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1章 鄱阳湖边的伏击战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正德十四年七月十七,王守仁率军十八万,号称三十万兵临南昌。

自古打仗报人数都是吹牛不上税。王守仁没号称八十万大军已经算诚实了。

当日夜,王守仁准备攻城。攻城前他将自己手下的六大悍将——六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叫到了自己面前,下了一道严令。

“客家兵为前锋。一鼓令,附城。二鼓令,登城。三鼓未登城,杀兵。四鼓未登城,杀将。”

一众客家兵个个赤红着双眼,准备打一场恶仗。

要知道,南昌既是古城又是重镇。城坚墙厚。若留守南昌的叛军负嵎顽抗,客家兵作为攻城前锋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然后所谓的“恶仗”开始了。

子夜时分,三千客家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到了城下。第一通军鼓响起,众人开始附城,将云梯靠在城墙上往上爬。

战鼓一响,守城的叛军发现无数人黑压压的附城。他们直接扔了刀枪,下了城墙跑入城中四处躲藏。

不及两刻,客家兵打开了南昌城的大门。

王守仁跟六位手下骑着高头大马,气宇轩昂的进了宁王的老巢。

王守仁进城后,最担心的不是城内有叛军负隅顽抗。他最担心的是自己招募的那群盗匪。

于是他下了严令:“杀百姓者,如杀我父母,立斩;淫女子者如淫我妻女,立斩;抢劫财货者如掠我家产,立斩。”

我们抢宁王府的东西,你王巡抚总没话说了吧?

黎明时分,盗匪们冲入宁王府,将宁王府抢了个干干净净。宁王府中留守的那些妃嫔、侍女也遭了殃。

完事儿盗匪们放了一把火,把宁王府烧了个一干二净。

王守仁治军严明。盗匪们耍这种小聪明他怎能容忍?他一气杀了十几个领头的盗匪小头目。

严明军纪之后,他开始了等待,等待宁王一方的消息。

果然,宁王听闻月定眼子被王守仁捅了,立即率领主力回师。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此刻平叛军该加固城防,以逸待劳,等叛军来攻。

然而王守仁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大军西行,与宁王主力决战。

两股大军最终在鄱阳湖相遇。

鄱阳湖见证过大明王朝的崛起。当年正是在这里,朱元璋的大军击败了陈友谅主力,一举奠定了江南霸主的地位。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二。两军在鄱阳湖边陷入对峙。

王守仁和宁王都没有在鄱阳湖上进行水师决战的意图。无他,双方都没水师。

他们不约而同的准备在岸边以陆战赢得胜利。

七月二十三深夜。王守仁决定出击!

他派出了吉安知府伍文定作为奇兵,夜袭宁王大营。平叛军中战力最强的三千客家兵,全部交给了伍文定。

伍文定一旦失败,则平叛军会精锐尽损。

伍文定趁着夜色带兵摸向宁王的大营。行至半途,却迎面撞上了宁王叛军,叛军人数足有三万。

原来,宁王也计划今夜派主力突袭王守仁的大营。

三千VS三万,优势不在我。

宁王傻眼了:“都说王守仁是什么书生战神,大明陈庆之。怎么他手下的军队像是一盘散沙,一触即溃?”

片刻后,宁王大喜过望:“出击!追剿残敌!”

伍文定是个狠人。他率客家军临阵脱逃自然是有原因的。

并不是临阵脱逃,而是诱敌深入。

战前,王守仁制订了周密的方案。

二十三深夜,宁王有可能按兵不动,也有可能主动派兵夜袭明军大营。

若是前者,就让伍文定带着客家兵干他一家伙,搅乱宁王本营。平叛军主力将会跟上,一鼓作气与之决战。

若是后者,就让伍文定诈败,诱敌深入。王守仁已将其余各部设成了口袋阵。

而扎口袋的人,是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瑞州通判胡尧元。

宁王追着追着,发现了异常。

宁王给了李士实一马鞭:“不要大呼小叫,动摇军心!”

既然中了埋伏,自然要撤。宁王下令:“全军后”

撤字还没说出口,他的手下大将凌十一惊呼:“陛下!我们后方出现一支明军!人数不详!”

那支人数不详的明军,正是胡尧元率领的五百敢死师。没错,只有五百。

这帮人冲入叛军阵中,左突右冲。叛军乱作一团。

南北两方,临江知府戴得儒和袁州知府徐琏率领大军如两把铁钳一般,作势要扼住宁王的咽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正如王守仁之前私下对六大悍将们说的那样,他招募来的盗匪也好,民壮也罢,只能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真遇上恶仗,没几个人冲上去拼命。

果然如此!

戴德孺和徐琏下了八道军令,让南、北两军夹击宁王叛军,手下将士们却无人听令。

黑灯瞎火的,谁知道是明军优势还是叛军优势?

俺们这些人追随王巡抚,是为了当官发财的。至于拼死亡命嘛谁爱上谁上。

戴德孺和徐琏气得鼻子都快歪了。奈何就是指挥不动手下的盗匪、民壮。

真正在战场上发力的,只有伍文定的三千客家兵和胡尧元的五百精兵。

宁王手下的盗匪们也不白给!逃起命来一个顶俩!几万人撒开脚丫子狂奔。

本来宁王还命闽二十四带兵掩护主力撤退。没想到闽二十四竟跑到了所有人前头。

宁王声嘶力竭的高喊:“弟兄们,顶住!给孤顶住!算了不顶了,撤!撤!”

这场蹩脚的伏击战,以宁王主力成功撤退而告终。

但平叛军绝非没有收获。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鄱阳湖上,也洒在叛军们的尸体上。

是役,明军歼灭宁王叛军两千人。己方仅损失五十人。

王守仁其实已经料到,这场伏击战很难全歼宁王主力。他追求的不是全歼,而是首胜!一个能够激励盗匪兵、民壮们的首胜!(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