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21.第319章 鳞甲归刘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19章鳞甲归刘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江北城。

江州的建制当追溯到战国时期,由秦相张仪所筑。然张仪碍于筑城技术的落后,无法在渝中半岛上修筑城池,唯有江北修筑了城池。

秦汉时期,随着筑城技术的进步,在渝中半岛上修筑了新的江州城。至三国时期,江州实际上有江北、江南两城。江北为小城,江南为大城。

东汉灭公孙述,伐蜀大军突破三峡通道,亦受阻于江州二城。然岑彭所率取蜀大军众多,留兵马围困江州,自己率大军分取巴蜀。

岑彭虽亡于刺杀当中,实际上也给后世留下取巴蜀的经验,围江州城,逆流而上取巴蜀即可。

岑彭取巴蜀之法,关羽、庞统、法正等智谋之士不可能不知道,但碍于手上的士卒不支持他们完成这样的战略部署。

东汉灭蜀之战,动用十几万大军。而三将合兵,加上蜀地降人,勉强才五万人。想凭借四五万军士包围江州城,深入蜀地,效仿东汉灭蜀,对于关羽、张飞来说是难以做到。

故关羽、张飞、甘宁自领兵到江州城外,在法正的建议下,先取了江州的江北城为大营。面对三面环江的江州城,甘宁率水师烧毁巴蜀舟舸,关羽、张飞从西面包围江州城,成功隔绝内外。

吴懿、邓贤从西率军来援,时关羽率吕蒙出战,击败援军。吴懿归降关羽,邓贤率残军逃入城内。

首批救援部队的失败,这让李严、费观二人畏惧兵锋,留步于几十里外不敢救援。犹豫多日,李严尝试夜袭张飞营垒,被庞统所察,兵败而归。李严率残军退守数十里外的山岭,不敢进军救援江州。

帐内,关羽让关平收下刘备授予的假节,身上的压力倍增。

为何关羽会有压力,且看上一个被授节的人是谁?

无它,霍峻,霍都督!

分退诸兵,斩三将,取合肥。

关羽统帅豪华阵容,啃了这么久的江州,他心中亦是惭愧。今又被授予假节,若还拿不下江州,他可真就对不住兄长了。

轻咳几声,关羽坐到榻上,下问众人说道:“诸君与羽奉命伐蜀,今受阻于江州城下,数月不克,可有计策助军破城?”

在座众人面对关羽的请教,却是无言以答,气氛甚是沉闷。数月以来,众人智计多出,却依旧拿不下江州城。

气氛沉闷,张飞不忿说道:“刘循固守城池,拒不出战,今时能有什么计策,何不如集结重兵强攻江州。”

“翼德!”

关羽看了眼张飞,沉声说道:“勿要胡言,若强攻能破江州,我军又何至于此!”

强攻江州,关羽又岂是没试过。他初至江州城下,心急破城,率军士强攻,结果死伤数千人,灰溜溜地撤回营寨。

张飞被关羽提醒了下,语气缓和,无奈说道:“既强攻不了江州,又不能诱敌出战。今时只能与刘循对峙,待城中粮食吃尽,从而拿下江州。”

关羽皱起眉头,说道:“据消息言,曹操已下陇右、关中,今已回朝称公。明岁多半南下,或兵进汉中,或南侵江陵。时曹操举大军而来,我军又拿不下江州,彼时唯有撤军也!”

“今当速下江州!”

说着,关羽看向法正、庞统,问道:“二君可有妙计破城?”

法正与庞统对视了一眼,互相各有所思。关羽很少向他们主动问计,常是他们主动献策于关羽。今时关羽主动向他们问计,颇是稀奇。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君侯,刘璋暗弱,巴蜀之中思求明主者众多,今江州难克。或不如与城中将校联络,看是否有将校愿为我军内应。”

庞统附和说道:“霍都督曾言‘凡攻城之战,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统深以为然,今欲破江州城,或许唯在攻心之上。”

关羽顾不上自己的面子,追问道:“两君既言攻心之策,不知如何攻心破城?”

庞统捋着胡须,说道:“统观益州将校,窃以为李严或可为我军所用。”

“李严?”

众人略有惊讶,关羽亦是不敢相信,问道:“李严身为蜀人大将,受刘璋器重,安能被为我军所用?”

“呵呵!”

庞统看向法正,笑道:“李严为人,统与孝直先生多有聊及。不知孝直先生能否为诸君介绍其人?”

法正见众人望向自己,也不会推辞,介绍说道:“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其素有谋略,兼通文武。曹操下江汉时,李严以秭归县令降刘璋。刘璋提拔其为成都令,成都风纪大清。”

“西陲羌人叛,李严请兵出讨,三月平乱,斩俘数千人,刘璋为之大喜。然李严其人,苟利其身,性自矜高,旁人难近。今士元军师之意,或许当是劝降李严,让其为我军诈开江州城门。”

“正是!”

庞统自信地从榻上起身,说道:“统为南郡从事时,李严少为郡职吏,城府深沉,多为己而谋利。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乡人之语,深可为信。”

说着,庞统于帐中踱步,笑道:“都督治南郡,与统有议李严。金口之战前夕,时曹操南下,李严不降曹,而降刘璋。统不得其解,都督谓言:‘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李严降曹,难得重用;归降刘璋,可为心腹。”

李严利益熏心之徒,以他的才能不可能看不出刘璋的无能,但是为什么投降刘璋?

实际上如霍峻所言,宁为鸡头,不做凤尾。那时投曹的人太多了,连张松都不入曹操之眼,更不用说李严这小小的县令了。

投降刘璋,反而能让刘璋大喜,作为牌子立起来。如果刘璋这艘船要翻,李严凭借新的身份,又能往上走走。

见庞统如此评价李严,关羽手抚长须,不悦说道:“如此之人,虽有才能,却为害群之马。即便为我军所用,羽亦要上报主公,不可重用。”

法正见关羽如此天真,心中不由暗笑。天下乱世,李严这种心机深沉,为己谋利的人,哪个主公手下没有。如果李严真归降刘备,刘备必然会重用这种人。

他为关羽军师入蜀,但对关羽并不感冒,若非刘备的缘故,他断不会为关羽出谋划策。

当然法正与张飞的关系还不错,别看张飞毛毛躁躁,反而待人有礼。

庞统向关羽拱手施礼,说道:“君侯,统与李严相识,今愿为使劝降李严,让其为我军所用,助君侯破江州。”

“善!”

关羽下榻扶起庞统,说道:“当是劳烦士元了,此行当多加小心。然士元为使,不知有何所求?”

庞统沉吟少许,说道:“请君侯许封李严官职,以安其心。”

关羽望了眼身后的符节,犹豫问道:“许李严任裨将军,关内侯,何如?”

庞统摇头否决,说道:“官小,不足以诱其心;官大,不足以信。”

“士元为使,以为当许何爵?”关羽问道。

庞统毫不犹豫,说道:“拜杂号将军,兼任蜀地太守,加封都亭侯。”

关羽有些不情愿,说道:“兴霸随主公征讨四方,立有功勋,尚且是如此官职。李严奸诈之人,安能任此职乎?”

“得破江州,值得此官爵!”

庞统向关羽行礼,说道:“主公委假节与君侯,又托取蜀之重任。望君侯深思,万不坏主公之大业。”

见庞统以大业为劝,关羽叹息说道:“既是如此,则从士元之语。”

“君侯英明!”

“小心为上!”

“诺!”

走出大帐的庞统,深吐了口气。关羽刚直,规劝这种事需从刘备的角度出发,让他理解同意。

――

蜀军营垒,李严大帐。

侍从趋步入帐,拱手说道:“将军,帐外有将军友人求见。”

“友人?”

却见三旬有余的将校放下放下书卷,微抬起脑袋,露出那张脸。面容方正有威,双颊削瘦,胡须柔顺,露出威严之气。然在威严之下,双眼似乎却暗藏着狡诈之感,让人难以揣测其心。

蹙眉思量,李严问道:“可有言姓名?”

“那人自称庞士元,曾与将军共事过。”

“庞统?”

李严微眯眼睛,思虑许久,忽然露出饱含深意的笑容,说道:“请他入寨。”

“诺!”

少顷,庞统在侍从的指路下将至大帐,然此时李严却出帐相迎庞统。

李严握着庞统的手,笑道:“江陵一别,已有数载。战事纷扰,不成想还能与士元兄相见。”

“时光荏苒,故人再见,甚是不易!”庞统感慨说道。

“请!”

“请!”

入帐,李严招呼侍从上酒端菜,说道:“于军营之中,菜肴不丰,望君见谅。”

“酒食乃身外之物。”庞统笑道:“能见故人,统心愿已达。”

“哈哈!”

李严为庞统倒酒,笑道:“严闻士元于大司马帐下任职,今随军征蜀,不知然否?”

庞统端着酒樽,说道:“正方所言无误,统得大司马赏识,现任军师中郎将,参议荆、扬、交三州军事,为关将军出谋划策。”

“军师中郎将?”

李严拎着酒壶,问道:“可是诸葛孔明所任之职?”

庞统笑了笑,说道:“孔明已升任军师将军,执三州之政务,统不及也!”

“士元得遇明主!”

李严放下酒壶,略有惊讶,违心的赞扬了一句。

“哈哈!”

庞统捋着胡须,问道:“不知正方现任何官?又授何爵?得意否?”

庞统其问话的神情,像极了同学聚会,比混高低的样子。

李严停顿些许,笑道:“与君相同,亦是中郎将。今现为护军,督救江州城,与士元操戈相见。”

庞统为李严鸣不平,说道:“正方之才,胜统十倍,刘益州怎如此小用正方。正方统万人救援江州,但我军却有五万之众,如此安排,既是小用正方,又让君难解江州之困。”

闻言,李严叹了口气,说道:“亦是无奈,严入益州时日尚短,能统如此兵马,已是不易。”

庞统沉吟少许,说道:“既是如此,正方危矣!”

“哦?”

李严露出疑惑之色,问道:“士元何出此言?”

庞统捋着胡须,说道:“刘循,刘益州之长子,已被我军困于江州。正方受命领军出征,欲救江州不成,欲退兵不得。今时将何以回见刘益州?”

“且江州一旦被克,正方救援不利。益州震怒之下,正方将何以待之?”

说着,庞统充满深意,说道:“彼时正方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啊!”

庞统在‘活罪’上加重语气,暗指李严救援江州不利,或是大军败于关羽手上。李严回到成都后,刘璋可能不会处死李严,但李严的政治生涯将会就此结束。

李严喝着酒水,淡笑道:“益州与曹公为盟,今曹公已平关中,又下陇右。明岁南征吴楚,彼时士元将随军东归保城也!”

庞统放下酒樽,冷笑说道:“我家主公在武汉,霍都督在合肥,曹操趋兵南下,我吴楚何惧之用?君不闻曹操金口之败否?”

“那兵下汉中呢?”李严问道。

庞统很是坦然,说道:“若曹操南征汉中,我家主公必倾吴楚之兵入蜀,先破江州,与曹操分食巴蜀。”

李严不由沉默下来,无言以对庞统。

庞统为李严倒酒,说道:“正方文武兼济,兵谋于胸,有国士之能。而刘益州暗弱,难守巴蜀。以天下大势观之,益州之地非属我家主公,便属北方曹操。今正方为益州效力,实乃明珠暗投也!”

见李严不语,庞统继续说道:“曹操者,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今以关陇之功,回许昌进位魏公。昔南下江汉之时,正方尚且不愿归曹,何况今日之时乎?”

李严握着酒樽,斟酌问道:“士元以为大司马可为明主?”

“然也!”

“今天下能与曹操相较者,唯大司马不可!”

庞统站起身子,笑道:“大司马,帝室之胄。今统兵十万,坐断吴楚,礼贤下士,不日将成大业。正方若投效大司马,官爵必在统之上。”

说着,庞统走到李严身侧,提醒说道:“大司马若成大业,兴复汉室。南北二分,以君之才,必得重用!”

大业之意,便是指开国登基之意。庞统通过刘备、曹操的二人当下的情况,向李严分析刘备尚未称公进王,根基比曹操弱。今他若能参与进来,完全可以凭借这些时机上位。

“此话闻所未闻!”

李严的手离开酒樽,沉声说道:“曹操,篡逆之辈,严岂能投效。”

说着,李严犹豫说道:“然刘益州待严不薄,今却~”

庞统见李严如此,不由暗骂一声。当婊子,还有立牌坊,需要自己确认他的身份。

庞统提起袖子,笑道:“正方乃荆楚旧臣,仅因曹操南下,不得已暂居刘益州帐下。今大司马受刘君之遗命,执掌吴楚。正方转为大司马效力,当是重归旧主尔!”

继而,庞统握着李严的手,说道:“大司马早闻正方之名,言君若归降,当以讨虏将军拜之,又兼犍为太守,封都亭侯。”

“这~”

李严见封赏如此的重,心有迟疑,问道:“莫非有假?”

“不假!”

庞统凑到李严耳畔,低声说道:“正方若能为大军取江州为礼,此官爵何不敢受之!且按如此布置……”

“善!”

19.5万字,这个月更新量完成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8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