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83章 兵马汇巢湖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丹阳,京口。

左将军府衙内,中榻无人,糜竺侧坐小榻之上,诸葛亮、简雍、刘琰、吕范、吕岱、孙邵、孙乾、赵云等十几名文武分坐。

糜竺轻咳一声,说道:“今主公不在京口,远在荆州。据霍鄱阳来信,江淮有大批曹军集结,吕虔、张郃、于禁、臧霸、孙观等部皆有在寿春出没。今霍鄱阳已率水师前往巢湖,于濡须口一带布阵结营。以诸位之见,我等当如何为之?”

霍峻在屯兵江北之后,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往寿春,探听情报。毕竟任何的曹军兵马想南下进攻江左,都要到寿春集结,无一例外。

甘宁不能理解问道:“江北有敌寇大军出没,当意谋我江左。今遣兵助之,有何疑虑?”

糜竺耐着性子,说道:“今主公不在京口,竺无调兵之权,且翼德将军身未至京口,故而为之忧。”

对于任何势力的君主而言,遣将调兵的权利皆属于禁忌,非臣子所能触碰。即便是受宠幸的诸葛亮也无兵权,仅能派遣五百兵马。

刘备离去并非没有对兵权做出安排,他将兵符放到锦盒当中,交由赵云保管。且盒内还附有书信,言明使用的权限及范围。

简雍捋着胡须,说道:“糜太守,主公留有锦盒,今有兵乱可启盒,观书信核验,用兵符调动。”

“从事且慢!”

单手扶剑的赵云,说道:“主公有言,开锦盒时,需糜太守、诸葛军师,徐主簿、简从事、张将军等五人在。少一人,便不能开此盒。今张将军还在路上,且诸位暂且等候。”

有赵云的言语,众人只得静心等候张飞。又过了半响,从黟山赶来的张飞,终于姗姗来迟。

“诸位久等了!”

未入堂,张飞的声音便传到众人耳中。继而趋步入堂,张飞坐到榻上,赵云才有所动作。

赵云将锦盒端上来,在众人的关注下,取出锦盒内的书信,亲自拆开,读道:“江左贼寇作乱,翼德将军自理,诸葛军师督之。江北曹军来袭,兵少,则佐北府将军御之,兴霸、子明归其节制;贼兵多,翼德领兵,军师督之,与北府议兵,子龙守京口。”

说完,赵云将刘备的书信让众人浏览。

“那今下兵多,亦是兵少?”简雍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贼发六军,约有三万人马,已是兵众,怎能称为兵寡。”

说着,诸葛亮拱手说道:“今可让甘将军、吕校尉率水师至巢湖,听命霍鄱阳调遣。翼德将军在京口聚兵,以观江北局势,贼众则渡江,贼寡则守城。亮前往巢湖拜会霍鄱阳,与其商讨军略布置。”

“那劳烦诸葛军师了!”糜竺向诸葛亮回礼,说道。

张飞受领虎符,笑道:“我在京口聚兵,等候孔明消息。”

“诺!”

……

在诸葛亮乘船过江之时,霍峻正与众人商讨濡须口的军队布置。

濡须山上,霍峻眺望西面的七宝山,说道:“文向,率你部军士上西侧七宝山,于紧要处扎营筑垒,与东关遥相呼应。”

“诺!”

濡须水连接巢湖与长江,所谓的濡须口便是濡须水与巢湖的连接处。在连接处左右分为两座大山,东为濡须山(太湖山),西为七宝山(今银屏山)。

霍峻帐下将领所屯兵的濡须口,则是在濡须山上,依托山势水情,修筑船坞及营垒。在历史上发生多次的濡须口之战,便是围绕霍峻当前的所在之地。

且所谓的东关指得是濡须山上的船坞及营垒,西关则是当下霍峻命徐盛上七宝山即将修筑的营垒。

“丰露,你且率三千水卒为前部,乘船入巢湖,屯于洲屿之上,以为大军前部。若敌寇远道而来,则可率精锐袭之。”

“诺!”高翔拱手应道。

“报!”

侍从快步上山,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诸葛军师从江南而来,询问当下军情。”

“援兵至矣!”

霍峻笑道:“子通,剩余交由你来布置!”

“诺!”

霍峻手中的布置交予蒋济,自己则是在东关的大帐内,得见到踱步的诸葛亮。

见到身披衷甲的霍峻入帐,诸葛亮迎了上去,询问道:“江淮军情如何?”

霍峻胸有成竹,自信说道:“今大治巢湖营垒,江淮曹军不足为惧。”

见霍峻心中有数,诸葛亮也放下忧愁,笑道:“莫非仲邈已有退敌之略?”

走到舆图前,霍峻指点说道:“今曹军大兵集结于寿春,似有南下之意,其兵虽众,但寡有大船水师。春水上涨,夏水将临,届时巢湖水位猛涨,斗船、艨艟可入湖中。曹军小船寡舟,不足为惧。”

“若无水师可用,曹军欲破濡须口,则临水攻山。我命水师战舰于濡须水上,上布数千强弓硬弩,敌若攻东关,船上弓弩箭矢齐发,敌必多死伤。我又可命舟师入河水,袭扰曹军粮道,袭其兵马。何如?”

当下正值春水上涨的时节,且夏雨将至,水师大船借助水势,入巢湖助阵,即便不能败敌,但固守住濡须口几乎没有问题。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亮本忧江北作战困难,欲让丹阳兵马过江支援,却不料仲邈兵略超群,早已布置妥当。”

“哈哈!”

霍峻苦笑了几声,说道:“虽有兵图布置已有,但手中缺兵,难成全策。即便孔明不来,我亦要到京口求兵。”

“甘兴霸、吕子明率四千水师可支援仲邈,若仍是不足。翼德将军正在京口聚集万余兵马,随时可过大江,按仲邈兵图布置。”

诸葛亮指点舆图,补充说道:“且今仲邈大军集结于巢湖,若曹军走潜山击皖城,掠夺军士家眷,恐乱大军军心。”

霍峻沉吟少许,将他的计划全盘托出,说道:“我万人大军全部集结至巢湖,以备江淮曹军南下。今皖城、旬阳、松滋等江北诸县虽无我军驻防,但峻已书信与国安、汉升二位将军请兵援助。”

“国安将军已率豫章军士八千入驻江北,保护军士家眷,且控卫我大军侧翼。今除兴霸、子明二将,丹阳再益兵精锐千人,得兵五千之众,即可固守巢湖,不让曹军南下。翼德将军率众驻守京口、秣陵等江南县乡,以防曹军偷渡江水,袭取京口要害。”

江东的长江长达上千里,单守巢湖肯定不够。在巢湖的下游,京口、秣陵等江南诸县,也存在适合登陆江南的江渚。曹军缺少大型舟船难以渡江,但派遣小股部队渡江袭扰并非不可。

停下手中的羽扇,诸葛亮说道:“亮让魏校尉率芜湖兵马过江,其骁勇善战,曾斩江左猛将周泰,所部悍勇。加兴霸、子明二部,当有了五千五百名精锐将士,何如?”

霍峻抚掌笑道:“得兴霸、子明、文长三将,又有五千余众精锐,安能不足!”

诸葛亮用舆图指向江夏,问道:“今江夏受张辽突袭,仲邈可知战事如何?”

霍峻的鄱阳郡位于江夏郡的旁边,对于荆州战事的了解比千里之外的京口多。

霍峻根据荆州来的消息,说道:“张辽攻江夏,督兵苏飞不敌,退守三关。使君命陈叔至率千人亲随增援武胜关,今坐镇西陵城,观望三关战事。当下关将军奉命率万人,乘船从庐陵逆江而上,不日将可抵达三关。”

诸葛亮微微皱眉,说道:“曹操命张辽取江夏,让夏侯渊督诸将兵马,当有拦腰截断吴楚,兵取江左之意。关将军出战,足以解江夏之危。唯恐曹操举北方之众,而兵临江左。”

霍峻手扶长剑,分析说道:“今二袁逃入塞外,勾结蹋顿,窥视幽燕。曹操初下并州,便仓促遣兵南下,欲图谋江左,其意势不能成。若乌桓入寇河北,曹操将会挥兵北上,以解决身后之患。”

诸葛亮思索半响,说道:“以仲邈之意,可是曹操并无大举用兵之意?”

顺着这个思路,诸葛亮已是了然,说道:“欲伐江左,需治水师,今无船只,曹操命人仓促南下,多半是为了巩固江淮之意。除非张辽、夏侯渊二人势如破竹,我军难御,否则曹操不会轻易南下。”

“可能如此!”

霍峻回忆历史上的内容,说道:“二袁虽败逃塞外,但窥视河北之心不亡。若得乌桓相助,二袁依仗袁氏旧恩,将会入寇河北。”

历史上曹操打乌桓可不是闲着蛋疼,领兵长驱一、两千里,从中原深入辽西,去塞外面对骑兵强敌乌桓。必然有什么事情的发生,逼曹操不得不北上,率兵征讨蹋顿。毕竟打仗就是在花钱,领军作战,又不是旅游,非紧急之时,知兵之人一般不会轻易动兵。

在探悉了这一点,霍峻除了刚开始担心自己改变了历史路线外,到后面反而冷静下来。他虽改变了部分历史,造成了不一样的历史剧情,但有些事始终是避免不了。

叹了口气,霍峻说道:“无论如何,我军都需戒备以待。三万兵马,以目前兵力可御敌于江北;若是十万兵马,将舍弃江北,退守江南,凭借大江天险,舟师之利,与中原之众抗衡。”

江左的力量尚未整合完成,新招募的士卒战斗力不够强。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霍峻实在不想与曹操正面对上。毕竟当下的江东军力还不如历史上的孙刘联军。

“今刘扬州将回吴郡,仍可调吴会万余兵马。四万兵马据江而守,足可挡十万兵马。”诸葛亮宽慰道。

“嗯!”

晚上没了,明天三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0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