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十八章横渡辽泽 大战开启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辽泽岸边之上,李道宗站立岸边,其目光深邃的望向荒草萋萋的泥泞。

一条浮桥铺平而过,让行人不能渡的辽泽变为可能。

“禀报副总管,怀远的高丽军已经撤回了,应该是被李大总管所吸引了,此时正是渡过辽泽的时机。”

一个高大的将领躬身道,他是辽东道右骁卫中郎将高侃。

高侃亦是初唐名将之一,他也如同程名振那般,在一众大佬的光辉之下,显得黯然失色。

但是在李勣、李道宗和李靖退出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后。

高侃的高光时刻也终是来临,灭国唐名将,有属于他的一席之地。

在高宗李治时期,他的名声亦不如苏定方、刘仁轨和薛仁贵那么的出名,但是在破外敌之上,却能与这三位相提并论。

他的名声很低,也许人们都不知道大唐还有这样的一位名将。

但是说起高适,人们也许就都耳熟能详了,高适是高侃的孙子。

高侃的战绩就是战灭车鼻国,车鼻国是东突厥的后身,东突厥灭亡后,东突厥的人就又靠拢在了一起,成立牙帐,立国定都于金山。

车鼻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时常掠夺薛延陀,就连薛延陀也不能如何。

之后薛延陀又被大唐所灭,车鼻国自然就又成为了大唐边境的隐患。

一场灭国大战再次展开,而领军主帅便是高侃。

“高侃你领二千军士为先锋军,通过浮桥,渡辽泽,攻破怀远,若成,本总管记你一功。”

李道宗说道,其善于奔袭作战,以闪电战而闻名。

“诺!”

高侃领命,大手一挥,便有很多的将士背负木板踏上浮桥而去。

浮桥一直都在建造,距离通往对岸也只有半天路程了。

辽泽东西相距二百里,在沼泽之上建造浮桥也非一日之功。

高侃领军搭桥铺路三天之后,终于是通向了辽泽的对岸怀远镇。

高句丽军方都以为唐军都杀进了高句丽腹地,怀远只有几百人的守卫。

一阵冲杀之后,怀远就易主了。

“传令兵,立即给李副总管传去信息,怀远已经被我军占领。”

城头之上,二员军士退下。

“留守一百人镇守此地,其余兵士,随我杀上辽长城。”

高侃马不停蹄的沿着长城领兵杀去。

怀远城是辽长城的最南端,占据了辽长城,那么唐军就可以进退自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又过了两日,李道宗率领的本部人马,也已经全部进入了高句丽境内。

得知高侃领兵去了辽长城上游之后,李道琛没有选择等待,而是长驱直入,与李勣的主力军汇合而去。

对于高句丽用兵的最好时机也就是4月到7月这个时间段了。

9月至3月,基本都还是天寒地冻,而7月到9月则又是雨季。

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期,那就变得难上加难。

如今陆军已经渡过了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辽泽和辽长城。

第二道防御就是依山傍水建立的山城,一旦雨季来临,道路泥泞,非常的难以行军。

自此,李承乾南北夹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已经完成,让高句丽首尾难顾。

平壤城中,高句丽一众高臣集结在了宫殿之中。

端坐于王座之上的,正是高句丽的新国王高藏,但是也只是一个挂名国王。

高句丽如今真正的掌权者,是坐于一边的大莫离支渊盖苏文,兵政国权都由其一人独揽。

渊盖苏文正领危坐,面无无改色,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背负五刀,尽显铁血之气。

“陛下,如今百济降唐,陈兵于我国疆域,需要派兵前往抵抗,不让国都危矣。”

高延寿挺步出列,其是高建武之弟,是高句丽的实权王爷,也是千里奔袭只为送李世民人头的好心人。

同时,也还是能与渊盖苏文分庭抗礼的权臣。

这次大军压境,他为高句丽皇室,为了国家大义,才放下了与渊盖苏文的恩怨。

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了国王高建武,立傀儡国王高藏,这一切都触犯到了高氏皇室的利益。

之前他们都是互有攻伐。

“新罗与百济无关紧要,唐军的主力在辽东,臣以为应该调重兵于辽东。”渊盖苏文说道。

“渊盖苏文,记住你的身份,我现在问的是陛下。”高延寿忍不住大骂道。

“我为高句丽的莫离支、大对卢,掌控的是全国都军权,当然有资格过问了。”渊盖苏文针锋相对,气势丝毫不弱。

“何必那么麻烦呢?中原人就是爱面子,我们高句丽如同对付大隋朝那样,先向他们认输投降,他们返回之后,再反叛,这样一来,他们也是疲于奔命,会如同大隋朝那样,被我们拉垮的。”

高惠真说道,又是一位皇室之人。

杨广三征高句丽,也是被这群反复无常的小人气的。

第一次东征,将高句丽揍痛了,高句丽投降了,杨广也接受了高句丽归属。

但是他前脚刚到长安,后脚就得到高句丽反叛的消息。

于是乎,杨广就气急败坏的又召集了大军,再征高句丽,打到半路,后院起火,负责运粮的杨玄感谋反了。

杨玄感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也是氏族在作妖,他的第二次东征失败。

平定杨玄感之后,杨广还是不甘心,第三次举兵攻打高句丽。

由于前两次的东征,消耗了无尽的人力和物力,大隋朝的百姓苦不堪言,随即起义军遍布九州。

突厥来犯,粮道中断,在外因内因的影响下,第三次东征高句丽大败于辽城之下,数十万隋军葬送在了高句丽境内。

这次,高惠真又想故技重施,想以此,不断削弱大唐国力。

毕竟战争打的就是钱粮,大唐远征而来,消耗肯定巨大,再强盛的朝代,也禁不起这样的挥霍。

“此计也可?”

高延寿也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招妙计,认个输,又不会缺斤少两的。

“我高句丽为大国,这是不是有些不要脸了呢?”

渊男生开口说道,这也太软弱了吧,没有打过,怎么就知道高句丽不是唐军对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