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55章 援壁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申时时分,清晨出发的荆州水师,在江水顺流的帮助下,抵达牛渚水域。烽火台早已被霍笃手下接管,并为荆州水师寻好停泊的港湾。

踏上牛渚的众将,见到早已被自己军士夺取的烽火台,皆是目瞪口呆。

胆大如牛的甘宁,微张嘴巴,表情震惊,说道:“这烽火台不是敌寇的吗?”

咽了咽口水,甘宁说道:“今怎么落入我军手中,莫非都督早已命人劝降牛渚烽火台?”

丁奉观望左右,不可思议说道:“都督莫非神人,我军兵马未至,烽火台便被我军拿下。”

“哈哈!”

霍峻与蒋济对视一眼,二人大笑不已。

蒋济捋着胡须,说道:“都督昨日能布置行军,说明牛渚至京口百余里将的烽火台已尽被我军夺取,诸位见事怎如此之晚?”

“今日清晨,我军出发之际,霍中郎便奉都督之命,打扮成曹军运粮船队,骗袭烽火台诸台。”

说着,蒋济目光带着敬佩的目光看向霍峻,说道:“至于其中布置,都督早有谋划。无论是高中郎撤离濡须口,还是霍中郎调至舒县,亦或是都督佯作沉迷女色之貌。今之种种,皆在都督预料之中。”

闻言,甘宁、高翔、陈越等人皆倒吸一口凉气,继而他们看向了自家都督。只见其单手扶剑,肩披随风而卷,身姿挺拔地立于岸畔,目光远眺江水,宠辱不惊。

刹那间,众将对霍峻心中的敬仰之情骤然而升,用兵如神,布局深远,令他们叹为天人。

都督就在他们的眼前,调动布置他们也能知晓,但他们真就没猜到自家都督的谋划。他们居然还天真的以为都督真就沉迷女色,不能自拔,殊不知小丑是他们自己。

性情桀骜的甘宁拱手称赞,说道:“都督之用兵,世人莫能及也,唯孙、吴方可比之。”

霍峻嘴角微微上扬,手微甩披风。在江风吹拂下,披风飞扬,更显他的英武之气。

醉卧美人膝,千里夺烽台。既要又要的事,在他手中完美的做到了!

“都督真乃神人也!”

蒋济领头拜之,众将继而随后拱手齐呼。

霍峻凭空虚扶众将,笑道:“峻之用兵岂敢比及孙、吴二人。且今仅下牛渚至北固山烽火台,京口城坚难克,将赖诸位奋勇作战也!”

“请都督吩咐!”众将答道。

霍峻遥指巢湖,说道:“臧霸兵至巢湖,今虽止步不前,但若得知我军强攻京口城,恐会渡江救之。文向率千人驾大船,驻扎牛渚,虚张声势,以吓臧霸。臧霸初至江淮,不识江水地理,今见大船,必不敢轻易渡江。”

“诺!”

徐盛拱手应道。

霍峻又东指京口方向,说道:“今诸位暂时停泊于牛渚休整,入夜随本督奔袭京口城。”

“诺!”众人应道。

丁奉迟疑少许,说道:“北固山烽火台,北临大江,山壁陡峭,难以被克。若是被其发现,我军奇袭之策则是难成。”

陈越拍了拍丁奉的肩膀,笑道:“都督于千里之外能破百里烽火台,今北固山烽火台也必有方法破之。”

在这波奇袭烽火台后,众人对己家都督的能力,再无怀疑之心。在他们眼中似乎真就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得倒霍峻。

霍峻含笑不语,仅是目光东望。北固山烽火台的夺取方法,他与霍笃商讨多次,甚至让军士也操练过数次,若不出意外,成功的概率极大。

……

夜色昏沉,十余艘舫船打着‘曹’旗,顺着江水而下,于夜间浮至京口水域。

在夏侯笃出面交涉下,京口水卒简单核查了下舫船,见全是粮草,心中也不生疑。巡逻江面的水卒佰长见夏侯笃欲连夜赶路,欲邀请船队靠岸停泊休息过夜,却被夏侯笃婉拒,言军事紧急,不敢耽搁。

通过京口水域的船队,借着明月的亮光,又在船上灯火的照明下,沿着岸边缓缓而行。

北固山烽火台,士卒张三看着近岸而行的灯火,喊道:“什长,有船队靠近。”

什长谢动眯了眯眼,说道:不用管,军士已经核查过了。夜间行船多半难行,注意动向即可。”

“诺!”

二人也不在意,北固山临江的那面,山壁陡峭,犹如刀削,难以攀爬。烽火台修筑在山上,仅是占据高处,为京口观望来犯之敌。因而台内的士卒也不足五十人,仅有二十余人昼夜交替驻守。

江浪滔滔,舫船漂浮,灯光明暗间,船队逐渐靠近北固山绝壁。

“将军!”

霍渊抬头看了眼壁高四十余米的山壁,喊道:“我军已至北固山,上面便是烽火台了。”

霍笃扬了扬手,说道:“命船上精锐士卒汇集五艘舫船上,其余士卒行船而下,不可惊动北固山上敌寇。”

“诺!”

水手将锚扔到江下,以为固定船体。但在汹涌的江浪下,船锚仅能固定船不会乱飘,但船体却是不断地上下起伏。船上熄灭了灯火,又隐藏在山壁下,恰好卡住了烽火台士卒的视线。

五艘奉命留下的舫船站满了人,约有四五百人之众,站在上下起伏的船上,站立的士卒似乎与船连为了一体,丝毫不受涛浪的影响。

“大黄弩,上飞钩。”

“诺!”

二十几架的大黄弩上装填上飞钩弩箭,那些能夜视的弩手站在船上瞄准北固山顶。

这就是霍峻苦思冥想后的方法,北固山虽险,但它却是不高,临于江边,仅高五十米左右。若有善于援壁之人,在飞钩的帮助下登上北固山不成问题。

且自古以来利用这种方法破敌之人也不是没有,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破险要关卡,曾多次徒手攀援奇袭险要碉堡。今又不是攻克敌军大营,仅是为破北固烽火台又为何做不到呢。

四五十米的北固山高度,十石的大黄弩足够将飞钩抛射上去。利用飞钩卡住山顶树木或是巨石,身体轻盈、善于攀登的士卒便能攀援岩壁而上,然后放下绳梯,接应自己的同伴上来。

“放!”

“嗖!”

在江风呼啸声的遮掩下,装填飞钩的弩矢斜射上天,身后系着长绳,犹如飞蛇在夜空中穿梭,进而抛射到北固山壁顶上。

“拉!”

在士卒大力的拉扯下,射上山顶的飞钩大部分没有钩到东西,被轻而易举地拉拽下来,唯有两根飞钩咬住树木及石头凹槽。

“上山!”

确保绳索的牢固下,矮小轻盈的二名步卒,口衔枚,负绳梯,将援壁而上。

江浪碰撞山壁,溅湿裤管,二人将绳索系在腰间,借着月光,双手拉着绳索,双腿蹬在凹凸不平的山岩上。即便踩空,也仅是略微慌张,口中被枚所阻,根本发不出声来。

在江风的呼啸声中,二人与黑夜融为一体,缓缓地援壁而上。船上的众人虽不看见二人身影,但心中却是紧张不已,能否成功皆在二人身上。

少顷,山顶上卷下两架六十米长的绳梯,梯绳上端被那二人在树木上打上死结,确保绳梯的牢固。

霍笃用脚蹬了蹬绳梯,随即领着三人登梯而上。又是六人上了北固山,继而又放下数架绳梯,让船上大量的士卒攀援而上。

“走!”

霍笃留下几名士卒看守绳梯,点起二十人向远处的烽火台摸去。

草木间,昆虫鸣叫,把守烽火台门口的两名士卒靠在台壁上打着瞌睡。两名荆州军步卒几乎同步捂住二人的口鼻,匕首划破二人脖颈,动脉血管破,鲜血飞溅而出,闷哼了几声,身体无力地倒下。

台上的张三听着台下的异动,抬头往下看了看,喊道:“李四在不?”

回应他的却只有呼噜声,张三暗骂了一声,说道:“老子在守夜,你睡得倒是挺香的。”

张三闲着无聊,继而又观望江面,却见顺江而下的舫船,观其灯火似乎少了三分之一,又仔细数了数,确实少了几艘。

“什长,船队上亮光似乎少了一些。”张三汇报道。

早已入下到台内休息的什长,仅是敷衍回复道:“说不准你看错了,怎会平白无故少了几艘船。”

张三挠头闷声说道:“我没记错,确实少了几艘啊!”

然而什长却没有回应他了,听见上台的脚步声,他还以为是什长,转头间却是一张陌生且又充满杀机的面孔。

“噗嗤!”

手中的长矛来不及动,冰冷的环首刀戳入他的胸膛当中。张三口中的‘敌袭’二字还未喊出,便已是身死。

霍笃走上烽火台,指挥手下拆卸烽火台的示警的器具,吩咐说道:“来人举五把火为号,让霍渊逆江而上率部射杀巡江士卒,且让顺江而下的船队登岸,静候都督水师。”

“诺!”

半个时辰后,江面上火把稀稀拉拉地亮起来,向北固山上示意他们已经消灭京口水域的巡逻水卒。进而又在北固山东面的岸边,点燃起表明他们成功登岸的火把。

京口城外围哨卡、烽火台尽被霍笃拿下。此时顺江而下的荆州水师,在远处得到霍渊的信号,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各部根据战前的布置,各自上岸行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6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