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04.第302章 教权破城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02章教权破城

江淮,寿春。

议堂内,独眼夏侯抚剑于榻,扬州刺史温恢、豫州刺史吕贡、参军刘晔、护军孙权等十余名江淮高官分坐左右。

自博望之战后,曹操欣赏夏侯惇的忠心,故而多让他留居后方。唯有不得已之时,方遣其出战。

如近些年来,唯一奉命出战的战事,尚且是卫固在河东叛乱。然待夏侯惇兵至时,河东叛乱已被钟繇解决。

如此单薄的战绩,让人很难不质疑夏侯惇能否救援得了合肥。然不仅是众人怀疑,夏侯惇亦是怀疑自己。

“咳咳!”

夏侯惇咳嗽几声,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说道:“丞相命惇领兵南救合肥,然霍峻兵略非凡,不知诸位何以教我?”

温恢犹豫少许,说道:“霍峻筑堰聚水,欲引肥水灌城。以江淮水情观之,不日将至雨季,时不我待,将军宜当速救。”

刘晔皱眉忧思,说道:“丞相命徐、豫两州兵马南下救援,然今徐州海滨受敌将糜芳袭击,今若仅以豫州兵马南下,怕是难胜霍峻。”

顿了顿,刘晔又说道:“霍峻遣糜芳北上徐州海滨,当是牵制江淮兵力之意,让我等难以集结重兵救援合肥。若仓促将寡兵南下,恐会被霍峻所败。霍峻用意明显,我军不可莽撞行事。”

夏侯惇蹙眉凝思,说道:“既按诸位所言,合肥紧急不可不救,然今仅有两三万兵马可用。不知诸位可有方略教我,以破解霍峻此法。”

刘晔抚须而思,沉声说道:“欲破霍峻牵制之法,当需集结重兵南下,让霍峻不战自退。”

“兵马何来?”夏侯惇问道。

“徐州有兵马数万,可让其出兵。”刘晔说道。

夏侯惇面露不解之色,说道:“参军既知徐州海滨有糜芳袭扰,又何出此言?”

刘晔露出笑容,说道:“徐州海滨乃是小患,合肥得失关乎江淮。晔所料不差,糜芳所部必是偏军,而徐州有精兵数万。今抽调锐士万人西赴寿春,又有何不可?”

温恢看向夏侯惇,说道:“参军之言不无道理,然唯恐臧霸、孙观、吴敦等人顾虑后事,不愿出兵南赴寿春。”

夏侯惇那只独眼露出深以为然的目光,臧霸、孙观、吴敦等徐州军阀,可非曹操帐下军士,任凭他们调遣,他们的独立性更强些。往昔徐州太平,他们愿意出兵。今下家里遭袭,如何敢轻易出兵助阵。

“不然!”

孙权摇了摇头,说道:“若是他将至,徐州兵马或难调动;然若是将军至,徐州兵马或可调动。”

听孙权这么一点,众人若有所思起来。夏侯惇似乎也明白曹操为什么派他出任救援合肥的主帅了。

夏侯惇的兵略能力或许不行,但他却是曹操起家的大股东之一,地位崇高,深受曹操的器重,非是平常将领。

若是其他人下令,臧霸、孙观可能会找理由搪塞。但夏侯惇下令,不管怎么样臧霸、孙观、吴敦等人不敢不从。

曹操选用夏侯惇出任主将,看似选了个军事能力平庸的人。但实际上,曹操选了个勉强能整合起江淮军事力量的将领。如夏侯渊前来,他被霍峻连续击败两次,你且说徐州军阀会不会鸟他。

曹操这个用人心思,其他人短时间内没理解,唯有孙权察觉并意识到。

夏侯惇用那独眼看向孙权,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今豫、扬二州兵马合约二万五六千人之众,若徐州能再调万余人而来。合约四万兵马南下,时有合肥数千甲士在内,内外呼应之下,纵使霍峻兵略盖世,合肥兵难亦可消也!”

温恢仍有忧虑,说道:“如能调得徐州万人兵卒,从而集结重兵南下,或能解合肥之困。然调遣徐州兵马亦需时间,待大军南下,恐已入春。合肥久困于敌围之内,怕军心已是涣散。”

“使君勿忧!”

刘晔沉吟少许,说道:“诸君以为霍峻兵盛,无解围之望,不可仓促战之,需待徐州军至。然以晔之见,将军何不如兵进成德,派前军逼向合肥,遣细作入城,告知军情,令合肥坚守。”

说着,刘晔向夏侯惇拱手,自信说道:“然待东军抵达,将军选精锐为前锋,以合肥为应,表里俱发。合肥之围可解,必能兵破霍峻矣!”

夏侯惇抚掌而叹,说道:“子扬谋略过人,非别驾、参军之才。今若能解合肥之困,惇当向丞相举荐子扬。”

夏侯惇能在曹操军中地位崇高,受人尊敬,多在于他向曹操举荐才德之人,且曹操往往都能重用提拔。

“多谢将军!”刘晔感激的说道。

夏侯惇环视众人,沉声说道:“今下从子扬之策,令豫州诸将于芍陂汇合,进而向成德进军。如霍峻派兵邀战,据守不战,待徐州援兵至。”

“诺!”众人应道。

——

夏侯惇督兵南下的消息,迅速被斥候所探查,进而将情报送到霍峻手上。

“都督,河堰已是修筑完成,军士将于明日筑堤截流肥水。待江淮雨季至,肥水上涨,河堰积水满,便可毁堰灌城。时大水之下,纵使合肥城坚,亦不能挡。”

黄忠跟在霍峻身侧,向霍峻介绍筑堰的工程进展。

引肥水灌合肥城,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是大工程。合肥相对于周围来说,地势低洼不假,但对于肥水来说却是高处,故而引肥水灌城要改变河流的走向。

改变河水流向,常用的方法是修筑堤坝,人为抬高下游地势,让河水难以下游,唯有向两侧溢出。

欲引导河流走向,则是要在修筑堤坝的基础上,在河岸边挖掘出低于肥水水位的河道,且要高于合肥城。

欲采用水淹的话,常要修筑河堰,将流入河道的河水不断积蓄起来,越多越好。等到水量达到一定时候,人为毁掉河堰,冲向合肥城。

霍峻驻步于河堰上,眺望周围,城西地势平坦低洼,河堰属于是人为堆积起来的高点。虽然不能看到合肥城内的状况,却能将合肥城外围的地势尽收入眼中。

在河堰外围有三千军士驻防,拒马、鹿角、虎落等防御工事应有尽有,这些是为了防止合肥城内守军杀出,破坏修筑河堰的进度。

霍峻负手背腰,问道:“今日以来张辽可有来袭?”

黄忠抚剑伫立,说道:“启禀都督,我军修筑河堰以来,张辽多有出城袭扰,或夜间,或清晨,军士多被其害,河堰被毁不少。然都督遣子龙将军协防,张辽遂不敢犯。”

霍峻手攥着白毦鞭,提点说道:“老将军与子龙将军虽皆属中军,然中军兵马亦有不同。子龙帐下兵马归属主公,故而兵精。老将军兵马多是自统,甲胄、弓弩数年未变。”

霍峻这句话看似在说二者的兵马精锐程度,实则在提点黄忠,告诉他当下的尴尬处境。

在吴楚合一后,黄忠作为曾经支持过刘磐的将领,被刘备剥掉太守的职务,编入中军体系。编入中军后,刘备出于稳定考虑,允许黄忠仍保留自己的兵马。

黄忠没意识到什么,坦荡自如继续掌管原来兵马。如此之下,虽皆同属于中军体系,但黄忠帐下的部队反成为了外人。

故而在甲胄、物资上忠于刘备的将校,反而得到优先补给。长久下来,军队战斗力自然有差距。

今下霍峻提点黄忠,无非是爱惜勇武,也因之前共事过。

说着,霍峻拍了拍黄忠的肩膀,笑道:“将军者将五千人,凡超出者,有违军制度。孔明军师美意,望老将军莫要辜负。”

“谢都督!”

黄忠望着霍峻离去的背影,似乎明白了什么,拱手致谢。

巡视完河堰,霍峻调整了下安排,便回到大帐中。

“都督!”

俞韶袭甲匆匆入帐,拱手说道:“斥候探得寿春情报,曹操遣夏侯惇为将,孙权为护军,刘晔为参军,将江淮兵马南下。”

“帐下兵马近三万人,有满宠、文稷、殷署等将,又有扬州刺史温恢、豫州刺史吕贡随军。今行至成德,便勒兵不进,似有观望局势之意。”

听是夏侯惇、孙权同时领兵南下,霍峻露出几分笑意。

果然缺少孙权的合肥之战,怎能说是合肥之战呢?

徐盛见霍峻没说话,说道:“都督,合肥被围数月,岌岌可危。曹操遣夏侯惇为将,安能胜我?”

“今止步成德,夏侯惇当畏我军兵势,不敢与我军交战。如此用兵,岂不坐视合肥归由我军所有?”

“公礼可有见解?”霍峻问道。

俞韶盯着舆图,分析说道:“夏侯惇乃为曹操大将,虽不以兵略见长,但岂会坐视合肥陷落。今止步成德,或畏惧我军兵势,不敢进军。但以韶观之,夏侯惇或是等候援军,待援军至时,一齐南下。”

“援军何来?”

徐盛开口反驳,说道:“糜将军率军北上袭扰徐州,臧霸、孙观等辈怎敢轻离徐州。若从兖州调兵,待援兵至,江淮雨季至也!”

“子通呢?”

蒋济指点舆图,说道:“成德离合肥百余里,急行之下,旦夕可至合肥。济以为夏侯惇应有贤才指点,故驻兵于此,引而不发,让我军不敢全力围城,从而牵制我军兵力,以待援军南下,一同进军。”

“至于援军何来,济则难知。然以济料断,夏侯惇当会遣人入合肥,与张辽互通音讯,以励守城军士人心。”

“子通与峻见解相同!”

霍峻于帐中踱步,点评说道:“夏侯惇不以军略为长,以其性情用兵,知合肥事急,必率军南下。断不会于成德驻扎,谋后而行,引而不发,观局势而进军。”

说着,霍峻笑了笑,说道:“夏侯惇比博望坡时,精进甚多,知敌深浅,能纳良言。”

霍峻原本的计策想利用水淹合肥的紧急性,逼江淮曹军南下,从而击败他们。然曹军南下是南下了,但是集结重兵于成德,延缓霍峻破合肥动作,从而等待后续的援军抵达。

当然不是说刘晔的计策破解了围城打援,仅能说刘晔的计策延缓了合肥城被水淹的进程。毕竟他们在成德驻扎,霍峻总要分兵于防备,以免他们的突然南下。

“都督,若夏侯惇如子通先生所言,当断绝合肥与城外联络,以免表里俱发。”俞韶建议道。

霍峻摆了摆手,笑道:“表里俱发又能如何?且让二人表里俱发。”

“这~”

俞韶与徐盛面面相觑,难以理解霍峻的意思。

“都督,可是已有破贼之策?”蒋济问道。

霍峻负手背腰,笑道:“破敌之策,不敢说有,但已有思绪。引而不发,静候援军,不足为惧。”

“公礼!”

“在!”

霍峻望着舆图,吩咐说道:“广派斥候,务必将曹军动向,尽数掌握。”

“诺!”

霍峻为何喜欢用俞韶?

非他,俞韶对于斥候的布置胜过他帐下诸将。如俞韶所派的斥候深入淮河地区,远离大军二百余里,从广陵郡到九江郡,皆有他派出的斥候。深刻贯彻先知动静,而后用兵。

“都督,武汉来信!”

蒋济待霍峻忙完,将书信奉上,说道:“刘璋封闭蜀道,张将军率军从汉中南下,取江州,欲打开入蜀水道。主公遣关将军为帅,甘将军为副将入蜀。”

见霍峻浏览书信,蒋济提醒说道:“主公分兵取蜀,举十万兵远征,已是吴楚之限,今下已无可用之兵。”

霍峻将书信收好,笑道:“今贼至成德,去求援军,岂不晚矣!”

说着,霍峻对左右众人,说道:“容峻骄言,我当与诸君先破合肥,而主公后取巴蜀。若事急,诸君亦可分取蜀之功。”

“峻唯忧夏侯纳孙权之语,畏敌而不敢进军矣!”

“且让峻教孙权破合肥!”

众人再次疑惑,他们能理解霍峻前面的吹牛之语,但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教孙权破合肥?

莫非孙权与合肥有不得不说的故事?

ps:这章写的状态差,请见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15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