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326.第324章 人心难测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第324章人心难测

魏国,邺城。

天子以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等十郡作为魏国之地。曹操行三辞三让之事,拗不过刘协的册封的诏书,最终受封魏公。

在许昌受封后,曹操北归邺城,立宗庙,设文武。时以荀攸为尚书令,毛玠、凉茂为尚书仆射,钟繇为大理,王朗为魏郡太守……。

魏国虽立,但世子空缺,颇是让人浮想联翩。

曹操身袭魏公袍,威武迫人,杨修、孙权等众侍从身后随行。

行走间,曹操却见有工匠在大门那比量尺寸,似乎在那重新制作新门。

“拜见魏公!”

见曹操而来,工匠跪地迎接。

打量大门,曹操嘴角微扬,问道:“谁让你等改建此门?”

“这~”

领头的工匠犹豫少许,说道:“我等听从丞相之命,改建此门。”

“呵?”

曹操看向左右,淡笑道:“孤何时让你等改建此门?”

见状,杨修趋步行至曹操左右,答道:“启禀魏公,那日魏公于门侧写有‘活’字,门内有活,实乃‘阔’字。修窃以为魏公当是指门太宽,故在下命工匠重建此门。”

“哈哈!”

曹操捋着胡须,皮笑肉不笑,说道:“德祖真是机敏过人。”

“魏公过誉!”

杨修自以为了解曹操之意,跟着笑了几声,谦逊说道:“不知魏公满意此门否?”

孙权心中冷笑,说道:“魏公,权以为此新门太窄了,应当宽些,这般才好看。”

曹操赞赏地看了眼孙权,说道:“仲谋所言有理,此门当宽,不当窄。”

“这?”

杨修顿时懵逼了,是他理解错曹操的意思吗?

莫非曹公是指门窄,而非门阔?

曹操手抚在腰带上,笑道:“孤于门上写‘活’,并非是嫌门阔,而是让你等把门加宽些许。”

“诺!”

望着曹操远去的背影,杨修略有呆滞。

孙权路过杨修的身侧,脸上隐约露出不屑之色。

论机智,他不如杨修。但若论领悟曹操之意,杨修可不如他孙权。

曹操不因杨修猜中他的心思而不开心,而是在于杨修不曾请示曹操,便擅作主张吩咐工匠改门。

这让曹操怎么会开心呢?

孙权说出那番话,实际上是给曹操选择的余地,是赞同杨修的话,还是选择打压杨修。

毫无疑问,曹操选择了打压。他要让杨修知道别耍什么聪明,自作聪明地认为猜透他的心思。

杨修趋步赶到曹操的身侧,说道:“修错会魏公之意,请魏公责罚。”

曹操拍了拍杨修的肩膀,笑道:“德祖机智过人,然有时亦当多思,以免有所纰漏。”

“诺!”

“魏公,诸将文武已在铜雀台,等候魏公亲临。”侍从禀告说道。

“善!”

曹操在侍从的簇拥下,亲临铜雀台宴。

在鼓乐声中,曹操趋步而上阶。文儒武威皆列站于铜雀台上,衣冠楚楚而立。武士持斧钺、戈戟,威风凛凛以示众人。

“臣等拜见魏公!”

曹操站在铜雀高台,左右文武齐声而呼。

“免礼!”

曹操示意左右免礼,笑道:“孤与诸位征战天下数十年,讨董卓,伐袁绍、灭吕布、破乌桓,方中国始安。今日之宴,当酬诸君征战、案牍之劳,尽情畅饮,兴尽而归。”

“诺!”

众人拱手应道。

少顷,鼓乐之声响彻铜雀台上,武士齐诵赞歌,歌姬盛装而舞。

曹操手握玉樽,饮酒观舞,抚须得意。

饮酒间,曹操见坐下马超闷闷不乐,问道:“孟起,今日大宴为何不了?莫非酒食不如卿意,亦或是歌舞不美乎?”

马超犹豫少许,说道:“启禀魏公,关西之地寡有如此盛宴,亦少有如此秀美舞姬。”

“那为何不乐?”曹操放下玉樽,笑道。

“大丈夫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今超久居温柔之乡中,丈夫之志将坠也!”马超叹息说道。

曹操捋着胡须,笑道:“孟起深得孤心,昔孤年轻之时,欲立建功名,驱除俘虏,北讨鲜卑,得封征西将军。然今老朽,亦难舍沙场。”

说着,曹操举起酒樽,说道:“天下未平,壮士仍有用功之时。卿若愿意,可随孤南征巴蜀,杀敌立功。”

马超举着酒樽,受宠若惊,说道:“魏公荣待在下,超岂敢不为魏公效力。”

曹操目光落到马腾身上,笑道:“寿成能有孟起为子,实乃君之厚福,孤不甚羡之。”

马腾面容谦卑,笑道:“犬子略有勇略,安能与丞相膝下公子相比。”

曹操将玉樽内的酒水一饮而尽,说道:“孤子丕看似文武兼济,但武略却是难言出众,难言知兵;子植虽文采飞扬,但豪放无束,难担大任;子彰虽勇武敢战,但难将大军。孟起雄烈过人,兼资文武,实为一世之俊杰啊!”

渭水之战中,曹操虽数月击败马超,但是马超的勇武及指挥能力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仅是于此,曹操可不会有这般言语,核心在于曹操为他的继承人而忧愁。以今天下形势来看,刘备短期之间,必然是灭不掉的。

他的下一代继承人必须有处理这种乱局的能力,若是曹丕文武兼济,甚是出色的话,他也不至于犹豫不决,难下决断。相比之下,马超出色许多,既然能打仗,又能指挥大军,令人颇是羡慕。

马腾连称不敢,换着角度来称赞曹丕、曹植等曹操子嗣,并示意马超也说话,省得得罪曹丕、曹植、曹彰兄弟。

然出乎他的意料,马超在沉思半响后,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猛地起身出列,单膝跪地说道:“超幸得魏公赏识,今公若不弃,超愿拜公为义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注①)

“这~”

马腾面露着急之色,喊道:“超儿不可如此。”

曹操坐在榻上,见跪地的马超,捋着胡须,不知深意如何。

贾诩暗暗叫苦,起身出列,拱手说道:“诩壶中无酒,可否取魏公案上酒水否?”

“准!”

曹公目光闪烁,得见贾诩神情,便知其有深意。

借着取酒的机会,贾诩低声说道:“明公可记丁原、董卓之旧事乎?”

不待曹操反应过来,贾诩取过酒壶便抽身而退。

见贾诩退下,曹操猛地惊醒过来,马腾曾经差点死于他手,多赖成公英出声劝阻,马腾才没被他弄死。如此看来,马超并未多么在意马腾的性命。马超或许想用这个来换取他的信任,今时怕是不能相信,往后多考察马超方行。

曹操下榻扶起马超,笑道:“孟起诚心,孤已知之。然孟起为孤帐下大将,言为父子多有不妥。往后孟起待孤以忠,孤待卿以恩,虽非父子,但亦胜父子,不易美哉!”

说着,曹操挽着马超的手,故意说道:“孟起醉也!孤亦醉也!”

“诺!”

马超脸色红烫,深感尴尬。他本想借着曹操的信任,返回关西寻机重新立基,但却不料曹操反应过来,否决了他的请求,也收回了刚刚的话语。

看了眼贾诩,马超心中咒骂了句。

似乎想缓解气氛的尴尬,曹操挽着马超的手一同上榻,以示他们二人的亲近。在曹操的话语及行为下,尴尬的气氛已然逝去。然这几幕尽入曹丕眼中,念着之前的话语,曹丕对马超已有了不爽。

孙权目光在不断打量马超,似乎另有心思。

就在宴尽欢乐之余,侍从趋步上台,拱手说道:“启禀魏公,刘璋遣使急报,言关羽已破江州,今巴蜀门户大开,怕是不能久撑多时。刘璋望请魏公发兵救援,誓为臣属,不敢再叛!”

此军报说完,在场文武议论纷纷,似乎对刘备的速度感到惊叹。

“魏公!”

荀攸起身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魏公。江州,巴蜀之门户。江州被破,若不发兵救援,巴蜀必被刘备所得。今宜发兵速下,不可犹豫!”

曹操脸色微变,说道:“孤本欲明岁南征,今下江州城破,将不得不征矣!”

顿了顿,曹操思虑说道:“汉中者,巴蜀之北境,欲入巴蜀,非图汉中不可。今刘备委儒生陆逊固守,宜当先取汉中,下望巴蜀。”

“来人!”

“在!”

“命征西将军夏侯渊督陇右兵马先行,令其为我大军先锋。”曹操说道。

“诺!”

“魏公!”

见曹操在布置进军事宜,贾诩上谏说道:“为让敌寇不辨虚实,丞相可命曹征南发兵向公安,以惊敌寇。”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来人命征南将军攻公安,放出风声言孤举兵下江陵,以让刘备难以分辨我军进军方向。”

“诺!”

说着,曹操看向马超,笑道:“将军曾经兵破汉中,今时南征,当有劳孟起随征,破敌锋芒也!”

马超喜上眉梢,拱手说道:“超当为魏公效力,图谋汉中,以兵向巴蜀。”

①《典略》:超谓约(韩遂)曰:“前钟司隶任超使取将军,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12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