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67.第265章 纷纷而至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265章纷纷而至

十二月,霍峻从公安出发,星夜兼程,花费了数日,比刘磐、刘先二人更晚抵达汉寿。

抵达汉寿之时,已是黄昏夜幕。霍峻领着丁封、蒋济二人入城歇脚,准备于次日早晨拜见刘琦。

然疲惫数日的霍峻,却不得安歇,初入汉寿官邸,刘磐便率先找上门。

大堂前,刘磐佩剑而立,见到霍峻匆匆而来,问候道:“仲邈!”

“刘武陵!”

霍峻笑容盈盈,抬手说道:“国安将军实乃稀客,请入厅堂。”

二人趋步入堂,刘磐见左右有人,说道:“今议要事,不知仲邈能否屏蔽左右?”

霍峻向蒋济使了个眼色,蒋济明白意思,佯装从小门而出,实则躲到罘罳后。丁封作为霍峻的侍卫,持刀出门,在门口护卫。

坐在榻上,霍峻见刘磐欲言又止,说道:“国安将军,有话请讲!”

刘磐迟疑少许,说道:“仲邈,可知今下荆楚之事否?”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峻岂能不知,使君患病在榻,唤我等而来,便是商议嗣君之事。”

刘磐心稳了下来,说道:“我较仲邈早入汉寿几日,能知使君心中忧思。使君以为长公子长于妇人之手,性情柔弱,难掌荆州军政,深为此而忧虑。”

“国安以为如何?”

刘磐沉吟少许,说道:“公子多听袁夫人之语,而袁夫人寡闻少谋,为人善嫉。今若让长公子执掌荆州,需劳你我用心辅佐。”

“可有其余人选?”霍峻明知故问道。

刘磐略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说道:“除长公子外,使君意属磐也!”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使君族人稀少,左右观之,膝下唯有二位公子。二公子年幼,不谙世事。今时观之,国安将军既为使君从弟,使君有立将军之念,亦是正常。”

刘表单骑入荆州,南下的族人亲属帮衬的不少。侄子有刘磐、刘虎,外甥有张允。然在那几年间,侄子刘虎于樊城因病去世,张允与蔡瑁一起狼狈为奸,刘磐跟随刘琦南下江东。

在刘表的去世后,襄阳归属曹氏。除了妹妹及妹夫王凯南下,其余亲戚族人全部跟了曹操。今时刘琦身旁除自己的子嗣外,唯有妹妹刘氏、堂弟刘磐这两个至亲。

听霍峻如此言语,刘磐心中欣喜,说道:“不知仲邈于荆楚之事,有何见解?”

刘磐问得隐晦,但霍峻岂能不知他的想法。今夜刘磐前来,无非是想得到霍峻的认可。一旦得到霍峻的支持,刘磐又凭借自己手上的兵马,继承刘琦的位置,可谓是轻而易举。

霍峻心有思量,笑道:“国安之意,峻已知晓。然此事关荆楚安危,峻不敢轻易妄言。待明晨,峻见过使君,或许方知深浅。”

说着,霍峻向刘磐拱手,沉声说道:“国安将军可先回,无论如何,峻绝不会辜负使君厚待之恩。”

霍峻虽让刘忠持鞭去见刘备,但不代表他会无条件帮助刘备。毕竟论恩遇厚礼,刘琦给他的更多,若不报答刘琦,他当于心难安。

“善!”

闻言,刘磐也知霍峻的意思,起身告辞说道:“若仲邈助我,磐绝不辜负仲邈。”

“国安将军,慢走!”

刘磐趋步出府,没有得到霍峻的承诺,心中略有郁闷。

门外,熊翰见刘磐出府,上前问道:“将军何如?”

刘磐摇了摇头,郁闷说道:“霍峻不曾答应,仅是让我先回,他要待明日见过使君。”

熊翰长叹了口气,说道:“若有霍仲邈相助,大事将可成也。今霍峻不应诺,将军当拜访潘治中,看能否得到潘治中帮助。”

刘磐点了点头,说道:“汉升已答应助我,今时若能得州府士人支持,继任荆州,当是易尔!”

且不言刘磐又去拜访其他人,霍峻在送走刘磐后,侍从又来报,言王粲、王凯、潘浚三人拜见。

霍峻未与蒋济聊上几句,便让蒋济退入罘罳后,让三人入堂。

“仲邈!”

“诸君!”

几人互相拱手行礼,互问几人近况。

王粲入席而坐,拱手问道:“仲邈可知汉寿之事否?”

王粲相较于几年前,如今少了几分轻浮,多了几分沉稳。

“嗯!”霍峻答道:“怎能不知,峻入汉寿便是为此而来。”

“那仲邈可知使君患病以来,府上州吏议论言语否?”王粲说道。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初至汉寿,峻岂能怎知晓州府士吏言语。”

王凯与王粲对视了一眼,苦笑几声。

王凯面露愤懑,气闷说道:“桓阶、傅巽等曹氏降人,私下言语商讨今使君病故,后继之人难选,倒不如归降曹操,可让子嗣恩享富贵,亦可让天下一统。”

霍峻笑问道:“真有此事?”

潘浚点了点头,无奈说道:“真有此事,那大概是桓、傅等人的玩笑之语罢了。”

霍峻笑了笑,不可置否。毕竟多少真心话是从玩笑话里说出来,今桓、傅等人看似挂念曹操,倒不如说他们不看好荆楚这条船。

“可有其他言语否?”霍峻问道。

“有!”

王粲捋着胡须,说道:“府上有杂乱言语,言可让玄德公入主荆州,执掌扬、荆二州,与曹操隔江对峙。即便不能中兴汉室,亦或能割据江水。”

说着,王粲皮笑肉不笑,说道:“然此事多有荒唐,玄德公入住荆楚,使君及使君子嗣如何处之?且使君怎愿将基业交予外人。”

将基业交予外人,历代以来少之又少。

将陶谦让徐州之事与此并论,实则差距甚大。陶谦可非三国演义中老好人的形象,其心怀大志,又通武略,为人精于算计。在徐州期间,为了掌握大权,提拔亲信,打击地方士族。

在陶谦去世之时,刘备真正得到手的郡国仅有下邳、彭城等两郡国,其余琅琊、广陵、东海各有势力盘踞。彼时接手的刘备,不仅要面对南部的袁术,亦要面对西面的曹操,群虎窥视,手中仅有二郡。也就是说陶谦那时候看似将徐州让给刘备,实际上是将烂摊子交给刘备。

今时刘琦治下有十余郡,幅员辽阔,甲兵十万,百姓数百万口,荆楚多郡皆完好无损。拿陶谦之事类比,怕是难以比较。

霍峻似乎感受到王粲的深意,问道:“使君是否知晓府中言论杂语?”

王粲微微颔首,说道:“岂能不知,使君患病卧榻,唯恐荆楚生乱,时常召我等询问。”

霍峻沉吟少许,问道:“那不知诸位前来,所为何事?”

潘浚向霍峻拱手,说道:“我等得见仲邈,乃是欲问仲邈意下如何?”

“那诸位之意如何?”霍峻反问道。

潘浚面露纠结之色,说道:“今大争之世,主上若是暗弱,怕仅能自保,难行进取之事。今使君久不定长公子,则是长公子柔弱,难成大事。”

“那以国安将军为荆州牧何如?”霍峻试探问道。

潘浚眉目微皱,说道:“国安将军虽是骁勇能战,但寡有谋略。仅能为将,而不能为君。若二者相较优劣,国安将军或为继任者。”

霍峻面露笑容,说道:“既然有继任之人,诸君又为何忧虑?”

顿了顿,霍峻环视三人,笑道:“莫非三位与桓、傅二人相同,欲劝使君归曹;亦或是从其他人言,邀玄德公入荆州,掌握大权。”

王粲微叹了口气,说道:“荆楚之事,事关江左。而吴楚之事,事关天下安危。我等今下难有恰当人选,欲观仲邈之意。”

说着,王粲开玩笑说道:“若实在不行,倒不如让二公子上位,我等辅佐其至成年;亦或是借玄德公至荆楚,让玄德公替使君代掌荆楚之事。”

霍峻看了眼王粲,说道:“今天色已晚,诸君不如且回。待峻明晨见过使君,或许方知深浅。”

见霍峻如此言语,三人只得告辞离去。

待几人走后,蒋济、丁封趋步入堂。

年轻气盛的丁封甚是不平,嚷嚷说道:“刘磐何德何能成为荆州牧,他能上位?那将军名声之高,军略之强,岂不是也能出任荆州牧。”

“不可胡言!”霍峻呵斥说道。

蒋济见霍峻无此意思,说道:“不可在外胡言,将军身受使君大恩,岂能行此背逆之事。即便将军有此念,刘磐、刘先也不能答应,且刘备亦会引兵击之。”

借刘琦病逝自立,霍峻几乎没想过。别看他如今名声之高,令人推崇,又手握大军,实际上很大部分来自刘琦。

如果他背叛了刘琦,很多东西都会离他而去。且群雄势力逐渐确定下来,霍峻出身仅是豪强小吏,哪有什么士族人脉关系。今想反客为主,名声不仅会臭,也会遭多方围攻,最终败亡。

若到东汉末年初期,群雄纷争之时,凭借时机割据一方或有可能。

丁封挠了挠脑袋,唯有傻笑。他作为丁奉的弟弟,在丁奉出任羆虺军将领后,便接替兄长的职责,负责保护霍峻。

蒋济见霍峻踱步深思,问道:“将军之意是?”

“明晨之时,我当拜见使君。向使君分析抉择利弊,陈述其中利害。”霍峻沉声说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8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