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三章总有人贼心不死

书名: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作者:无垠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已经展开了调查,但是效果奇微。”

高惠真摇了摇头,那些细作宛如无孔不入,哪里都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但又在找到最后的线索之时,便销声匿迹。

“那就不管了,整顿军队,攻袭辽城,活抓太子李承乾。”

高延寿自知这样的战机难得,唐军兵力分散,此时正是攻取辽城扩大战果的时候。

一旦能抓住太子李承乾,那么将会攻守易之,高句丽也会因此占据主动。

至于如今的军心民意,已经不是那么多重要了。

“弃城而战,是否太过于冒险了?四周都是唐军围绕,恐有不妥。”

高惠真考虑的则是更加的稳妥,并不赞成主动出击,毕竟他们现在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一旦攻打不下辽城,盖牟城三城主力尽出,反而最有可能被唐军趁虚而入。

局面也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般,韦玄贞夺取辽东军权,使得唐军内部陷入混乱之中,让他们有喘息之机。

最好的办法就是,拒城而守,以待更多反唐势力的加入。

“置于死地而后生,一旦攻陷了辽城,生擒李承乾,本王就会名声大噪,也能号召更多的人马反唐,复国将指日可待,趁如今唐军还尚未回援,机不可失。”

高延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统领高句丽军政多年,实力自然不弱。

只不过是因为其遇到了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世民和李勣这战神,才沦为了背景板。

若是其他的对手,还是能较量上一番,胜负难料。

“既然国主如此决定,那就传令各军,伐唐。”

高惠真虽有担忧,但是面对这种不利的局势,还是需要冒险破局。

是日,当即整顿七万人马,跨过浑河,急速向辽城而去。

兵贵神速。

星夜兼程,不到三日的时间,就已经到达了辽城之外。

面对高延寿的突然大军压境,作为辽城守将的薛仁贵也不由大惊。

七万多唐军军士分别驻守辽城、安市、建安以及怀远诸多重要,辽城的守备军士亦不足一万。

数倍敌军压境,怎么能不感到压力。

“殿下,高延寿远道而来,且还是急行而至,如今是疲惫之师,末将愿领一支精兵破之。”

看着士气低迷的高延寿所部,薛仁贵当即请命。

冲锋陷阵,他无可挡者,反而李承乾的存在,让他左右为难,放不开拳脚。

高延寿放弃其他城池,就是因为李承乾的缘故。

“高延寿精通兵法,想必也会想到,我军会在此时袭营,肯定有了防备,说不定还会反而中计。”

李承乾摇了摇头,高句丽的复国军中,远观而去,军士是士气低迷,但行军有度,安营有法,军纪严明,没有可乘之机。

现在是两军对垒之际,取巧的战术不合适。

“这些高句丽军士反复无常,当初,就应该将他们全部斩杀了。”

牛进达哼声道。

当时也是为了稳定高句丽的军心民心,李勣才没有治高延寿的罪,反而让其统领旧部,以显唐军恩德。

在起初,反响确实是很不错,高延寿统领出战的十多万人马被很快平定,也间接的稳定了辽东局势。

总体来说,不杀比杀的用处大的多。

“高句丽复辟是在意料之中的,如今过早的反叛,我们还不至于太过于被动。”

这一切都在李承乾的预料之中,高句丽复辟,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

历史上,高句丽复辟又不只是一二次。

这还不被动吗?牛进达脸角微抽,都被包夹了。

“太子殿下,高延寿来势汹汹,末将以为,应该及时向周围城池请援,转而合围高延寿部于辽城外,围而歼之。”

牛进达谏言道,只需建安、安市等城出兵,便可将高延寿进行反包围。

“我倒是觉得牛将军的提议有所风险,围点打援,本来是我唐军的行军特点,但是如今亦不能排除高延寿也会运营此法,对各个援军进行逐一击破。”

薛仁贵反驳道,各大来援之军,数量肯定都不大,很有可能会被高延寿吃掉。

原本投入整个辽东战场的唐军,都只有七万左右,如今分散防守,更是抽调不来更多人。

“薛将军所言不错,高延寿怕是就要我们派兵请援,或是盼望其他城池过来救援,此时我们应该派人突围而去,但是不是去请援,而是要让所有唐军按兵不动,镇守自己的城池。”

李承乾想了想后道。

一旦其他重城抽调军士过来援助,势必就会导致防守空虚,也就给了城中反叛势力机会了。

弄不好,如今占据有的高丽军城池,一夜之间就会易主。

总有人是贼心不死。

就如同当初薛仁贵出兵吐蕃之后那样,高句丽全境反叛。

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双方甚至都还没有磨合,更容易爆发冲突。

李承乾对高句丽门阀氏族的大动作,是引起此次动荡的终极原因。

“殿下,还请三思,如此一来,我们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殿下的安危是重中之重,万不可如此。”

牛达进当即反对道。

“我大唐军士,向来都是以少胜多,如今有本宫在,反而不行了吗?”

李承乾笑道。

“这…”牛达进语塞,话是不错,但是也要看是谁指挥的不是吗?

而现在那些牛人,不是被你监禁了,就是被你架空,谁还能以少胜多呢?

自己吗?

多个一倍还可以,现在是多了七倍,自己这个小身板是扛不下来的。

薛仁贵冲锋陷阵可以,指挥这样的大型军团作战,牛达进也没有多少的期待。

一人之勇,不可夺三军之志。

至于李承乾如今的成就,在牛达进看来,也都是手底下将士的功劳。

“对了殿下,薛万彻将军,如今还在城内,他久经战阵,说不定能有破敌之策呢?”

牛达进想到了破局之法。

“薛仁贵将军,你以为如何呢?”

李承乾看向了薛仁贵问道,没有直言回答牛达进的问题。

薛万彻是他有意孤立出去的,所以并不想重新启用。

毕竟不是自己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0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