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五章局势逆转 苏定方的奇兵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很快,薛延陀的其余军团也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眼看就要形成了包围圈。

显然是打算将执失思力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彻底吞没。

此时此刻,这支大唐的精锐之师,在后有追击,前有围堵的情况下,已然陷入绝境之中。

执失思力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他瞪大双眼,脑海里飞速地转动着各种念头,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能够突破当前困境的策略。

然而,局势愈发危急,敌人的攻击以及步伐,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叮!叮!”

只听得一阵密集而又清脆的声响传来,无数支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他们飞射而至,纷纷撞击在士兵们身上的盔甲之上。

定睛观瞧,这些箭头大多并非寻常所见的铁质箭头,而是由粗糙的石块或者坚硬的兽骨经过精心打磨制成。

众所周知,这便是游牧民族长久以来难以克服的一个重大缺陷。

尽管他们自幼便擅长骑马射箭,个个都称得上是弓马娴熟,但对于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却几乎是一无所知。

像铁器、食盐这类生活必需品,往往只能依靠与中原王朝进行贸易往来才能获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铁器的贩卖始终受到中原王朝严格的禁令限制,毕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一直在对峙之中。

哪怕是在关系非常友好的时期,也是会限制铁器的出售。

薛延陀军目前所配备的铁器,大部分都是在历次征战中通过抢夺得来,只有极少一部分是通过非法走私渠道获得。

所以,每当他们挥师南下大肆掠夺之时,其目标绝非仅仅局限于粮食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为了那些关乎国家命脉的战略物资,例如珍贵的铁器以及大量的人口。

“全军听令!即刻下马,以步履迎战!”

执失思力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掉落的箭矢,心中灵光一闪,终于想到了破敌之策。

对面的薛延陀军队万箭齐发,如雨般的箭矢铺天盖地地朝突厥军袭来的情况下,原本作为突厥骑兵优势所在的战马,此刻却成了累赘。

它们不仅难以躲避密集的箭矢攻击,更因为没有护甲护卫,还会因为受伤、死亡,而影响士兵们。

反观薛延陀一方,由于军工实力有限,他们的弓箭和箭矢威力相对较弱,根本无法击破突厥军队身上坚固的甲胄。

因此,尽管箭雨不断,但对突厥军队造成的实质性伤害却十分有限。

在突厥骑兵们舍弃了战马后,推进也就顺利了,能向着多弥可汗的牙帐方向全速冲刺。

他们不用理会那漫天飞舞的箭雨,只管向前冲锋。

虽然途中偶尔有少数人不幸被流矢射中脸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整个部队的冲锋气势。

从大局来看,薛延陀的这套步兵阵势,若是用来对付纯粹的突厥骑兵,无疑能够占据绝对的碾压优势。

无怪乎在此前与薛延陀的多次交战中,东突厥屡屡战败。

不过,眼前这支突厥骑兵并非普通的突厥军队,而是隶属于强大的唐军编制。

配备着精良的唐军装备,战斗力远非昔日可比。

正因如此,薛延陀的惯用战术此次并未能发挥出预期中的巨大优势。

效果是有,但起不到决定战局的作用。

“止射,迎战!”

只见木可那站在远处高坡之上,神色镇定地高声下令道。

此时的突厥骑兵已然失去了战马,在木可那眼中,这些敌人也已不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毕竟,没了战马的突厥骑兵机动性大打折扣,而己方则拥有人数众多的优势。

这数千人马在他看来,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却再度出乎了薛延陀高层们的预料。

当双方短兵相接之际,突厥人身上所穿戴的盔甲其作用竟被瞬间放大了数倍之多。

那些坚固无比的铁甲仿佛给这些将士注入了魔力,使得突厥士兵们在乱军之中犹如战神附体一般,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枪林箭雨,他们竟然能够做到刀枪不入,毫发无损地穿梭其中,并肆意地挥刀砍杀着薛延陀一方的士兵。

反观薛延陀这边,由于长期缺乏铁器资源,根本无法炼制出足以克制突厥盔甲的重型武器。

因此,在这场近身杀搏战中,薛延陀一方完全处于下风,只能任由突厥人无情地屠戮和宰杀。

战场上顿时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原本信心满满的木可那见状,也一下子,就陷入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之中。

当初,李勣凭借六千人能大破薛延陀八万大军,也是因为唐军甲胄装备碾压的缘故。

薛延陀也是不记打,还敢与唐军短兵相接。

“可汗,突厥人得到了唐军的武器装备,极难对付,末将以为,还需重兵押上,务必不能让这几千突厥兵逃跑了,这可都是唐制武器。”

“我们的兵卒只要整备上了,那以后就不再惧怕于唐军正面厮杀了。”

木可那虽虽是忌惮,但是同时也无比的贪婪。

如此精良的装备,怎么不想占为己有呢?

“好,继续加大兵力,唐军,不远千里来给我们送战备,本可汗那就笑纳了!”

多弥可汗点了点,目露凶光。

在薛延陀各大军团的合力围剿之下,执失思力也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人是会累的。

在这样的生死搏杀之中,体力消耗的非常快。

别看突厥骑兵能肆意的砍杀,仿佛是压倒性的胜利。

但这也仅仅限制前排。

后面对军卒,现在连敌人面都还没有碰到。

军团的对杀,就是前面死了一批,后面顶上。

战线没有拉开之时,斩杀量还不多。

这也就是十几万的军团对冲之时,一天下来的斩杀量,也就才几千的缘故。

并不是,几十万人一字排开,一对一的厮杀。

直接刀剑相向的,也大概只有前面阵型之中几百人的样子。

随着战线的打开,交战的人数才会加多。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总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局。

甚至人数比达到了一比十,乃至是更多。

那是因为战线的问题,让人数少的一方抹平了一些差距。

因为人数多的一方,其余的人也只能在后面看着,并无用武之地。

如果真的是十个人围着一个人杀,怎么可能还能形成反杀。

不过,也就会因此,战役一打,就长达几个小时,乃至是几天。

对体力的消耗非常的大。

没有被打死,可能是在运动之中,被累死的。

“传我将令,所有军士即刻下马,减缓行进速度,迂回绕道至敌军身后,待接近敌军时,方可再次上马冲锋陷阵!”

而作为后发的苏定方所部,此时正静静地潜伏在不远处,亲眼目睹着薛延陀军队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每一次进攻部署、每一个战术安排,都尽收眼底。

苏定方凝视着前方的战场,心中已然有了破敌之计。

只见所有的骑士们纷纷压低马头,小心翼翼地牵着战马,从地势较低洼之处悄悄绕行。

他们的动作轻盈敏捷,仿佛一群幽灵般悄然无声地朝着薛延陀的后方逼近。

此时此刻,薛延陀的大军正将兵力派向灵州城,与守城的唐军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同时,他们还分出一部分兵力,与前来增援的执失思力部交战。

战场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大后方的情况。

“所有军士听令,立刻全部上马,跟随本将军一起冲锋!”

当距离薛延陀大军仅有几百米之遥时,苏定方猛然翻身跃上战马,手中紧握着一杆长长的槊,振臂高呼。

其余的军士见状,也毫不犹豫地纷纷效仿,迅速翻身上马,抽出腰间寒光闪闪的利刃。

就在这一瞬间,马蹄声犹如阵阵惊雷,震耳欲聋,响彻整个云霄。

伴随着战马疾驰而过,沙尘在它们强有力的铁蹄践踏下,疯狂地扬起,仿佛一道巨大的沙尘暴直冲天际,遮天蔽日。

滚滚烟尘之中,不断传来刺耳而又杂乱无章的喊杀之声,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此时的敌情却依然模糊不清,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更糟糕的是,唐军与己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还没等薛延陀来得及做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苏定方所率领的那支精锐骑兵就如同闪电一般,势不可挡地破阵而入。

他们挥舞着锋利无比的长刀,向着那些毫无防备、猝不及防的薛延陀军士狠狠地砍去。

刹那间,鲜血四溅,惨叫连连。

骑兵的优势尽显无遗,其兵锋所到之处,根本无人能够阻挡。

只见他们一路冲杀过去,如入无人之境,将薛延陀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

“生擒多弥可汗!“

突然之间,一声的怒吼骤然响起,在战场上回荡不息。

多弥可汗的牙帐暴露在了骑兵的兵锋之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多弥可汗惊恐万分,他声嘶力竭地大喊道:

“给本可汗挡住!快挡住啊!“

可是此刻,薛延陀的大军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士兵们四处逃窜,自顾不暇。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支从背后杀出的唐军骑兵究竟有多少人马,只觉得铺天盖地都是敌人,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人人自危,哪里还顾得上汗帐。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想要传达命令进行御敌,怎么可能呢?

看到后方军队突然之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多弥可汗心中充满了极度的不甘和愤怒。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远处的灵州城,仿佛要将这座城池洞穿了一般。

然而,形势比人强,短暂的犹豫之后,他咬咬牙,转过身来敏捷地跃上战马,扬起马鞭,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由于前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唐军的骑兵如同一股洪流,急速度推进,攻进了多弥可汗所在的中军牙帐。

这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了,仅仅只是一转眼的工夫。

随着多弥可汗的仓惶出逃,中军牙帐失去了主心骨,士气瞬间崩溃。

没过多久,唐军的铁骑就势如破竹般冲破了牙帐的防线,一举占领了这个象征性的指挥地方。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薛延陀大军此时完全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他们只看到牙帐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知道唐军已然攻破了这一核心地带。

刹那间,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开来,士兵们纷纷开始慌乱地向后退却。

原本大好的战局就这样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面对如此溃败之势,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木可那将军也无力回天。

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木可那仍然保持着相对冷静的头脑。

他深知此刻若是不能稳住阵脚,任由局势进一步恶化下去,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传令全军,即可向北撤退。”

于是,木可那当机立断下达了全军后撤的命令。

在撤退命令的旗帜高高飘扬之下,薛延陀大军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疯狂地向着北方狂奔而去。

这样大规模且有序的撤退行动比起士兵们私下各自逃命要强太多了。

至少大家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较为集中的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住战斗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薛延陀军退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阵春风拂过灵州城头,瞬间点燃了城中军民们心中压抑已久的希望之火。

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人们尽情地释放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

此刻,崔敦礼和张亮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城头。

他们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的薛延陀大军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两支唐军队伍犹如两把锋利的宝剑,在敌军阵营中肆意冲杀,使得原本严整的薛延陀军型变得七零八落,呈现出明显的溃败之势。

张俭站在战将之中,他虽然并非声名远扬之辈,但作为连任的州道行兵总管,多年征战所积累下的见识和能力让他能够迅速洞察战场局势。

他目视前方,果断地对身旁的崔敦礼说道:“崔侍郎,如今你负责留守灵州城,本将率领军队出城追杀敌人,乘胜追击,务必一举斩杀薛延陀的主力军!”

崔敦礼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同样深知,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如果不能抓住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一旦薛延陀军重新整顿旗鼓,他们又将会陷入到被动之中。

“张将军,你尽管放心出击,此际正是薛延陀溃败之时,我们定要一鼓作气,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

随着两人达成共识,灵州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地自内而外地被推开。

之前堆积如山的尸体被守城士兵们奋力推到一旁,让出一条宽阔的通道。

紧接着,一支精锐的骑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城内急速冲出。马蹄声阵阵,扬起大片尘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