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38章 编户谋三郡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刘备起身凭空虚扶金奇、毛甘、尤骞等人,笑道:“诸位首领行奉汉室,孤身守义,不愿降服孙氏。且又能在鏖战之际,出兵援救,备深感幸焉,当上表天子,为诸位表功。”

在刘备大胜孙权后,简雍驱车前往拜会二人,又晓以利弊,劝服金奇、毛甘二人下山归降。刘备对金奇、毛甘二人率部众二万户归降自己,甚是欣喜,以上表天子为名,封二人为关内侯,以赏功绩。

对于山越蛮人尤骞,刘备亦厚恩相待,封尤骞为校尉,命其入山规劝山越蛮人下山。尤骞受领校尉,尽心尽责,入山劝得五千户山越下山归顺。刘备加封尤骞为抚越校尉,又精选山越蛮兵千人,交由尤骞统领。

“谢将军仁德,我等当竭尽忠心,以报将军恩德。”众人大喜,拜谢说道。

刘备面浮笑容,说道:“诸位归义,手下族人甚多,当二、三万户之众,仅歙县一地,不足以治之,且今丹阳太平,数万百姓屯于山间,地狭民贫,难言安乐。”

“备命诸葛亮军师勘察歙县周围乡亭地段,挑选水土肥沃之地,处于山水之间,宜耕种稻田,又可得鱼虾之丰,三岁劳作,当可存一岁之粮。诸位当从诸葛军师调遣,迁往浙阳、新定、始新三县。”

浙阳在歙县的西乡地,后世黄山市所在地,之前属于亭,因土壤肥沃被诸葛亮看重。

新定、始新二县,位于浙水的下游,后世千岛湖所在地,属于乡里级别。在千岛湖水库未建的汉末,仍然是盆地地形,临湖近山,水土丰茂。诸葛亮与步骘、严畯几人跋山涉水,见到如此地貌,便决定在此地设立二县。

诸葛亮持扇拱手,笑道:“劳烦诸位相助亮规劝山民下山,移入新居。”

在刘备采纳诸葛亮自力更生的方针后,表诸葛亮为军师校尉,使督丹阳郡,调其赋税,安抚山越、宗帅。

糜竺已从庐陵太守,调为丹阳太守,由于郡治宛陵不在手上,暂时以歙县为治所。

“诺!”

金奇、毛甘二人对视一眼略有迟疑,想到即将到手的关内侯,及刘备恐怖的军事力量,还是应了下来。

待三人走后,刘备收起笑容,说道:“孔明,今新设三县,百姓迁徙事务繁重,非有才能之人不能任之,不知孔明心中可有人选?”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主公,诸葛子瑜,步子山、卫子旗、严曼才,皆是江淮贤人,主公若能委以要职,以示崇贤礼士之风。届时无论是江淮北人,亦或是江东士族皆会投效至主公帐下。”

卫子旗,卫旌,徐州广陵郡人,乃是步骘的好友。随着刘备拿下丹阳,势力随之壮大,这些江淮士人纷纷心动。受步骘举荐,卫旌出仕刘备,然与诸葛瑾、步骘三人一样,虽有官名,却无实权。

刘备斟酌半响,担忧说道:“子瑜乃孔明兄长,备尚可信之。但子山、子旗、曼才三人初入帐下,不敢授予县守要职,恐会坏了大事。”

诸葛亮眉头微皱,说道:“主公何出此言?公事之中岂有兄弟之亲,诸葛子瑜与亮同为主公帐下效力,即是同僚;归于家中,述兄弟之情,方为兄弟。亮举荐三人贤士,乃是为主公大计而思,而非蝇头苟利。”

刘备见自家鱼儿发脾气了,连忙哄道:“军师,备失言也。备仅是忧虑四位贤士才干不及,又是初入备帐下效力,且他们多人还曾为孙权宾客。若孙权兵至,就怕……”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主公所忧不无道理,亮以为可让亲信将兼领县长屯驻边县,又命大将率精兵屯扎歙县,若有敌寇进犯,则挥兵阻之。让初入主公帐下贤士,出任内地县长。”

说着,诸葛亮用羽扇指点舆图,说道:“主公,诸葛子瑜性情敦仁,秉事以仁,可为始新县长;严曼才为人忠厚,才华过人,可任浙阳县长……”

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卫旌出任新定县长,糜竺以丹阳太守治歙县。

顿了顿,诸葛亮用羽扇轻敲黟县,说道:“启禀主公,金奇、毛甘二人归降,然陈仆、祖山率二万户山民屯于林厉山,自恃山势险峻,据不从命。亮以为可命张将军率本部兵马征讨二人,又命步子山随军从之,及克二贼,设海阳一县,将二贼部众分迁陵阳、黟县、海阳三县,授步子山为海阳县长。”

在刘备的兵威下,大量的山越、宗帅归降,但仍有少部分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以为可以与正规军较量。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安排,数着舆图上的郡县,笑道:“本欲谋取黟山六县,却不料得军师布置安排,可得黟山九县,民五六万户,口三十余万。若能全据丹阳,兼治理得当,丹阳百姓不少于七八十万之众。”

说着,刘备的嘴角灿烂起来,说道:“若能合吴郡、豫章、鄱阳、庐陵、会稽五郡人口,当有两百万之盛,倾江东兵马,至少可出十万兵,精兵亦能有五万。”

江东在两汉处于吴越之地,受中原士人鄙夷。连诸葛亮也难逃这种影响,知道殷礼乃江东本地人,也不由赞叹芦苇之地能出如此俊杰人才。

但在北方长时间的战争混乱中,人口大量死亡,百姓奔赴江南,实际上在一定上抹平了南方与北方的巨大的差距。

丹阳七八十万人口多吗?在战乱的年代看来确实多,然而在和平年代,却不过是中原普通郡的人口而已。

孙权在未拿下荆州之前,能与曹操在巢湖打了四场战皆不分胜负,除了有水军优势外,与江东拥有的大量人口有关。毕竟在汉末乱世中,江东遭遇屠戮、兵乱的次数较少。

盘算着这些人口、兵马数字,刘备仿佛见到曹操南下荆州,自己率雄兵十万,与他在荆州对峙。那时曹操纵有万骑奔驰,踏江惊水,但自己也有千船为马,据江为城。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刘备正在幻想中,轻咳一声,说道:“江东地广人稀,山脉纵横,蛮越盘踞,需缓缓图之,切不可急切行事。且主公仅领丹阳郡,养二万精兵已是乏力,又何谈供养五万精兵。”

从幻想中被打击出来,刘备兴致不高,叹息说道:“刘荆州仅授备丹阳一郡,备可养士卒二、三万,但不足养如此数目精兵,当真受制于人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亮有一策,可让主公多得精锐万人,又能多辖一郡。”

“哦?”

刘备心生好奇,问道:“不知孔明计从何出?”

诸葛亮将羽扇轻敲会稽郡,说道:“会稽郡古为越君之所,被秦灭之。会稽南部常有越人盘踞,袭扰县城,攻杀官吏。三年前山越诸部起兵数万人,扰乱会稽,贺齐率军从征,降服壮丁众多。”

“主公可借剪除孙权羽翼之名,遣一上将率兵入会稽郡,以南部都尉之名,征讨山越,管辖会稽南部之地,自置县城,收编蛮夷,取为精锐。届时主公名虽仅有丹阳一郡,加上会稽南部都尉之地,可有两郡之地。”

说着,诸葛亮又轻点移到鄱阳郡,露出笑容说道:“此则为三郡之地。”

刘备扶着膝盖,若有所思说道:“云长出征会稽可为否?”

“舍关将军之外,无人可以委任。”诸葛亮说道。

“恩!”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云长名声高崇,受领亭侯,出任南部都尉颇是合适。就不知云长所在庐陵战况如何,不知何时能胜孙贲、孙辅兄弟。”

“孙权败走吴县,以亮猜之,关将军不日可胜孙贲、孙辅二人也。”诸葛亮说道。

刘备抿了口茶水,说道:“黟山天寒,备与长公子将率兵回豫章过冬,孔明可待翼德平定陈仆、祖山二贼后,与备于豫章会合。”

“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39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