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71.第368章 南汉户籍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68章南汉户籍

建安二十年,春,武汉。

枝江侯府内,霍峻浏览糜芳从南中寄来的书信。

信上,糜芳感谢霍峻为他介绍南中这个好去处,表示南中虽然蛇虫盘踞,山岭众多,但南中却是个大有可为的地方。

南中蛮夷与汉人大姓互相联姻,已有数代之久,形成密集的关系网,加上地形陌生,外人难以深入治理。治理南中,唯有靠地方人才行。

南人大姓生活在混乱的环境中,对于太守官吏,毫无畏惧之心,今下仅因刘备强盛的兵势,不敢明目的跳反。当然与糜芳今采取的安抚、通商政策,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糜芳认为如果想深入治理南中,不动刀兵比较困难,毕竟今下太守上任都要看那些地头蛇的面子。

念叨完南中上的问题,糜芳又讲了讲南中商业,为了感谢霍峻的举荐。糜芳赠送颜色秀丽的奴婢十名,健壮男仆十六名,良马五匹,耕牛十五头,以表些许诚意。

“夫君,糜夫人昨日以妾生日为由,送了那么多礼,是否该收下!”步练师问道。

放下书信,霍峻笑道:“子方心意,暂且收下吧!”

“诺!”

糜芳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利润,又来打点众人。让亲信入武汉,分别向霍峻、法正、简雍、孙乾、庞统等核心官吏,以不同的名义,或多或少表达心意。

甚至向刘备也打点了下,之前糜芳组建商队,他以南中都督府的名义从中抽税三成。今月糜芳将去年的商税大部分,以上缴南中赋税的名义,送到刘备手中。

对于糜芳的行为,刘备则是欢喜不已。本以为治理南中,会是亏本买卖,不曾想糜芳给了他一个惊喜。

“咦!”

步练师惊讶一声,打量着手中那一抹绣有蝴蝶纹的墨绿色蜀锦。

“怎么了?”

霍峻从榻上起身,走到步练师的身后,伸手环住纤细又有肉感的腰肢,微蹭着自家妻子的碎发。

步练师将那抹蜀锦,放到灯光下,惊叹说道:“夫君,这蜀锦上的蝴蝶栩栩如生,羽翼在亮光下,颜色多变,当为绸锦之上品,襄邑织文不如也!”

霍峻望向那抹蝴蝶,却见以黄丝纺出来的蝴蝶,在跳跃的火灯下,羽翼似乎在虚幻飞舞,颜色若隐变化。

“巧夺天工!”

见多识广的霍峻,为这蜀锦赞扬了一句,感叹说道:“孔明言蜀锦官营,将可大兴。今日观之,果非虚言。”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蜀锦被豪强、士族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

诸葛亮官营蜀锦,从蜀中选出最为顶级的能工巧匠,革新蜀锦工艺,雇佣蜀中负有盛名的商贾操盘,加上诸葛亮亲自亲为,蜀锦大变样式。

蜀锦衍生出高端化,普及化。高端化,采用优良蚕丝,利用高级工艺,制作出精美的蜀锦,专门为贵族、上卿享用;普及化,采用中下级蚕丝,制作品相较差,但却产量极大的蜀锦。

其中采纳的霍峻的建议,贴上品牌差异化。将多重彩经起花的高端蜀锦名为经锦,这是蜀锦独有的工艺;将非巴蜀独有的纬经纺织的普及化蜀锦,名为纬锦。

在经锦、纬锦区分下,蜀锦的销量日益火热,中原的襄邑织文销量越来越差,购买的人愈发地少。

步练师欣赏蜀锦片刻,比画了几下,说道:“今夏季将至,夫君也要新办几件夏服。这端蜀锦恰好合适,妾与乔氏姐妹,为夫君做件衣裳。”

“还是夫人对我最好!”

霍峻轻吻了口步练师的脸庞,用那腻腻的声音,说道。

步练师微微抬起头,傲娇说道:“我不对你好,谁对你好!”

“哈哈!”

霍峻开心地笑了几声,功成名就,妻贤妾美,儿女皆有,他已是人生赢家了。

长子霍弋、次子霍昶;长女霍洁、次女霍汶。论算上义子霍范,如今霍峻膝下已有三子、二女。

至于刘备的话,近些年在武汉少有外出,日子稳定下来,除刘禅外,还生了三个男丁,加上义子刘封,刘备膝下五子,远比历史上更多。

家事需理,国事亦要理。

霍峻在家中磨蹭了几许,终于被刘备叫到宫府上。

亭落内,刘备与简雍、霍峻品茶。到了南方十几年,刘备盖或是被南人同化,渐渐喜欢上喝茶这一习惯。

简雍见刘备神情愉悦,露出嘴角难压的笑容,好奇问道:“今日主公为何如此欢喜,莫非有好事将生?”

霍峻为刘备倒了盏茶,笑道:“巴蜀新统人口户籍送至,梁州十一万三千四百户,益州十四万九千三百户,合有二十六万两千七百户,百姓约有一百三十余万之数。”

“此尚不含南中诸郡户籍,若合南中百姓,巴蜀当不下一百六十万余人。今兼并巴蜀,国力大增,殿下自然欢喜。”

南方各州的人口数据,在东汉时期失真尤其严重。

由于东汉以治下人口为考核数据,处于蛮夷地区的郡县为了邀功,大量谎报不能上缴赋税的蛮夷数目。

永昌郡,位于云南保山市,其管辖其余覆盖至缅甸北部。如此荒凉的地区,郡守上报户籍两百万人。

益州的巴郡地区十年间,可以出现八十万人的浮动缺口。

当时户籍上益州人口700万人,这样看永昌郡、巴郡的人口数目怎么让人相信?

故在诸葛亮的主持下,重核了荆、扬二州的人口,今下巴蜀又重核了益州人口数据。

荆、扬、徐三州人口数据多少?

在此前的核查中,三州户籍约在六十余万户左右,人口数据在三百多万。

若能彻底拿下交州、南中,深入掌握交岭、南中诸县,再算上益、梁二州,能为刘备缴纳赋税的百姓,当有五百多万人左右。

至于整个南方的汉夷数据,霍峻则是真不知道。

刘备品着茶,微叹说道:“口虽有数百万之盛,兵有十八万之众,然与曹操治下中原相较多有不足。如按孔明言,天下三分,曹操得其有二,孤得有其一。且这其一之中,南中、交州尚未归孤所有。兴复汉室,不知何时能成!”

这几场仗与曹魏打下来,即便取得不少的战绩。实际上多是借用了地利,或是趁着曹操大军远离,从而建功取胜。

如金口之战,霍峻利用水战、地利、火攻、夜袭,大举击败曹操。

合肥之战,霍峻趁着曹操远离江淮,利用水决,围点打援,分而击之。

汉中之战,陆逊守备汉中,霍峻偷击成功,利用秦岭山道,逼退曹操大军。

以上三仗除了合肥之战外,曹操属于进攻方,刘备属于防守方。接下来角色互换,则是不好说了。北魏的人口优势将会放大,而填线作战则非南汉之所长。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南中、交岭非不可取,因大战方休,曹贼在北,无暇顾及。若欲收之,遣将征讨,兵至则郡归,地民则可归置。”

“料观北方之形势,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以暴治民,主公以宽待民,此为主公之胜。主公善治军民,择机而伐,兴复汉室,大有可为。”

北伐岂是仓促可下?

寿春、襄樊、祁山皆中原之坚城,堵住南方北上中原的道路。

纵葛公用兵受制于祁山,姜维畏祁山而转攻陇西;襄樊、寿春之固,令南朝军士为之头疼。

刘备放下茶盏,笑道:“北伐从长计议之事,孤若不成,尚有子嗣。子若不成,亦有孙辈。世代北伐,终有功成之时!”

简雍不客气的打断,说道:“主公岂可轻言天寿之事,此为大不吉之语。”

“宪和所言有理!”

刘备笑而抚须,说道:“孤年岁已长,从今岁以来,多有左右劝孤立嗣。孤深思多时,欲立寄奴为太子,不知仲邈以为如何?”

霍峻迟疑半响,说道:“寄奴虽天资聪慧,但年岁尚幼。主公身体健壮,何不如再观察几载,不必早忧太子之事。”

“宪和以为如何?”刘备复问道。

简雍收腿而盘,说道:“若雍记忆无差,寄奴已有九岁左右。九岁之童,学识渐长,心智微成。主公可按霍督之语,于考察二年,越明后年,若学有所成,则可立为嗣子。”

“简君所言甚是,峻也以为如此!”霍峻应和道。

“也罢!”

刘备沉吟少许,笑道:“且按二位之言,多观望二年,再做决断。”

霍峻似乎想起什么,问道:“敢问主公,去岁言讨山越、五溪之事,孔明可有决断?”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孔明言,春时,收麦种稻;夏时,百姓农忙;秋时,收稻种麦。唯有深秋初冬,动兵不伤农时。故孔明欲在秋冬之季,出数万兵马,平五溪、山越二蛮。尽量于春耕前,息兵罢战,以免耽搁麦收。”

闻言,霍峻微微颔首,感慨说道:“似孔明这般用兵,何言征战伤农乎!”

诸葛亮与寻常将领最为不同之处,他作为执政者,行军作战,往往会考虑到农业生产,再制定方针作战,减少战争带来的伤害。而这也是霍峻与他论战的时候,敬佩诸葛亮的地方。

ps:北魏南汉的人口比在2:1,如果想书友想了解我推算的数据,或是有异议,周府可以发单章聊下具体数据来源。

当然也欢迎书友贴出异议数据,互相探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5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