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25章 背水列阵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相较于曹仁、曹洪随军作战的曹氏兄弟,夏侯兄弟则更多屯驻河南。夏侯惇为京兆尹,留守许昌;夏侯渊以督军校尉之职,督运兖、豫、徐三州军粮,镇守豫徐二州。

收到曹操军令的夏侯渊,与于禁统率步骑七千人,以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的神速,从下邳郡火速赶往庐江舒县。

孙瑜得见夏侯渊给兵相助,刘馥又调拨粮草,率部曲百人前往舒县拜会夏侯渊。

曹军营帐内,孙瑜态度谦逊,对着高坐榻上的曹军将领,禀告庐江战况。

那名曹军将领,高大雄壮,肩膀宽阔,皮肤黝黑,胡须密集而刚硬。然而如此魁梧的将领,眼圈却是发黑,精神萎靡。显然此人便是以神速著世,善于长途奔袭的夏侯渊。

听着孙瑜的讲述,夏侯渊微微扬起脸,以鼻子对着孙瑜,神情略有高傲。

“督军,霍峻帐下虽有万人之众,但其中六千人乃是彭泽水寇新附,可战之兵仅四千余人。庐江地势多为沟壑山丘,水流纵横……”孙瑜尽力为夏侯渊介绍战场形势,说道。

夏侯渊听着有些烦躁,打断孙瑜的讲话,说道:“你部有多少兵马?”

孙瑜也不气恼,态度谦和答道:“启禀督军,在下有兵六千人,皆善水战。”

夏侯渊摸着颌下的胡须,问道:“霍峻兵马万人行军到了何处?”

“已率大部屯兵松滋(今宿松),麾下水师进据雷池。”孙瑜说道。

夏侯渊拿过庐江舆图端详后,手指向皖水以西,问道:“可是此地?”

“正是!”

孙瑜点了点头,说道:“松滋位于皖水以西,雷池以北,丘陵纵横。若向东而行,可至皖城。皖城位于皖水、潜水交汇处,夏水上涨之际,舟船可顺水而上,进抵皖城城下。皖城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作战。”

沉默寡言的于禁,问道:“孙将军手握精锐水师六千人,何不入雷池与霍峻水师作战。”

“霍峻麾下水师舟船偏小,多以斗船、走舸为主,纵横于狭窄江湖之间。瑜与其对峙之时,曾多次派兵入雷池,与其水师争斗水域。然霍峻帐下甘宁、陈越二将骁勇,我军难得战果。”

孙瑜手指着舆图上的水域分布,强调说道:“我江东水师手握大船,纵横长江,与荆州水师互有胜负。”

夏侯渊扭头看向于禁,问道:“文则,以你之见我军当从何处进军?”

于禁手指向舆图上的皖城,说道:“督军,从夹石至皖城道路狭窄,不利行军。我军当迅速通过,率大军进驻皖水,不可让敌寇抢占险要之所。”

“好!”

夏侯渊站起身子,沉声说道:“兵贵神速,当出敌不意。黄昏出发,率军通过石亭,进驻皖城。”

“督军!”

孙瑜见夏侯渊要走,拉了下手臂,问道:“不知我军当如何配合贵部?”

夏侯渊似乎想起什么,问道:“你部今屯兵何处?”

孙瑜指向舆图上的皖口,说道:“我军屯兵皖口,居皖水下游,依山傍水,遏守大江险要。”

“那可引舟舸逆江而上,进驻皖城否?”夏侯渊问道。

孙瑜摇了摇头,说道:“我军船大,夏雨水涨,可逆江而上。今入秋季,水位下降,舟船难以逆江而上。且我军需控遏长江……”

“那伱部可出多少兵马?”夏侯渊再次打断说道。

孙瑜斟酌少许,说道:“将军需要多少兵马?”

夏侯渊扶剑而笑,说道:“霍峻上岸作战,我部可轻易破之,你出多少人马相助皆可。此战后庐江四县将归我军所有,孙将军切莫忘记。”

孙瑜脸色微涨,夏侯渊真就看不起自己所部,然而形势所逼,自己又能怎么办。

孙瑜平复心情,说道:“督军率兵入驻皖水,我军屯于皖口,两军水陆并进,互相呼应,可保安全。督军若需我部配合,瑜当率部呼应将军。”

“好!”夏侯渊打量了几眼孙瑜,说道:“如你所言即可。”

“诺!”

待孙瑜出营后,营帐内相貌平凡,身着儒服的文士,说道:“督军用兵果敢,然将军此行却是背山临江,易进难退;霍峻虽以水师上岸,然船小舟便,进退自如,济以为将军当小心为上,缓缓图之。”

蒋济字子通,刘馥入扬州后所举荐的名士。今任扬州别驾,夏侯渊南下至舒县。刘馥委任蒋济为夏侯渊督运江淮粮草,且负责借粮于江东之事。

夏侯渊闻声望去,见是文人官吏,心有不悦,说道:“本督随司空征战二十年,用兵之事岂能不知,要义在于兵贵神速而已。且我军虽背山临江,然有江东水师居侧翼,破敌有何难之。”

蒋济见夏侯渊如此回答,只得默默退了下来。他仅是扬州别驾,位卑名浅,夏侯渊能为他解答,已是看在刘馥的面子上。

……

在与孙瑜对峙的时间内,霍峻巩固完桑落戍的营垒,却没着急的进军,而是继续屯兵于桑落戍,派水师入驻雷池。

直到夏季结束,时间转入秋季,江水退却,霍峻才真正出兵。留下霍渊、高晨各领千人屯于桑落戍,霍峻率八千将士入驻松滋,后又离开松滋在皖水西岸扎营,进一步观察战场形势。

皖水从大别山脉流出,沿着沟壑蜿蜒而行,皖水两侧有多条溪流从山谷间冲刷而出,形成河谷、丘陵交错的地带,土地肥沃,便宜耕种。然随着战乱频发,河谷肥沃的土地已是少有人烟。在皖水流经过皖城段时,与发源于潜山的潜水交汇,突破山岭的阻挡,注入长江之中。

近日收到疑似曹兵南下的消息,霍峻又开始有了动作,率将校与轻骑百余人,离营十里地,临近皖水流域观察战场地形。

霍峻与一众将校驻马于皖水西岸的丘陵上,观望东岸地势。

“报!”

游骑策马而来,拱手说道:“启禀将军,我军已探到曹操确有派兵南下,且统兵之将乃是夏侯渊,副将于禁,兵马约七千余人。”

“夏侯渊?”

闻言,众将神色异常,开始窃窃私语。

高翔策马上前,忧虑说道:“将军,夏侯渊、于禁乃曹军宿将,今兵七千,多是北方敢战之兵,孙瑜兵马又有六千余众,合有一万三千余人。我军帐下兵马不过八千,且多是新卒,恐难与曹军抗衡。”

顿了顿,高翔迟疑说道:“今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不如率军引退松滋,坚守不战。”

“丰露何其如此浅薄!”

霍峻手挽缰绳,不以为然说道:“以峻观之,夏侯渊虽是军中宿将,然其独恃勇力,不过匹夫尔。于禁素以治军严谨著称,可为良将,然受制于夏侯。”

说着,霍峻举着白毦鞭,举手投足间带着自信之风,说道:“我军与曹军对垒,孙瑜顾忌江水舟船,分别把守之下,岂会全力相助。以峻观之,敌寇虽有一万三千之众,然可用兵马不过万余人,且曹军长途跋涉,将士已疲,当可击也!”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答霍峻这番言语。然而在霍峻长期出色的战绩下,众人却是半信半疑。

甘宁沉吟少许,说道:“皖水以东岸,地势平坦,利于骑卒驰骋。我军若欲与曹军交手,当引兵屯于皖水以西,据山丘扎营,与曹军隔水相望。然需警惕江东军士,其可从皖口逆水而上,与曹军汇合。”

霍峻脸上浮现笑容,问道:“雷池舟舸可入皖水否?”

“可从雷池的赤湖处驶入皖水,今江水略退,大舟难入皖水,若是小舟可逆水而上,浮于皖水之上。”甘宁答道。

霍峻微眯双眸盯着东岸,他一直引而未战不与孙瑜交战,乃是有自己的思考。一方面,在长江水战上,己方军队还不是江东军的对手;另一方面,他彻底击败孙瑜军,完成两军水上力量的逆转。

夏侯渊率兵而来,看似危机,然而也是破敌的机会。他将在龙逢彻底击败夏侯渊、孙瑜联军,用他们二人作为自己扬名的踏脚石。

霍峻扬鞭向东,沉声说道:“皖水东岸,地势辽阔,我军临水列阵,外绕车阵;舟舸从雷池入皖水,浮于江面,以为后援,必破曹军。”

“将军,临水列阵乃是兵家大忌,不可为也!”陈越惶恐的说道。

闻言,霍峻勃然大怒,说道:“飞度不识兵法之妙,岂能为将,殊不知背水为阵,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乎。龙逢之地,便是我破孙曹兵马之所。”

陈越面对发火的霍峻,低着头不敢说话。

霍峻收敛心神,吩咐说道:“今夜甘宁率小船舟舸夜入皖水,于险要之地,树立木栅,阻止江东舟舸逆江而上。”

“来日与敌作战之时,高翔、霍笃率四千精锐离水百步列阵,外以车辆为壁,内持弓弩,装备床弩,行半渡之势,诱夏侯渊来攻。”

“徐盛领本部兵马于石亭砍伐树木,以阻夏侯渊退路。”

“诺!”众人沉声应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1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