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73章 议南北之事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建安十年,八月,易水。

曹操驻马于丘坡,观易水南北侧,人烟稀少,坟堆处处,叹息一声,对左右说道:“天地间,当以人为贵。孤征讨幽燕得归,深思念来,天下为何有君?因为牧民而立。故无民则无君,无君则无吏。”

“幽燕处边疆塞外,受乌桓胡人袭扰,又遭袁氏荼毒,今当庇护百姓,令其休养生息,免兵戈之苦。”

曹洪吹捧,说道:“明公仁德,爱惜河北士女。今驱除乌桓得归,幽燕可得安宁。”

有了曹洪的开头,众人没有扫兴,亦是应和几句,让曹操心中颇是舒坦。

许褚疑惑地挠了挠头,他在曹操身侧多时,总感觉主君说的话,与做的内容有出入。

去年他随主君征讨袁谭,河水冻结。主君征调百姓凿冰破冻,百姓惊吓而走。主君大怒,言不接受百姓的归降。

不久,有逃亡的百姓过来自首,主君对他们言:‘接受他们的自首,则违背军令,必须杀了他们。让他们回去躲藏,不要让官吏抓住。’百姓感恩戴德地离去,却在不久后被官吏抓住,一一处死。

主君若真珍惜百姓,不应该免其死罪嘛?

心中疑惑归疑惑,许褚却没说出来,他虽是憨厚,但不是傻子。话少不乱说,这是他能成为曹操心腹侍卫的关键因素。毕竟若是乱说话,他就怕主君又来招,孤好梦中杀人,到时候自己反抗不是,不反抗亦不行。

“报!”

斥候从远方奔驰而来,下马说道:“启禀司空,江淮急报。”

“念!”

“霍峻占据京口城,率水师入笠泽,与江左水师大战,借东南风向,火烧败之,周瑜、陈武等将战死。刘备、刘琦大军渡过松江,围困吴县。孙权内外受困之下,献城率军归降,今江左已尽归荆州。”斥候说道。

闻言,众文武议论纷纷,曹操亦是脸色一变。

岁初,他斩杀袁谭,平息青州海滨,焦触、张南在幽州反叛袁熙、袁尚二人,驱除二袁至塞外。不久,赵犊、霍奴掀起幽州叛乱,斩杀焦触、张南二人,联络二袁。

曹操只得率大军北讨赵犊、霍奴二人,驱除入寇乌桓。斩杀二贼,继而威服太行,张燕率众十余万归降。兵威赫赫之下,曹操回师邺城,欲厉兵秣马,彻底威服河朔。

不料江左这么得不抗揍,即便自己派出臧霸在江北拉扯兵力,孙权、周瑜二人还是抵抗不住刘备、霍峻二人的进攻。不到半年,吴会尽归荆州所有。孙策病逝,整个江左乱成散沙,那些孙氏郡守被打着,一个一个往自己这边跑,真就打仗不行,享福第一名。

自己解决了河北袁氏,吴楚冒出了刘氏。若非刘氏内部存在问题,刘表老迈,二子争位,刘备心存不轨,估计自己又会是坐卧不安。

程昱捋着胡须,说道:“明公,刘表地跨江汉,拥兵十万,已是大害。今得江左,地有千里,据江而守。今虽立足不稳,但时日一长,必为中国大患,不可不平。以昱之见,明公不如厉兵秣马,挥兵南方,征讨荆州。”

“征讨荆州?”

曹操握着马鞭,皱眉而思。

“正是!”

程昱说道:“今河北初定,张燕归降,二袁入塞,西北暂归,中国已无大忧。若让吴楚合一,拒江自保,以舟舸为马,届时则难下之。今需趁江左人心未附之际,兵卒寡少之时,率军南下,以征荆州。”

曹操目光看向不断咳嗽的郭嘉,问道:“奉孝以为何如?”

“咳~”

郭嘉咳嗽几声,喘气说道:“明公,嘉以为短时之间,刘表不足为虑,但长久之后,嘉恐吴楚为我军心腹之患,难以制之。”

“可否细说!”

曹操下马,示意侍从给郭嘉拿交椅,说道。

郭嘉坐在交椅上,深呼吸说道:“刘备身有雄才,能得人心。霍峻善用兵法,兵略超群,世之名将,荆州得江左,多赖此人。张飞、关羽、甘宁、赵云此皆万人敌也。”

“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深难测。嘉观之,刘备若合江左之力,拥刘琦争荆州,并吴楚之力,据江而守,当为中国之敌也。且朔江而上夺益州,全据大江,又可下纳交州,得四州之地,乃公心腹大害。”

“江南四州虽是地广人稀,但中国以来多征战,户口不富。中国虽胜人和,但大江辽阔,非大河可比,可得地利。故嘉以为河北初安,可争江左,不可纵敌坐大。”

曹操难以理解,说道:“刘表坐襄阳,今大兵入南阳,可借骑卒之利;争夺江左,恐无水军可用。”

郭嘉摇了摇头,纠正说道:“明公莫非忘记官渡之事乎?刘备据徐州反叛,袁绍跨河击我。”

曹操猛地醒悟过来,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刘备杀车胄,占据徐州反叛。众人都说需要先打袁绍,当时他却看出袁绍的优柔寡断的性情,果断出兵,灭了刘备,进而全心全意地征讨袁绍,方有官渡之胜。

今之想来亦是如此,刘表病卒之间,刘备野心勃勃。自己打荆楚,刘备必然率兵支援;自己若击刘备,刘表无心东顾,当不会出兵支援。

牵招沉吟少许,说道:“启禀明公,刘备虽是虎狼,却是远虑;塞外二袁尚在,实乃近忧。河北幽燕得袁氏之恩者不少,明公举兵南下,恐二袁引乌桓胡人入塞,袭扰幽燕,图谋中国。”

曹操打量着牵招,眯眼笑道:“幽州已平,子经何故如此忧心?”

牵招垂眼下视,拱手说道:“招久历边塞,深知乌桓之害。昔袁绍为败公孙瓒,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号。又予宗人女嫁蹋顿为妻,得乌桓之力,败公孙于易京。”

“蹋顿其人,乃丘力居从子,骁武异常,习汉人之法,据辽西之土,威镇百蛮,操练弓马。其常有效匈奴冒顿和鲜卑檀石槐之意,边塞胡人亦比为匈奴冒顿。今蹋顿得二袁相助,必袭幽燕,入寇河北,掠夺百姓。”

曹操疑心渐渐散去,笑道:“奉孝以为子经所言如何?”

郭嘉咳嗽一声,说道:“启禀明公,子经所言有理。二袁虽入塞外,但图谋中原之心不死。今刘备初下江左,渐有做大之感。南北皆有危害,且观明公如何定夺。”

曹操伫立于山丘上,叹息道:“若将二袁与刘玄德相比,实乃狗与龙凤相比,有天壤之别。刘玄德能服于人,不甘居人下,江左迟早归其所有。今若不讨,我心难安。”

“袁氏荼毒河北,二袁勾结蹋顿,盘踞塞外,今若不灭,我心亦是难安。今南北取舍,孤甚难取舍啊!”

踱步些许,曹操说道:“让人书信与荀公,询问其意。”

“诺!”

侍从退下不久,又一名斥候急驰而来,说道:“启禀司空,荀监军(荀衍)发来急报,并州刺史高干阴谋反叛,擒拿上党太守,派兵拒守壶关,遣兵突袭邺城,被邺城大军击败。”

曹操拿过书信冷笑一声,说道:“果不出孤所料,高干因事急归降,今二袁初有根基,便举兵复叛,实乃愚不可及。”

说着,曹操将书信随手交给郭嘉,沉声说道:“命乐进、李典二将率兵攻壶关。又令司隶校尉钟繇率西北诸将,入河东讨高干。孤率大军从河北入太行,破并州。”

“诺!”

曹操对左右众人,笑道:“且擒杀叛将高干,为天子正旦贺。明岁可征刘备,且于明岁正旦降俘许昌。”

曹操的言语暴露了他的心思,相较于二袁,曹操更想征讨刘备。毕竟刘备给他带来的心理伤害太大了,好不容易真诚一次,却被刘备骗人又骗城。

“明公威武!”众人拱手称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3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