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1章 愤怒的铁匠(五千字章)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常风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待额乐找到杨春的好消息。

跟这三年办过的其他差事不同。以前办差虽然凶险,但主动权掌握在常风手上。

这一回,他却只能被动等待。

一个二十三岁的人,不可能一直成功,不遇到一丁点挫折,不犯一丁点错误。

更何况,他之前错误的决定是在一天两夜未睡的亢奋状态下作出的。

入夜,常风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南镇抚使值房。

刚刚升任钟鼓司副的刘瑾拿着一个食盒、一瓶金疮药来到了值房。

刘瑾倒头便拜:“呜呜呜,小叔叔啊,您可吓死老侄了!”

刘瑾之前在宫中效力了三十年还只是个无品无级的火者。自他跟常风交好,官运就起势了。靠着常风的帮衬三年间一路升为了从五品的司副。

他简直把常风视作了再生父母。

常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刘瑾给常风打开了食盒,里面是几样精致小菜。

随后又将金疮药献上:“这是我从名医李晓山那儿求来的金疮药,专治刀伤。小叔叔每隔一日换敷一次,十五日内定能结疤。”

李晓山是个铃医。所谓铃医没有固定坐诊的医馆,摇着铃铛走街串巷看病。类似于后世的赤脚医生。

然而李晓山在京中的名气,却比八大医馆的名医还要大。

许多年后,他儿子给他添了一个孙子,名叫李时珍。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常风道:“多谢你的好意。吃食和药我收下了。你快回宫吧。照规矩,只有太监才能随时出宫。”

宫中宦官跟太监并不是一回事。

宦官分九等,第一等才是太监。刘瑾暂时只是第五等。

俗话说行下春风,自有秋雨。刘瑾走后,连夜来看望常风的人络绎不绝。

钱能、钱宁两父子走了进来。

钱能道:“哎呀!常千户为国负伤。我们父子听后十分担忧。钱宁这小子一整天茶饭不思,生怕常千户有个三长两短。”

常风叹了声:“惭愧。下官犯了错,导致九名袍泽殉国。定国公世子也险些遭歹人毒手。”

钱能宽慰常风:“办秘密差事哪有不死人的?我镇守云南时监管刺探缅人方面的情报。哪个月不死他十个八个的暗桩。”

“谁要敢借这个事儿攻击常千户。我钱能第一个不答应!”

钱宁附和:“就是!常爷什么时候犯过错?只是对手太阴险歹毒罢了!”

其实,钱宁让义父领着来看常风,是惦记查检千户的职位。

常风暂管了南司。就弘治帝对他的宠信程度,让他正式升任南镇抚使几乎板上钉钉。

那查检千户的职位就空了出来。钱宁志在必得。

钱宁试探着常风的口风:“可惜您调到南司来了。咱们千户所的弟兄没了您的统领,简直就像是失了主心骨一般。”

常风听出了钱宁的弦外之音。

怀恩生前曾对常风说过。一个好上官,有时候得适时给下属画画大饼。

常风笑道:“我若调不回查检千户所。我想皇上一定会提拔一个得力的人接任千户。”

“到时,我第一个向皇上举荐钱老弟你。”

钱能吩咐义子:“还不快给常千户磕头,谢谢常千户提携。”

钱宁“梆梆梆”给常风磕了三个响头。

常风道:“钱小兄弟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钱家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石文忠、石文义兄弟又来看望了他一番。

常风心中颇为庆幸:幸亏没让石文义和钱宁跟着我进达官营。否则他俩说不准也死在了达官营里。钱公公和叶将军不得记恨我一辈子?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常风从前日的错误中汲取了三个教训。其一,绝对不能在极度疲惫、亢奋的状态下做决定。

其二,办秘密差事,一定不能轻敌大意。譬如进达官营找人,能带三百人去为何只带十人冒险?

其三,绝对不能将危险的差事派给有靠山的属下。人若死了,他们的靠山会记恨我一辈子。

已是月上柳梢头。常风趴在了书案上,睡觉休息。

睡了大约两个时辰。有人轻轻将他摇醒。

常风抬头一看,是王妙心。

王妙心道:“常爷!额乐派人送来消息,他找到了杨春,已经派人盯死了。”

常风惊讶:“额乐这么快就找到了杨春?杨春若是变节者,为何不外逃?”

王妙心答:“这么说吧常爷,达官营里的小贩、粪工甚至乞丐,全都是额乐的眼线。”

“只要杨春要吃喝拉撒睡,就逃不出额乐的眼。”

“至于他是否变节,又为何没外逃。咱们抓住他,一审便知。”

常风道:“带三百,不,五百精干力士!换上夜行衣,带上长刀和蝎子弩,连夜进达官营抓捕杨春!”

“我亲自去!”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常风带足了人马,力求万无一失。

一个时辰后。达官营一间不起眼的土坯房内。

“铁匠”总旗杨春枕着一个大木箱,为自己高超的智谋感到自豪。

观恭是他出卖的。

他在关键时刻将观恭的身份泄露给秃鹰会,一共赚了两千两银子报酬。

他知道,交割报酬时,秃鹰会一定想将他灭口。

他让秃鹰会将银箱抬到了一辆马车上,又用另一辆一模一样的马车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出卖观恭,拿到酬银,他的第一选择应该是外逃。

可是,带着两千两银子太过招眼,锦衣卫和秃鹰会又都在找他。

想顺利逃跑,除非舍了银子,只身外逃。

笑话,老子拿锦衣卫总旗职位、黑白两道的追杀换来的两千两银子,怎能轻易舍弃?

他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干脆在达官营隐匿了起来。

他打算等个三五个月,风头过去再想法子带着银子出城,隐姓埋名去外省当个富家翁。买个大宅子,置几百亩地,娶一房美妻,几房骚妾,养几个白胖小书童,了此一生。

杨春枕着银箱,手边放着那柄锦衣卫配发给他的蝎子弩。

实在是讽刺。一个汉人,竟将一个忠心于大明的蒙人出卖给了秃鹰会。

“嘭!”突然土坯房的门被踹开!

杨春的反应极快!拿起蝎子弩就向门口射了一发。

“当啷!”他听到弩箭与铁碰撞发出的声音。

借着门外无数火把的亮光,他看到第一批闯进屋内人,手中皆持铁盾牌!

随后十几个人冲了上来,将他围住。那些人手中也拿着蝎子弩,全部对准了他。

杨春反应极快,立马说:“啊呀!原来是锦衣卫的袍泽!咱们是自家人!我是南司总旗!”

常风跟王妙心走了进来。

抓捕杨春之前,常风听王妙心说杨春手中可能也有蝎子弩。

为了不再让袍泽白白流血,他对这次抓捕进行了周密的计划。

破门而入的袍泽,全部手持铁盾牌。防止杨春放弩伤人。

常风问杨春:“伱就是杨春?”

杨春道:“我是南司总旗杨春。大人是?”

王妙心在一旁道:“这位是暂代南镇抚使职权的常风常千户。”

常风挥了挥手:“拿下!”

几名力士将杨春捆成了粽子。

杨春一脸委屈的表情:“常千户,属下在达官营潜伏了整整十年啊!期间给南司送了无数有用的情报!您不该如此对待一个有功之人!”

常风注意到了杨春土炕上的大箱子。

常风成年累月跟银子打交道,对银子有一种敏锐的直觉。

他猜测:“这口箱子里装的是银子吧?”

两名力士一听这话,连忙将木箱打开。

木箱中果然是白花花的银子。但不是银元宝,不是银锭、银锞,而是圆圆的银币!

常风抓了几枚银币,又抛回木箱中:“这些银子哪儿来的?”

杨春敷衍道:“啊,是属下多年立功受赏,攒下的赏银!都是廖镇抚使赏的!”

他知道廖凡勇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常风眉头一皱:“糊弄鬼呢?暗桩的密饷也好,赏银也罢,都在廖爷手里帮你们攒着呢!”

“再说,锦衣卫的赏银都是银锭、银锞。只有蒙人才使银币!”

成吉思汗时期,仿照花刺子模铸钱,银币居多。其后的掌权者,无论窝阔台还是乃马真后,铸造的也都是银币。

银币因重量轻,便于流通,深受草原蒙人喜爱。

常风见到这一箱蒙古银币,已经确定杨春变节了!

杨春还在抵赖:“啊,这是我缴获的,秃鹰会用来谋反窜逆用的银币!”

常风道:“如果我刚进门时,你这么说。我可能会信。”

“可是,你先说银子是廖爷赏的。又改口说是缴获秃鹰会的。前后矛盾必有妖!”

王妙心提醒:“常爷,虽说咱们这次带了五百袍泽。可我还是觉得达官营不安全。咱们还是将他带回诏狱,细细审问吧。”

常风点点头。“啪!”直接将一个类似马笼头的器物扣在杨春嘴上。两名力士将这器物上延伸出的皮带系在了杨春后脑。

此物曰“求死不能”。是专门防止案犯咬舌自尽的。

另外一名力士,又给杨春脚上带上了脚镣,手上带上了小枷。

众人将杨春押回了诏狱。那一箱蒙古银币也被带回。

常风开始审问杨春。

“求死不能”颇为精巧,案犯虽不能咬舌自尽,却能说话,只是声音有些含糊罢了。

诏狱问案房中,常风给两名行刑小旗使了个眼色。

两名行刑小旗上前,左右各在杨春的脚掌上锭了一枚钉子。随后拔了钉子,用一个类似大号挖耳勺的刑具往杨春脚上的伤口里放盐。

还是锦衣卫的老规矩,先上刑再问话。

杨春发出痛苦的嚎叫“呃啊!我冤枉!”

常风笑道:“你说你冤枉,我说我冤枉。冤枉不冤枉,只有天知道。继续!”

两名行刑小旗按住了杨春的脑袋。

行刑总旗老齐将一根银针插进了杨春的印堂穴上。

印堂穴乃是人的六大痛穴之一。

银针插进去能有半寸。

杨春感觉一股强大的力量几乎要撕裂自己的脑瓜!

本来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打死也不能承认自己变节。否则会被凌迟!

可是他忘了,锦衣卫存在一百二十年,多少前辈研究了整整一百二十年的肉刑。

主打的就是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进了诏狱的犯人,即便骨头再硬也做不到守口如瓶。

常风冷冷的说:“钉脚板、撒细盐、针印堂都是我看腻了的老花样了。齐总旗,你们诏狱就没点新鲜玩意儿让我看看了?”

齐总旗有些尴尬:“常爷,诏狱里有句话,叫衣不如新,刑不如故。这些老刑虽然有年头了,但都是前辈们苦思冥想出来的。十分有效啊。”

常风道:“齐总旗,大记性恢复术共分三重十八种。我最近琢磨出了第十九种刑。”

杨春焦急的大喊:“常千户,你倒是问我话啊!别光用刑!”

常风没搭理杨春。仿佛上刑的目的不是问案,而是纯粹的通过折磨犯人获得快感。

齐总旗眼前一亮:“第十九种刑?还请常爷赐教。若有效,诏狱酷刑牌上会刻下您的名字,传之万代!”

常风道:“取一张大一些的银箔,再把我虎子牵过来。”

不多时,手下拿来了银箔和虎子。

常风指了指虎子:“杨春,这是一条专门抄家寻银子的狗。”

“每次干活儿前,我都会喂给它银箔裹羊羔肉,让它认准银子的味道!”

杨春大喊:“常爷,你到底要问什么?”

常风道:“干完活儿我给你三十两赏银。让你去怡红楼脏上两天两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行刑小旗强忍着恶心,

常风道:“杨春,只要我一松手,虎子立马就会冲到你跟前,给你嚼个稀烂!

管了四年行刑的齐总旗倒吸一口凉气:“常爷,您这新刑够阴损的啊!”

常风怒道:“对待通敌叛国的变节者,越阴损越好!”

说完常风松开了虎子的脖链。

虎子朝着杨春就冲了过去!

杨春吓得大喊:“啊!!!”

原来是常风在关键时刻拽住了虎子身上的狗绳。虎子咬了个空。

常风道:“哎呦呦,虎子最近力气变大了。我快拽不住绳子了!”

杨春崩溃了,连珠炮似的大喊:“是我出卖了观恭!”

“秃鹰会派人刺杀廖爷,是我给的接头暗语,刺客才能混进廖府书楼!”

“源升茶馆藏着暗桩名册,也是我告诉秃鹰会的!”

常风将往后拽了拽狗绳:“虎子,回来。”

虎子很听话,回到了常风身边。

常风吩咐一名力士:“把虎子牵走!”

随后常风问杨春:“你为何要变节,出卖自己的上司和袍泽?就为了那一箱蒙古银币?”

杨春的表情由恐惧变成了愤怒:“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你知道我在达官营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嘛?”

杨春给常风讲述了变节的原因。

杨春世代都是工部的铁匠户。

大明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皇族、士人、官员属官人阶层。

军户、匠户、民户等属平民阶层。

奴婢、乐户、雇工属贱役阶层。

看上去铁匠户是平民。但干的活儿比贱役还苦!还累!

祖父是打铁的,儿子也是打铁的,孙子还是打铁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凭什么?

且如果在民间当铁匠,打打农具,马掌,属于做小生意。能过的很安逸。

工部造办处世代承袭的铁匠,却起的比鸡早,睡的比妓晚。经层层克扣,拿到的工钱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形同奴隶。

杨春从懂事起,就想摆脱卑贱的出身!他不想跟父亲、祖父一样,一辈子当一个卑贱的铁匠户!

机会在十二年前到来。

南镇抚使廖凡勇来户部造办处铁匠营,视察一批兵刃的打造进度。

因靠铁炉太近,廖凡勇腰间系着玉佩的青绳被烤断了。玉佩落进了铁炉里。

电光火石之间,杨春竟把手伸进了铁炉,将玉佩抢了出来。他的手被严重烫伤,他却没有喊疼。只说了一句:“大人,您的玉佩。”

廖凡勇一看,这小子是个人物!够狠!

于是廖凡勇对身旁陪同的工部郎中说:“我要抬举抬举他。你这边除了他的匠籍,让他来南镇抚司当个力士吧!”

铁匠杨春几乎一步登天。从卑贱的铁匠户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力士。

接下来的两年,是杨春一生中最快乐的光阴。

身穿锦衣卫的虎皮,威风八面,受人尊重。简直是人上人。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十年前,廖凡勇给了他一个任务:去达官营当暗桩。既然你以前是铁匠,就以铁匠为隐藏身份吧!三年后我会调你回来。

杨春如坠深渊!从威风八面的锦衣卫,又变回了一个铁匠!

他心中愤恨:还当铁匠?我为摆脱那该死的铁炉吃的苦不是白吃了?

奈何上司命令大如天。他劝慰自己:不就是三年嘛?在达官营好好搜集情报,多立功。三年以后风风光光的回南镇抚司,升官发财!

可是,或许是因为杨春的差事办的太好了。三年后,廖凡勇让他再潜伏三年。

第六个年头,廖凡勇继续让他潜伏三年。

今年已是杨春潜伏达官营的整整第十个年头!

在源升茶馆接头时,他跟廖凡勇说:“廖爷,我上年纪了。铁锤都快拎不动了。求您让我回南司吧!”

廖凡勇劝慰他:“我知道你这十年过的很辛苦。这样吧,你再坚持两年,我一定调你回来!”

杨春听到这话失望至极!这样的话他听到过太多遍了!

凭什么我就不能回到南镇抚司,堂堂正正当我的缇骑?

凭什么我这一生无论什么身份,都要守着燥热的铁炉,拎那该死的铁锤?

廖凡勇,既然你无情,就别怪我无义!

观恭的身份、你老廖的性命、暗桩的名册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