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91章 彼之道,还之彼身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建安十一年,冬。

有了刘琦、刘备的支持,霍峻率军士及水手六千人,携带大小船只两百余艘,在江左商贾作为向导的情况下,出长江口,沿着海岸而行。

自春秋起,华夏先民便有航海的历史,但由于造船技术的不足,他们只能沿着海岸而行。凡遇狂风暴雨,船只则必须靠岸停泊,以免发生侧翻倾覆。

即便是在造船技术不足的情况下,江左与辽东半岛、朝鲜三韩也存在经济上的交流,如南方的陶器、漆具等物通过海路,传到辽东半岛及三韩地区。

但由于漫长的辽东海路,江左商贾更多沿着海岸线到徐州,将特产贩卖于徐州商贩。再让徐州商贾转一手,在山东半岛上船,沿着两个半岛间排列的海岛逐一航行至到辽东。

长久以往下来,这条从江东出发,历经淮河海岸,抵至东莱;再从东莱出发,前往辽东的海上商路逐渐成熟起来。航道、季风、洋流、天象等航海经验知识,被商贾船夫所掌握熟悉。

在大海间航行,风浪远超长江流域中的风浪。那些没有龙骨的舰船,在风浪中带动下,船只倾斜幅度大。那些龙骨的战船因有龙骨支撑,船只更为平稳。

从京口出发,走海路至郁洲,海路近有千里之遥。霍峻所率舰队在向导的指引下,出于安全考虑,昼行夜泊,花费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抵达郁洲。

郁洲内并非没有人烟,霍峻在登洲前,命陈越率先上岸占领郁洲,降服洲上的百姓,进而霍峻才敢命全军上岸停泊。

郁洲海滨上,二百余艘船陆续停靠在天然的河港内,水手军士各司其职,不是在修缮码头,便是在修筑营地。

霍峻从龙骨艨艟上下来,踩到结实的河滩上,让习惯了漂浮的霍峻甚是奇怪,多踩了几下地,方感土地的真实。

冬季的海滨冷风呼啸,让人不由裹了裹身上的棉服。

霍峻眺望四周,说道:“此便是郁洲否?”

糜芳似乎颇有感触,说道:“此便是郁洲,我等眼前山峦则是郁洲山(今云台山)。每逢春秋之时,芳常乘船出海,至郁洲游玩。今离家已有十年,郁洲仍是未变。”

继而糜芳面露骄色,说道:“那时使君败于袁术之手,徐州被吕布袭取,颠沛流离至东海,那时军中饥饿,军吏人相食。其皆赖我与兄长供给家资,若无我等,不知使君那时将会何去何从。”

霍峻手抚长剑,眺望对岸,问道:“朐县何在?”

糜芳指向郁洲的西面,说道:“郁洲与朐县隔水相望,登郁洲山,可观望朐县之城郭。我军舰船入抵郁洲,恐朐县已知我军动向。仲邈需速派人攻取朐县,以免走了风声,失了先机。”

霍峻面浮笑容,说道:“峻昨夜已命俞韶率精锐千人趁机上岸,估摸已克朐县。今时见我军至此,不久将乘船赶赴郁洲。”

“咦!”

糜芳惊叹了声,说道:“仲邈用兵如此谨慎,芳倒是多虑了。”

霍峻没有时间与糜芳闲聊,说道:“朐县虽被我军拿下,但时间一久,我军动向亦会被夏侯渊探查。且昌豨被夏侯渊、于禁围攻,不知胜败如何,今当迅速进军,不可耽搁。”

昌豨任东海太守,但在霍峻出发时,刘备、刘琦委任昌豨为广陵太守,如霍峻所言,让他屯驻广陵,袭扰江淮。

说话间,霍峻拿出简陋的东海舆图,问道:“据昌豨书信所言,其在郯国城,不知郯国城与我军所在郁洲相隔多远?”

糜芳侧头看着舆图,指点说道:“郯国在朐县正西,约有二百里左右,其间皆是平坦原野,若是急行奔赴,军士轻装便携,三五日足可至郯国。”

“可有水道转运?”

糜芳回忆良久,说道:“大河多为南北走向,如游水、沭水。其间唯有小河东西而行,如石梁河,贯通沭水与大海之间。郯国城背依沭水而建,城郭如何,芳已不记得具体印象了。”

谈话间,侍从来报,说道:“启禀将军,俞将军已上岸,今请求得见将军。”

“速请!”

少顷,俞韶身披甲胄,趋步而来,拱手说道:“韶不负将军之望,已率军士拿下朐县。且韶广派斥候探查之下,已有昌太守战事消息。”

俞韶自从归入霍峻帐下,凡任何战事皆冲锋于前。在夏侯渊南下时,俞韶所统将士精锐严整,可称强军。且俞韶探查情报甚是尽心,常派斥候深入敌后。今霍峻让他作为先锋攻取朐县,实乃重用之意。

霍峻示意俞韶走到他的身侧,说道:“公礼可在舆图上指点!”

俞韶手指在舆图上的郯国城,说道:“启禀将军,夏侯渊所部率先北征东海,昌太守沿着河水布置数屯,夏侯渊难以攻克。时于禁率军后至,于河水上游渡河,侧击军屯,昌太守不敌败退而走,退入城中,已被夏侯渊、于禁二人所率万人从南、西、北三面合围。东面乃是沭水,恐是插翅难飞了。”

“何如?”

霍峻环视众将,询问道:“今已得当下战况,又知郯国城地势,可救昌太守否?”

众将却是默然无语,皆陷入深思当中。

丁奉跃跃欲试,说道:“敌不知我军已至朐县,今将军若率大军前行,行进必然缓慢,将被夏侯渊所知踪迹。届时敌军必占地势,我军远道而至,实难与敌争锋,恐会被其所败。”

说着,丁奉拱手说道:“若将军可信在下,奉愿率帐下精锐奔袭敌营。”

糜芳略有迟疑,说道:“将军敌寇兵众,结营扎寨,趋百里而争利,恐将士至敌营已是疲倦。且天气寒冷,若值雨雪,奔袭破敌,怕是困难。”

霍峻不以为意,说道:“出敌之不意,攻其之不备,此乃兵法之要。昌豨反复之人,其与于禁友善,若值势穷,恐会复归于禁。今当急行,不可慢行。且臧霸屯兵于周边,若是被其探查,我军势孤则将败矣!”

这场出海作战本就是欲趁曹军不备,奇袭救之,若让夏侯渊等人发现,这场仗也不用打了。今下敌明我暗,若不奔袭破营,岂不可惜?

夏侯渊常喜用奔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日他也回敬下夏侯渊,告诉他怎么玩奔袭作战。

说着,霍峻收起舆图,吩咐说道:“承渊所言深得我意,今且命你率本部千人为先锋奔袭敌营,且公礼(俞韶)子祭(傅肜)各率千人为后援,共破敌营。”

傅肜从刘备下江东间,作战骁勇,屡立战功,被拔为校尉。今随糜芳两千人之中,其中有一千人归傅肜统率。

“那将军呢?”丁奉问道。

霍峻大笑几声,说道:“此战有你三人足矣,行军之间,作战之中若有难调之事,由公礼负责。某坐镇朐县,以为接应。”

“这?”

三人皆是年岁不长的小将,今让他们独自行动,对付夏侯渊、于禁二将,难免有些畏手畏脚。

“莫非不敢?”

但也仅是迟疑半响,拥有过统兵数千人经验的俞韶,沉声说道:“愿从将军之命。”

“岂有不敢!”傅肜、丁奉奋然应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0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