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4章 栽赃信与立功名单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用后世的眼光看,杨一清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现实主义者。

杨一清从不拘泥于儒家正人君子那一套。该下狠手时他比谁都狠。该搞阴谋诡计时,他比谁都奸诈可怖。

安化王书房内。

常风、张永、杨一清围坐在书案前。

常风道:“咱们三人当中,杨先生是书法高手,擅长临摹。诛瑾之事.笔便是刀。还请杨先生操刀。”

说完常风打开了一个匣子。匣子内有二十多封奏疏。这些都是通政司存档的奏疏。每一封都来自于刘瑾和他的党羽骨干。

常风道:“请杨先生模仿这些人的笔迹,假造他们写给安化王的勾结谋反书信。”

说完常风将二十多封奏疏递给杨一清。

杨一清伸手去接,常风似乎反悔了,他将奏疏向后一缩,抽出了张彩的那一封。

杨一清问:“你要放过张彩?”

常风道:“张彩是刘瑾党羽中最有贤名者。刘瑾做下的许多恶事,都由他冒死纠正。就放他一马吧。”

说完常风这才将奏疏全部递给了杨一清。

杨一清跟张永翻看奏疏。

杨一清大惑不解:“八虎之中,除了刘瑾就只有谷大用在你的栽赃名单中?”

常风微微颔首:“魏彬、丘聚、马永成等人若亦在咱们的栽赃名单中。则皇上断乎不会认同刘瑾谋反。”

杨一清问:“为何?”

常风道:“内宦是皇上压制文官的工具。咱们若说八虎中有七虎‘参与谋反’。皇上是不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在船上的刘瑾便能跟着保全性命。”

“故而,我的意思是,八虎留六虎。六虎今后以张公公这位正直贤宦为首。”

“宦官专权固然可恶,文官专权亦不可取。只有让内、外朝相互制衡,方为上策。”

杨一清微微颔首:“嗯,明白了。”

张永也有些不解:“栽赃名单里为何有张采的名字却没有钱宁、石文义的名字?他俩都背叛过你。”

常风道:“不。张采才是真正的背叛了我。钱宁和石文义最多属于随大流。刘瑾权倾朝野,他们若不依附,下场便是死。”

“再说,这里面还有钱能老公公、石文忠老都督的面子在。”

杨一清道:“好。我先伪造,哦不,仿写焦芳、刘宇、刘玑三人的谋反信。伱们二人去找安化王吧。”

常风和张永出得书房。来到了关押安化王的房间。

仇钺很是细心。为防安化王自尽,房间中无任何桌椅陈设。墙上附了棉被,以防安化王撞墙。

他还给安化王的嘴上戴了个改进版的“马笼套”,以防他咬舌自尽。

常风见状大惊:“啊呀!殿下虽谋反,但毕竟还是太祖血脉。仇钺怎么能如此侮辱殿下?”

说完常风将安化王嘴上的马笼套摘下。

安化王问:“你是何人?”

常风道:“在下东厂常风。这位是东厂张督公。”

安化王笑道:“正德小儿还真是看重我啊!派来了原先锦衣卫的常屠夫来押解我进京。”

常风道:“对,皇上命我伺候殿下进京。这一路上我会好好照应殿下。”

安化王冷笑一声:“自古成王败寇。进了京不就是个凌迟处死嘛?我不后悔!”

“洪武朝时,大家都是小宗。燕王、庆王皆是攘夷塞王。凭什么燕王一系能够通过造反夺大宗,坐拥天下。庆王一系却只能待在鸟不拉屎的西北吃沙喝风?”

常风伸出了大拇指:“殿下敢做敢当,真英雄也!”

安化王却道:“不。我不算英雄。仇钺才是真英雄!我处心积虑,拉起了六万人的讨贼军,最终却败在了他和区区百名家仆手上。”

“仇钺,名将也!简直就是小号的霍去病。”

显然安化王很尊重他的对手,输得心服口服。

常风道:“按照规矩,我得对殿下进行审问。”

安化王道:“请便。”

常风问:“殿下为何造反?”

安化王道:“一因看不惯燕王一系坐拥天下。二因奸宦刘瑾口含天宪,把持朝纲。乱了太祖所定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坏了我朱明江山。”

常风微微摇头:“不对吧。”

安化王问:“怎么不对?”

就在此时,常风等人突然听到了女人的惨叫声和男人的淫笑声。

常风道:“仇钺手下这帮家奴能打仗,但管不住裤裆里的那玩意儿。平叛钦差都到了,他们还强辱王府女眷。简直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野驴。”

“殿下,据我所知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与林妃,徐侧妃情深似海。”

“殿下可知靖康之耻后,宋氏后妃公主落在金人之手有何下场?”

安化王眉头紧蹙:“你什么意思?”

常风侃侃而谈:“金人建了一座浣衣院,其实就是军女支馆。将宗室女子发至浣衣院为妓。就连赵构的母亲韦太后亦在其中。”

“金人还派史官进入浣衣院,故意将四十岁的韦太后接客过程写入史书,侮辱大宋。”

“金史中载,韦太后一日接客一百零五人。被金人活活玩弄致死。”

安化王歇斯底里的怒吼:“你为何要说这些?”

常风道:“按照明律,藩王谋反要凌迟处死。啊,当然,若谋反成功另当别论。”

“藩王府女眷,一律罚为奴、妓。朝廷恐怕会将殿下的女人们罚给边军将士为奴。”

“那群如狼似虎的边军将士您久在塞上,应该比我了解他们。他们就是一群色痨。”

“林妃、徐侧妃,还有三十多位侧妃、选侍,三位郡主今后的遭遇,恐怕跟靖康之耻后的宋室女子一样悲惨。”

安化王不蠢,常风的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已经明白了过来:“你要跟我做交易?”

常风点头:“嗯。贱内是张太后的义姐,夏皇后的义母。她在皇上跟前还算有几分面子。”

“我可以让她求皇上,保全安化王府的女眷。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安化王道:“别脱了裤子放屁了。说吧,什么条件?”

常风道:“并不是刘瑾逼反了殿下。而是刘瑾与殿下里应外合,一同谋反!”

安化王一愣:“你要利用我栽赃刘瑾?”

常风道:“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正是如此。除掉刘瑾不也是殿下您的心愿嘛?”

“您是必死无疑的。何不在临死前,拉上您想杀的人当垫背?顺便还能保全王府的女眷。何乐而不为?”

安化王沉默不言。盏茶功夫后才开口:“好吧。就如你所说.刘瑾与我里应外合。”

常风点头:“殿下不愧是太祖血脉,果然识时务。接下来我教您一番说辞,是您跟刘瑾勾结谋反的细节。”

“请您记牢。进京宗人府会同三法司会审您时,请您照我所说供认。”

两刻时辰后,常风和张永走出了关押安化王的房间。

张永感叹:“我的常帅爷。你行事的手段也太龌龊了些。竟拿王府的女眷要挟安化王。”

常风叹了声:“唉。锦衣卫干得是龌龊事,行得是龌龊手段我这一生算是洗不清了。”

“走,咱们去书房。看杨老帅的书信伪造的如何了。”

就在此时,仇钺走了过来:“常帅爷,张公公,审完安化王了?”

常风道:“我说仇帅,你得约束下你的家仆。他们侮辱王府女眷的动静也太大了!私分了安化王的钱财,还要强辱人家的女人,太过分了吧?”

“你立即将他们调出王府。王府这边由我们带来的延绥兵看守。”

仇钺一脸歉意:“是是是。这群驴揍的。也怪我,那夜攻打王府凶险无比,几乎九死一生。”

“我为激励士气,允诺他们打下王府,钱和女人随意取用。”

常风道:“安化这么大一座城,应该有青楼吧?这种事儿可以花点钱嘛。也花不了多少钱嘛。我猜你的家仆现在人人都是腰缠几千两的富户。”

仇钺连忙道:“是,是。来啊,让咱家那一百多驴揍的滚出王府,都去宜春楼、水云楼去。”

下完命令,仇钺又问常风:“哦对了常爷,我记得您有个儿子。现任什么官职?”

常风答:“现任顺天府尹,怎么了?”

仇钺追问:“姓什么名什么?”

常风笑骂道:“废话。我儿子当然姓常,不然还能姓仇?名破奴,誓破倭奴的破奴。你问这作什么?”

仇钺笑道:“嘿嘿,这您就别管啦。一个石一个皮,一个女一个又?破奴,破奴,好名字啊!二位上差你们忙吧,我先走一步。”

常风和张永进了书房,找到杨一清。

短短两刻时辰,杨一清已经写好了六封谋反信。不但字迹临摹的惟妙惟肖,就连用词、口吻都附和被栽赃之人的性格。

常风仔细看了几封信,惊叹道:“我的个乖乖。杨老帅不到锦衣卫做个管造栽赃信的刀笔总旗真是屈才了。”

杨一清道:“惭愧。想扳倒奸宦,就要比奸宦更奸。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锦衣卫,此番若能顺利扳倒刘瑾,你常帅爷十有八九会重掌锦衣卫。”

“请你以慈悲之心对待百官。不要让锦衣卫再次变成诬陷忠良、杀人如麻的阎罗殿。”

常风点头:“这是自然。”

杨一清用了一个上晌,造好了二十封栽赃信。

三人在书房用完午饭,仇钺拿着长长一份立功名单来到了他们面前。

仇钺将名单奉上:“嘿嘿,杨老帅,这张名单烦请您转递给朝廷。”

杨一清一眼看出立功名单有猫腻。不过他没有说破,而是说:“好。我原单上禀。”

他久在西北带兵,明白一个道理:不给这些边将老粗点好处,人家凭啥为你拼死亡命?

特别是打了胜仗,立功名单里夹带私人,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较真没好处。横竖仗打赢了,朝廷也不会细究。

杨一清顺手将立功名单给了常风。

常风看了一眼,问:“这仇鸾是谁?跟你一个姓,是你本家嘛?”

仇钺答:“是我的长孙。”

常风皱眉:“东厂那边有所有正四品以上边将的底档。我出征前还特意翻看过。我记得你只有儿子,尚未有长孙啊。”

仇钺笑道:“刚刚满月。”

常风咋舌:“真有你的。刚满月的孙子都塞进了名单。不过.这是你应得的。”

常风继续看名单,在名单的第七页上竟发现了常破奴的名字。

常风皱眉:“怎么把我儿子也写上了。他这个顺天府尹远在几千里外,怎么可能为平叛立功?”

仇钺装模做样的说:“啊,这个说来话长。常府尹是我老上司您的儿子。没事儿就跟我互通信件。”

“去年他给我写了封信,说安化王狼子野心,让我小心提防。我这才对安化王做了防备。提前命人探了安化王府的府墙高、厚,估摸了下哪儿容易攻破.”

“所以说啊,我能顺利夜袭安化王府,活捉叛王,有令郎的一份功劳。”

“他的名字出现在立功名单上,岂不是很合理?”

常风哭笑不得:“你小子简直.”

杨一清却道:“老仇一番好意,你就却之不恭吧。”

常风心忖:世人皆将破奴和黄元视为刘瑾党羽。刘瑾“参与”安化王谋反。若他们能出现在平叛有功人员的名单中,有利于摘干净自己。

想到此,常风笑道:“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代犬子谢仇帅爷美意。哦对了,我还有个妹夫,名叫黄元。屎黄色的黄,寿元的元。现任礼部左侍郎”

仇钺一拍脑瓜:“嘿,瞧我笨驴脑子,什么记性啊!怎么把黄部堂给忘了?”

“黄部堂是我老上司的妹夫,与我时常有通信岂不是很合理?”

“他在信中曾提醒我,安化王蛇蝎心肠,一向图谋不轨。他让我早作防备。若不是他的提醒,我怎么可能暗中训练家仆武艺,又岂有夜袭安化王府的成功?”

“黄部堂亦是平叛的大功臣啊!”

仇钺这老粗不但会打仗,还很会做人。上道的很。

常风补充:“常破奴和黄元还告诉过你,他们委身刘瑾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打入阉党内部,探查刘瑾与安化王勾结谋反的证据。对嘛?”

仇钺一冷:“安化王跟刘瑾勾结谋反?啊,对对对对!常帅爷说的真对!就是这么一码事儿!我破奴贤侄、黄元老弟是潜伏在刘瑾身边探查安化王谋反阴谋的暗桩!”

有平叛第一功臣仇钺作证。常破奴、黄元洗清自己,跟刘瑾划清界限就更容易了。

张永在一旁实在憋不住了,笑出了声:“老仇,要说打仗,我自诩跟你不分伯仲。要说做人,你强我百倍啊!”

仇钺这厮是标准的边将性子,无利不起早:“张公公过誉了。啊对了,杨老帅进城时曾说,这回我有可能封伯?”

杨一清立马明白了过来:“放心。我会跟张公公联名建议皇上,封你为伯!率百人平定数万人规模的藩王叛乱,建如此奇功封个伯是应当应分的。”

仇钺一拍手:“噫!好!我要封伯了!”

常风一听这话,差一点就下意识抡圆了胳膊,狠狠扇仇钺两个大逼兜,再骂他一句:“畜生,你封了什么。”

不过一瞬间常风打消了这个念头。常家的逼兜家学渊源就别强加在人家仇钺脸上了。

仗打赢了就有这点好处。说谁立功谁便立功,说谁参与谋反谁便参与谋反。还可以伸手跟朝廷要官职、要爵位。昧下大笔敌财,玩叛军的女眷,上头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