这一次,他的太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消灭了一个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再次创造了历史,成功地解决了困扰前朝数代人的东北边疆问题。

“朕的太子指挥有方,智勇双全,率领大军奇袭平壤,一举平定高句丽,功劳举世无双。诸位爱卿觉得应该如何赏赐太子呢?”李世民精神矍铄,身体前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满脸得意之情。

然而,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已经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和权力,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赏赐方式。

已经是封无可封的地位了。

“陛下,太子此次立下如此大功,理应召开朝议,共同商讨封赏事宜。”

长孙无忌抬起头,面色阴沉,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李承乾的目的,那就是要削弱士族门阀的势力。

满朝文武百官都清楚地知道李承乾的意图,而如今,他又立下了如此大功,无疑会进一步增强他的影响力,对士族门阀构成更大的威胁。

“那便朝议再议吧,马周,将太子李承乾攻灭高句丽的战报分级传下,举国同庆,大赦天下。”

李世民说道,他还在继续为李承乾铺路,以太子李承乾名,施恩天下。东征高句丽,李承乾确实是向李世民提交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庆钟九响,自太极宫传出。长安城内,户户张笼结彩,一片喜庆。一家欢喜一家愁。

对于士族门阀来说,这并不是全部都是好消息。

长安城门外,在今日,又有几骑风尘仆仆的飞骑飞驰而来,最后没入了坊中。

翌日,天还未亮,太极宫内,便已经聚集了百官,凡是在都任职的,都全部入了朝议。

李世民站立于大殿之上,双臂张开,有环抱四海之势,一双龙目精光闪耀,让其显得更加有压迫力。

“诸臣,应该也听闻了,太子李承乾战灭高句丽的功绩了吧,太子有如此大功,该如何封赏呢?”

李世民双手放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炯炯。

“陛下,太子功过未定,臣以为还需再议!”

宋国公萧瑀出列,言辞另类。

“宋国公,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污蔑太子,视同谋反。”

李世民寒声道,让大殿之上的空气都不由冰冷了几分。

“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太子殿下于高句丽、百济境内肆意屠杀百姓,如今百济之中,已经有人状告到了长安了。”

“于百济国内,纵容军中将士烧杀抢夺,富庶之家,被抢掠十之八九,家破人亡,倾一国之财收入己囊。”

萧瑀并不怯场,而是列举了李承乾之罪状。

李承乾于百济之中的动作,老早就被这些门阀知道了。

只是时机未到,才没有发难而已。

“陛下,不仅如此,太子殿下目无君上,行忤逆之事,分封官吏,登坐龙椅,大逆不道,其功不盖过,臣以为,应当立即召回太子问责。”

韦挺在此时,亦是站了出来,依次发难。

在李世民还未回过神来,侍郎崔挹也是挺步上前。

“太子所犯之罪,亦不只是如此,太子殿下残忍坑杀投降高句丽军士一万多人,此等凶暴残忍,何以为储君?”

“陛下,太子目中无君无纪,并非无心,而是有意之举,臣与刑部之中,已经从奸佞罪中得出消息,太子李承乾想要通过此次掌军权之事,行谋反之事,证据确凿,还望陛下决断。”

刑部尚书张亮起身,将一叠厚厚的笔录呈上。

变了。

大臣依次而进,不是为了为太子请功,而是问罪。

其所参之事,一件比一件重,最后到了太子谋反。

百官鸦雀无声。

许敬宗张口,但是到了嘴边的话,也被他吞了回去。

他没有信息来源渠道,不知事情始末,无从反驳。

这些小道消息,纵使李世民都只是知道一二。

“你们如此言辞凿凿,可都有证据?”

李世民的气势依旧,盯着起身而来的几人。

余光扫过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对,太子殿下有灭国之功,行军又有便宜行事之权,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以我老程来看,你们所谓的百济、高丽百姓也只不过是叛逆,又何不可杀之。”

“你们所谓的逾越事,更是可笑,打下了一国,难道不需要治理吗?太子分封官吏怎么了,那是为了稳定疆土,是有功之举,在你们这些人都口中,怎么就成了罪行。”

程知节大骂咧咧,对着几人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大骂。

他当然也有接收到程处默的信件,是为数不多大致知道百济和高句丽情况的人了。

当然,他这些都是诡辩。

“你们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了,怎么拿这些事说事呢?太子杀几个叛逆怎么了,你们都是过来人,城都屠过,装什么善男信女。”

尉迟敬德瞄了一眼,见李世民独木难支,于是也出来打混。

“卢国公、鄂国公,你们休要混淆视听,太子未请示,这便是谋逆,如果战事非常,还可以理解,但是战俘、以及官员任命都是战后之事,岂能如此处理。”

“太子总种表明都是有谋逆之心,现在太子又掌有兵权,还望陛下尽早决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崔挹据理力争,拳拳报国之心。

“太子是有灭国之功,但是其杀战俘、屠戮百姓、分封功臣,划州道、新理税务田产,联合朝野死士,这无一不是忤逆之举,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张亮再言,举报人,他是专业的。

“请陛下圣断!”

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人外,所有人也都跪伏于地。

这是早有预谋的行动。

比起现在李承乾灭国所行之事,当年侯君集灭高昌贪的点财,那罪过还是太小。

如今李承乾所行之事,都是只能是通过皇帝和三省会省才能决定的事情,而他李承乾就这样敲定了。

权力还在皇帝之上。

李世民望着百官的模样,也不由生起了一股无力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