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77章 抹书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夜色深沉,阴云四合,难以见月,唯有点点星辰点缀夜空。

在昏暗的夜幕中,数队步骑在火光中影影绰绰,从联合营寨中开拔,往江东军营寨而去。

领头的军队打着‘关’旗,火把如群星闪耀,旗帜高举如林,其队伍随着道路的狭窄起伏,时而拉长,时而收紧。一批批骑士从道路中间奔驰向前,铁蹄践踏地面的震动,隔着数十丈外都能感受得到。

除了这支步骑外,还有数支约千人的军队在他的东面穿行,诸部的军旗摇曳,借着昏暗的火光依稀可见‘霍’、‘张’、‘文’、‘黄’、‘苏’、‘甘’等七支将旗。

从天空往下俯视,只见关羽那支步骑结合的军队嵌入到孙贲、太史慈营寨的中央,然后‘霍’、‘张’、‘文’、‘黄’、‘苏’、‘甘’等军将孙贲大营围住,准备猛攻营寨。

联合军营寨的望楼上,刘备、刘琦、霍峻三人夜观战事,谈论着离间之策。

“这便是兵不厌诈嘛?”

刘琦望着远方的灯光,问道:“仲邈怎料太史慈会轻服来见叔父,其孙贲又会中离间之策?”

“子义信义之人,古有言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以军事为由,邀子义赴约,其怎会不往。”

霍峻脸色如常,分析说道:“此离间之策,看似简单,然终究在于人性之上。若是孙策,他必不中此计,其与太史慈有恩信之交,君臣信义厚重。但其乃孙贲,其与太史慈素无瓜葛,又有刘繇之旧事,虽能和睦共处,但事危之下,人心必异。”

离间计说实话就是放大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让一方不敢相信一方。就如霍峻所说,你把孙贲换成孙策,这计策怎么会成功。或是把太史慈换成亲弟孙辅,离间之策也成功不了。

太史慈不是韩遂,他之所以能与刘备轻服相会,不是因为他有投靠刘备的念头。而是太史慈是信义之人,以他的价值观不会去做违背仁义之事。

就如‘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所说的意思一样,对于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你骗君子说有人掉进井里,让君子去跳井救人,这不合常理,君子不会相信。但你若说有人掉进河里,君子亲眼看见,他又会游泳,这样伱试图利用手段去淹死君子,君子必然会中你的计策。

刘备轻服见太史慈若不以约战为借口,太史慈为避嫌大体可能不会赴约。

刘琦手撑在木栏上,好奇问道:“那今日夜袭能成否?”

“成与不成皆可!”

刘备扶着腰带,说道:“若今夜精锐能破孙贲营垒,其兵败走,唯剩太史慈本部,此大事将成,不足为虑也。若不能破营,则也有助于仲邈后续谋划。”

两日前,刘备轻服见太史慈之时,徐庶轻舟拜会黄祖,晓以个人利弊得失,请求他派遣精锐支援战事。

黄祖念及自己与孙权已经结下了不同戴天之仇,自己不仅杀了他的父亲孙坚,儿子黄射还杀了孙权的岳父徐琨,江夏又吞并了柴桑城。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黄祖遂派苏飞率精锐三千援助大军。

有了这三千精锐,刘备采纳霍峻的建议纠集精锐,让霍笃、黄忠、文聘、张飞、甘宁、苏飞分统千人精锐,趁夜色轮流猛攻孙贲大营。又派关羽屯兵于两军之中,多竖旗帜,多明火把,阻止太史慈的救援孙贲。

其目的就如刘备所说,其目的有二,其一,看能否攻破孙贲营垒,若攻破其营垒,太史慈将孤立无援;其二,若不能攻破孙贲营垒,则也能加剧孙贲与太史慈之间的间隙,为后续的离间计做铺垫。

毕竟你就说哪个将领能够毫无压力地扛住黄忠、甘宁、张飞、文聘、霍笃、苏飞这六名将领轮流进攻。可能这里面也就苏飞的手下士卒弱,霍笃的勇武不及那四人,但其手下士卒的战斗力却是不弱。

承受了巨大的进攻压力之下,若是太史慈受迫于关羽手下的步骑,又在黑夜当中,仓促之下不敢派兵救援。孙贲再怎么能理解,心中肯定也会生出不满。

在此情况下,太史慈收到来自刘备的抹书,孙贲又怎么不会生疑。接下来,还有其他手段等着孙贲。

听着刘备、霍峻二人的谋划,刘琦也是有急智之人,也明白了这二人的谋划,感慨说到:“叔父指挥有方,兵略过人,琦甚幸叔父相助;行三步能见五步之事,仲邈实乃国士。琦继荆州大业,必不辜负叔父与仲邈相助。”

刘琦也是深感庆幸,若没有刘备、霍峻二人的帮助,自己下江东谋取战功的目标根本完成不了。

三人在望楼上观望战事,时而听取战报,时而谈论战况。

随着战事的进行,关羽所部在太史慈营寨周围利用黑夜的优势,多明火把,鼓声大响,并且弄出夜袭的声势,吓住太史慈所部。

不过黑夜对双方有利有弊,关羽凭借吓住了太史慈,六名将领虽连番强攻孙贲,但受限于黑夜,又是诸军合作,实力难以全部发挥,还是让孙贲凭借着兵力的优势抗住了压力。

见事难见效,天色渐明,刘备命令诸部撤军。

望着陆续回营的军士,霍峻扭头对刘备,说道:“将军可写信与太史慈,以感谢其今夜相助之情,约定战期,并于书信中上多涂抹字词,需让其词不成句。”

“可!”

……

次日,天色朦胧之际,一骑从营寨中奔驰而出,故意在孙贲营前路过将书信送到太史慈营中。

太史慈着甲一夜未睡,今见敌军退走,忙完军务,脱下甲胄,准备休息之际。侍从拿着书信入帐,说道:“将军,刘备遣书信而来,言约战之事,请将军迅速回复。”

闻言,太史慈只得从榻上爬起,坐在案几前,打开刘备寄来的书信。只见其书信上字词涂抹,许多紧要地方看不见字词,难成连贯语句,唯有在书信后约定三日后决战。

太史慈皱着眉毛,嘀咕说道:“玄德公怎以涂抹书信送达。”

思索前后,太史慈还是提笔给刘备回信。但就在提笔沾墨之间,孙贲身着血迹斑斑的甲胄,气势汹汹地闯入营帐,问道:“可是刘备送书信来此,不知可让贲看看其书信谈了什么?”

若是平时孙贲不会那么在意书信内容,但是有了太史慈轻服见刘备之事。昨夜营寨遭受重大损失,却不见太史慈救援。如此重重,孙贲有了疑虑,怀疑太史慈心怀异心。

“怎么将军不愿否?”

太史慈听出了孙贲的不相信话语,叹了口气,将书信交给孙贲,如实说道:“此便乃刘玄德书信。”

孙贲翻阅书信,心中疑虑愈重,问道:“为何要在紧要之处涂抹?”

“原书如此,不知何故。”太史慈一脸茫然,说道。

孙贲抬头看去,却瞥见太史慈刚研磨出的墨水,以及准备书写的毛笔,目光打量间,又见太史慈身着内衫,像是刚睡醒的样子,心生涌出一股不妙,开始怀疑太史慈了。

“刘备转战中原数十年,素有威望,怎会将草稿送与将军。”孙贲质疑说道:“昨夜我军遇袭,将军不曾救援,在这放心安睡。贲敢问孙讨逆不曾对不起将军,今何故如此?”

闻言,太史慈心中一紧,暗道不妙。他从孙贲这句话里,嗅到了质疑的味道,又联想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看了眼刘备送来的抹书。

忽然间,他明白知道自己中计了!

“昨夜关羽袭扰我军,慈恐遇袭不敢相救。今见营寨安全,慈方敢入睡,孙豫章何出此言?”太史慈收敛表情,认真说道:“且我与孙讨逆信义相重,其虽不幸弃世,但慈亦不敢违诺。“

顿了顿,太史慈说道:“慈以为必是刘玄德使得离间计,以来离间你我二人。”

“离间计?”

孙贲念叨一声,问道:“将军何以自证清白?”

太史慈心中暗道,玄德公你置我于不义当中,今休怪慈违背信义了。

太史慈咬了咬牙,说道:“明日我邀玄德公出营相见,暗使弓箭射之,将军可于从骑之中观之。”

“好!”孙贲大喜过望,说道:“将军早当如此,使箭射杀刘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50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