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40章 兴治皖城

书名: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8

庐江郡,皖城。

刘备决定休兵罢战,重点治理黟山六县之事。霍峻也从京口城下撤围,在东面仅留下高翔坐镇濡须口戍,益兵千人,共二千人兵,用来监视孙氏与江淮的之间的联系。

之前霍峻欲移治皖城的请求,得到刘琦的同意。刘琦大笔一挥,反正庐江七县孤悬江北,利攻不利守,又与江南的鄱阳郡相呼应,调整了郡县辖区,命霍峻以鄱阳太守之职,兼领水师都督。

新的鄱阳郡地跨江水大江南北,以一个‘T’字形插在豫章与丹阳二郡的中间,且东起濡须口,西至寻阳。江北以皖城、居巢、寻阳、松兹、舒县、临湖、襄安等江北七县,江南则是以彭泽、鄱阳、余汗、鄡阳、广昌五县,合计十二县。

刘琦学会不少政治手段,在他的一番操作下来,霍峻看似管辖区域变大,郡下的县也变多了。实际上,江北七县中,舒县、临湖、襄安二县已无多少百姓,皖城被屠迁后,仅有霍峻安排的军士屯田。

无论如何,霍峻权力的增加毫无疑问,他成为江东抵御江淮曹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刘琦自领的豫章郡将鄱阳郡吐出来的三县又吞并了进去,糜竺出任丹阳太守后,将空出来的庐陵郡,委命刘磐出任太守。

扬州当下的政治格局,即鄱阳太守霍峻、丹阳太守糜竺、庐陵太守刘磐、刘琦自领豫章。

刘琦帐下的官职体系,文职方面,别驾王粲、治中潘峻、参军蒋济等;武职方面,豫章督兵文聘、中郎将黄忠、校尉张南等人。

丹阳之战,众人各有收获,刘备得到堪比一郡的人口,刘琦巩固了自己的地盘。作为鄱阳太守的霍峻带着从孙瑜手上缴获的大量战船回师皖口,又治政于皖城。

霍峻在皖口停留几日,将水师操练交予甘宁、陈越二人,又让霍笃负责操练步,霍峻便乘小舟逆皖口北上,抵达郡治皖城。

“府君!”

皖水畔的丘陵上,霍峻示意郡中属官不用多礼,说道:“峻受命太守,移治皖城。今皖城残破,人烟稀少,复兴城郭,将有赖诸位。”

“不敢!”众人应道。

霍峻移镇皖城,不仅是为了控扼长江水道外,还有为日后进图江淮而作考虑。皖城北靠大别山,东有巢湖,具备山水地利,利守不利攻。若能将皖城打造成进图江淮的基地,将可长期威胁合肥。当北方进攻之时,也可与濡须口形成呼应配合。

历史上,孙权对皖城的控制并不是牢固,陷入与曹操的争夺战当中。石亭之战,曹休敢深入庐江,不仅有周鲂的诈降因素在,还有庐江属于双方互相交替掌握的地带。

今曹操战略重心在北,霍峻若不趁机在皖城扎下根,等曹操调整战略重心,又要陷入与曹操的争斗战当中。

霍峻眺望了无人影的荒田,神情温和,说道:“诸子之中有皖城人士,有善治政安民之人,不知谁有复兴皖城之策。”

对于庐江皖城,霍峻虽在皖水上打过仗,但对于具体的风土人情,及资源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必须通过庐江或是江淮本地人的口述进行深入了解。

“子通、子华、正臣?”霍峻把目光看向蒋济、司马芝、刘忠三人。

蒋济,以参军之职,兼领鄱阳郡长史;为邓艾教书的司马芝,在战前被霍峻征辟为五官掾;旧吏刘忠有务实之风,委任为功曹吏。这就是太守的权利之一,可以自行征辟属下。

司马芝沉吟少许,说道:“芝见识浅薄,勉强谈之。皖城之毁,在于孙权屠戮、迁徙百姓。自古以来,兴治城郭,首在聚民。何以聚民?无非轻徭薄税,境内太平,水土肥沃,交通便捷,律法公正,此五项若有,何愁百姓不至。”

顿了顿,司马芝分析说道:“得府君威名,背水破敌,得以威慑敌寇,孙曹不敢进犯,此可谓境内太平。凡能新编入郡百姓,免除二年赋税,此可谓轻徭薄税;水路交通四通大达,皖城得以富裕。今尚缺水土肥沃、律法公正二事,府君可深思一二。”

霍峻看着注入长江的皖水,问道:“皖水、潜水充沛,以此二水灌田,种以水稻,可谓水土肥沃否?”

刘忠迟疑少许,说道:“启禀府君,皖水出于大山,流入大江,其间支流密布,若时雨季,多有洪涝之害,冲毁田亩;潜水亦是如此,仅因水量不如皖水之大,其之危害,少有人知。”

霍峻微微踱步,问道:“皖、潜二水可修陂塘、河渠否?”

河水造成泛滥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在古代唯有修建陂塘、河渠,通过人工的方式,用来减少河水泛滥,或是降低天气干旱带来的影响。如都江堰、芍陂皆是人工修缮的水利工程,河渠灌溉田亩,将旱地变成水田,亩产可以提高颇多。

蒋济捋着胡须,说道:“启禀府君,济于州府任职之时,曾听刘元颖(刘馥)曾言古时庐江潜水、皖水有吴塘、乌石二陂,但因战乱不休,兼有二水汹涌之故,坝石已坏。府君若欲兴治皖城,必先重建吴塘、乌石二陂,以溉稻田。”

“人手不足,若欲修建,吴塘、乌石二陂当以何为先?”霍峻问道。

“皖水水大,潜水水小,今值秋冬,当修乌石堰,引潜水灌田亩。待百姓多至,田亩不足,可重修吴塘,灌溉田亩。”蒋济说道:府君可同时让人上山,劝说百姓下山居住、耕种。”

“好!”霍峻说道:“可从蒋长史所言,正臣于冬时募民以重修乌石堰,某发千人士卒助之。蒋长史安排人手劝说百姓下山耕种,分发田亩,免其赋税。”

“诺!”二人应道。

霍峻念及律法公正,沉吟少许,说道:“子华素知律法,又初入庐江不久,可以五官掾之职,行督邮之事,替峻巡视鄱阳诸县,纠正不法之事,若有作奸犯科之人,当处以严法治之。”

司马芝挺直腰板,说道:“芝愿行督邮之权,纠正不法之事。”

五官掾掌虽是掌郡内春秋祭祀之事,然而其权利十分灵活,并无固定职务,皆看主官的安排。霍峻考虑到司马芝初来鄱阳,对地方民情不熟,因而这样安排。

今让司马芝巡视诸县,不仅有纠正地方风气,也有让司马芝了解鄱阳民情的考虑。

将工作吩咐下去后,霍峻对众人叮嘱说道:“峻身兼军政之事,郡内政务,诸位当多多上心。”

“诺!”

来晚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1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