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65.第363章 稻麦轮耕乃是国策!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63章稻麦轮耕乃是国策!

武陵郡,零阳。

夏末时节,零水河畔。

上任不久的零阳长张翼,身袭官服,佩剑戴印,坐于席上。虽是年轻,但神情严肃,令人不由生畏。

在左右两边,各乡亭的蔷夫、亭长向张翼拱手问好后,按照位次依席而坐。

“县君,零阳治下乡亭,蔷夫、亭长共十八人皆已到齐。”功曹荆攀拱手说道。

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人,出自武阳张氏之后。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祖父两代皆有出仕。

自刘备取蜀以来,对于地方上的巴蜀豪强、大族多有拉拢。张翼初为书佐,李严治犍为郡,为得到武阳张氏的支持,举张翼为孝廉。

在平蜀战事后,为了齐治益、梁二州,从吴楚抽调大量官吏入蜀治理。吴楚的空缺的官职,则是选巴蜀贤才出任。在此背景下,张翼被分配到武陵郡下的零阳县出任县长。

张翼挺直腰背,环顾众人,问道:“今夏收将止,不知收成如何?”

“启禀县君,得大王洪福,今岁风调雨顺,又无战事,各户人手充沛,料今岁可言丰收。”白公乡蔷夫熊航,咳嗽几声,答道。

熊航,出生桓帝时期,今岁已有六旬有余,将至七旬。年长之人于零阳县中颇有声望,多受乡人推崇。

见是熊航答话,张翼语气温和下来,说道:“丰收便好,大王下诏划分民户九等,郡守下令核查民赀,以备今岁赋税收取。当下各县皆在统计,不知诸位核查如何?”

“因马县君改任,此事无人主持。但请张县君放心,攀已命人着手核查各户民赀。不消多时,各乡亭必能上交与县君,不会耽搁秋赋收取。”荆攀配合说道。

“对!”

在场的蔷夫、亭长似乎皆想了这件事,保证说道:“请张县君放心,划分民赀之事,我等不敢忘。”

张翼脸色微沉,告诫说道:“此番上任前,蒋府君谓本官言,核查民户贫富,乃是国税大事。今岁上计前,民户贫富数目,及秋税收取,务必要筹备完毕。否则府君怪罪,必会派遣督邮下巡,望诸君谨记。”

“诺!”

在张翼的言语威胁下,在场乡亭蔷夫、亭长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纷纷立下包票。

见众人如此,张翼语气再次放缓,说道:“平赀、赋税的详情公文,荆功曹将会分发与诸位。然今唤诸君至此,有一事需要诸君配合。”

“请县君细言,我等当鼎力相助。”熊航率先说话。

张翼示意将公文分发与在场众人,说道:“大王于下诏改税之时,再次下达推广宿麦耕作之令,行稻麦轮耕之法,诸君可知此事否?”

“稻麦轮耕?”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窃窃私语。

不消多时,三旬有余的亭长冉省,开口说道:“县君,稻麦轮耕之令,三年前下达此令,我等也向百姓传达过此令,劝农于秋季耕作宿麦。”

顿了顿,冉省露出尴尬神情,说道:“然宿麦之物,荆楚寡有,多有乡人不识宿麦。后马县君从武汉买批宿麦至零阳,试图劝农劳作,然因战事四起,抽调人丁,故而耽搁下来。”

“仅此而已?”张翼质疑道。

“咳咳!”

熊航咳嗽两声,插嘴说道:“不仅如此,那宿麦口感粗糙,不比稻米。如马县君初食麦谷后,直叹麦饭难食。即便贫苦乡人食之,亦多言苦涩,疑有微毒,故轮耕宿麦之事,遂不了了之。”

三年下来,稻麦轮耕技术的推广,除了首都汉昌、鄱阳、庐江等郡有缓慢推广外,绝大部分的吴楚地区或是了解过这项政策,或是不了解这项政策。

由于南方食用稻米,宿麦几乎在南方并不流行,大部分的百姓不用说了解小麦的种植技巧,甚至不知道宿麦这种作物。然这便是农业时代的真实写照,科技传播速度之缓慢,令人难以想象。

小麦在春秋战国时便出现在中原大地,然至汉武帝时期,小麦依旧不是大汉朝的主要作物。关西之地,不喜食宿麦,关东之地,有种植宿麦的地区。

时间推至汉成帝时期,天下人口激增,关东黄河泛滥,粮草大量减产。西汉中央政府颁布文件,令关东黄泛区的地区大力推广宿麦种植,故而推广成功。

然南方不同,南方长期以稻米为耕作产物,南方人喜食稻米,对于宿麦并不感冒。

至于为何对小麦不感冒,而是缺少种植小麦的动力,在古代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的技术下。小麦煮成的麦饭,由于麸皮很厚,使得它粒食的适口感很差,完全比不上稻、粟。在北方农业社会,麦饭属于贫寒百姓所食。

直到转磨的出现,将小麦的磨成面粉,可以制作成面饼,逐渐才成为主食。然转磨研磨小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比稻米吃的方便,自然难以融入南方农业社会。

至于南方之后为什么会出现稻麦轮耕技术?

核心在于北人南下,北方带来了喜食面饼的习惯,加上人口激增,故而稻麦轮耕才在南方推广开来。

霍峻虽在皖城推广开稻麦轮耕技术,并上呈至武汉中枢。但几年间,想让稻麦轮耕技术在南方各州郡县处处开花,又何其难也!

张翼眉头紧皱,问道:“宿麦虽是难食,但若耕种下去,却能增加,百姓又为何不种?”

熊航见张翼年轻,估摸也是出自世家大族之人,解释说道:“不仅是宿麦难食,百姓种植宿麦,寡有人能收,储存又是不易。故百姓多愿种植大、小蒜,或捕鱼为生,亦或纺织绢麻。”

宿麦的难吃,耕种技巧的缺乏,经济驱动力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南汉推广稻麦轮耕的困难点。

毕竟西汉推广宿麦的成功,离开以下两个重要的原因。如宿麦在关东种植数百年的历史,多有百姓接受;关东遭遇黄河泛滥,粮食减产,出现大面积饥荒。

张翼沉默不语,他初为县长,欲行良策,却是困难重重。

冉省小心翼翼,说道:“县君,稻麦轮耕,大王并无令郡县强行推行,今不如暂时搁置,全力核查民户家赀,以免耽搁十月上计。”

“不可!”

张翼从席上起身,质疑道:“稻麦轮耕乃是国策,上利国家,下利百姓。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大的好事怎么就推行不下去?”

说着,张翼环视众人,沉声说道:“大王不让各级郡县强行种植宿麦,多因担忧官吏横行,踩毁百姓稻禾。今诸君岂能因大王无此诏,而懈怠渎职?”

“从今日开始,稻麦轮耕、平赀民户,收取赋税,此三件事必须要推进。凡有不尽力者,某亲自惩处。”

言语间,张翼见在场吏员不以为然,发誓说道:“本官亲耕麦田,必让百姓知利而后为!”

“诺!”

见张翼不似作假之人,众吏员不敢敷衍,拱手而拜,说道:“我等必尽心为之!”

待亭长、蔷夫走后,会场上仅剩张翼与县吏几人。

荆攀将巾帛奉上,说道:“县君,有关稻麦轮耕推行难点,攀尽数记于此上。”

说着,趁着张翼在浏览巾帛时,荆攀说道:“宿麦难食,口感苦涩,众所皆知。然攀听郡中上官言,以石磨磨之,可将宿麦磨碎,然后制成面饼,北人多喜食之。以攀之见,若能得石磨制饼之法,或许有利宿麦推广。”

张翼微微颔首,说道:“北人食面饼,以麦而制。然石磨之物,非等闲之家能用,多是豪强、大族珍藏之物。但君所言甚是,欲推行宿麦,不可无石磨。”

“待本官梳理一番,将以上疑难向郡守汇报。”

“诺!”

稻麦轮耕之法,初在武昌推广,一年两熟的亩产,历经三年下来,武昌农业已能自产自足。增产的粮食,得以富饶的武昌,让刘备、诸葛亮愈发意识到稻麦轮耕的重要性。

经过三年的时间检验,在刘备称王的这一年,除了革新税法外,还将稻麦轮耕确定了南汉的国策,下诏让各郡县尽力推广轮耕之法。但政策需要谨慎的推行,特别是涉及农业上。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让郡守、县官尽力推行,但不涉及考核指标。让郡县官吏,将推行过程中的困难点,汇报到中央,再根据之前在武昌种植的经验,制定细致的政策,帮助稻麦轮耕之法的推广。

像张翼这般,受上级指派,力求推广稻麦轮耕的县长,不在少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554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