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88章 寄奴与海路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随着霍弋的出生,皖城端是热闹了几分。军中将校及郡内官吏的家眷多有登门拜访,送礼以庆府君子嗣的出生。

两汉郡守的权利远比明清的知府来得大,且霍峻手握重兵,今之鄱阳郡,除非刘琦介入,否则郡内就是霍峻一人说得算。虽是如此,但霍峻亦是有操守之人,并未过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进行中饱私囊,或是收取贿赂。

但对于人际关系往来,霍峻并未拒绝不收,而是象征性地收了一些,讨了喜头,将其中贵重的物品退还回去。对于那些豪强、士族攀附关系所送来的东西,霍峻命手下笑拒。

趁着空闲之时,霍峻给自己放了这几天假,陪了陪步练师,又与二乔厮混两三日。直到刘备从江夏回京口,路过鄱阳郡,霍峻才离开温柔之乡。

刘备看着被侍女抱回去的霍弋,笑道:“小子可爱,见人不畏,反冲我笑着不停,当是少见。”

霍峻为刘备奉上茶水,笑道:“若时间不差,夫人也已诞下子嗣了吧!”

刘备嘴角上咧,说道:“与仲邈相同,甘氏为某生下男丁。”

“恭贺使君!”

霍峻向刘备拱了拱手,笑道:“使君能有长公子可喜可贺,今峻与群下官吏亦能为之安心。”

刘备与霍峻不同,他作为派系君主没有子嗣,年岁又大,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他收刘封为子,除了拉拢寇氏的念头,实际上也有让手下官吏安心。毕竟不管刘封能力怎么样,在某种意义上他具有继承刘备的资格。

闻言,刘备不喜反忧,问道:“仲邈与孔明皆不喜封儿吗?”

“封儿颇具勇力,可上阵杀敌,调兵征战。且封儿仁孝,常有尽孝于我膝前。今时言之,备若猝亡,封儿当可继任也!”刘备说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若使君仅欲保丹阳一郡,以封公子之勇可为使君嗣子。但若使君有吞吐天下之志,封公子勇而无谋,岂能为使君之后。”

“言语若有惹使君不悦,望请见谅!”

刘备抱膝而坐,说道:“仲邈所言不无道理,你与孔明皆为我百年之计而思,我又岂能怪之!”

继而,刘备感叹说道:“封儿刚勇,若加以调教,或可用之。今小子初生,不知习性,亦不知品德,岂能料今后之事。备当注意一二,以免后人毁我基业。”

霍峻换了个话题,问道:“公子出生京口,不知使君可有取名,今又在何处?”

“其母怀小子时,仰吞北斗,备欲取小名为‘阿斗’。”刘备思索说道:“今欲让阿斗继我之位,备欲取名为禅。”

顿了顿,刘备低声说道:“为不让景升兄知阿斗,备欲让阿斗暂时寄养在孔明家中。”

寄养,京口,刘姓……

霍峻上扬嘴角,恶趣味说道:“公子寄养孔明家中,不如又取小名‘寄奴’如何?”

古人常取卑贱小名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够顺顺当当地成大,以奴为孩子的小名不少,但是寄养他人家中,让别人抚养属实少见。

“寄奴?”

刘备愣了愣,又念叨一声,说道:“刘寄奴?”

霍峻以为刘备不满自己取的小名,笑道:“此乃峻玩笑之语,阿斗小名已是甚好!”

“好!”

刘备大笑几声,说道:“阿斗小名太过福气了,恐他不成器。今加寄奴小名,却可压压阿斗福气之名。”

霍峻哭笑不得,京口刘寄奴提前几百年出现,真就恶趣味。也不知道刘禅背上刘寄奴这个小名,是否能变得靠谱些,不要只听相父话。没了相父及相父后人,全然抓瞎。

闲话聊完,刘备将话题引入正题当中,问道。

“仲邈,景升兄身患疾病,已托后事于备。今虽无立下嗣子,但子敬却以为景升兄心属伯玮。碍于蔡瑁、蒯越二人,恐襄阳士族不愿,又畏于曹操在北。为全二州之力,故暂不立嗣子。何如?”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子敬所言甚有道理。车骑将军单骑入襄阳,依仗蔡瑁、蒯越二人及襄阳等将,方据荆州七郡。福兮祸依,车骑将军犹如大木,襄阳之人是为藤蔓,二者互生,难以剥离。”

“若大木魁梧雄壮之时,藤蔓可为其用,以避虫害;若大木旦夕将亡,藤蔓反而其害,榨取滋养。车骑将军便是如此,即便欲挣脱襄阳士人,也挣脱不得。”

刘表能在乱世中空手得荆州,虎踞江汉十几年,成为吴楚霸主,并非能力不行。仅是身受束缚,自己又无军事能力,难以大展宏图而已。能自称为周文王,刘表对自己的处境及能力也有一定认知。

“景升兄地跨千里,却也受限于襄阳寸土之间,实属令人可惜!”

刘备叹了口气,转而问道:“今景升兄命某屯兵夏口,若得其军令,则起兵入襄阳。仲邈以为此布置如何?”

霍峻微皱眉目,说道:“蔡氏把持内外,我恐车骑将军病危之时,即便欲唤使君入襄阳,怕亦是不能传令入襄阳。”

“那当如何是好?”刘备问道。

摇了摇头,霍峻坦然说道:“今别无他法,只能麻烦子旋(王凯)为我等努力奔走。”

幸亏霍峻拉拢到王粲南下江东,以亲族的身份拉拢王凯,否则王凯怎愿帮助江东传递机密。若王凯都被蔡瑁、蒯越等人驱逐出襄阳城,刘琦、刘备将耳聋眼瞎难知襄阳内部之事。

“蔡瑁、蒯越心怀鬼胎,唯靠我等自我谋略,依仗江左之士,抵御强寇。”

刘备抿了口茶,感叹问道:“江左初下,并不稳固,所幸乌桓大举入寇,曹操北上柳城。否则曹操全力南下,胜负将是两说。”

说着,刘备迟疑少许,问道:“仲邈,今曹操北上柳城,你以为当下我军可趁势用兵否?”

“欲袭扰北方可行,但若欲取城郭恐是不可。”

霍峻解释说道:“曹操虽北上征讨柳城,但知我等在南,必有兵马布防。如那夏侯渊北上征讨昌豨,但泰山诸将亦有在险要布防。且曹操又益兵合肥,合肥非轻易所能克。”

不仅于此,当下江左需要时间,除了让百姓休养外。亦需要让新兵训练,打造战舰,铸造兵甲。毕竟举大兵北上,能否破城不好说,但破坏江左节奏是肯定的。

刘备放下茶盏,笑道:“备不欲取江北城郭,而是思能否袭扰中原。且那昌豨因我等反叛,今被夏侯渊征讨,就不知能否救之。”

说起来昌豨也虎,当初刘备与他联系上,让他不要轻举妄动。结果昌豨见夏侯渊南下,徐州空虚,直接举兵反叛。他这一举兵反叛,某种意义上,也解了江左的兵威。

霍峻思索半响,说道:“或是可行,且容峻思索几日,若有所得某当赴京口。”

“可!”

刘备似乎想起什么,好奇问道:“我听闻仲邈命人寻找知晓辽东海路的商贾,可是如此?”

“正是!”

霍峻微微颔首,承认说道:“峻曾听人言,江左距三韩仅有千里之遥,去辽东有二三千里之海路。今若能开辟海路,得以连接辽东,我江左可向辽东购买马匹,充我江左骑兵之匮乏。”

“咦!”

刘备面露惊讶,说道:“备本以为是谣传,却不料真有此事。江左通往辽东,某今方知此事也!”

ps:今天有事,无更了。还欠盟主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