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19章 谋取黟山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油灯下,诸葛亮伏于案几之上,在橘黄色烛光的照亮下,手写书信。

“自襄阳一别,亮与兄长三载未见。亮于隆中幸逢明主,领三拜之请,许以驱使,今至豫章南昌,闻兄长游历吴中……”

诸葛亮入刘备帐下后,便有心为刘备招揽人才。离开襄阳前,他试图招揽石韬、孟建二人,可惜二人不看好刘备,无论诸葛亮怎么劝说,二人一心希望回到北方任官。

招揽二人失败,诸葛亮也不放弃,到了南昌,他又打起了兄长诸葛瑾及他的好友步骘、严畯二人的主意。

诸葛瑾是在孙策去世那年初到江东,与鲁肃地位相同皆是孙权门下的宾客。诸葛瑾见孙权不重用自己,与他好友步骘、严畯二人结伴游学江东,名声逐渐显赫。

若按照历史进程,他们会在近年因名声显著被孙权所熟知,进而授官任职。可惜刘备、刘琦二人率军攻入江东,孙权为战事而头疼,根本没有功夫去搭理他们。

三人又继续在吴中游历,二月前诸葛亮曾收到诸葛瑾的信件,得知三人的踪迹。今诸葛亮到了南昌,特意书信一封。在信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称赞刘备的能力及礼贤下士的风范。

在结尾上,诸葛亮高度夸赞了三人的才华,表示如果他们能为刘备效力,刘备定会重用他们三人。

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诸葛亮搁笔于案,待书信上的笔墨晾干,喊道:“来人!”

“在!”

诸葛亮将巾帛装到信囊中,叮嘱侍从说道:“战事混乱,看城中能否寻到商贾,让他们将此信件送至会稽山阴步氏,名为诸葛瑾的士人手上。”

“诺!”侍从拱手应道。

乱世当中,已无专职的信使送信,大多是依靠地方上经商的士族、豪强来传递音讯。这些地方上的经商的豪强常年经商,大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保证商品不被劫掠,同时他们兼职送信,向普通人收取费用。

山阴步氏并非会稽本土士族,而是徐州淮阴大族。然因徐州战乱,步氏一族迁至庐江。孙策进攻庐江陆康,步氏为避战火,继续南下长江,逃至会稽山阴。步氏虽离开故土,一落千丈,但是家族底蕴仍有,也在山阴渐渐生存下来。

侍从捧着书信而出之时,刘备帐下的太史亨抵达门口,拱手说道:“主公有事与军师商议,劳烦军师随亨走上一趟。”

“好!”

诸葛亮拿起案几上的羽扇,在太史亨的带领下来到侧堂。而堂内刘备早就与霍峻、徐庶二人在那畅谈,见到诸葛亮方才起身。

“元直与孔明早就相熟,不知仲邈可与孔明相熟否?”刘备说道。

“亮见过霍鄱阳!”

诸葛亮持扇拱手,笑道:“将军于襄阳之风采,亮犹记于心。于江东所建功绩,亮深感敬服。”

霍峻亦是拱手回礼,笑道:“区区之功不足挂齿。倒是孔明所献江上对颇是惊艳,令峻心折不已。若有机会,峻愿与孔明讨教一二。”

霍峻从刘备口中得知诸葛亮以南伐北的方略,却是感叹不已。国士总归是国士,他们身怀大才,岂能被因时局的改变,从而变得昏庸。

霍峻推动时代的齿轮,利用纵横手段,为刘备借到刘琦,率军入江东,行南北分治之法。诸葛亮便高屋建瓴,站在霍峻的肩膀上推演出二分天下后,北伐的路线,其观点角度不可不谓惊艳。

“不敢!”

刘备见霍峻与诸葛亮态度谦和,放心不少,笑着让几人坐下议事。

刘备取出丹阳舆图,说道:“据斥候所报,妫览、戴员二人被孙翊之妻徐氏设计所杀。且孙河虽死,但其部下士卒并无溃散,由其侄孙韶统率,建置楼橹,修理军械。朱治亦调军士进围宛陵。”

说着,刘备庆幸说道:“幸听仲邈、元直所言,否则轻易举兵入寇,恐因深入崇山而被敌所败也!”

妫览、戴员二人在杀死孙河后,知道事情败露,于是干脆起兵反叛,即派人联络刘备,又派人迎奉刘馥。可惜他们贪恋女色,非要掠夺孙翊妻妾,徐夫人趁机拉拢孙翊旧部,设宴将二人斩杀。

那时孙权已率兵回到丹阳,军士抵达宛陵城下。才刚到城下不久,徐夫人便让人拿着妫览、戴员二人的人头出城,丹阳之乱就此平息。

孙权也是无语,孙翊、孙河两个太守被乱党所杀,逼得自己率军回师,然这场叛乱却被一个弱女子轻易解决。

丹阳之乱虽然平息了,但大军已从柴桑回师,失去了与荆州军作战的先决条件。孙权采纳周瑜的意见,紧急派程普、周泰等将把守歙县,接着又派出麾下将校到地方上,允许他们自行招兵,准备在下半年进讨豫章。

刘备摊开舆图,指点说道:“孙权已命麾下将校自行募兵,恐有犯我之意。我军当先发制人,不与孙氏在水上争锋,而是进取黟山诸县,争夺丹阳郡。若得黟山诸县,我军可俯视吴郡,届时兵出黟山,可趁下江东。然黟山诸县地形崎岖,山越盘踞,不知诸位可有计策?”

刘备为何要尽快进攻黟山诸县,主要是为了占据战场的主动权,扬长避短,发挥己方陆战的优势。若让江东军率先进攻,他们将会走水路,这对缺少水师的刘备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使君,黟山诸县之中歙县最为紧要。若能攻破歙县,则黟山诸县可下。然歙县一带,山越丛生,使君若欲破敌,当招抚山越为上,不可与其结怨。”

孙策平定豫章时,从吴郡出兵逆长江而上,不曾走黟山,因此黟山之间未服的山越宗贼太多。刘备选择走黟山攻入吴郡,所面对的敌人可不只孙权,还有那些山越宗贼。若是处理不好,山越宗贼聚众成兵,也够刘备头疼。

徐庶皱着眉毛,说道:“据庶所知歙县有贼帅金奇屯驻安勒山,毛甘屯于乌聊山,此二人帐下皆有万户之众。今不如遣使入歙县以钱粮结交二部,以示我军交友好之意。”

歙县地理位置关键,拿下歙县顺着浙水可到钱塘,或是顺着歙水可抵达宛陵,处于交通要道。然而如徐庶所言,歙县也是山越宗帅最多的地方,仅金奇、毛甘手下就有万户,还不包括那些其他山越蛮夷。

刘备微微颔首,扭头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元直之语可从之,然兵入崇山峻岭之中,首要在于补给。敌寇久战对峙,若粮草断绝,我军则不战而败。亮以为元直可与潘承明居豫章、鄱阳调度,竭力征发军需粮草,以供大军。”

顿了顿,诸葛亮笑道:“主公,山越宗帅虽是作恶,然亮却有方法对之,此战亮请命从军。”

刘备微挑眉目,笑道:“既然如此,有劳孔明随军。”

“不敢!”

有了诸葛亮的保证,刘备放下心来,说道:“此战某与长公子出兵歙县,有劳仲邈保卫鄱阳水道,且率偏军兵入庐江,为大军攻略江北四县。”

“请使君放心,当不负将军之望。”霍峻沉声说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12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