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12章 烧粮追击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江陵城之坚固非常人所能想象,准确而言江陵城池的防守体系非单独一座城池,而是由一座大城,外嵌套有数座江陵外围城郭组合而成。

大城即为纪南城,临江而建。在周围又有诸多小城如赤湖城、马牧城、郢城、奉城、蚌城、马头等大大小小六七座城郭,有屯民之用,亦有屯辎重钱粮之用。

关羽率四千兵马奔赴江陵,欲取纪南大城。然纪南城作为南郡治所,蔡瑁的久居之地,其由蔡瑁族弟蔡琰把守。

蔡琰,字文珪,与蔡邕之女仅是同名不同人。其素有勇力,深受蔡瑁器重。关羽奔袭而来,被外围的江津戍发现,报至蔡琰。蔡琰知晓关羽乃二刘之人,个人勇武异常,因聚集兵马固守江陵城郭,拒不出战。

蔡琰虽固守城郭,但由于关羽奔袭而来,江陵辎重钱粮舟舸多有留在外围。关羽亦不客气,转而攻取了江津戍奉城,又拿了郢城,集二城物资于江津戍,招降江陵城周围的军士约千余人,欲与蔡琰行打持久战。

但局面并未持续多久,刘备帐下斥候走顺汉水至竟陵,又从竟陵向西南而行,走扬水至江陵。

古来江陵与襄阳的联系,并不需要走长江过夏口,进而北上襄阳。实际的话,长江与汉水间有扬水作为沟通联络。

面容青涩的关平奉上书信,说道:“父亲,主公来信。”

关羽放下春秋,拆开书信端详浏览,见书信内的内容,面露怒色,沉道:“蔡、蒯二贼好生大胆,居然篡改遗命,强扶刘琮上位。又闭守城郭,向曹操纳降,引曹军南下。”

“这?”

关平微微皱眉,说道:“那岂不是长公子难以继任荆州之位。”

因关金屏嫁与刘琦之子刘溥的缘故,关羽父子与刘琦颇有往来,两家关系亦是亲密。

关羽捋着长须,感慨说道:“引曹军南下,何止是难以继任荆州之位,恐江左亦有倾覆之危。今主公携民南下,畏曹军追之,让你我父子率军走扬水,支援大军,保民安然渡江。”

“父亲,我军若撤,那岂不是放弃奉城了?”关平问道。

关羽点了点头,说道:“你且率传令诸军收拾器械、辎重上大船。”

“奉、郢二城囤积辎重过多,我军军士难以全部搬迁而走,是否需要烧毁,亦或是分发与周围百姓?”关平问道。

荆州大部分的钱粮辎重,分屯于襄阳、江陵二城。江陵城的粮草并没全部囤积于城中,还有囤积在奉、郢、蚌三城。

今关羽奇袭江陵,攻略奉、郢二城,江陵五分之二的粮草在关羽手上,约有二百万石之多。二百万石之粮,大约可供八万大军人吃马嚼一个月左右。

关羽此行虽未下江陵,但也得到了江陵城部分的辎重,可惜人力不足无法全部带走。不过烧毁辎重而走,不让曹操全得江陵辎重亦是大功一件。

关羽沉吟少许,说道:“分与百姓定然会被蔡琰复取,故不可为之。我军今时撤走,此城将归由曹操所有,当不可资敌。我军尽量带走辎重,若带不走则用大火焚烧之,不留任何辎重、器械与曹操。”

“诺!”关平应道。

待关平走后,关羽平静的面容,却流露出忧虑之色。来自中原的他深知曹操用兵之强,帐下兵马之精锐,战将之骁勇。今曹操兵入襄阳,则是声威大震,接下来的战事将关乎江左存亡。

“哎!”

……

且不言关羽奉刘备之命,烧毁所得辎重,乘船从扬水入汉水,支援刘备军民。

在蔡瑁的接应下,徐晃、张辽、曹纯、夏侯渊等将已至汉南,并于襄阳城内扎营。及入城郭,夏侯渊率军接手襄阳城防,又升帐与三将议事。

夏侯渊端坐榻上,与其余三将平起平坐,说道:“我军从许昌奔赴襄阳,奔驰已有上千里之遥,骑卒已经疲倦。今刘备携民败逃夏口,当追否?”

说着,夏侯渊环顾三将,说道:“刘备携民而走,日行二十余里,犯有兵家之大忌。渊以为今可趁其不备,军民混乱之际,率精骑追之,以败其军。诸君以为如何?”

张辽沉吟少许,说道:“典军,刘备虽携民而走,但以老革之韬略,岂能无防?辽恐其会在途中布设兵马,以挫我军之兵势。”

夏侯渊虽连败霍峻之手,但却没被贬官,反而是升官了。如在霍峻从郁洲归来后,徐和、司马俱在徐州掀起叛乱,他率督粮队击败二贼,平复徐州的叛乱。曹操那时得胜乌桓归来,念其旧功,又加平贼之绩,迁夏侯渊为典军校尉。

曹纯不以为然,说道:“张荡寇,老革帐下兵卒多是江左兵马,且其兵马不足万人,多为步卒。今为护送百姓,军士多有疲倦。而我军虽疲,但为骑卒,利则奔袭追之,不利则率骑撤之。”

夏侯渊又看向徐晃,问道:“公明,以你之见何如?”

徐晃斟酌半响,说道:“典军,晃奉明公之令督守襄樊,不得追击。然晃窃以为襄阳初下,思刘表余恩者不少。又有刘备、刘琦屯兵江左,拒不归附明公。而江左所恃之将,不过刘备、霍峻、关羽等人。”

“数人之中,唯有刘备名声最胜。今若能败之,必挫敌寇之心,亦能动摇江左军心,威慑荆楚士民。及又有朱灵、路招、冯楷三将奔取夏口,刘备兵败之下,唯奔江左。夏口能得,江左指日可下。”

徐晃的所说之语不难理解,江东之中,能征善战之将,也就刘备、霍峻、关羽等几人。其中刘备的名声最高,若能击败刘备可以让江东军士胆寒。

且刘备兵败之下,逃回夏口,又遇见征讨夏口的朱灵、路招、冯楷等将,因兵败士气低沉,大体又守不住夏口。连番受挫之下,将非常打击江东的军心,从而瓦解江东军的斗志。

闻言,夏侯渊大喜过望,说道:“公明所言实乃高见,明公心腹之患,唯袁绍、吕布、刘表、刘备等群雄。今袁绍、吕布、刘表等人已死,唯有刘备幸存于世。此战追击,若能取刘备性命,则天下可休矣!”

张辽见三人有追击的念头,拱手说道:“诸位将军欲起兵追击并非不可,但襄樊城郭谁守,江陵城池亦要有人去取。”

夏侯渊瞧了瞧几人,说道:“文远既不愿追击,可率骑卒奔赴江陵,以免江陵有失。公明奉明公之命,屯兵襄樊,然因此策由伱所献,子和可留屯襄樊,由君率骑追之。”

徐晃摇了摇头,说道:“既奉君命,岂可轻离。我屯襄樊,可由子和追击。”

子和,曹纯也。其兄乃曹仁,奉曹操之命统帅虎豹骑。曾于白狼山,受张辽指挥,率骑大破乌桓军。

“好!”

夏侯渊拍案决定,说道:“我且记上公明献策之言,子和统虎豹骑精锐二千追之,我统襄阳步卒及三千虎豹骑随后便至,以败刘备之兵。”

“诺!”

徐晃略有担心,说道:“襄阳诸将归降不久,让其随将军追击刘备,恐有不妥啊!”

夏侯渊摆了摆手,笑道:“我岂能不知,我命那张允率精锐从之。张允素与二刘有隙,勉强可用矣!”

ps:可能阳了,今天人不舒服,暂且两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0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