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太子有诗名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陛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汉王和陈国公的罪名是否…”

房玄龄立马站了出来,他如何看不出,这是太子李承乾策划的以文逼宫。

但是这样的事情之中,却没有他,而李勣、程知节以及高士廉要第二次成为了从龙之臣了。

这是文版的玄武门之变,他也要在李承乾面前表现一番,要顺大流,如今李世民已经开口要对魏王李泰进行驱逐了,他还要支持李泰,那就是傻了。

“那你们以为如何定罪呢?”李世民看向几人,更多的目光则是落在李承乾的身上,答案呼之欲出。

这是要李承乾表态,李世民不由的一怔,自己统领的朝廷已经成为了这个样子了吗?

也是,自己老矣,这些大臣重将也必须为他们的家族乃至后人考虑不是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若是站错队了,将来都会被清算,就像当初李渊的那些老臣一样,自己上位之后,还不是一个又一个撸掉吗?但是那些拥护自己的老臣,都重用到了如今。

又因太子李承乾的谋划,让他们荣辱与共,使得他们几人,也不得不为李承乾说话。

最主要的,还是李世民行为有失,让他们有了进谏之机。

“儿臣与汉王以及陈国公有旧,此事不便发言,还请陛下定夺。”李承乾回道。

“你们都退下吧,房玄龄留下。”

李世民无力的摆了摆手,皇帝当到他这个份上,也是独属一份了。

以前魏征在的时候,天天被魏征骂,魏征死了,现在是个人都能变成魏征了。

“陛下,老臣知罪。”

程知节猛然跪下,头颅撞的咚咚作响,眼中有泪光闪烁着。

“知节,朕知道,朕什么都知道,你们都没错,是朕的错。”

李世民同样两眼泪光,不停的摆了摆手,他如何不明白他们的无奈呢?

“望陛下保重龙体!”

说罢,程知节便起身告退,偌大的太极殿中,空荡荡的,李世民心神疲惫的躺在龙椅之上。

而房玄龄也是站在一旁默默的不说话。

“玄龄,你之意,是想要保住陈国公和汉王他们吗?而让魏王背全部的责任吗?”

良久之后,李世民才发问道。

“陛下,臣也知道陛下于心不忍,陈国公毕竟和我们一起起事,就算无功劳,也有苦劳,此次的污蔑案,让魏王、汉王和陈国公一起分担罪责,就会变轻很多,这样谁都能保住。”

房玄龄深知李世民心中所想,他这样不仅是为李世民解了忧,同时也为太子李承乾排了难。

谁都知道,汉王和陈国公都是太子李承乾的人,他这样一保,虽比不上程知节等人以文逼宫的功劳大,但也能向太子李承乾表明立场了。

“何以定罪?”李世民再问,事牵谋反,都是要掉头的大罪。

“魏王李泰联合汉王和陈国公一起污蔑太子李承乾谋反,废除魏王一切特权,同时也废除汉王和陈国公爵位,贬为庶民。”

房玄龄的头脑无比清晰,在他的一通操作之下,谋反案也就变成了污蔑案,罪罚也就轻了很多。

对于几人的处罚看似很严重,但也无关痛痒,魏王被取消的也就是一些特权,无伤大雅。

汉王和侯君集是被废了,但是一旦李承乾上位,那么他们为何又不能官复原职呢?

“善,就这样吧,拟旨,传告天下。”

这太子谋反案的结果不能再拖了,就因为晚了几天,李世民就先后被学子和大臣喷的忧郁了。

“陛下,其实这算是最完美的结局了。”房玄龄出声安慰道。

这几天,他可是亲眼看见了李世民的经历,先是太子李承乾谋反,牵扯出了汉王和陈国公。

而后又是太子李承乾据理反驳,拉出来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等所有的皇子。

最后就是李世民被学员和大臣喷了,要不是心志坚强者,怕是早就坚持不住了。

“没有谋反最好!”

李世民也不由觉得是自己多疑了,自己的皇子与朝中大臣本就来往密切,谋反与不谋反,其实很难甄别,只要不起兵,就像太子李承乾那样,还能反将一军的。

“陛下,其实太子殿下也挺不错的。”房玄龄挤出了一个笑脸。

“确实挺不错的,朕这次都扳不赢他了,这次的事件,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了。”

这确实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以前李世民是对李承乾失望透顶了,现在来看,太子很优秀。

都是那该死谏臣在中伤朕的太子。

“陛下,臣的意思并非如此。”房玄龄赶忙躬身解释道。

“哦?那你是还有什么别的发现?”李世民来了兴趣,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陛下想必已经听说了太子迟到的缘由。”房玄龄小心翼翼地问道。

“学员聚会……难道说太子还会吟诗?”李世民皱起眉头,轻轻摇头,表示难以相信。

希望不要抱太大期望,以免再次失望。如今的太子,在某些方面已经逐渐符合自己的要求了。

“陛下,您可别不相信啊!太子的文学造诣实在令人惊叹,连臣都自愧不如。”

房玄龄一脸真诚,语气诚恳,脸上流露出惭愧之色。

“呵呵,你太谦虚了。记得之前张玄素曾上书称太子不爱学习诗词,虽然有些夸张,但就整个大唐而言,能在诗文造诣上超过你的,恐怕寥寥无几吧?”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并不相信房玄龄的话,只当他是在替李承乾说好话。

“真的,太子殿下即兴赋诗,而且还一连三首,其一激励学子奋进,其二歌颂大唐盛世,其三表明心志。”

房玄龄越说越激动起来,每想到诗中之词,都让人顿时热血沸腾起来。

“真的是如此吗?那太子做了哪三首诗词呢?”李世民见房玄龄的神态不似作假,也来了浓厚的兴致。

难道真的说是自己对太子了解太少了吗?

“陛下请听好了!”房玄龄深吸一口气,让整个人变得精神十足起来,朗声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世民微微闭着眼睛连连点头,顿时心中生出无限豪气,思绪被拉回到了当年的虎牢关前。

那时也是如此的意气风发,何等的春风得意,一战擒两王,可谓风光无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