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96章 辟路聚群豪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及管承奉霍峻之命,持印奔走于海滨之间。王营、高歆、从钱等人在管承的劝说下,大都愿意接受霍峻的印绶,并随船队南下。

同时为了获取更高的官职,王营、从钱二人袭扰郡县。其中唯有具备正规军的背景的高歆没干劫掠民众之事,倒是让霍峻高看一眼。

但其中也有不愿合作之将,如乐安、济南的徐和、司马俱等黄巾军残余力量,概因自己的兵力不少,自视甚高,他们只愿接受印绶,而不愿率部曲下江南。

对于不合作的群寇,霍峻也并未生气,毕竟人各有志,又强迫不了他人。且霍峻的精力有限,也不可能顾及那么多人,能带走多少人就带走多少人。

利用舟舸转运,霍峻先把不愿袭扰郡县的高歆及其手下千余户带上郁洲岛。继而等候王营、从钱二人的消息,寻机将二人接到郁洲上。

期间江左舰队送了大批物资与霍峻,又转运走万余人。因高歆、管承率四千余户入岛的缘故,岛上的百姓不减反增,仍有三万余众。且人数逼近四万口,每日口粮消耗甚是恐怖,若非周围有大渔场,水军舟舸长时间捕鱼,根本扛不住这样的消耗。

霍峻到郁洲岛已有四五个月,长期下来,即便是鲍鱼、海参等珍贵海物,他都已经吃腻味了。渴望糜芳能早日辟路归来,以便他率舰队回师江左。

“咦!”

霍峻与丁奉、傅肜等巡游郁洲,却见空地上见一骑将与几名骑卒在那操练,先是手持长槊以对来人,击落二骑,继而近身缠斗长槊,又取出短矛在手,击败与自己缠斗的敌骑。作战间,左右手皆能操持矛槊,颇是骁勇。

“此为何人?”

霍峻指着骑将,问道:“我于岛上已久,怎不知军中有这等骑将?”

江东地区马匹少,连像样的骁勇骑将也少。士仁那种在刘备军中不算强的骑将,今在江东足以称道一二。否则霍峻也不会开口向刘备借调士仁,让他替自己统率骑兵。今见一人武艺比士仁强上几分,这让霍峻又怎么不为之心动呢?

丁奉瞧了瞧,说道:“此乃高歆,字麟嘉,渤海高氏子弟。袁谭帐下旧将。昔袁谭割据青州反抗曹操,为安抚海滨豪杰,遣高歆入东莱,安抚群寇。后袁谭兵败身死,高歆素受袁氏旧恩,起兵攻曹,却被张辽所败,败走不其,聚众避难于海湾。”

渤海高氏,起于东汉初年,世出官吏,太守、九卿之人亦有,如高洪、高褒、高延皆出自渤海高氏,属于是东汉上层的名门望族。

“此人骑术比你二人如何?”霍峻问道。

丁奉摇了摇头,说道:“奉善水步之战,不得骑战之要。”

“论骑术而言,我亦不如高麟嘉。”傅肜直言不讳说道

众人各有擅长,但在骑术上,二人却也认为自己不如高歆。

几人谈论间,高歆看见霍峻在前,遂下马结束操练,趋步来见。

“渤海高麟嘉拜见将军。”高歆拱手拜道。

霍峻见高歆相貌端正,体格魁梧,心有爱才之意,笑道:“麟嘉骑术过人,能使长槊短矛,世之少有。”

凡武艺出众之人皆有几分看家本领,如丁奉善掷石子,黄忠擅使回马弓,甘宁的垃圾话,赵云的大怒buff……

“歆少时习步战,及成学骑术,故长槊短矛皆能使。”高歆说道:“此乃偏门小道,难以称道。”

“以麟嘉之能,南渡江左,若不建功名,岂不可惜屈才。”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峻帐下缺一骑督,将骑三百,不知君愿效劳否?”

高歆神情不变,拱手说道:“将军浮海而救我等,歆又岂敢不为将军效力。”

“既然如此,则有劳麟嘉了。”霍峻笑道。

骑兵编制与步卒编制不同,骑五人为骑长,骑十人为骑吏,骑百人为骑率,骑二百人为骑将。从两百人以上至校尉千人,多少人则称多少将,如五百骑,则五百将。

至于其骑督,所统人数灵活,观主将给多少骑让他统率。以高歆在袁氏军中的地位,让他出任三百骑将,当是不够看,且他帐下也有数十名骑手。故而让他出任骑督,亦是能说得过去。

能得一员骁勇骑将,倒也是意外惊喜。接下来的几日,来自江左的船队又抵达郁洲,接走岛上的万余名百姓,送了一批粮草与霍峻。

同时船队也带来家信,步练师于信中,表达了思念之情,聊了聊小霍弋的变化,望能早日盼望霍峻归来。霍峻书信了一份,浅浅谈了下当前的情况,表示不日将可归家,让船队将书信带给步练师。

船队走后不久,青徐海滨传来消息,即李典、乐进率军兵入东莱、广利二郡,群寇向霍峻求援。

丁奉走入营帐,说道。“将军,王营被李典击败,昌阳城已被李典所得,其率部众逃到海滨,向我军救援。”

霍峻放下手中的书卷,平静说道:“王营得遭此败不足为奇,某让其裹挟百姓。而他却伺机图谋城郭,欲陷城裹民而走,动静如此之大,贪心不足,被李典击败属实正常。”

这些海滨群寇可非安分之人,常自以为是,霍峻赐印与他们,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听霍峻的话。

霍峻曾建议那些群寇,让他们袭扰城乡百姓,不要贪图城郭,以免徒生伤亡。建议虽是提出,但能采纳的人却是不多。

如那王营手上握有三千余户,乌合之众数千,自视甚高,以为攻略城郭简单,便欲打下昌阳城,裹挟城中百姓而走。不料在围攻期间被赶来的李典击败,只得败逃而走。

当然亦有听从霍峻建议的人,如那矣平的从钱,手有二千余户,图谋城郭外的乡亭,从二千多户发展到三千五百余户,膨胀不少。

“矣平城的从钱何如?”霍峻问道。

“从钱得知李典进犯,聚拢手下亦向我军求援,望将军能派出船只接应他们。”丁奉说道。

“从钱倒是机敏,有自知之明!”霍峻笑道:“派出船队接应从钱、王营、张述等人,送他们上郁洲。”

“诺!”

自己在青徐上折腾出的动静已是够大了,能让于禁、乐进、李典、臧霸等将集体坐镇青徐海滨,也挺看得起自己。如今也是时候接应群寇上郁洲,等待舰船送他们去往江左。

望着丁奉而出的背影,霍峻又念及糜芳,他出使辽东已有三个月,按常理而言,也应当归程,然至今未有音讯,莫非路上出了什么差池。

就在霍峻思索糜芳之时,刚出营帐的丁奉一脸欢喜地跑回帐中,欣喜说道:“将军,出使辽东的船队已经回程。”

“好!”

闻言,霍峻兴奋地站起身子,用手挥了几拳。辽东海路开辟成功,又迁回大量的百姓,此次北上赚大发了,自己亦能功成圆满的回师。

大步出帐,霍峻大声吩咐道:“子芳兄开辟海路,辛苦卓绝。今夜设宴,尽出酒水,款待归程军士。”

“诺!”

待霍峻行至码头上时,便见糜芳登岸,其虽是胡须拉碴,衣着杂乱,甚是邋遢,但脸上却是神采飞扬,笑容满面。

见霍峻前来,糜芳迎了上去,大笑说道:“仲邈,芳当不负君之托付,辟海路而来,且向辽东太守公孙康求购马匹成功。”

霍峻不似他人拱手作揖,而是上前抱了抱糜芳,感慨说道:“子方远行辽东,历尽艰辛,功绩甚高。自兄远行之后,峻日夜担忧,恐兄行程不顺。今兄归来,日后江左能有战马,半数之功皆在糜兄身上。”

糜芳被突如其来的厚礼弄愣住了,但紧接着他也听出了霍峻的担忧之情,心中触动不小。他这一路北上,虽不能说历经生死,但也能说辛苦不易。

糜芳亦如同霍峻般,用手拍了拍霍峻的肩膀,笑道:“仲邈可是趁我北上之际,大展身手,令海滨众寇尽服于仲邈号令。”

“哈哈!”

霍峻挽着糜芳的手,笑道:“借刘豫州之名,又赖群寇不顺。若是太平之时,峻那印绶又有何用?”

顿了顿,霍峻望着被人小心翼翼牵下踏板的骏马,问道:“糜兄得归,不知收获如何?”

糜芳捋着胡须,笑道:“芳及至辽东拜会公孙康,公孙康欲结交车骑将军及刘豫州,待我之礼甚厚。及某言出资购马,公孙康甚是大方,送三百匹马于我。”

“我又购得良马,但可惜船只受限,仅能再载百匹良马,今船上良马共四百匹。至于善识马性之人,能治马疾之医,芳许以重金,令他们举家迁至江左。”

“四百匹?”

“正是!”

糜芳望着从船上陆续被迁下来的马匹,笑道:“皆如仲邈所言,公马健壮并无被骟,母马年幼可以生育。”

霍峻走到身形瘦弱的公马旁,抚摸着鬃毛,问道:“此马怎如此瘦弱,精神气丧?”

糜芳摸着马儿的肋部,解释说道:“船上无法囤积过多干草,每日喂养的口粮不多,久而久之,马儿掉膘。”

摸了摸鬃毛,霍峻心疼说道:“今到郁洲岛上,好生喂养几日,然后再送往江左。以免长途跋涉,多有损伤。”

“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