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74章 北府与水师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九月,时入秋季。

距离孙权归降过去三个月,霍峻携二乔,率大军从吴县而回。回到皖县的霍峻,除了种田、安民,继而就是着重在建设军队上。

为进图江淮,霍大都督以鄱阳郡治在江北为由,向刘琦求赐军名,号‘北府’。刘琦大笔一挥,满足了霍某人恶趣味,赐号‘北府’。霍峻这个靖北将军,又被时人称为‘北府将军’。

军号求赐后,因江左战事结束,霍峻也失去了节制两家水师的意义。特别是刘备移治京口,需要水师力量保护。甘宁率帐下二千五百人回到刘备帐下,与吕蒙形成控卫京口及长江下游水面的力量。

北府兵失去了甘宁所部,霍峻念要重新部署军队,干脆重整军中建制。

作为靖北将军的霍峻,督兵万人,新兵募兵二千余人,填补甘宁所部离军的空缺。霍笃、高翔因入江左以来,多立功勋,如霍笃奇袭烽火台,勇夺北固山,官领牙门将;高翔率水师破敌,官至裨将军,各领兵各五千。陈越、徐盛、俞韶、霍渊皆至中郎将,各领兵二千五百人……。

万人的北府军,霍大都督选出骁勇精锐千人,委丁奉为奋勇校尉,常领千人锐士。又选善骑者五百人,由士仁暂时统率。

军队编制问题初步解决后,霍峻将重心放在水师战舰打造上。从平定鄱阳水贼开始,到皖水之战击败孙瑜夺取大船战舰,又到太湖水战,由于紧密的战事,霍峻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水师战船及兵卒人员搭配上。

为了迎接未来可能会南下的曹操,彻底掌握长江制水权及制海权,霍峻聚集豫章、鄱阳二郡六百多名船匠,又募船工千余人,在鄡阳县(今都昌)建设船厂,并将多年以来思考的战船革新搬运了出来。

巾帛被渐渐摊开,霍峻与五六名船师汇聚于战船图形前。

霍峻指着斗船图纸说道:“诸位且看,我欲在斗船新设拍杆,其形制如大桅,上置巨石,以麻绳贯之,下作绞车,置于斗船船头。何如?”

拍杆,这一水战利器,从南北朝投入水战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明朝。在明朝的水师建制中,拍杆在江船水师中一度都有保留,直到火炮的进一步发展,才逐渐取代拍杆。

中国为何会出现拍杆这种奇特的水战利器,实质上是为填补江河战船缺少冲撞伤害。毕竟除了极少数的情况下,长江水战几乎都是以接舷战+远距离作战,而无地中海的撞角作战。

为了增加水战的战斗形式,将杠杆与巨石结合而成,从高处往下砸,造成敌船的倾覆或损伤。

拍杆的具体样式规格,霍峻不得而知,但凭借他前世的记忆及简单的杠杆原理,设计了一款V型的拍杆,按照在斗船上。

负责的桅杆制作的船师,仔细打量,建议说道:“府君,拍杆之物上悬巨石,头重而尾轻,船只难以转向,且有倾覆之危,可在船尾再置拍杆。斗船头尾各有拍杆,虽难转向,但可免有失轻重,致使船只倾覆。”

“可按你所说而行!”

霍峻目光看向另外一名的船师,说道:“绞车放置在甲板以下,船头开窗以辨来敌,能否?”

营造船舱的船师沉吟少许,说道:“并无难事,但船尾有舵,尾巴拍杆需安置在甲板上,但周围有起女墙,可遮挡箭矢。”

说着,船师壮着胆子,用手指向了斗船下的龙骨,疑惑问道:“某造船多年,从未见过此物,敢问府君此何物?”

霍峻见左右船师皆有惑色,解释说道:“某唤此物为龙骨,连接船首至船尾。古来江风浪大之时,常有船只倾覆。今上加拍杆,船愈重,若遇大风大浪,此船易倾覆。”

“某深思前后,以为可用良木为底,左右用船肋加固,形以尖状为破浪船底。凡遇侧风转向,亦或是逆风航行,龙骨可受倾撑,有利船只稳固航行。即遭遇大风大浪之时,船只不易倾覆。”

霍峻拿着他亲手制作的模型,说道:“海上风浪滔滔,旧之帆船入海,遇风浪则有倾覆之危,常需避风浪而行。有此龙骨船只,不仅可入江,亦可入海。周船师可为否?”

霍峻口中的周船师,乃豫章一带知名的船匠周豫,其字伯安,从祖上起就从事造船,造船功底深厚。造船厂成立后,霍峻委任周豫为掌管造船厂,以技术人员掌管造船厂。

且入造船厂分为五组,各组皆有船师负责掌管,下有船匠、船工做事。这些人计入官身,领享官俸,由江左出资供养。

鬓角已白的周豫,面露震惊之色。他造过海船,知道江船与海船的区别。在海船中船底是有V型,但并未有这样的架构。

常年的造船的他,可以隐约察觉到无论是江船亦或是海船,换上这种龙骨船,船只抗风浪的能力将会大大提升。若以龙骨船对上旧式船,其船只性能不可同日可语。

这霍府君不仅是水军大将,亦是造船大师!

周豫语气恭敬,说道:“此龙骨船,豫从未造过。但仅从府君口中讲述,窃以为可行。但其中龙骨粗细宽窄,需要深议。若轻易造船下水,恐有断骨之危。”

作为老船师的周豫凭借着多年的造船技术,依旧看出了龙骨船的名堂,他需要时间去核验斗船适配多少宽细窄粗的龙骨。

顿了顿,周豫说道:“府君,龙骨船虽可避风浪,但船底为尖,吃水颇深,可否还要营造旧式斗船?”

“旧式斗船暂时不必营造,今且营造新式龙骨斗船,头尾各置拍杆。三月之内营造二十艘,军中急需。”霍峻说道。

周豫面露难色,说道:“启禀府君,若是旧式斗船,豫三月可成。但新式龙骨斗船,豫无营造经验,三月建成恐是难办。且三月之船,仅能供两三年之用,不可久用。”

霍峻斟酌少许,说道:“准你半载,但船要多造四十艘。且龙骨亦要上艨艟。待斗船营造后,便要营造龙骨艨艟。”

“诺!”周豫咬着牙应了下来。

霍峻准备将所有老式的大船淘汰,换上具有龙骨的大船。配备拍杆的斗船将会是霍峻水师的主力舰艇。艨艟因体型庞大,缺少机动能力,除了战争需要,大部分的情况下作为将领的旗舰使用。

楼船这种大型内河船只,霍峻碰都不准备碰,除了体积庞大能装更多的士卒外,几乎毫无用处,遇大风大浪极容易倾斜,不适用于江水作战。

内河道吃水深度问题,霍峻早有考虑过,将斗船缩小尺寸即可。

实际上明朝水师亦如霍峻这么操作,在明朝水师建制中,四、五百料内河大船,几乎都拿来作将领的旗舰。二百料船只(斗船)配备拍杆,成为江水作战的主力舰艇。

又考虑到吃水问题,将二百料船只缩造成一百五十料的战船,平时配合二百料战船作战,入浅水区域则成为主力战舰。

按照霍峻的水师规划建设中,赤马(斥候)每船二十余人,冒突(突袭)每船装三十名步卒,斗船(主力)每船装六十名士卒,中号艨艟百人,大号艨艟一百六十人。根据他当前的万人水师,大小船只至少标配在三百艘左右。

ps:感谢xxc1005的盟主,加更记上。这几天连上次的盟主大佬,一起加更!

古代水师资料极其难找,我只能根据明代水师及历代水师战船去考究,编配水师编制战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56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