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一章长孙无忌跑路 战局危势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军情急报,下官亦只是将殿下的战略部署上书陛下,没有想到会引出如此大的误会,此次下官与来之的内侍一同回长安,向陛下说明清楚。”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彻底得罪了李承乾,但此时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只能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不然,等待他的将不知道是什么?现在他只想尽快回到长安,远离这个已经被他激怒了大唐太子。

长孙无忌承认了下来,而且还以退为进,他深知在这里现在是没有半点用处了。

如今更是交恶于李承乾,日后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于是顺理成章的请求回长安。

对于此,李承乾肯定也是十分乐意的,谁喜欢一个打小报告的下属呢?

“如此也好,与陛下讲明情况便可。”

李承乾也顺势答应了下来,长孙无忌一走,水军、百济军和新罗军都在无人能够左右。

长孙无忌行军副总管的权力可不是盖的,加上其在朝堂以及长孙世家的地位,很多的将领,都是很服从其命令。

也只有李承乾一直压其一头,才未能看出其的影响力。

如今长孙无忌自告奋勇离开,李承乾更是求之不得,不用费心再去牵制了。

“那下官,便前去准备了,内侍也急于回去复命。”

长孙无忌躬身告退。

李承乾不语,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希望长孙无忌明大势吧。

两日之后,五万联军由唐、百济、新罗三方组成,向北挺进,逼近高句丽边境。

而高句丽显然早已有所准备,战线收缩,重兵囤积于边境之上。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

渊盖苏文亲自坐镇中军,面对联军的庞大数量,也不敢轻易行动。

渊盖苏文深知高句丽处于劣势,于是决定改变战略,坚守山城,以此来抵御联军的进攻。

只要等到寒冬来临,这些地区的粮草运输将会受到影响,唐军和联军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只要熬过这几个月,再集中兵力消灭百济和新罗也为时未晚。

然而,高句丽军队选择固守城池,使得裴行俭和黑齿常之之前的战略计划落空。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必须重新思考应对策略。

此时,李承乾命令林志将此次运来的霹雳火分成三份,分别送给刘仁轨和李勣各一份。

李承乾也料到了,在攻克高句丽山城之时,唐军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希望能够通过霹雳火这种热武器来打破僵局。

整个战局已经陷入了对峙的状态,双方都在等待时机,寻找突破口。

这场战争的胜负还难以预料,但双方都明白,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煎熬。

之前唐军连下几城,都是打了高句丽军一个措手不及,如今他们都反应过来了,加强了城防,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能攻破城池了。

李道宗与李勣成功汇合后,他们率领着六万大军对盖牟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却久攻不下。

盖牟城中有三万守军,而且这座城市城墙坚固,人口众多,要想攻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就是在这座盖牟城下遭遇了惨败,损失了无数的兵力和将领。

当时隋朝号称拥有百万大军,这让高句丽最终选择了投降。而现在,李勣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万步兵和骑兵。

“李总管,北边的探子传来消息,发现从平壤方向有四万高句丽的步兵和骑兵正在向盖牟城赶来支援。“薛万彻望着李勣说道。

显然,高句丽对盖牟城非常重视,不惜从各个城池调集了四万大军前来增援。

“此外,之前从辽长城怀远赶来支援的两万高句丽军队一直在浑河北岸,对我们虎视眈眈。“李道宗补充道。

这支军队,中断了李勣部和新城的联系,如同一把钢刀斩在了大动脉之上。

将唐军的兵力再次分散,也是欲要夺回新城。

李勣当初采取围点打援的计策奏效,以重兵围攻玄菟城,引得盖牟城和新城派兵支援。

而让张士族领一万军士偷袭防守薄弱的新城,一战而定,共陷新城,也尽歼灭来犯之敌。

防御三角城被破,玄菟城军士见势不妙妙,弃城而逃,都逃进来盖牟城,聚兵于一处,防备唐军。

而从怀远支援而来的高句丽军进驻浑河以北,阻断了唐军的联动。

如今看来,唐军反而陷入了高句丽军队包围之中。

李勣沉稳的看向绘制的地图,久久不语。

“李总管,末将愿领五千精骑,破北岸高句丽之军,与张士贵将军汇合。”

薛万彻请命道。

入高句丽以来,他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打过。

而张士贵却是屡立功勋。

“不可,北岸高句丽军居于高尔山,山势陡峭,不利于骑兵作战,虽不是山城,攻打其也是不低于盖牟城。”

李勣摇了摇头,如果是那样好攻打,那两万高句丽军早就被灭了。

高句丽军本土作战,太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了。

新城就是建在高尔山上,与建立在千台山上的盖牟城互为犄角。

高尔山,千台山和浑河就是天然的屏障,高句丽的防御城池就依山傍水,给攻城造成了极大难度。

可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是无险可守,才建立城池,他是在险上再建险城,攻城的难度相对而言,就上升了十数倍。

“如果不破局,我军反而会陷入绝对的被动之中,而且后军的粮草还未跟上,如果不能攻破盖牟城,只能无功而返。”

“让张士贵将军前后夹击这股高句丽军,定能破之。”

薛万彻急道。

“未必可行,高句丽军想要攻陷新城难,但是张士贵他们想要攻占据山而守的高句丽军同样难。”

李道宗也是不同意薛万彻这样冒进的建议。

新城乃至是所有的高句丽山城都有那样的一个特点,你想攻打城池难,但是城池中的守军想要反攻,同样是非常艰难。

因为通向城池的那道路是无比的艰险,进出都是如此。

“以我之见,还不如领五千精骑突袭平壤而来的四万高句丽军。”

李道宗在地图之上,猛点了下去,他要吃掉这一支部队,那样不但危机可解,还可以狠狠的打击盖牟城的军民士气。

“此计虽险,但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先围歼来犯之敌,围点打援。”

李勣摸了摸泛白的胡子,点了点。

“另外,派兵想方设法,通知张士贵,到时候领他出兵,牵扯住高尔山的高句丽军。”

五千精骑想要吞下四万步骑大军,真的有点痴人说梦,李勣准备派大军围杀之。

而围攻盖牟城的人肯定会变少,更可能会被高句丽反袭杀之。

为帅者,就是好统领全局。

“再令张俭部,加大对辽东城的攻击,让附近的城池都自顾不暇。”

一道又一道军令,从李勣的营帐之中传出。

整个辽东道的唐军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整个军团联合作战。

一个小小的战役,就可能引起敌我双方的全军对峙。

“李道宗,你领五千精骑在前,本将亲领三万步兵押后,务必歼灭这股援军。”

薛万彻眼睛一瞪,望向李勣:“李总管,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就是不给我立功的机会吗?”

李勣轻笑道:“薛将军,本将这是在给你制造天机,本将知道你善奇谋,能不能攻下这盖牟城,就看薛将军了。”

“我?攻打盖牟城!”

薛万彻差点大骂出口,你领了大军全部出征,留一万多人,叫我攻打三万多人驻守的坚城。

“薛将军不要激动,盖牟城的高句丽军一旦得知我们领兵去打了援军,势必会出城来攻,本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如何攻取盖牟城,所以才将这重任交给薛将军你的。”

李勣解释道,对薛万彻更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一万攻三万城防军,李勣也真是无法做到。

只能寄托于要么大败要么大胜的薛万彻了。

希望他能创造出奇迹。

薛万彻这张牌就是如此打出,是一张有百分之五十力挽狂澜是王牌。

“多谢李总管信任,只要高句丽军出城,我薛万彻保证攻打下盖牟城。”

薛万彻神情激动地抱拳说道。

在分军结束之后,李道宗便率先带领五千名精选出来的弓骑兵离开了营地,向着后方行进。

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地保持隐蔽,但依然无法躲过盖牟城内高句丽的眼线。

只见高耸入云的山顶要塞之上,旗帜飘扬,不断挥舞着各种信号。

这座要塞位于千台山顶,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浑河两岸以及周边的一切情况。

因此,唐军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脱在这里驻守的高句丽军士的监视。

这也是唐军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因为唐军的一切布置,在盖牟城的守军来说,都是透明的。

不久之后,唐军的后军大营又是一阵大骚动,大量的军士绕山而去,消失在了远方。

而驻守盖牟城外的唐军数量,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7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