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85章 受挫伐乌桓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邺城,冀州牧府。

曹操翻阅来自江淮地区上报的战事,眉头紧皱不已,说道:“奉孝,妙才书信言,霍峻率二万之众,屯兵濡须口,水师控遏巢湖。妙才欲命江淮舟舸出战,但船小而败。今江淮夏季大雨,河水暴涨,道路泥泞不堪,军无战心。”

在夏侯渊兵入合肥,挥兵进攻湖东营垒时,屯扎在巢湖东部的高翔,利用舟舸入河,保护营垒,击退夏侯渊。

得到丹阳方面的支援,霍峻手上兵力充沛,命高翔复行却月阵,试图再败夏侯渊。吃一堑长一智的夏侯渊,根本不给高翔机会,派骑卒巡视河岸,但凡军士下船上岸立即击之。却月阵复行不成,霍峻也不着急,考虑到江淮地区将至的夏季,让命军士安心驻守。

今年的江淮夏季,雨水丰富,连下十日,道路泥泞。驻扎在濡须山、七宝山的霍峻军士不受任何影响,反而那些初到江淮不久的曹军被雨水浸泡。夏侯渊不得已之下,率大军撤到合肥城北,远离地势低洼的巢湖区域。

郭嘉浏览着江淮送来的江北舆图,仔细思索霍峻的屯兵布置,摇头说道:“霍仲邈熟知地情,早有防备,此战夏侯督军恐难有所得。”

“奉孝何出此言?”曹操疑惑问道。

郭嘉用手指着舆图上的巢湖,说道:“江北之重在于巢湖,我军若能得巢湖,控制濡须口,可于还湖中修建船坞,以威江左。今霍峻有备,早命将士入驻濡须口,水师入巢湖。”

“巢湖水域被霍峻全取,江淮小舟怎能敌之?除非夏侯督军能跨江过水,攻略濡须口,封闭巢湖。且霍峻固守濡须口,左右二山互为犄角之势,大军实难破之……”

历史上东吴与曹魏为何多次在濡须口爆发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巢湖。

为何曹魏非要争夺巢湖?即为了拿下巢湖,西取庐江。在巢湖内打造战船,进而渡过长江,引江淮兵马入江东。

如果在江淮地区打造战船入长江,又会如何?那便是曹丕伐吴之策,建造大船走邗沟入长江水。

那孙权留下的那句‘春水方生’,为何能逼退曹操呢?

核心在于濡须水,濡须水联通长江、巢湖。在秋冬之时,水位下降,江东的大型战舰受限于水位,难以驶入巢湖。唯有小型战船可以使用,而曹操也可使用江淮的小型战船与孙权争锋,故而曹操都在冬季南下作战。

及入春夏,水位上涨,水师大船可从濡须水进入巢湖,江淮的小型舟舸,则无法与江东大船抗衡。

这也是为什么霍峻信心满满,能守住的濡须口的核心原因。春夏之际,河水上涨,他有战船可以驶入巢湖,拿到巢湖的制水权,夏侯渊几乎难以取胜。

当郭嘉为曹操拆解完巢湖周围地势之时,曹操说道:“若按奉孝之语,需举十万之众,攻克濡须口,封闭巢湖。妙才三万之众,当有所不足。”

“正是!”

郭嘉点了点头,认真说道:“恐怕要明公出马,亲自征讨方可。”

曹操用手点了点濡须口,感慨说道:“霍仲邈善用地利,果非凡将。其屯兵江北,犹如边塞之长城,屏蔽江北。荆楚蛮荒之地,竟有如此将帅!”

说着,曹操调转语气,问道:“孤率大军南下何如?”

斟酌少许,郭嘉摇头,说道:“明公进军江淮,当趁冬时,今乃夏季,用兵江淮,并非良机。”

“公达以为如何?”

研究江淮战报的荀攸,亦是摇头,说道:“启禀明公,文远来报,言关羽率万人兵马进屯弋阳三关。大别山山势破碎,道路崎岖,三关扼守险要,难以攻克。”

“其攻武靖关,关羽出黄岘关袭扰;若攻黄岘关,武靖关出兵袭之。兵力二分,则难挡之。今文远已撤至弋阳,上书言明战事之难。”

自张辽被关羽骗退后,关羽帐下的万人大军支援三关,张辽失去了战事的先机,顾虑到三关这种首尾相连的地势,张辽帐下兵马不足以占据兵力优势,不敢与关羽力战,只得退守弋阳、西阳等县,保住他此前的战果。

“云长也率兵支援江夏了?”

曹操看着舆图上弋阳三关,说道:“此战非文远之过,刘备、云长二人皆至大别山。今之战事,除非孤亲率大军南下,方能取胜。”

沉吟少许,曹操问道:“襄阳那边,刘表有何举动?”

“有!”

荀攸将蔡瑁的书信交给曹操,说道:“刘表已命荆扬二州兵马备战,刘备、关羽屯江夏,抗张辽兵锋;刘琦、霍峻驻江北,御江淮重兵;其命荆州四郡太守率兵马入汉水集结襄阳,共有七万大军云集。”

说着,荀攸用手在舆图上比画,说道:“襄阳兵马七万,夏口兵力万余人,江北兵马二万余众。今刘表已集结十万大军,呈兵江汉,利用舟舸,虽有千里,但驰援便捷。”

“且江左兵马仍在集结,据孙贲等人所说江东户籍人数,江左至少可出四万之众。荆州户籍众多,刘表或可再征发两三万之众。届时荆扬兵力可至十五万之众,不同小觑。”

“十五万可战之兵?”

即便可以调动二十万大军的曹操亦是被这刘表可动用的兵马,吓得倒吸了口凉气。他调动十万大军,征发民夫至少要有二到三十万之多。而这刘表似乎能轻而易举地动用十万大军。

曹操不禁失笑,说道:“孤举兵四万,而这刘表径直调动十万大军备战。看来孤之威名已扬播吴楚!”

郭嘉点评说道:“荆州看似兵马众多,然缺乏征战,若到郊野作战,必不如我军,且襄阳城内有我军内应。刘表可用之人,不过刘备、霍峻、关羽等寥寥数将。”

“明公,东海昌豨又反了!”荀攸拆开徐州来的战报,说道。

“昌豨又反?”

曹操看了眼书信,愤而将书信扔了,咒骂道:“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无不念孤之恩。唯昌豨反复无常,叛而又降,降而复反,非是人子也!”

郭嘉指着舆图,说道:“明公,夏侯督军难克霍峻,不如让其率兵马回师平叛。今徐州泰山亦有叛乱贼寇,吕泰山当也需回兵平乱。”

“回师?”

“报!幽州广阳郡军情。”

就在曹操犹豫之际,斥候背负旗帜闯入议堂,即便是许褚都未阻拦。

“启禀司空,袁熙、袁尚联合蹋顿,率乌桓数万胡骑,入寇广阳,百姓多被劫掠。”

少顷,又一名斥候入内,喊道:“启禀司空,涿郡军情,乌桓入塞,劫掠百姓。”

“报!乌桓破居庸关,入塞劫掠上谷。”

“报!冀州中山国军情,辽西乌桓单于楼班入寇抄掠北平、蒲阴、阳城等县。”

“报!河间国军情,易县、文安、高阳等县遭右北平乌桓单于能臣入境劫掠。”

短短半个二刻时辰内,幽冀五郡陆续传来乌桓骑兵进犯的消息。

曹操的脸已经冷了下来,在墙上也挂上了幽州边境图。

“明公,乌桓三部兼二袁兵力约在四万之众,皆是骑卒。二袁帐下幽州人士不少,熟知边塞地利。绕过边境关隘,劫掠幽冀边塞郡县。”

被曹操喊来的牵招根据他所已知的情报,又从那些斥候口中得到消息,向曹操汇报军情。

“四万骑卒劫掠幽冀?”

闻言,曹操顿感肉疼,他虽不是那种爱民之人,但他也知人口之重要。二袁出塞已裹挟走不少百姓,今入寇河北,不知又要裹挟走多少百姓。此时的他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南下,若是大军南下,不知河北局势将会糜烂成什么样。

牵招低垂眼眸,拱手说道:“乌桓盘踞辽西,毗邻幽冀,自从乱世以来,时常作乱不平。袁绍降服河北,又赐单于号,嫁宗女为妻,乌桓方才顺服。今若不平乌桓,则河北难安。”

“果如子经所言啊!”

出乎还牵招的预料,曹操背了自己判断失误的锅。

曹操双手扶住腰带,沉声说道:“命曹仁、曹洪、徐晃、李典等部开拔向北,驱除入寇乌桓,尽快平息幽燕战火。”

“诺!”

接着,曹操又吩咐说道:“张辽征讨江夏诸县有功,加封其为都亭侯,急调北上。命夏侯渊、于禁回师征讨昌豨,孙观、臧霸、尹礼等将各回郡县,张郃率军北上。”

“明公,张郃、张辽二将远在江淮,兵至冀州,乌桓兵马已退!”荀攸提醒道。

曹操目光紧盯着辽西上,冷冷说道:“二袁不死,孤心难安。今先征辽西,再灭吴楚。文远、儁乂善骑卒之将,欲讨塞外强敌,非文远不可。”

郭嘉微微颔首,说道:“刘表身患重病,不日将死。刘琮、刘琦二子相争,明公可待彼时南下。”

顿了顿,郭嘉又提醒道:“昌豨素与刘备亲密,今时反叛,我军北上,恐刘备将救昌豨。明公可让孙观、臧霸等将把守要冲,敌救则击之。”

“可!”

曹操看着江淮舆图,感慨说道:“刘表虽迟暮,而爪牙尤在,且待其死后而取吴楚。”

ps:最近小说内容如何?

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9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