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98.第296章 西取北伐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296章西取北伐

武汉,大司马府。

后院内,刘备与诸葛亮于池塘畅谈,塘中鱼儿游弋,时而冒出水面荡起涟漪。

刘备望着塘内的鱼儿,随口问道:“近来吴楚何如?”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主公逼退曹操,吴楚人心安定。料今时之后,思附曹者,当是少矣!”

“人心能安便好!”

刘备走到亭中,招呼诸葛亮坐下,说道:“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统一中国,兵威吴楚。南人多畏,属实正常。濡须口、夏口两番对峙,虽无击败曹操,但亦有扬我兵威,提振士气之用。”

不能否认,从当下曹刘之间的实力来看,刘备仍弱于曹操。且刘备拿到吴楚不久,各方面都在整合当中。

濡须口、夏口两次对峙,刘备虽未在大局上取胜,但在局部上有达到挫敌锋芒的战略目标。如此以来,曹操每次撤军,实际上都在帮助刘备巩固在吴楚的根基。

诸葛亮坐在榻上,笑道:“人心归附,然人欲多求。今时有人言,主公可借曹操兵退,进位国公。”

“国公?”

刘备心思微动,说道:“曹操今时仅是丞相,孤怎能进位国公?若孤受拜国公,恐天下士人多有非议。”

“不知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为刘备倒了盏茶,笑道:“主公何需与汉贼曹操相同,亮以为主公既是帝室贵胄,何不如进位诸侯王。”

“诸侯王?”

刘备愣了愣,摇头说道:“孤今仅掌吴楚,进位诸侯王,缺乏功绩、威名,断不可成。且会让刘璋心惧。”

刘备作为君主,又何谈不想进位帝王。然刘备可非袁术那种无脑匹夫,他知道以目前自己的情况,进位诸侯王,自己还缺少功绩与名望。

诸葛亮露出浅笑,说道:“亮非让主公此时进位诸侯王,而是以为主公可在攻略益州后进位诸侯王。彼时主公手握益、扬、荆、交四州,若仍以大司马之职理政,将何以厚待帐下文武诸将。”

刘备笑了笑,说道:“孔明之言,孤已知之。且待攻下益州后,再议此事。”

“主公,那关将军请议北伐襄阳之事,何如?”诸葛亮问道。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今当以取益州,伐合肥为上。襄阳之事,暂且押后。”

说着,刘备似乎明白了什么,笑道:“孔明恐孤允云长北伐襄樊,是以王公之事说我。”

“亮岂敢!”诸葛亮笑道:“襄樊坚固,非大兵难克。吴楚兵力受限,岂能用兵三处,皆能取胜克敌?”

关羽见张飞打下汉中,斩杀韩遂,降服张鲁,进位征东将军。且关羽又听闻刘备欲让霍峻北取合肥,故而心思也活跃起来,请求北伐襄樊建功。

刘备心思巴蜀,不愿北伐襄樊。但碍于是关羽的请求,又不太好驳斥否决。而诸葛亮担心刘备感情用事,同意关羽北伐襄樊,错失入蜀良机,从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备抿着茶水,说道:“不允云长北伐,恐其不满;允云长北伐,又恐耽搁入蜀之事。此孤为之忧尔!”

诸葛亮轻抚羽扇,笑道:“主公,巴蜀闭塞,取之不易。何不如让关将军率军征伐巴蜀,以为建功立业。”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让云长伐蜀,或是可行。然江夏战事初平,取蜀无道。且让军士休整,观时局变化,再议入蜀。”

会谈间,侍从趋步入亭,说道:“主公,马功曹已至大堂,请见主公,回禀合肥之事。”

“速请!”

“诺!”

少顷,温文尔雅的马良,趋步入庭,行礼说道:“良拜过主公,见过军师。”

刘备让侍从加张席垫,问道:“季常出使皖城,可得仲邈回应否?”

马良屈膝入座,答道:“启禀主公,霍将军言可取合肥。然却忧帐下兵马数目不足,请主公发兵援之。”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露出喜悦之色,说道:“仲邈可有请求,速言?”

马良斟酌少许,说道:“霍将军言,主公若兵多,请兵三万人;若兵少,请兵两万五千人。又别遣兴霸将军及万人敌之将助之,此将勇武当胜文长将军。”

作为刘备与霍峻沟通的桥梁,马良无疑是出色的。霍峻请兵两万五千人,经过马良的讲述,能为霍峻争取到更多的兵马,且又不改霍峻言语之意。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三万兵马可予,然求兴霸及万人敌之将~”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主公,此仲邈畏张辽之勇,求虎狼之将御之。”

“兴霸为孤水师大将,伐蜀先锋。今若予仲邈,岂不有违孤应诺兴霸之言。然此又乃仲邈之求,事关合肥战事。”刘备迟疑地说道。

诸葛亮笑了几下,说道:“兴霸善水战,伐合肥,兴霸虽可用,但却难展其之所长。以亮观之,当是仲邈以为合肥或可取,欲让兴霸东行建功。”

诸葛亮与霍峻相处久了,也能揣测几分霍峻心中的想法。霍峻与甘宁交好,今诸将思求建功,霍峻想给帮帮甘宁,让其建功立业。

对于霍峻的想法,刘备没有生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霍峻所为之事,只要不坏了大业,一切都能忍受。

“那以孔明之见,当是如何?”刘备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主公若是舍得,让子龙将军率军东援仲邈,助其攻略合肥。又言兴霸将军身负取蜀之责,难以远赴合肥。”

“孤怎不舍得,皆为国事尔!”刘备说道:“然兴霸可由谁替?”

“南阳黄汉升可替!”

“汉升?”

刘备念叨几下,说道:“孤下江左时,汉升勇略三军,然今时已过七八载。汉升渐渐老迈,不知还有战否?”

诸葛亮抚扇而笑,说道:“主公不知,汉升虽生白发,但勇略不减当年。今时不用,更待何时?容亮激上一激,让汉升将军请命出战。”

“可!”刘备抚须而笑。

“主公,益州使者王累来访,言议汉中归属之事。”侍从说道。

诸葛亮停下手中的羽扇,沉声说道:“王累言语激亢之徒,为人忠贞,当小心待之。”

刘备脸色收敛,说道:“明日召集文武议事,且于那时接见益州使者。”

“诺!”

——

次日,议堂。

刘备高坐榻上,文武左右而坐,武以赵云、黄忠、陈到为首,文以张昭、糜竺、诸葛亮、王粲为首。

王累袭儒服入堂,见刘备高坐,行礼说道:“益州使者王累,拜见大司马。”

“免礼!”

刘备神色如常,说道:“功曹千里远行至武汉,不知所为何事?”

王累奉上文书,说道:“启禀大司马,我主感谢张将军为我军攻略汉中,今时命累出使武汉,奉上厚礼,以谢大司马出兵之恩。”

左右文武皆听出王累话中的深意,今时如果刘备收下刘璋的报酬,即代表张飞所征的汉中将归由刘璋所有。

刘备翻了翻文书,说道:“刘益州送重礼为酬,孤心甚是感激。”

“不知大司马欲何时命张将军从汉中撤军?”王累打断说道。

刘备心中微恼,说道:“翼德为益州征伐,今初下汉中,益州是有过河拆桥之意否?”

“不敢!”

王累不卑不亢,说道:“我主已命二公子赶赴汉中,犒劳汉中军士。今缺大司马军令,张将军便可交接汉中,故累方与此问。”

“不知大司马何时与我益州,交接汉中?”王累逼问道。

“大胆!”

魏延震怒起身,说道:“儒生,汉中是乃我军所破,何谈归你益州所有?且今时敢逼迫我主,当时怎不敢与张鲁厮杀。”

王累伸出脖子,作出一副无所畏惧之色,说道:“累脖子在此,请将军斩首。”

“你!”

魏延见王累如此举动,气得说不出话来,手已搭在剑柄上,很想一刀剁了王累。

诸葛亮见魏延动了杀心,呵斥说道:“文长退下!”

“哎!”

魏延脸上愤愤不平,却是长吐了口气。

王累瞥了眼刘备,讥笑说道:“匹夫无仁贪利!”

“你~”

魏延的手又搭在剑柄上。

“退下!”

刘备的脸彻底冷了下来,王累哪里是在骂魏延,而是在指桑骂槐。

“诺!”

魏延见刘备开口,气闷着头坐下。

诸葛亮见气氛凝重,缓和气氛,说道:“王功曹,汉中交割之事,非仓促能下。曹操转道入关中,若知我军撤离汉中,曹操必派军南下。汉中若被曹操所夺,重夺将是困难。何不如待曹操撤离关中后,再议汉中之事。”

闻言,王累拱手说道:“多谢孔明先生为我益州考量,然汉中初遭兵戈,百姓无所安。我主已遣二公子出任汉中太守,望大司马同意。”

刘备忍着怒气,说道:“卿既如此言语,孤岂能不同意,此事由翼德与伱等细议。”

说着,刘备将厚礼退还给王累,说道:“卿可归成都也!”

“大司马?”

在王累迷糊中,左右侍从便将他带下大堂。

待王累走后,张昭趋步出席,说道:“主公,汉中不可弃,当趁曹操西行之际,发兵攻蜀,成南北对峙之势。”

被王累气得不轻的刘备,见张昭请伐巴蜀,惊讶说道:“卿能同意伐蜀?”

张昭脸色不变,说道:“昔日昭不同意伐蜀,多为主公声望而思。今益州已生戒备,若汉中交接不顺,刘璋恐会派兵驱除张将军。昭闻得陇望蜀之语,若不能速下益州,届时恐被曹操所取。”

张昭并非腐儒,亦会审时度势。巴蜀是为吴楚的关键,如果让曹操所取,将会危及吴楚。今若不趁着曹操西顾之际夺取巴蜀,等曹操平息关西后夺蜀,彼时夺蜀可就不简单了。

“卿之心,孤今方知!”刘备感慨说道。

殷观沉吟少许,说道:“主公,或可行假道伐虢之策,向刘璋言分批归楚,部分兵马留守汉中,一部兵马归途时夺取江州。时我荆楚发兵,逆江而上,破三峡,会师江州。”

刘备目光闪烁,说道:“传信汉中,让张将军拖延时间,警惕巴蜀军士。待时机至,与伯言磋商孔休计策。”

“诺!”

见机,马良趋步出席,拱手说道:“主公,霍将军言曹操远走关西,江淮空虚,合肥可取,今请兵马三万援之,且遣骁将两位助之,以御张辽、李典二将。”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今翼德兵马两万,合汉中旧部当不下三万;荆楚发兵三、四万,若益州战事起,七万兵马足矣!”

“合肥乃进取寿春之咽喉要地,不可不取。曹操远走关西,霍将军欲取,主公宜当援之,三万兵马可予。然骁将两名~”

说着,诸葛亮停顿了下,说道:“子龙将军威震江东,可为其中人选之一。然张辽素有万夫不当之勇,中国之名将,非关、张二位将军不能敌?”

“关将军坐镇江陵,不可轻动;张将军远在汉中,为取蜀计,不可动之。还是从中军另选一名将军,随子龙将军益兵江淮。”王粲说道:“子龙将军可阻张辽,何不如再遣猛将一名以抗李典。”

“不可!”

诸葛亮脸色严肃,说道:“岂能如此轻敌,张辽、李典、朱光皆曹操帐下能战善战之徒。今曹操无备,若不能攻破合肥。待曹操回援,欲再破合肥则是难也!”

捋着胡须的黄忠,不满说道:“军师,何故如此轻视我等?”

说着,却见黄忠站了起来,其身高八尺有余,体格魁梧,当为猛将之体魄。然可惜鬓发微白,令人不难质疑其还能战否!

“忠虽不才,但愿与子龙将军,益兵江淮,助霍将军破敌。”

刘备与诸葛亮见黄忠主动请战,会心一笑。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兵下江东之时,汉升勇冠三军,斩将夺旗,尽显虎将雄风。然已过七八载,孤生白发,卿也年近六旬,何谈斩将破敌?”

“恐非张辽、李典对手!”诸葛亮补充说道。

黄忠心有不忿,拱手说道:“请主公上重弓两张!”

“准!”

少顷,侍从端着两张重弓上堂,黄忠取过重弓,向刘备拱手。

继而,黄忠将两张重弓合并,右手挽弦,左手开弓。深呼吸一口气,黄忠猛地发力,将两张弓同时拉开,弓弦紧绷。

“断!”

黄忠双臂肌肉暴起,太阳穴凸起,脸色通红。咔嚓’两声,在巨力之下,重弓的弓弦尽然被黄忠徒手拉断。

见黄忠如此骁勇,在场众人倒吸了口凉气。

“主公,以为汉升可用否?”诸葛亮问道。

刘备抓着稀少的胡须,笑道:“骁勇不减当年,孤心无忧也!”

黄忠擦了擦汗水,拱手说道:“主公、军师,若仍是不信,忠可上马,让文长与我战上一战。”

刘备看向魏延,却见魏延侧头叹气,甚是羞愧。显然魏延这个小年轻,也被黄忠击败过。

“哈哈!”

刘备从榻上起身,笑道:“汉升是为孤之廉颇,今岂能不信!”

“来人!”

刘备沉声说道:“赵云、黄忠、郝普、贺齐何在?”

“末将在!”

四将齐步而列,拱手听命。

“孤命你四人率兵三万,益兵江北,受征北将军节制。”

“来人,赐霍征北假节,督江淮军事。”

“诺!”

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01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