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63章 会师安人心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汉末笠泽与今之太湖不同,汉末笠泽面积更广,将今之太湖周围的湖泊几乎包含进来。因而笠泽与长江水的连通的丹徒水道,与京杭大运河的水道并非一回事。

霍峻率水师七千人,大小舟舸数百艘,从京口起程,顺长江而下,在焦山一带,走长江内水,节约大量的航行时间。继而,水师至毗陵(常州市)时,走河水入无锡湖,进而通过无锡湖与笠泽的连接航道,兵至笠泽。

入笠泽,霍峻、刘备二军也联系上,进而水师入抵荆州大营,舟舸靠岸,兵卒下船。

“靠近!”

荆州大营沿湖搭建的水寨上,接引兵卒正在指挥霍峻的艨艟旗舰靠岸。

“下锚!”

“降帆!”

岸上的水手接过船上抛下来的麻绳,手脚麻利的将麻绳系在木桩上,与船上的水手调整缆绳的长度。直到船身停稳后,船上方才将踏板伸出,搭在甲板与码头上。

诸葛亮、张飞领着十几名文武从码头上走来,见到从踏板上走下来的霍峻,拱手恭贺。

诸葛亮笑吟吟地拱手,说道:“京口城固,烽火台以为警;曹兵至巢湖,威慑庐江,亮深虑都督不能克敌。却不料都督巧施妙计,千里取京口。亮闻之时,与众人皆惊叹不已。”

张飞咧着嘴,笑道:“仲邈兵略,俺甚是敬佩。今水战破敌,俺不行,将仰仗仲邈了。”

“不敢!”

霍峻拱手回礼,称赞说道:“军师布置有方,识周瑜之策,今后战事,将赖军师计划谋略;翼德将军,有万人之勇,攻城略地,非将军不能。”

“嘿嘿!”张飞挽着霍峻的手,说道:“兄长、长公子已在帐中设宴,款待仲邈。”

“请!”

几人并肩而行,霍峻见忙碌不停的水寨,说道:“大军初至,将赖孔明构图营造水寨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举手之劳,数日前周瑜湖而来,率大军袭营。敌军虽退,但战后想来营垒有所不足。又想仲邈不日将至,便欲重建营寨。”

说着,诸葛亮扇指深入湖水中的瞭望台,说道:“亮已命人在湖水中打下木桩,延伸入湖水,进而建造水台,命将士在塔上瞭望。顺瞭台至营寨,沿途搭建木桥,划分区域,又可供仲邈水师停泊。”

霍峻抬头观望水寨布置,不禁微微点头。诸葛亮新搭建的水寨颇有玄机,不仅满足水师停泊作战,又兼顾了水陆合一营寨的警戒作用。

诸葛亮非戎伍出身,日后却能统兵作战,兼顾文武,不是诸葛亮天生就这么厉害,而是诸葛亮会自我进化。遭周瑜水军夜袭,诸葛亮自我反省,自我研究,补上营垒中的不足。

霍峻与诸葛亮相处以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对细节的把握,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皆是如此。当然诸葛亮对细节的苛求,不代表他对追求繁琐。为了节省繁琐拖拉的出现,诸葛亮却是身体力行。

“孔明水寨营造精妙,舟舸出入有序。高台调兵,瞭塔观敌。”霍峻赞扬说道。

诸葛亮用羽扇点出陆议,说道:“亮不敢贪功,陆从事献策纳言,出力颇多。”

“议见过都督。”陆议拱手说道:“都督威震江左,虎步江淮,议心中不胜敬仰!”

陆议的话倒是不假,霍峻比陆议年长五岁,比诸葛亮年长三岁。作为汉末新崛起的将帅,霍峻通过他的战功,几乎成为江淮两地年轻人羡慕且又敬仰的对象。

特别是陆议初出茅庐不久,仅是一儒学书生,见到已是功勋卓著的大将,又怎不心生敬佩。

诸葛亮介绍道:“伯言以乌程长初归我军,子龙将军镇守以来,伯言多有建功。亮欲营造水寨时,伯言上书纳见,便调至军中任职效力。”

霍峻打量陆议几眼,笑道:“今天下局势纷乱,伯言若有见解,可多多献策。刘豫州赏罚分明,乃英明之主。”

“诺!”陆议应道。

陆议躬身退入人群中,却是暗自吐了口浊气,接下来的他要为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在谋取乌程的计划中,他即是内应。他两年前效力孙权的幕府,为了一举覆灭刘备大军。陆议受周瑜之命,献乌程而降,在夜袭之时,作为城中内应举兵,呼应全琮。

却不曾想赵云坐镇乌程,其彭泽之战,已是让众人胆寒。为了成功,只得诓骗赵云出城。却不料他们言语上出了差错,被赵云所识破计策。

面对赵云欲放溃兵入城,他着实慌了。溃兵入城,他作为内应,怕是瞒不住。陆议为求自保,当即反水,阻止了那些溃兵的入城。

事后得知周瑜夜袭之策不成,陆议基本能料到孙氏危在旦夕,因而也就顺水推舟,假降成真降。并为自己在日后江东的地位,积极谋划。

至于为谁做事,陆议也在观望二刘,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众人攀谈闲聊间,也到了中军大帐。

刘琦领头出迎,见到霍峻颇是喜悦,挽臂笑谈。霍峻一面与刘琦聊着,一面也在与刘备聊天,兼顾刘备的感受,免得他多思。

众人入席分座,酒宴未启。

刘备坐在榻上,心有余悸,说道:“我军直入笠泽,周瑜引而不发,以骄我军之心,诱敌深入。寻得战机,周瑜率众浮江而来,夜袭我军营寨,以金鼓惑敌,多次欲攻中军大营,险被其得逞,皆幸孔明识破。”

“且周瑜为覆灭我军,命人暗取乌程,又浮海攻钱塘。若非子龙稳重,仲业畅晓兵略,二城将失也。二城若失,大军后路断绝,恐将兵败。今后大战,当不可小觑周瑜。”

这场周瑜蓄谋已久的反攻计划,当真吓到刘备。左营受创,辎重尽付之一炬,将士死伤失踪一千多人,近两千人左右。若是让周瑜攻入中军,估计真就引发大军的溃败。加上乌城、钱塘的失守,即便霍峻水师入笠泽,大军亦会受到重创,关羽南下军队,将会覆灭于会稽郡中。

刘备不止一次庆幸,他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让赵云、文聘坐镇乌程、钱塘二城。若换上他人,恐怕二城必然失守。

说着,刘备看向霍峻,提醒说道:“仲邈领兵至此,将与周瑜水战,宜当小心。孙氏举吴会之兵于笠泽,将卒善水战,船大且多,当不可轻敌。”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都督,周瑜大军藏于笠泽辎重,难知动向。今欲战之,当探查敌军动向,不可大意入泽。”

“周瑜兵略仅此而已!”

霍峻跪坐于席,笑道:“阻敌于外,浮湖袭营,声东击西,断绝后路,虽是正奇变幻,看似兵略过人,却仅是拾前人之牙慧罢了。”

“昔吴越之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战于笠泽。越忌吴之强兵,范蠡献策,命水师浮于江心,发寡兵攻吴之左右二营,夫差调动中军分于左右,范蠡则遣越君子军六千猛击中军,中军受袭,吴军大败。及三战,皆不敌,夫差兵败身死。”

霍峻手扶剑柄,神情自若说道:“周瑜化用范蠡之策,按兵不动,欲求一击必中之法。今夜袭不成,周瑜已是无谋可用,当不足为惧。”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霍峻从后世上所学到的兵家之学。

作为对手,实际上霍峻对周瑜不仅没有贬低,而是打心眼里欣赏他。在他眼中入二刘入江东最大的对手,不是孙权,而是周瑜这种具有出色才能的军事将领。

但可惜周瑜上位太晚了,荆州军大举进攻豫章郡时,因徐琨攻夏口身死,孙权自领兵权。若非他据守彭泽城期间,斩杀黄盖、宋谦、潘璋等江东军将领,战况陷入危机当中,否则孙权也不会把指挥权交给周瑜。

拿到指挥权的周瑜,虽没攻下自己的坚守的彭泽城,却也是带领江东军奔袭斩杀黄祖,一举扭转了战场局势。但可惜丹阳郡叛乱,两名孙氏宗族的郡守身亡。不得已之下,江东只得回军平叛。

战火重燃,丹阳之战,惜败刘备之手;今反击之战,周瑜巧施兵谋,欲扭转战局,却遇上诸葛亮。

听着霍峻如此自信的话,刘备问道:“周瑜盘踞笠泽之内,兵力不少,手握大船。仲邈帐下七千士卒,大船不多,何以战之?”

霍峻统领的水师,虽从孙瑜手上夺取数十艘大船,但与江东水师舰船相比,在大船数量上少于江东水师。因而两军汇合,仅代表有希望打败江东水师。想要获胜的话,可并不那么简单。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笠泽辽阔,洲屿众多,若峻所料不差,江东水师屯于夫椒山等湖泊港湾之内。山屿伫立,笠泽水道复杂,今若欲战,当仔细探查,记录水道详情。”

“至于舟船大小,二者皆有利弊。江水之中,大船兵多且坚,远胜小船。但在湖泊水战,小舟胜在机动灵敏,与大船比之,并非不能得胜,皆在水道利用之上。”

这一席话,让众人心中安定不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6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