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12.第310章 泼墨失箸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10章泼墨失箸

关中,陈仓。

曹军大帐内,曹操高坐于榻上,阎行、韦康等陇西文武列坐席间。众人畅谈笑闻趣事,酒水、肉食摆满于案几上,帐中氛围热烈。

“彦明率军趋渭水道东进,致使马儿兵败渭水,功绩甚大。”

曹操喜色满面,心中愉悦,说道:“马儿自恃羌兵悍勇,不料祸起萧墙。众羌兵恐族中遭遇兵戈,纷纷叛逃,便是马儿亦难制之。”

今位面与历史上互有不同,韩遂身死,关西联盟的兵力虽然力量变弱。但马超一人无韩遂束缚,反而拥有了作战的话语权。利弊叠加之下,马超虽没将曹操杀得割须弃袍,但也拖住了曹操取胜的时间,让曹操头疼不已。

然韩遂的身死,影响始终不小。他帐下的阎行、成公英拥主投曹,韦康、杨阜等陇西士人起兵援曹。

曹操采纳成公英、贾诩的建议,让阎行从渭水道趋进陈仓,袭取马超的后方;又命韦康、杨阜率兵入武都,进驻下辨,扬言出兵平叛,解决支援马超的羌、氐部落。

如此操作下来,马超帐下羌兵人心惶惶,皆欲逃军归乡。曹操趁机出兵作战,马超无奈出营迎战,两军于渭水畔作战。

渭水之战,曹操用步卒抗住关西兵马的冲击,利用关西兵不利久战的特性,让左右重骑陷阵,一举击溃关西兵马。

此战中,张横、马玩二将战死,杨秋率兵逃回安定郡。马超、程银率残部而逃,欲投陇西,却闻阎行从陈仓渭水道进军;欲走武都,闻韦康、杨阜占据下辨。

马超、程银二人无奈之下,率万余人退守陈仓,希望曹操因兵粮尽绝而撤军。

阎行举起酒樽,谦逊说道:“丞相大败马儿于渭水,皆赖丞相与诸位将军之劳,行仅奉命围堵马儿入陇,不敢言有大功。”

见阎行上道,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孤入关西以来,不喜败马儿,唯喜彦明、伯杰归孤所用。”

成公英迟疑少许,拱手说道:“韩公为国捐躯,死于张飞手中,望曹公莫忘韩公子嗣。”

曹操放下酒樽,笑道:“韩公子嗣封赏表奏,孤已命人送至许昌。韩孚拜榆中侯,享食邑八千户,余者皆有封赏。”

“伯杰勿忧!”

“谢丞相恩德!”

望着帐中文武,想着即将到手平定关中的战功,曹操抚须而笑。今下只要解决完马超,率师许昌,便能推行他进位国公的计划。

那国公号应取何名?

邺城自古为魏地,以魏为名或许合适。

嗯?

代汉者,当涂高也。

魏者,巍峨高大也。

“咳!”

曹操咳嗽几声,将自己从幻想中拉出来,回到正事上,问道:“今马超兵败渭水,率兵退守陈仓。陈仓虽旧,但城池坚固。不知诸位有何教孤?”

夏侯渊喝着酒,嚷嚷说道:“丞相,马儿素来不顺,据兵不降,何不破其城,斩其首,以威众人?”

曹操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马超率兵反叛的行为,实际上已触怒曹操。若非韩孚归降,成公英以关西久离中原为由劝阻,曹操早就让人宰了马腾、马铁父子,以儆效尤。

今马超走投无路,退据陈仓。如能破城斩首,并非不可。

“丞相!”

就在曹操思量间,司马懿捧着巾帛,从帐外小跑入内,走到曹操身侧,低声说道:“江淮急报!”

“何事?”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

司马懿迟疑少许,低头说道:“合肥失守,张、李二位将军战没,吴敦战死,朱光、薛悌弃城逃回寿春。夏侯将军退守寿春,向许昌求援。”

“啪啦!”

曹操面容呆滞住,筷子从手中掉落。筷子掉到地上,筷子被沾上沙土;肉块落到锦袍上,外袍被肉汁沾染。

帐中文武见曹操这般,纷纷闭上了嘴,不敢言语说话,气氛瞬间凝重下来。

半响后,曹操长叹了口气,既愤怒又悲怆,说道:“孤留书信与合肥,合肥安能有失?”

继而,曹操拿过书信浏览,见巾帛记载的详细战事内容,心中绞痛不已。

为了保持自己的仪态,曹操说道:“张辽短于兵略,长于勇武,孤数劝其勿赴敌穴,然不听孤言。为督将尚不当亲战,况上刺霍峻乎?”

说着,曹操叹息说道:“合肥,孤悬于中原,离寿春有两百余里,水贼时常袭扰,不利救援。孤让三将留驻,仅为护寿春尔。战事不利,张、李二将可撤,奈何据守不退,中霍峻合围分取之计。”

“丞相,荀令君闻寿春战事紧急,征发新卒万人,赶赴寿春,以稳江淮。”司马懿说道。

曹操五味杂陈,说道:“文若调配有方,审时度势。中原稳固,离不开他。”

曹操心中又叹了口气,荀彧有王佐之才,然荀彧与他的政治理念始终有冲突。希望这次称公,荀彧别反对自己,要不然……

缓了缓,曹操问道:“今江淮局势如何?霍峻有何动作?”

“启禀丞相,据寿春来报,霍峻兵马四出,庐江、九江、广陵三郡失陷,徐淮震动。据报霍峻正在聚拢淮民,兴建县乡,其志不可小觑。”司马懿说道。

曹操冷笑一声,说道:“淮南凋敝,民众早就四散而逃。霍峻所得淮南郡县,多是荒废之地。兴建县乡,又谈何容易?”

话是这么说,曹操心中对霍峻却是愈发忌惮起来。他不怕只会打仗的将帅,就怕霍峻这种文武齐全的将帅。

霍峻在江淮的那些动作,他岂能不知?

无非是因淮南凋敝,粮草从江东转运极为不便,途中又无百姓可以征调运粮,未来北进寿春,必定是无法持久作战。

今分取淮民,便是为长久方略着想,可见霍峻所图甚大。自己若不回军,整顿淮河防线,江淮必然糜烂。

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曹操问道:“河间叛乱如何?”

杨修小心翼翼地答道:“田银、苏伯于河间作乱,幽、冀扇动,五官中郎将派军平叛。今不知战果何如?”

曹操自起家以来,几乎无岁不征。即便是兵败金口后,也仅是简单休整,便在那四处征伐。

富庶如河北之地,百姓也因此而贫瘠,田银、苏伯掀起叛乱,亦属正常。

河北民变,淮南糜烂,曹操已失去了与众人吃席的兴致。

忍着头风疼痛,曹操点名喊道:“曹洪何在?”

“末将在!”

“命你督七军回师河北,定要将田银、苏伯二人斩杀,还河北太平。”

“诺!”曹洪作风果断,领命出帐。

见曹操动作如此,杨阜急忙出席,说道:“马超有韩信、黥布之勇,甚得羌、胡人心,西州兵吏多畏。丞相若仓促还军,马超必死灰复燃,席卷陇右,时陇上诸郡将非丞相之所有也。”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于州郡中素有威名。刺史韦康举为州从事,参议州中军事。今韦康派遣杨阜为使者,向曹操通报他们在下辨的战事。且有向曹操表示臣服,归降之意。

故杨阜今时不得不慌,他们这群陇右人为了帮助曹操平息马超叛乱,几乎是将马超得罪干净。如果让马超死灰复燃,必然是兵进陇右,找他们算账。

曹操双手下压,示意杨阜、成公英等人别急,说道:“今马儿困守陈仓,若欲破城亡军,怕是耗时甚久。不知诸公可有计策教我?文和、伯杰?”

曹操放弃了破城斩首的念头,今时他只想尽快平定马超的掀起的叛乱,好让他抽身回中原,免得中原震荡。

“丞相,马超走投无路,率兵困守陈仓,不为求生尔!”

贾诩起身拱手,说道:“丞相何不如遣人劝降马超,言尽利弊之事,许其富贵。以亲情先说马岱,再以父兄说马超。丞相不计前嫌,必能将马超收入帐下。”

“马超者,虎狼之将,勇略之帅,深得关西人心。马超若愿归降丞相,则陇右可平,凉土将安!”

忍着头疼的曹操,提起兴致,问道:“文和之言,甚得孤意。然不知谁可入城劝降马超,为孤解决此虎狼之患。”

成公英斟酌几许,主动请缨,说道:“启禀丞相,英与马超素来有旧,与其帐下文武多有往来。今英愿为丞相说服马超,让其率军出城归降丞相。”

曹操见成公英愿为说客,大喜过望,说道:“伯杰若为使者,必能说马儿来降。不知可有请求,卿但说无妨。”

成公英思量少许,说道:“马儿好名利,又好争斗,不知丞相何以待之?欲赏何官爵与他?”

曹操捋着胡须,沉思说道:“马儿纵横西北,击孤于渭水。今若能降,孤准其统兵征战,表为益州刺史,振威将军,都乡侯。如能不愿为孤出战,封为万户侯。且告诉马儿,他宗族家眷皆在槐里。”

不是曹操没想杀马超的家眷,而是前些日曹操方才击败马超,才得到槐里,还没来得及处置。

“丞相英明!”

《汉纪·霍大司马世家》:“峻兵破合肥,斩张、李、吴三将,席卷江淮,中原震动。时信至武汉,帝大笑之,墨染袍而不知。曹操兵围陈仓,宴庆文武,惊而失箸,促发头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