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14章 恩威江汉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刘备预料大差不差,在他与曹纯交手后的两日,曹操即率三万大军抵达襄阳。若他不再早走,被夏侯渊拖住,恐会被曹操大军击败。

城内,车骑将军府。

原是刘表的主位,今已被曹操所坐,其脸色愉悦,嘴角笑容难以遮掩。

翻阅案牍,曹操问道:“荆州当有几郡,兵马钱粮尚有多少,今又分屯于何地?”

蔡瑁拘束着站在堂中,笑容殷勤,说道:“启禀丞相,荆州有章陵、南郡、江夏、长沙、武陵等七郡,户籍达有两百万之众。兵马约有七八万之众,骑卒三千,其余皆为水师步卒。斗船艨艟等舟舸当有千余艘,今分布于七郡之中。”

顿了顿,蔡瑁说道:“然江夏几县在那刘备手上,荆南四郡或不知丞相已兵临襄阳,暂未献表归附。江陵重镇,瑁不敢失,命族弟蔡琰镇守。今汉北兵马万余人,襄阳周围兵马万余人,江陵亦有万余人,合约近四万。所剩三、四万之众,分属于在荆南四郡之中。”

曹操笑容愈发灿烂,抬手说道:“德珪无需拘束,你我乃少小相识,关系亲密非常人能比。今孤至襄阳,德珪与往常行事即可。”

“来,且坐!”

“谢丞相!”

蔡瑁可不敢像许攸那般找死,直呼曹操姓名,他小心翼翼地坐到曹操下侧。看见荀攸那嫌弃的眼神,他也不以为意,只要曹操待他友善,那等闲之人的言语,又有什么关系。

曹操随意而坐,说道:“德珪深知荆州之事,孤且表你为丞相从事中郎,兼长水校尉,爵至汉阳亭侯,食邑二千户。何如?”

闻言,蔡瑁欢喜不已,拱手说道:“多谢丞相,瑁当为丞相尽忠竭力。”

曹操又环顾堂中的荆州众人,笑道:“蒯异度何在?”

“臣在!”

见蒯越风度不凡,双眸含智,曹操大笑说道:“昔刘表有赖异度入主襄阳。今孤不喜得荆州,唯喜得异度也!”

对于蔡瑁、蒯越谋划的龌龊事,外人不知,曹操深知其中困难。若让蔡瑁单独谋划,哪有今日之成功。幸有蒯越在其中谋划,曹操才能兵入襄阳。

“不敢!”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异度乃有大功,于荆楚之中素有贤名。今孤表你为光禄勋,增食邑至两千石,以为功绩。”

“谢天子之恩,谢丞相举荐。”蒯越拱手谢恩道。

曹操封蒯越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足够证明蒯越之功大于蔡瑁。

入城即封赏,曹操深知人心之重。在封赏蔡瑁、蒯越二人后,曹操又封傅巽、韩嵩、宋忠、张允、庞季、蔡琰、蔡瓒等十五人为侯爵,皆有要职提拔。

继而曹操又征辟大量士人为官,如崔钧、石韬、孟建、裴潜、和洽、杜夔、韩暨、桓阶、王肃、刘巴等亲曹士子皆有官职封赏,不是入曹操丞相府任职,便是出任县令等职。

待封赏征辟结束,曹操环视众人,笑道:“今荆南未服,刘备、刘琦割据江左,不从王命。孤欲征之,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刘巴趋步而出,拱手说道:“今丞相已下襄阳,天下将是归一。巴虽小吏,官职不显,但愿为天下而计。请命出使荆南,劝荆南四郡太守归顺曹公,助丞相从平荆楚,还南方之太平。”

曹操眯着眼打量刘巴,赞赏说道:“君是何出身,能言如此豪言壮语,世间之少有啊!”

刘巴拱手说道:“巴乃零陵刘氏之后,字子初。祖父曜为汉苍梧太守,父祥任江夏太守。”

“原是上卿子弟,勇气可嘉。”

说着,曹操转头看向蒯越,见蒯越颔首,笑道:“孤拜君为丞相掾,代孤出使荆南四郡。切不可让二刘招抚过去。”

“诺!”

刘巴拱手应道。

待刘巴出堂告退后,曹操点头笑道:“刘子初,孤略有耳闻,荆楚俊杰也!”

说着,曹操又念起江左,问道:“异度久居荆楚,与刘备、刘琦常有交际,今孤欲讨之,可有计策献上?”

蒯越捋着胡须,说道:“丞相灭袁绍,杀吕布,败袁术,降公孙。兵威已是赫赫,又奉朝廷正统,天下将是一统。江左乃一隅之地,不足为虑,越以为可行攻心之计,让江左不战自降。”

“哦?”

曹操面露好奇之色,问道:“异度可否细言?”

蒯越沉吟少许,说道:“襄阳城中有旧江左之主孙权,明公帐下又有孙辅、孙贲等江左前任太守。越以为可让孙权、孙贲等人书信至江左,劝慰昔江左旧臣归降。江左旧臣感怀旧恩,必有所回应。”

顿了顿,蒯越又说道:“刘琦身侧文武如霍峻、潘浚、王粲、韩玄、黄忠、文聘等人多与荆楚关系匪浅,且那王粲,山阳王氏之后,与丞相帐下文武多有交际。亦或是潘浚,仲子公(宋忠)乃其授业之师。可让以上友人书写书信送至江左,劝刘琦献地出降。”

“且丞相恩名远播,亦可写信与刘琦,言明君臣之义,逆顺之势,让其倒戈卸甲,献地归降丞相。至于刘备,丞相或可自我斟酌。”

“彩!”

闻言,曹操心中微喜,鼓掌喝彩说道:“异度大才!孤率兵马六十万南下,临马江水,不欲多生屠戮。若江左之人愿意归附,孤当不吝封赏。”

“丞相之威,海内皆知,江左知晓,必是胆寒。”蒯越吹捧道。

“哈哈!”

曹操大笑几声,当下的他已是踌躇满志。实际上他南下以来,不仅是蔡瑁、蒯越献城郭归降。连那张鲁帐下的申氏兄弟都带着汉中东部上庸、房陵、西城等数县遣使归降。

加上已入朝为官的马腾,遣送质子的韩遂。天下不曾归附之人唯有刘备、刘琦。至于西南的刘璋,早就在官渡之战后联络上他,继而在去年又派遣兵马三百相助。

荡平江左,便能一统天下。如此大的优势,曹操可不觉得自己会输!

待荆楚众人退下后,程昱趋步出列,拱手说道:“明公无敌于天下,兵临江水,令吴楚之人恐惧。然刘琦得刘备、霍峻之助,方克江左。蒯异度之语虽是有理,但以昱观之,刘、霍二人若不愿归降,江左亦是难附。”

“故蒯异度之语,或有可行之处,但难让江左卸甲归降。明公当厉兵秣马,招抚荆楚士卒,收荆楚之舟舸,以备战江左。”

“仲德之语,孤怎能不知。”

曹操大笑几声,感慨说道:“孤思官渡之时,袁本初写信劝抚孤帐下众人。及若孤难敌,那些人都将降城带兵归降袁本初。换之今时,江左兵马难敌孤,那些受抚之人,当能为我军之所用。”

官渡之战形势之艰难,曹操仍是记忆犹新。他在官渡战败,他几乎无反手之力,被袁绍按在地上捶,河南二三年便能被袁绍所得。而他得胜官渡,亦是打了五六年,才全部拿下河北,花了一年远征乌桓。

今时形势反转,如果曹操稍微在战场上得利,那些心附朝廷的人则会发力,或是劝刘琦归降,或是成为带路党。

“明公英明!”

见曹操心有主意,程昱也不便多说什么。

贾诩见曹操如此这般,心中暗叹了口气,念及曹操待自己之恩,又见天下即将一统,不愿曹操行弄险之事。

斟酌半响,贾诩主动上谏,说道:“明公,诩有一言,不知明公愿听否?”

曹操寻声望去,见一向沉默寡言,自己不问,即不献策的贾诩主动进谏,笑道:“文和能言,孤安能不听?请言?”

“明公昔破袁氏,又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已大,天下莫能及也。今若能用荆楚之饶,以恩赐吏士,抚安百姓,则并土荆南。荆南及附,江水共有,明公可上招益州归附,又下威江东军士。”

贾诩将心中的思考缓缓说出,其言辞甚是恳切。

“中国地广而人众,江左地广而兵少。明公多出兵马袭之,疲其兵马,军围夏口,恩威江北,不与战之。及二三年,则可不劳众而江东臣服矣!”

“文和此言差矣!”

曹操眉毛微挑,不以为然说道:“我北方之众虽不习水战,但得江汉兵马,可以用之。大江为险阻,舟舸可渡之。及渡大江,北方之众,可显兵威,江左之兵,安能及也?”

说着,曹操缓缓踱步,沉声说道:“且江左兵寡,我军兵众,其虽有水师之利,但不足以令孤畏之!”

贾诩见曹操不愿纳自己之策,也不争口舌之利,拱手说道:“明公高见!”

若是平时,曹操愿纳贾诩之言。但形势已到了当下,曹操可不愿花上几年时间去折腾江左,且还不知道贾诩之策是否行得通。

毕竟当下的曹操可是手握巨大优势,这不能用武力征服江左,他善用兵之名,岂不是有假!

而且曹操已经有五十五岁了,头疾时常复发,他渴望早平天下,从而登基称帝,建他曹氏之国祚。

“启禀丞相,夏侯渊、曹纯追击刘备失败。曹纯中刘备奸计,被其所败,帐下虎豹骑亡有五百余人,马被夺走千余匹。刘备所携数万百姓,已被舟舸运至夏口。”斥候急步入内,禀报说道。

“刘玄德?”

曹操得闻刘备之名,嘴角冷笑几声,说道:“刘备素有小计,子和中其计策亦属正常。今能败虎豹骑,看来刘备帐下兵马亦是雄壮。”

被夺走的战马千余,仅是小事。唯那死伤的五百人,伤亡十之一的虎豹骑,让曹操颇是心疼。

“罚曹纯俸禄三月,贬职留用。”

“诺!”

曹操负手背腰,望着堂内的吴楚舆图,双眼微眯,喃喃说道:“刘玄德,伱将亡于孤之手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5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